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波晚報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為世界慢阻肺日,也就是今年的11月18日。宗旨是幫助人們提高對慢阻肺的認識,改善慢阻肺診斷不足和治療不力的現狀。今年的主題是「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
圖文無關
「老煙槍」今年已住院三次
50歲的老張(化名)是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鄞州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病房的老熟人了,這次是他今年第三次來住院。每次來,他的症狀都一模一樣:胸悶氣急得根本喘不過氣。
前幾天,家人扶著臉色發紫的老張來到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彭衛東的診室裡。「老張,你怎麼又來了,我馬上幫你辦理住院!」這位老患者的情況,彭衛東比誰都了解,老張在他的門診隨訪已有十年之久。
20歲不到,老張就開始抽菸,到現在煙齡已經超過30年。老張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吃。身高1米7的他,體重有180斤。
十年前,他被診斷為慢阻肺,醫生告誡他一定要戒菸。當時,他也下定決心要做到。不過,戒菸的「flag」立了一遍又一遍,菸癮一上來還是忍不住吸兩口。就這樣,他的藥吃吃停停,病情時好時壞。
圖文無關
直到去年開始,他的慢阻肺從穩定期發展成了急性加重期,導致呼吸衰竭,眼看平喘藥也失效了,喘息一陣接著一陣,家人見狀忙將其送進醫院。在病房裡,經過呼吸機輔助治療,老張在鬼門關前掙扎了一個星期才保住性命。
為他做治療的醫生張卉卉告訴記者,「吸菸是導致慢阻肺的頭號危險因素,包括一手煙和二手菸。目前在呼吸內科住院的慢阻肺患者,九成以上都是『老煙槍』 。」
儘管知曉吸菸危害,但由於缺乏自控能力,絕大多數菸民的戒菸之路舉步維艱,這也是老張一次次回到病房上呼吸機治療的主要原因。
不少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
數據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已有約1億人,中老年人群患病率較高,成為僅次於高血壓、糖尿病的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被稱為 「沉默的殺手」。目前,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每7個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患者。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幾年女性慢阻肺患者逐年增加。除了二手菸、三手煙的緣故,烹飪產生的油煙、空氣汙染、有害氣體、遺傳因素等也是發病的誘因。此外,有基礎肺病、年輕或者幼年時反覆呼吸道感染、有家族性慢阻肺遺傳病史等人群都屬於慢阻肺高危人群。
圖文無關
「慢阻肺對肺功能造成的損傷不完全可逆,發展到後期會出現氣急症狀的突然加重,甚至出現心血管合併症、高血壓、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併發症,大大增加了死亡風險、疾病負擔,全球慢阻肺的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排第三。」張卉卉說。
不過,慢阻肺十分「狡猾」。在患病早期,至少一半以上的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慢阻肺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慢性發病,大部分患者會長期出現咳嗽、氣喘、咳痰等症狀;二是起病隱蔽,慢阻肺早期患者肺功能損失約40%,但患者大多沒有任何症狀。
因此,慢阻肺的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彭衛東建議,對於普通人,特別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可以1-2年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測。而對於肺功能發生異常而沒有症狀的患者,也可及早監測、及早控制病情。肺功能檢測是一種無創的檢查,檢查只需要通過吹氣就能發現很早期的慢阻肺。
另外,彭衛東還要提醒廣大患者:其實慢阻肺與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都是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唯有堅持規範治療,才能有效預防和改善咳嗽、氣喘症狀,減少急性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防止或延緩肺功能的惡化。
【來源:新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