拆除違建現場。
沿著仙嶽路向西行走,路過禾山中學後門,最後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物正在被拆除。而在半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雜亂無章的歷史違建,聚集著廢品收購、倉庫等低端商業業態,環境髒亂差。
褪去舊村模樣,騰出發展空間。當前,搭乘「島內大提升」的東風,江頭街道火力全開,結合「深化大學習、提振精氣神」專項活動,勇於攻堅,僅用半個月時間,就啃下「硬骨頭」,完成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用地徵遷工作——共完成房屋徵收籤約0.79萬平方米(涉及廣廈宿舍樓2棟、48戶,集體住宅3棟、3戶),完成房屋拆除0.79萬平方米。
很快,這片髒亂的「城中村」,將變身為禾山中學小學部,提供36個班優質普惠的學位,有效緩解轄區就學壓力,提升城區品質,造福周邊居民。
現狀>>
緩解學位不足 擴建迫在眉睫
炮霧車拋灑出絲絲水霧,鏟車轟鳴聲不絕於耳,一棟棟舊房屋被夷為平地……違建拆除時,居民陳先生正站在高樓,拿著相機全程記錄。「擴建優質學校,對我們而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我們希望項目早日建成,讓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陳先生說。
這裡是廈門市委市政府、湖裡區委區政府實施的一項補民生短板重點項目——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用地。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外來人口增多,禾山中學的學位持續緊張,特別是隨著周邊保障性住房和新商品房業主陸續入住,學位問題更加突出,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的建設迫在眉睫。
據介紹,項目將結合原禾山中學地塊及西側原後埔小學地塊進行改擴建,規劃總用地面積約4.3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達2.5億。未來,它將改擴建為84班規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成後將成為島內單體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有效緩解轄區就學壓力。
目前,該項目用地已經實現了全面拆除,正按照前期工作的時間表加快推進,力爭今年動工建設,明年交付使用。
破局>>
嚴格依法執法 多方精準施策
烈日下,隨著最後一塊磚頭落地,該項目徵遷工作畫上圓滿句號。現場的街道工作人員感慨萬千,徵遷的背後,有汗水也有淚水。
項目啟動以來,江頭街道的工作人員都全力撲在工作上,在區徵收辦、建設局、禾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歷經8個月的奮戰,基本完成該項目徵遷工作。儘管如此,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多等難題,該項目地塊上,仍有一部分沒有合法批建手續的建築阻擋了項目交付使用。
立下「軍令狀」,啃下「硬骨頭」。上個月底,江頭街道狠下決心,全力推動項目交付建設——第一時間抽調精幹力量成立攻堅工作小組,嚴格依法執法,多方精準施策,街道主要負責人更是堅持一線部署、現場督導、跟蹤問效。同時,他們還聯合公安、消防、安監、執法以及市場監督等部門的力量,連續開展多次綜合執法,消除各類隱患,為整治提升創建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我現在剛準備從島外回去,晚上11點才會到,你們可以過來跟我們商談嗎?」「沒問題,馬上到。」徵遷過程中,江頭街道的工作人員不等不靠,主動服務,積極與戶主溝通,多次入戶宣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釋放信心、強化決心,最終取得了居民們的理解、支持與配合。
沒過多久,戶主就主動聯繫社區商談,並溝通遣散商戶租客、清空房屋人員,為徵遷工作掃除了障礙。歷時半個月,廈門市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最後一部分地塊終於成功如期徵拆。
未來>>
共享學校資源 造福周邊居民
大幹快上推動島內大提升,東部舊村整村改造正全速推進。在改造片區的過程中,江頭街道始終堅持配套先行,補齊教育、文體、養老等民生短板,高標準建設公園、綠地等公建配套,打造高品質城區。
隨著城區功能配套日漸完善,人居環境將不斷得到改善,城區將變得更現代、更宜居。站在高處遠望,規劃圖景正逐漸豐滿,變成美麗的風景。
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位於廈門島中心地段,毗鄰仙嶽路、成功大道,臨近地鐵2號線、BRT沿線,具備優越地理位置,成熟的周邊配套,靜謐的就學環境……該項目不僅補齊了周邊教育短板,更是給片區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
「項目的建設,將打破學校發展空間瓶頸,進一步優化學校的布局,改善教學環境。」禾山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丁敏健十分激動。他告訴記者,擴建後的禾山中學不僅擴大了規模,校內還將增加圖書館、食堂、操場、室內運動館等設施。校方表示,項目建成後,學校放學後,將把運動場所、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讓市民共享學校資源,更好地造福於周邊的居民。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