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制定閃擊蘇聯的瘋狂計劃「巴巴羅薩」出爐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挑選最得力幹將來執行這個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龐大戰略行動。空軍,自然交給自己的左膀右臂戈林大胖子,也是希特勒一生中唯一授予帝國元帥的將領,臭名昭著的「蓋世太保」就是戈林創立的,是希特勒最忠實的粉絲,但也是最喜歡給希特勒開空頭支票的空軍元帥,其有句可笑名言就是「敵軍的轟炸機是飛不到魯爾區來的,如果有誰的飛機過來,我就不叫戈林,你可以叫我邁耶。」
陸軍的三大戰略戰役軍團,希特勒交給了法國戰役後同時晉升為元帥的馮博克、龍德施泰特及馮勒布,這三位元帥都在橫掃歐洲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實力最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群,希特勒交給了最信任的馮博克元帥,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並且對閃電戰有深刻的見解;南方集團軍群交給了西線總司令的老將龍德施泰特,雖然多次與希特勒意見不合,但希特勒還是很欣賞這位老蔣的智慧和勇氣;北方集團軍群交給了曾經反對自己的馮勒布元帥。
在中央集團軍群的歷任指揮官官,最出名的莫過於莫德爾了,與曼斯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齊名,是一位不僅善於進攻而且更善於防守的全能型將領,勒熱夫突出部之戰是莫德爾的成名戰,一手策劃的防守反擊戰重創了朱可夫。於1944年晉升為元帥,二戰後期多次力攬狂瀾延緩了德軍的滅亡,深受希特勒的重用並被稱為希特勒的東線的救星,其中在盟軍的市場花園行動中給予蒙哥馬利毀滅性打擊,1945年4月盟軍突破魯爾防線後,莫德爾飲彈自盡。
在北方方集團軍群的歷任指揮官中,最出名的就是賴歇瑙元帥。賴歇瑙是一位非常強的進攻型將領而且具備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深受希特勒的重用,德軍橫掃歐洲時賴歇瑙兵不刃血地輕取比利時固若金湯的埃馬爾要塞,同年被希特勒晉升為元帥。蘇德戰爭爆發後賴歇瑙率領的第六集團軍所向披靡,集團軍群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心臟病復發後,希特勒將指揮權交給了賴歇瑙,第六集團軍賴歇瑙交給了自己的搭檔保盧斯(史達林格勒被圍時晉升為元帥),不幸的是賴歇瑙被蘇德戰事活活給累死了。
在南方集團軍群的歷任指揮官中,曼斯坦因是最出名的一位,不僅是二戰德軍中最出色的指揮官之一,而且是也一位非常優秀的戰略家和戰術家,其一手制定的「曼斯坦因計劃」讓德軍得以一個多月內徵服法國。蘇德戰爭爆發後,曼斯坦因指揮的第11集團軍大展軍事才華,以劣勢的兵力佔領了整個克裡米亞半島半島,塞瓦斯託波爾攻堅戰堪稱完美,是也是曼斯坦因的封帥之路;哈爾科夫反擊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幾乎將戰場上的每一個兵用到了極致,戰憑一己之力穩住了戰線,延緩了德軍的消亡時間,1944年因頻頻與希特勒發生衝突而被解職。
希特勒在位期間一共封了26位元帥和一位帝國元帥。其中,空軍元帥5位;陸軍元帥19位,除了上文提到比較出名的馮博克、龍德施泰特、馮勒布元帥及賴歇瑙、莫德爾、曼斯坦因元帥外,比較出名的還有史達林格勒投降的保盧斯元帥,服毒自盡的「沙漠之狐」隆美爾、捲入七二零事件而自殺的西線總司令馮克魯格元帥等;海軍元帥兩位,一位是埃裡希雷德爾,另一位就是「狼群戰術」的發明者卡爾鄧尼茨,也是二戰德國這26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