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我國建國前100年的時間裡所遭受過最大的一次侵略戰爭。二戰時期的日本,憑藉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不僅是將魔爪伸到了我國,更是在二戰後期襲擊了美國的珍珠港。不過此舉也是讓美國參加了二戰,並且在太平洋戰場上給予日軍重創。後來美國還在日本領土上丟下了兩顆原子彈,核武器的威力也是加快了日本的投降。
在日軍戰敗投降後,各個地區的日本士兵也就都成了俘虜,而當時中國戰場上的日軍數量最多,在這些日軍俘虜被遣送回國之後,他們還留下了10萬多名女性在我國的東北地區。而這些婦女基本是等於已經被日本遺棄了,那麼她們後來都去哪了?結果又如何?
日本二戰投降後,隨著善後工作的逐漸開展,大量戰俘先後被遣送回國。然而有一部分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滯留在了海外,包括我國。
這些人中就是前文提到的大量的日本婦女,她們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尤為常見。
首先小編要強調的一點是,在二戰時期,日軍全軍上下都沒有女兵的存在,至於現在我們經常看到的影視作品中出現的一個個濃妝豔抹的日本女兵,這完全是現在虛構上去的。
那麼遺留在我國的這些婦女都是來幹什麼的呢?其實,她們大多是應招來東北偽滿洲國為日本軍國主義服務的各類人員,包括一些文職工作或者隨軍護士等等。後來蘇聯裝甲部隊擊敗了駐紮在東北的日軍,這些日本婦女還有兒童很快就亂作一團,散落在工廠、學校、農村等地,到處驚慌逃竄。
因為她們都知道,如果被蘇聯人抓住,那麼面臨的就是被俘、被殺的危險。但是因為當地日軍的潰敗,這些女性根本無處容身,無處躲藏。很多人無奈之下只能一起擠在偏僻的小屋子裡,沒有食物填飽肚子,也沒有衣服抵抗寒冷,她們也根本看不到即將到來的明天。
至於剛剛宣布投降的日本,他們連自己國內的事情都還焦頭爛額,戰俘問題更是遲遲難以解決,就更不用說這些散落在海外的難民了。
但是,我們中國善良的老百姓發現這些可憐的日本婦女之後,許多人於心不忍將她們收留到自己家中救濟。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也有許多沒有被救濟的正拼命掙扎在死亡線上。
至於那些被我國老百姓照顧的日本女人,她們後來都是迫不及待地跟了中國男人,或者是嫁給他們。因為面對蘇聯人的抓捕和戰敗逃亡,這是她們不得不選擇的一條生路。
據說,在東北光復後的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內,就有10餘萬的日本婦女嫁給了中國人。而且能把自己嫁出去大多為年輕的女子,她們對嫁給什麼樣的人並沒有任何條件和要求,只要願意給自己一碗飯,有個容身之所就很滿足了。
而中國老百姓和男人也都很善良,對待她們就好像對待自己的同胞和親人一樣。
後來,戰後滯留中國的日本人陸陸續續回國,但一部分日本婦女卻選擇永遠留在了這裡。因為她們已經結婚生子,她們的血液和親情都已經融入了這片土地。
而對於日本來說,自然是不願意再提起這些女性,因為當初正是日本人拋棄了她們,丟掉自己國民的行為足以讓他們覺得恥辱。一個國家如果連自己的百姓都保護不了,還有什麼資格去做一個好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