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如何對對聯

2020-12-22 長風雁雲

對聯俗稱對子。

網上看到很多人喜歡出對子,也有很多人喜歡對對子。看到有些人對的對子,我很想說幾句。

對聯是由古代詩詞中演化而來的。起源於桃符,五代開始流行,明清時期達到興盛;講究上下兩句格式工整。格式工整除了必須的押韻、平仄之外,還要講究兩句的詞性相同,詞意相對或相近,而且上下聯要相應成趣。

比如我們最基本的對句是小時候學的《笠翁對韻》: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對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才華。往往幾個字就濃縮了很多文化經典。歷史上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對聯的故事,最有名的是蘇軾。

蘇軾是才情並茂的官方大叔,常常所到之處都是學問。

一日蘇軾造訪好友佛印。開門的卻是一個小和尚,蘇軾就問:禿驢何在。

而小和尚也非等閒之輩,就立馬對上:東坡吃草。

小和尚的機智幽默躍然紙上。

一日蘇軾著便裝又去寺廟遊玩,寺廟內香火不旺,蘇大叔又是一個滿臉鬍鬚、衣衫不整的邋遢外表,他以為他自己是名人,會待遇很高;哪知去了之後,和尚有眼不識金鑲玉,勉強給他賞了一個座,並沏了茶。後來聊天過程中知道他是當地一名官員,就有一個年紀大點的和尚應酬,口語有了敬詞:請坐,敬茶;最後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蘇學士,便更敬畏了。待遇立馬成了:請上坐,敬香茶。最後和尚們懇請蘇大叔留下墨寶。大叔立馬寫了一幅對聯: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文化人不用吐髒字,罵人功夫卻是出口成章,順手捻來。蘇軾不動聲色的吐槽自己的遭遇,卻留下千古美談。

我們最熟悉的《紅樓夢》中的對聯特別多,比如太虛幻境中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智通寺的門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寧國府上房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賈雨村吟詩: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這些都是後來琅琅上口的上等對聯。

對聯的規則:上下聯字數必須一樣,上下聯不能出現重複的字;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就是要求平仄相對,(平聲,就是一聲;仄聲,就是二聲三聲四聲字)。

比如: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原不老,為冬白頭。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為什麼下聯中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平聲呢?

這要從音高上來講。

音高是指聲音的高低,它決定於發間體振動的快慢,音高變化最對體現的就是聲調,其中陽平就是音高值最高的。

平聲音的音高是最高的,這就是我們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需要注意的。要想讓孩子的名字被人叫響亮些,就要用平聲音字,而不是人們自己感受的去聲字。

作業:

1出一個蘇軾在杭州任知府時出的千古難對的對聯,求下聯

遊西湖,提西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湖。

2李廣將軍是漢代人們崇尚的武將,他射石的故事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唐朝盧綸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後人出了上聯:強弓射硬石,弓雖強,石更硬

求下聯

相關焦點

  • 千古經典的對聯:騎青牛過函谷,老子姓李,下聯如何回懟?
    在許許多多的文化中,對聯的文化也是不容小覷的。先不說我們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就是在古代也是很喜歡對對聯的。古時候的文人墨客他們可不只是喜歡吟詩作對、插花作賦。這對對聯也是文人墨客之間聚會的時候最喜歡做的遊戲之一,而且一直流傳到現在。
  • 史上「最懶」對聯,上下聯隻字未改,卻被評為千古絕對
    除卻我們比較熟知的詩句古文,對聯也同樣是古人比較愛好的一種形式。與作詩不同,對聯考驗的不僅僅是文採,同時還要有更多的思考,畢竟對聯非常的簡潔,能否用簡潔的話語書寫下完整的篇章,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國有一副史上「最懶」對聯,上下聯隻字未改,然而這幅對聯卻被評為千古絕對,讓人讀來不禁深思不已。
  • 古代青樓門上有一副對聯,堪稱千古一絕,現代人看後害羞不已
    在古代對聯又稱對對子,它不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瑰寶,更是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對對子起源於五代十國,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古代大多數的文人都喜歡阿紫遊山玩水,或者月下飲酒時,喜歡互相切磋文採。在古代幾乎每個店面都有自己的對聯,甚至就連古代的風花雪月場所都不例外,關鍵對聯還寫的十分有水平,就拿古代一個風花雪月場所來說,它的含義不僅暗示了店裡的生意,還一度引來了很多文人墨客。
  • 極簡對聯規則:三句話15個字,輕鬆掌握對聯規則(含平仄對照表)
    有很多喜歡對聯的朋友。但是我發現,其中有不少的朋友雖然對的很歡,卻對對聯的基本規則,特別是平仄規則並不怎麼清楚。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朋友是願意學習平仄規則的,但可能一下子沒找到學習的地方。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我只要對得高興,句子意境有了就行,現代人誰還在乎那些平仄規則啊。
  • 古代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
    引言 相傳第一位有記載的開始寫對聯的人,那一定是五代後蜀主孟昶了。《宋史蜀世家》裡記載他:「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也因此,誕生了有記載以來的中國第一幅對聯,此後對聯也逐漸成為文人墨客的一種愛好,流傳至今。
  • 你知道春節如何貼對聯嗎?帖對了福氣、財運可以倍增!
    那麼對於家裡面的對聯要如何進行張貼才能夠正確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如何貼對聯,希望我們能夠多多了解,這樣才會讓我們的生活能夠越來越舒適,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還是要抓緊學習一下吧!一、如何貼對聯1、分清上下聯上聯的末尾的字一般是「仄」聲,既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仄」聲給人的感覺是話還沒有說完。下聯的末尾的字是「平」,既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
  • 有意思的對聯/商子雍
    不過,國粹之謂,只能是針對整體的對聯,至於從古到今數不勝數的個體的對聯,則是有好有壞,不好一概而論。或有人問:你文章題目中所說的有意思的對聯,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屬性?答曰:所謂有意思的對聯,就是值得你去琢磨、去體味的這一類作品。當然,琢磨、體味以後,想來應該或會心一笑、或扼腕長嘆。所以,有意思的對聯其實也有好壞之分,不會是那種不好不壞、亦好亦壞、說不清好壞的貨色。
  • 經典對聯有特色,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對聯!
    對聯由於其字數不限,內容不限,想像無限的特點很受古代段子手的鐘愛,於是就有了回文對,諧音聯,缺字聯,反諷聯等等。但對聯用得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門前,也就是各具特色的楹聯。在古代,楹聯也是很代表格調的象徵,文人墨客出沒的地方,即便是草廬,那也是蓬蓽生輝。就連寫出《陋室銘》的劉禹錫也說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因此,一副水平高深的楹聯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文人相繼而來。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經典無情對,上聯「色難」,下聯拍案叫絕
    對聯,可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一開始寫在桃符之上,用來趨災闢邪。現在多用於節日慶祝,春節用的對聯叫春聯,喪禮用的對聯叫輓聯。對聯可以說是漢族的文化瑰寶了,而且對聯也是我們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每一代人都有致力於對聯研究的人,我們要不斷的傳承經典,把對聯文化一直延續。
  • 牛年對聯七言帶橫批_2021新年對聯
    春節貼對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並參與對聯文化,這顯示了擁有千百年歷史的對聯文化具有的生命力是旺盛的。今天小編整理了牛年對聯七言帶橫批_2021新年對聯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牛年對聯七言帶橫批1.
  • 通過古人是如何養金魚的,來反觀現代人的「作」
    古人養觀賞魚與現代人有很大不同,比如飼養品種,現在可以說你想養世界各地的什麼品種都可以,咱們古人則主要集中在如繡球、珍珠、蝶尾等傳統觀賞魚品種上。咱們今天不聊這些,單純從飼養方式上來反觀一下,現代人是如何"先破後立"的。至於被"破"的好些,還是新"立"的好些,那就見仁見智了。
  • 「三國熱」引發「三國對聯」文化,關羽、諸葛亮的對聯最有趣
    明清兩朝,又是我國傳統文化「對聯」藝術的普及發展時期,隨著三國文化的深入人心,那些傳奇的三國人物、三國故事, 自然成為人們創作對聯所取材的對象,一些對聯往往將三國史實、《三國演義》與其他三國文化熔為一爐,從而形成一個獨特的「三國對聯」文化。在眾多的「三國對聯」中,以各地的三國人物廟、祠的對聯最有特點。
  • 有人問:是一「副」對聯還是一「幅」對聯?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特別是春聯,過春節,家家貼春節,迎春接福。春聯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門上的對聯似乎揭示了一切
    話說今天下午去了趟人才中心,出來時總感覺哪裡不對啊 現代人的飯前儀式門上的對聯似乎揭示了一切 活濟公現身啦
  • 對聯,你會區分上下聯嗎?
    按照中國傳統習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但許多人在貼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並不能清楚區分上下聯。那如何正確區分上下聯呢?按音調平仄區分講究平仄,這是絕大多數對聯的特點。那麼,什麼是平仄?具體來說,就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般是仄聲,即漢語拼音音調的三、四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即漢語拼音的一、二聲。
  • 不得不看的對聯常識
    對聯,也叫楹聯、楹帖、對子。對聯的基本特徵是: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結構相應、節奏相合、平仄相協、意義相關。1.字數相等。字數多少無規定,但要求上下聯字數相同。上下聯的字數可長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長可達數百字。2.詞性相同,位置相對。
  • 石雕牌坊對聯大全欣賞
    1、石牌坊對聯:梅福西隱,層巒疊嶂號梅嶺;紫氣東來,薄霧輕嵐籠紫陽。2、石牌坊對聯:蘭德流香,關公故裡財神路;峨嵋衍貴,孟氏芳鄰宰相村。3、石牌坊對聯:能文能武能古今,數十人千變萬化;可家可國可天下,兩三步四海九洲。
  • 對聯例話(42):對聯中的婉曲與制謎
    (42)對聯中的婉曲與制謎朱英貴(本文刊載於《晚霞》雜誌2020年第9期)  對聯創作中的婉曲與制謎這兩種手法,都是出於故意隱諱真意的動機來製作巧聯與趣聯。為了使對聯能表達某種特定的創作意圖,有時故意不直說,而是將真實意思隱寓於上下聯語之中。這種對聯往往具有雙重含義:一重是字面上的比較明確的表層之意,一重是聯語背後所隱寓的深層之意。這樣的對聯,如要捕捉其隱寓的聯意,就需要費一番思索,從而獲得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兼而有之的欣賞樂趣,因此廣為民眾喜聞樂見。
  • 對聯第8講
    對聯的基本準則(3)——意聯的表現(1)上一講我們講到,聯家們通常把對聯的六要素簡括成四字:形對意聯。這副對聯中上下皆巧用了擬人手法,將普普通通的山和水,刻畫的生動,活潑,躍然眼前,引起讀者共鳴,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如果說「對」是對聯的骨架,那麼,「聯」就是對聯的精髓,失去關聯,也就不稱其為對聯。那麼如何做到上下關聯呢?對聯的精華在於上下對稱,不僅是形式,更主要的是內容也要對稱,對舉,對等。
  • 貼錯對聯不順一年,你家對聯貼對了嗎?
    [民俗國學] 貼春聯有什麼講究貼錯對聯不順一年,你家對聯貼對了嗎?貼春聯另一說法是起源於「年獸」,據說年獸怕紅,於是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紅對聯,就是為了驅除年獸,因此貼對聯的習俗流傳至今,表達了人們避兇免難的願望。怎麼區分上下聯對聯比較講究平仄,這是對聯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