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頭街道推進舊村改造 騰地擴建36班禾山中學小學部

2020-12-15 樂居網廈門

拆除違建現場。

沿著仙嶽路向西行走,路過禾山中學後門,最後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物正在被拆除。而在半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雜亂無章的歷史違建,聚集著廢品收購、倉庫等低端商業業態,環境髒亂差。

褪去舊村模樣,騰出發展空間。當前,搭乘「島內大提升」的東風,江頭街道火力全開,結合「深化大學習、提振精氣神」專項活動,勇於攻堅,僅用半個月時間,就啃下「硬骨頭」,完成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用地徵遷工作——共完成房屋徵收籤約0.79萬平方米(涉及廣廈宿舍樓2棟、48戶,集體住宅3棟、3戶),完成房屋拆除0.79萬平方米。

很快,這片髒亂的「城中村」,將變身為禾山中學小學部,提供36個班優質普惠的學位,有效緩解轄區就學壓力,提升城區品質,造福周邊居民。

現狀>>

緩解學位不足 擴建迫在眉睫

炮霧車拋灑出絲絲水霧,鏟車轟鳴聲不絕於耳,一棟棟舊房屋被夷為平地……違建拆除時,居民陳先生正站在高樓,拿著相機全程記錄。「擴建優質學校,對我們而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我們希望項目早日建成,讓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陳先生說。

這裡是廈門市委市政府、湖裡區委區政府實施的一項補民生短板重點項目——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用地。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外來人口增多,禾山中學的學位持續緊張,特別是隨著周邊保障性住房和新商品房業主陸續入住,學位問題更加突出,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的建設迫在眉睫。

據介紹,項目將結合原禾山中學地塊及西側原後埔小學地塊進行改擴建,規劃總用地面積約4.3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達2.5億。未來,它將改擴建為84班規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成後將成為島內單體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有效緩解轄區就學壓力。

目前,該項目用地已經實現了全面拆除,正按照前期工作的時間表加快推進,力爭今年動工建設,明年交付使用。

破局>>

嚴格依法執法 多方精準施策

烈日下,隨著最後一塊磚頭落地,該項目徵遷工作畫上圓滿句號。現場的街道工作人員感慨萬千,徵遷的背後,有汗水也有淚水。

項目啟動以來,江頭街道的工作人員都全力撲在工作上,在區徵收辦、建設局、禾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歷經8個月的奮戰,基本完成該項目徵遷工作。儘管如此,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多等難題,該項目地塊上,仍有一部分沒有合法批建手續的建築阻擋了項目交付使用。

立下「軍令狀」,啃下「硬骨頭」。上個月底,江頭街道狠下決心,全力推動項目交付建設——第一時間抽調精幹力量成立攻堅工作小組,嚴格依法執法,多方精準施策,街道主要負責人更是堅持一線部署、現場督導、跟蹤問效。同時,他們還聯合公安、消防、安監、執法以及市場監督等部門的力量,連續開展多次綜合執法,消除各類隱患,為整治提升創建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我現在剛準備從島外回去,晚上11點才會到,你們可以過來跟我們商談嗎?」「沒問題,馬上到。」徵遷過程中,江頭街道的工作人員不等不靠,主動服務,積極與戶主溝通,多次入戶宣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釋放信心、強化決心,最終取得了居民們的理解、支持與配合。

沒過多久,戶主就主動聯繫社區商談,並溝通遣散商戶租客、清空房屋人員,為徵遷工作掃除了障礙。歷時半個月,廈門市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最後一部分地塊終於成功如期徵拆。

未來>>

共享學校資源 造福周邊居民

大幹快上推動島內大提升,東部舊村整村改造正全速推進。在改造片區的過程中,江頭街道始終堅持配套先行,補齊教育、文體、養老等民生短板,高標準建設公園、綠地等公建配套,打造高品質城區。

隨著城區功能配套日漸完善,人居環境將不斷得到改善,城區將變得更現代、更宜居。站在高處遠望,規劃圖景正逐漸豐滿,變成美麗的風景。

禾山中學改擴建項目位於廈門島中心地段,毗鄰仙嶽路、成功大道,臨近地鐵2號線、BRT沿線,具備優越地理位置,成熟的周邊配套,靜謐的就學環境……該項目不僅補齊了周邊教育短板,更是給片區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

「項目的建設,將打破學校發展空間瓶頸,進一步優化學校的布局,改善教學環境。」禾山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丁敏健十分激動。他告訴記者,擴建後的禾山中學不僅擴大了規模,校內還將增加圖書館、食堂、操場、室內運動館等設施。校方表示,項目建成後,學校放學後,將把運動場所、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讓市民共享學校資源,更好地造福於周邊的居民。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廈門日報

相關焦點

  • 讓法治陽光普照——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落實「七五」普法取得實效
    5年來,街道轄區建設市級法治文化廣場1個、擴建科普宣傳欄28個,建設區級法治文化陣地3個,其中金尚法治廣場、江頭公園廉政教育基地、忠侖惠和石雕文化廣場、蔡塘「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等法治文化陣地成為深受百姓喜愛的「家門口的學習樂園」。不僅如此,街道積極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激發廣大幹部、群眾的學法普法熱情。
  • 湖裡區創新舊村改造工作機制 加力加速推進「島內大提升」
    抓緊每一分每一秒,湖裡東部舊村整村改造的現場,沒有「停歇」二字。  這是全市體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分設七大片區,涉及3個街道、10個「村改居」社區、33個自然村,需徵收房屋總量約900萬平方米。今年以來,湖裡區搶抓「島內大提升」的重大戰略機遇,創新構建起「1+3+8」工作機制,用改革的辦法有力有效推進各項工作,跑出了舊村改造的「加速度」。
  • 廈門市江頭街道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
    江頭街道供圖東南網5月16日訊(本網記者 鄒玒 通訊員 羅柳柳)5月15日,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衛生死角,開展文明騎行宣傳,規範共享單車的停放,守護校園及其周邊的安全文明。
  • 黃埔區筆村舊村改造 村民:我等今天等了七八年!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攝廣州日報訊 昨日,黃埔區筆村舊村改造項目舉行第二批安置協議籤約儀式。100戶村民先行籤約,他們期盼日後住上新房子,告別城中村黑暗逼仄的「握手樓」環境。此前,安置區二期已舉行動工儀式,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共有240套安置房,預計投資2.5億元。據了解,明年年底有兩棟樓的居民可以回遷,預計五年內筆村將完成全面改造。
  • 花都區吹響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徵拆工作「衝鋒號」 大力推進人居...
    為此,我區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區長為組長的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徵拆安置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區、鎮(街)兩級指揮部,按照「項目領導小組統籌領導,指揮部及其辦公室(設在區空港委)牽頭協調,鎮(街)具體組織實施」的模式,全面推進各項徵拆安置工作。
  • 筆村舊村二期改造籤約 或分開自住區租賃區
    筆村舊村改造項目舉行第二批安置協議籤約儀式。原來筆村舊村改造一期項目早在2011年開始動工,2012年拆遷村民回遷,後來因為政策等原因,一直到近期,改造二期項目才動工。  筆崗村村主任朱振威告訴羊城派記者,二期在一期基礎上做了改進,相信改造完成後,整個項目將讓村民滿意。  亮點一,改造面積大,公共配套設施增加6倍。目前,項目已建成安置區一期總建築面積16.7萬平方米,共有安置房1179套。
  • 珠江村舊村改造拆補方案全體村民表決破八成,已達85%
    ,珠江村舊村改造全面改造進入快車道!7月26日上午,表決現場的珠江村民梁叔對改造工作如此評價。2017年10月,珠江村舊村改造項目以高達98%的改造意願同意率,成功將改造工程納入廣州城市更新改造項目計劃。
  • 「美麗平安」舊村臺改造讓鄉村蝶變綻新顏
    黃河灘區舊村臺改造提升工程既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平安街道打造黃河生態美麗鄉村的示範工程。平安街道把舊村臺改造提升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就地實施舊村臺改造,既提升了村容村貌,也留住了鄉音鄉愁。同時注重做好結合文章,抓好產業融合發展,做到與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與發展全域旅遊相銜接,積極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定時定點」投放 廈門江頭街道開啟垃圾分類新模式
    本周一開始,江頭街道在轄區內138個小區和部分辦公樓全面推行「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投放——住戶只能在早晨7點至9點和晚上6點至8點兩個固定時段扔垃圾。該行動執行效果如何,居民反饋如何?近日,記者走訪江頭街道多個垃圾投放點,聯繫街道了解他們的下一步工作計劃,並請專家對這一舉措進行解析。
  • 黃埔今年前7月拆除舊村551萬平方米
    日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全市率先制定《決勝三年完成舊村拆遷攻堅任務工作方案》及《作戰藍圖》,高標準謀劃未來3年舊村改造拆遷計劃,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的籤約拆遷。66個重點舊改項目聚焦黃埔港、科學城、知識城三大片區,改造完成後將推動形成北、中、南三大片區特色鮮明、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創新空間新格局。
  • 順德首個舊村改造已入戶溝通拆遷安置補償
    南海永勝鉤機已經入場 禪城果房雙90%也準備就緒 那順德首個舊村改造項目呢? 10月21日,俊發集團與順德勒流街道三元股份社籤訂項目正式合作協議。
  • 漳州市薌城區:舊村改造,一磚一瓦都是景
    去年以來,薌城區開展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八項行動」,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龍秋村開始了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蝶變。  「你看,這裡原先是村民棄用的舊豬圈,現在拆掉了,種上一些花草,成了一個小花圃。」龍秋村黨支部書記陳金海說。  「沒有大拆大建,只是將原先堆積的垃圾清理掉,修舊如舊,儘量恢復原狀。」
  • 漳州薌城區:舊村改造,一磚一瓦都是景
    負責舊村改造的春天生態集團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張景明說,為了留住鄉愁記憶,多名鄉村規劃師在設計階段,就力求不改變古宅的基本格局,只是根據每座宅子的特點做一些細節上的修改,牆體由黃泥磚堆砌而成,屋頂則是在木框架上鋪上清一色的紅瓦。這種修舊如舊的舊村改造理念,在全村各個角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
  • 江頭街道久久愛心志願服務隊凝聚美發行業力量建設「愛心廈門」
    臺海網7月28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深入社區,入戶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義剪;走進福利院,用理髮剪為孩子送溫暖……他們是美容美髮行業從業人員,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江頭街道久久愛心志願服務隊志願者」。
  • 青島市嶗山區中韓街道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助推街道高質量發展
    青島市嶗山區中韓街道牟家社區舊村正式啟動拆除工作。牟家社區舊村有證房屋共有523處,於2019年12月31日重新啟動協議籤訂工作,截至目前,共籤訂協議487份,協議籤訂率達93%。   經過前期工作動員,截止至目前,已有超過420戶居民騰交了舊房,已騰交的舊房將由街道統一進行拆除。
  • 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呂厝社區治理創新靠「蜜蜂」引路 釀甜蜜生活
    清晨,微風習習,溫暖的陽光灑在江頭公園內。太極拳、舞蹈隊專注地練習著,「好厝邊」閩南文化角的孩子們歡快地朗誦著童謠,身著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和居民打成一片、忙碌著,「清風浴德」石雕前晨跑的人們留下矯健身影……這一幕幕都是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呂厝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樓宇治理,共建「和、樂、美」幸福家園的縮影。
  • 江頭街道食安辦、江頭市場監督管理所加強...
    為進一步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防控風險,江頭街道食安辦、江頭市場監督管理所全方位部署,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近期,江頭市場監督管理所組織轄區第三方冷庫儲存單位及相關經營單位召開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會議。
  • 廈門江頭街道啟動「公筷公勺」推廣行動
    東南網5月16日訊(本網記者 鄒玒 通訊員 羅柳柳 黃翠影)「公筷公勺」助力文明餐桌,15日上午,由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主辦、江華社區承辦的「公筷公勺」推廣行動啟動,旨在讓更多人自覺使用「公筷公勺」,倡導居民科學文明飲食新風尚。
  • 廈門湖裡區江頭街道試點「定時定點」投放垃圾 積累有益經驗
    傍晚6點,湖裡區江頭街道溫莎公館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孟昭雲準時解開鎖在垃圾桶上的鐵鏈,不一會兒,陸續有居民帶著分類好的垃圾前來投放。到了晚上10點,垃圾桶再次「上鎖」。鼓勵、引導、支持基層創新,是我市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做法。
  • 福州高級中學將辦小學部和初中部
    剛剛,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福州高級中學小學部和初中部的批覆》。這意味著福州高級中學這所位列「老八所」、全省首批示範性高中的名校要開辦小學部和初中部了!!經研究,現批覆如下:同意設立福州高級中學小學部和初中部,辦學模式為非獨立法人單位的市屬全日制公辦學校,隸屬福州市教育局,由福州高級中學承辦並負責管理、運營。總體辦學規模72個班(小學36班,初中3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