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增長、充電or換電、燃料電池,工信沙龍共話新能源產業發展

2020-12-17 工信微報

電池標準能否統一?充電模式與換電模式哪種更適合行業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將如何實施?工信部邀請相關專家舉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信沙龍,就以上話題進行討論。

在疫情之下,新基建如火如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也促進了消費復甦。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做了短期預測,全年汽車總銷量預計將達2530萬輛,同比降幅2%左右,其中乘用車銷量預計2020萬輛,同比降幅6%左右,商用車銷量510萬輛,同比增長18%左右,新能源汽車銷量130萬輛,同比增長8%左右。

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離不開相關政策扶持。同時,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機遇與挑戰,電池標準能否統一?充電模式與換電模式哪種更適合行業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現狀如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將如何實施?近日,工業與信息化部邀請相關專家舉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信沙龍,就以上話題進行解答。

以充電模式為主,換電電池標準難統一

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將原來到今年年底要退坡完成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和免徵車購稅這兩項政策延遲兩年。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為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消費提供助力。

經過數個月發展,新能源汽車消費形勢喜人。在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介紹,預計2020年汽車總銷量為2530萬輛,同比下降2%,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達130萬輛,同比增長8%。

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基礎設施,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至關重要。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就提到「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新能源汽車的消費也離不開充電樁的布局。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介紹,到2025年,慢充的充電樁埠預計會達到1300萬端以上,這裡包括私人用戶的自有樁以及公共樁,公共快充80萬端。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到,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未來充電與換電模式將如何發展?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表示,換電站去年年底是300座,2025年會增長10倍,達到3000座的水平。這個數字就能看到充換電體系「誰是主、誰是輔」。

換電模式的發展與電池標準不統一分不開。侯福深介紹,現行換電模式裡,基本上還是各自建各自體系,體系和體系之間不兼容,會影響規模化和網絡化,關係到效益、成本和盈利模式等等。電池標準不統一是制約換電大規模發展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要想統一確實難度非常大。

「電池是影響電動汽車性能、成本最重要的一個核心部件,個人認為很難達到大範圍的統一。但在一些特定領域,比如公交、出租、網約車、物流專用的領域,有可能未來會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侯福深認為。

「生產一致性的問題」只是小疏忽,不涉及系統性安全

新能源汽車安全性問題是廣大消費者關係的問題,近期工信部發布對乘用車、客車、專用車三個類別新能源汽車產品監督檢查結果,一共25家企業27款車型都存在生產一致性的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檢查出來一些問題都是企業正常生產過程中小的疏忽,並沒有涉及到大的系統性安全問題或者直接潛在影響的產品。可喜地看到相關生產企業在生產管理體系的保障上,是在不斷地提升。同時也關係到產品安全性的問題,安全控制非常好。

工信部裝備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介紹,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整個產品質量快速提升,消費者認可程度越來越高。中國質量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能源汽車用戶滿意度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新能源汽車連續五年用戶滿意度都在增長,2020年評分達到78分,燃油車79分,已經非常接近。畢竟與燃油車已經有上百年的發展不同,新能源汽車在一些安全規律的認識、安全管理方面都在發展中,還需要不斷深入探索。

日前有報導稱,由於疫情對全球產業鏈造成的影響,全球晶片產量嚴重不足,不少車企部分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因為晶片短缺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目前汽車市場晶片基本上由歐美廠商壟斷,規劃提出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哪些屬於關鍵核心技術?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認為,「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實際上體現了我們新能源汽車所對應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當然都重要,最重要的是把「三橫」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三橫」是電池和管理系統、電機和電力電子,以及我們順應智能化網聯化發展相關的智能網聯的核心技術。「三橫」可能是更為關鍵的。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到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氫能、燃料電池下一階段如何規劃,怎麼平衡與電動車之間的關係?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認為,燃料電池汽車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純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汽車是互補關係,純電動更多解決汽油機替代的問題,燃料電池更多要去解決柴油機,特別是中重型商用車零排放的問題。

「燃料電池汽車前期一直處於小規模示範階段,到今年年底有一萬輛左右的保有量,它比純電動汽車發展至少滯後十年左右的時間。純電動從培育期已經進入到成長期,但是燃料電池現在還是處於起步期。」侯福深介紹。

2021年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

不少早期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反映,二手車殘值掉得比較快,是新能源汽車區別傳統車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購買。二手車殘值問題有沒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介紹,二手車殘值是熱點問題,涉及新能源汽車購買的成本,購車成本很高,沒用幾年殘值沒有了,這是市場推廣的難點。減低我們購車成本以及消費者解決二手車殘值,電池性能提升問題,未來新能源汽車在動力能源性能提升方面需要攻關,要去跟蹤推動解決這個問題。

隨著技術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性能也將更加成熟穩定,加之消費端的助力,供給端的產業升級也將加快。今年以來,新一輪汽車下鄉啟動,今年7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目前,活動進展如何?明年活動是否繼續?

工信部裝備一司汽車發展處副處長馬春生介紹,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主要基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總體來說取得很好的成效,產品質量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目前,我國農村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比城市低,農村市場具有停車和充電方面的優勢,並且近幾年農村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傳統汽車購買量呈現比較快速增長趨勢。

「我們最近12月4日在雲南召開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總結會,總結會上企業和很多地方都表示明年還想繼續開展活動。我們也在做明年的整個工作計劃,進一步去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也是助力我們美麗鄉村建設,促進農村綠色出行和消費升級。」馬春生表示。

新能源汽車下鄉促進消費復甦。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汽車總銷量達2630萬輛,同比增長4%;其中乘用車銷量有望達2170萬輛,同比增長7.5%左右,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180萬輛,同比增長40%左右。

來源:新京報

記者:陳維城

相關焦點

  • 新材智庫研究副總 鄔佳益確認演講《燃料電池汽車和電動車全面比較》,2018燃料電池與氫能產業峰會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將長期處於高位,同時減排壓力巨大,發展氫能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路線圖》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將取得重大突破。
  • 備電/發電/換電/充電/電池回收 河南鐵塔打造可持續的新能源產業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新鄉鐵塔已實現了社會充電樁運營、低速電動車充電、UPS不間斷供電、靜音發電、騎手換電、重大會議保電、用戶側儲能等七大業務的全覆蓋,豐碩的能源發展成果吸引了全國鐵塔系統持續前來「取經」。
  • 「換電」解決「裡程焦慮」?「卡脖子」問題如何解決?新能源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在接受中國工信產業網等媒體採訪時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有更大驚喜,預計產銷量增速將超30%以上,甚至會接近40%,銷量達到180萬。12月11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工信沙龍」上,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媒體記者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階段,面臨的新形勢,以及消費者和產業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交流。
  • 北京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機構:布局行業相關龍頭企業...
    9月8日下午,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市氫能產業政策和項目發布活動專場上,北京市經信局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根據規劃,2025年前,北京市將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根據氫雲鏈資料庫顯示,2020年1-7月國內氫能產業名義總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同比增長超過30%。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國內基於環保、能源安全、技術發展的考慮,仍會選擇純電動汽車作為發展方向,優惠政策會偏向於純電動汽車。空間分布上,大城市的充電樁建設逐漸完備,純電動汽車使用體驗與傳統汽車相近,在其他一些充電設施建設還不到位的地區,收入較高的家庭會選擇混動汽車作為交通工具。
  • 福田智藍展出氫燃料電池產品,以行業尖端技術引領新能源商用車發展...
    在福田汽車2021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福田智藍展出換產品和氫燃料電池產品,以行業尖端技術引領新能源商用車發展潮流。   換電產品和氫燃料電池產品可以有效解決新能源商用車由於續航裡程和充電時間導致的出勤率問題。以換電產品為例,福田智藍打造的換電解決方案只需5分鐘即可完成換電。而氫燃料電池產品加注燃料的時間僅10分鐘左右。
  • 從換電到騎手生態,易馬達e換電的下一個賽道在哪裡?
    近日,兩輪電動車換電領域領導者易馬達科技宣布將在深圳舉辦「易馬達e換電2020新品上市發布會」,宣稱將以多款全新系列產品為兩輪電動車出行領域帶來產業再升級。  而這也是它近幾個月來第二次走到聚光燈下。
  • 哈囉推出電動車電池共享服務:幾分鐘就能完成換電,充電只需四步
    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文 主辦方/圖對於經常騎行兩輪電動車的市民們而言,半路沒電、充電地兒難找,這樣的小麻煩是不是常遇到?6月12日哈囉出行推出兩輪電動車電池以租代購、以換代充業務。這意味,對於電動車用戶苦惱的充電難、充電裡程焦慮、充電安全問題等痛點有了新解決辦法。同時對於哈囉出行而言,業務則延申到向兩輪能源網絡布局。
  • 燃料電池電堆漸露鋒芒,國產化初見成效
    前言:中國燃料電池產業開始加速發展。政府補貼為初始動力、物流車和客車為突破點,中國燃料電池產業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與日本不同的路。電堆成為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關鍵因素之一,低成本高性能、批量供應的國產電堆是燃料電池汽車成本下降從而與傳統汽車競爭的關鍵。
  • 動力電池產業復盤之新能源車企的「針鋒相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導讀: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反常態,在整體車市下滑之下,單個企業的「命運」也有所調整,其中最明顯的依然是給動力電池產業帶來「風波」的特斯拉。此次,特斯拉以「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再度出現。
  • 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及投資策略報告
    2、國內外燃料電池發展現狀及技術比較2.1 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穩步增長,下遊交通運輸領域高速發展2.1.1 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及結構2018年全球燃料電池出貨量按件計7.5萬臺,同比增長5%自2000年起,在中國政策的大力推廣下,燃料電池領域研究發展迅速,年 申請專利數快速增長,2018年中國專利申請量達到4842件,同比增長13.93%,年申請 量遠超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
  • 換電,風口已至?|換電站|蔚來|電池|電動車|車電分離|蘭志波
    今年以來,在政策刺激的帶動下,換電領域除了北汽新能源、蔚來汽車等先行者外,各路玩家紛紛湧入。車企換電站建成落地的消息頻傳,宣稱的換電速度一再縮短。受制於高成本、重資產運營以及電池標準不統一等掣肘,發展已有十餘年的換電模式不及預期。在新基建的利好背景下,沉寂已久的換電模式能否站上「風口」,迎來新的轉機?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2035年純電動車成為新車銷售主流今年10月份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規模佔比到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近年來,世界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汽車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 WBE2021世界電池產業博覽會暨第六屆亞太電池展-電力展會-北極星...
    ◇ 動力電池:各類方型、圓柱、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芯、模組與PACK,固態電池,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空氣電池等;◇ 儲能電池與儲能系統:儲能用鋰電池、鉛蓄電池、超級電容器以及貨櫃儲能、家庭儲能、移動儲能設備、基站儲能、微電網、分布式能源等;
  •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燃料電池汽車何以圓夢
    「雖然現狀窘迫,但燃料電池是我國必須發展的關鍵技術。目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艱難,但只要開拓思路,通過適度的產業升級進程,一定能實現突破。」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2020年6月,氫能先後被寫入《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今年9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決定將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以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模式。
  • 易馬達e換電發布超能系列新電池及電櫃,樹立兩輪換電行業新標杆...
    於2015年,於2017年推出e換電品牌,以自主開發的智慧能源網絡服務平臺為兩輪車用戶提供換電服務,在電動車智能化升級、電池能源安全、能源集中化平臺管理、出行續航等方面為用戶提供有效出行解決方案。作為公司主營業務,e換電已覆蓋全國50餘座城市,換電櫃規模約達1萬組,日均換電顆數達到60萬次,是目前市佔率最高的兩輪換電品牌。
  • 布局|牽手東風推廣換電/充電/儲能「三站合一」,國家電網在謀劃什麼?
    在「綠能充換電」產業方面,雙方將開展車電分離模式推廣,推動以「車電分離、源荷互動、綠電消納、梯次利用」為主要商業模式的「綠能充換電」產業發展。 在「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推廣方面,雙方共同探索推動將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小區用戶充電樁、電動汽車生產基地等負荷納入綠電交易,推廣電動汽車有序充電、V2G技術應用,促進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國家能源轉型。
  • 豐田向國內供應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行業商業化進程加速
    我國燃料電池增速高於全球,2018年增速達67.79%。預計未來我國燃料需求仍將保持高增長,2018-2020年CAGR達75.12%。2020年我國燃料電池需求將達到230兆瓦,佔全球總需求14.38%,成為全球主要的燃料電池生產和銷售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條較長,包括上遊材料、中遊組裝、下遊應用和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