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怎麼評?「懂行」的社會組織說了算!

2020-12-1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職稱怎麼評?「懂行」的社會組織說了算!

外行評價內行、人才評價方式單一、行政色彩濃厚……長期以來,不完善的職稱評價機制不利於人才的培養發展,被廣為詬病。為此,深圳依託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影響力大的社會組織承接職稱評審,將人才評價權限交給市場,有效激勵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發展。

「社會組織不得設立與職稱評審相關的收費項目」「對開展職稱評審的社會組織實行動態管理,一年考核一次」……近期,深圳市人社局出臺社會組織開展職稱評審工作的管理辦法,對社會組織承接職稱評審作出詳細規定。

記者了解到,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實現將政府部門承擔職稱評定的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真正實現「職稱怎麼評,市場和行業說了算」。2019年度,該市共有38家社會組織承接了303個專業的職稱評審工作,近1.4萬人參加社會化職稱評審。

「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後,一方面,行業協會服務心態更強了。另一方面,政府轉變為『裁判員』,相當於給協會戴上『緊箍咒』,讓職稱評審越做越專業越細化,促進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深圳市綠色建築協會秘書長王向昱告訴記者。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在職稱評審權限下放之初,社會上對行業協會承接職稱評審爭議很大,行業主管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和行業協會心存顧慮:一行多會的情況下,由哪個行業協會承接?政府要簡政放權,市場接得住嗎?

即使是立於改革潮頭的深圳,這條路也趟了10多年,2002年試水,2014年實現社會化職稱評審全部由行業協會承接。

2013年5月,深圳啟動職稱評定職能向行業組織轉移改革試點。「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深圳市裝飾行業協會。「政府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時,選擇行業協會的要求很高。」該協會副秘書長鄭鑫介紹,深圳裝飾行業發展較早、整體水平較高,目前業內中國百強企業有67家在深圳,全國十強中深圳佔7席。多年來,協會一直在業內擁有話語權。

記者了解到,該協會自2002年開始承接行業內初級和中級職稱評審,後來又逐步承接高級職稱,目前承擔了6個專業的職稱評審。

此次職稱制度改革大潮中,深圳市綠色建築協會可謂是一匹「黑馬」。2014年,該協會提交了一份關於創立綠色建築工程師職稱評審的建議。

「當時,很多用人單位因留不住人才,深感綠色建築工作難以為繼。」王向昱說,不少從傳統建築轉到綠色建築的工程師因無相關職稱可申報,現有業績又無法評其他職稱,導致職業通道受限,紛紛想轉行。

建議提交後,得到深圳市人社局的重視和支持,於當年8月在建築工程大類增設綠色建築專業,並確立由深圳市綠色建築協會承接職稱評審工作。目前,綠色建築專業職稱申報人數從最初不足20人發展到150人。該協會還組建了一支強有力的專家隊伍,為人才評價提供重要保障。

評不好隨時離場

近年來,深圳市裝飾行業職稱申報人數不斷增加,從2015年的298人增至去年的1979人。推行無紙化辦公之前,每年職稱評審時,該協會辦公室裡的資料堆積如山,運送資料到評審現場,更是需要租用貨車。

在深圳,職稱評審費用由政府統一收取,不允許社會組織額外收費。職稱評審工作量大、專業性強、要求高,行業協會為何接下這個「苦差事」?

「是『苦差事』,更是信任和榮譽。」王向昱說道,綠色建築工程師職稱從無到有,結束了從業人員沒有職稱可評的尷尬境地,行業企業乃至工程師個人都很珍惜職稱評審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多年來,協會不計代價將職稱評定做得更好。以評審專家為例,該協會從首次評審就堅持邀請業內頂尖專家擔任評委,保證公平公正。

人才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在王向昱看來,承接職稱評審、服務好專業技術人員很有意義。2014年首次開展職稱評審時,申報人數雖不足20人,但專家及協會認為更應嚴格把關、堅持標準,最終評審結果得到申報人及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可。對協會而言,這也是一次發展機遇。

對此,鄭鑫也有同感。她認為,開展職稱評審是對行業人才培養正向激勵的通道。藉助評審工作,協會能幫助業內人才取得應有的發展和榮譽,最終受益的是職工、企業。

在近期一次行業會議上,鄭鑫發現在場的百餘位專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過去10多年來通過協會評選成長起來的,這讓她倍感驕傲。

簡政放權並非一放了之。深圳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政府雖退出了「運動員」隊伍,仍在當好「教練」「裁判」。對社會組織而言,職稱評審權限並非「鐵飯碗」,做不好隨時會離場。

放是為了更好的管。有了管理與監督,行業協會的服務工作也更細了。「每年評審結束後,協會都會優化完善評審組織工作、評審辦法等。」王向昱說。

職稱的市場認可度更高

職稱評審事關專業技術人才的收入和發展。「話語權」交給市場後,職稱的含金量是否會受到影響?記者採訪發現,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含金量不降反升。

「承接職稱評審的社會組織關注的不僅是評選,更要思考後續如何發揮這些人才的作用。」王向昱介紹,評審過程中,協會發現房地產單位對職稱評審積極性不高,原因是職稱與工資、職業發展不掛鈎。對此,協會將綠色建築工程師職稱人數列入單位參評一些榮譽的考核內容,讓沉寂的職稱「活起來」。

深圳市裝飾行業協會關於「給予正高級職稱每人3萬元獎勵」的提議,被廣泛應用於其他行業及從業人員。同時引導企業設置激勵措施,目前已有部分企業設立職稱補貼,其中中級職稱每月補貼500元,高級職稱每月補貼800元,並為優秀人才搭建才華展示舞臺,讓正高級職稱人才參與技術研究課題。

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後,深圳鼓勵社會組織了解企業和人才的實際需求,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適時為新興行業和新職業設置職稱。

「專業技術人員分布在不同行業和崗位,讓社會組織承接職稱評審,有利於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各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圳市人才專家聯合會秘書長郭清藍介紹,社會組織能根據行業特點,科學合理地制定切合行業實際的評價方案,形成了針對性強的行業人才評審標準。

從事生命製藥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張先生對此也有同感。他認為,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後,專業細分度更高,更接「地氣」,更符合人才實際發展需要。

外行評價內行、人才評價方式單一、行政色彩濃厚……長期以來,不完善的職稱評價機制不利於人才的培養發展,被廣為詬病。為此,深圳依託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影響力大的社會組織承接職稱評審,將人才評價權限交給市場,有效激勵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發展。

「社會組織不得設立與職稱評審相關的收費項目」「對開展職稱評審的社會組織實行動態管理,一年考核一次」……近期,深圳市人社局出臺社會組織開展職稱評審工作的管理辦法,對社會組織承接職稱評審作出詳細規定。

記者了解到,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實現將政府部門承擔職稱評定的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真正實現「職稱怎麼評,市場和行業說了算」。2019年度,該市共有38家社會組織承接了303個專業的職稱評審工作,近1.4萬人參加社會化職稱評審。

「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後,一方面,行業協會服務心態更強了。另一方面,政府轉變為『裁判員』,相當於給協會戴上『緊箍咒』,讓職稱評審越做越專業越細化,促進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深圳市綠色建築協會秘書長王向昱告訴記者。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在職稱評審權限下放之初,社會上對行業協會承接職稱評審爭議很大,行業主管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和行業協會心存顧慮:一行多會的情況下,由哪個行業協會承接?政府要簡政放權,市場接得住嗎?

即使是立於改革潮頭的深圳,這條路也趟了10多年,2002年試水,2014年實現社會化職稱評審全部由行業協會承接。

2013年5月,深圳啟動職稱評定職能向行業組織轉移改革試點。「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深圳市裝飾行業協會。「政府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時,選擇行業協會的要求很高。」該協會副秘書長鄭鑫介紹,深圳裝飾行業發展較早、整體水平較高,目前業內中國百強企業有67家在深圳,全國十強中深圳佔7席。多年來,協會一直在業內擁有話語權。

記者了解到,該協會自2002年開始承接行業內初級和中級職稱評審,後來又逐步承接高級職稱,目前承擔了6個專業的職稱評審。

此次職稱制度改革大潮中,深圳市綠色建築協會可謂是一匹「黑馬」。2014年,該協會提交了一份關於創立綠色建築工程師職稱評審的建議。

「當時,很多用人單位因留不住人才,深感綠色建築工作難以為繼。」王向昱說,不少從傳統建築轉到綠色建築的工程師因無相關職稱可申報,現有業績又無法評其他職稱,導致職業通道受限,紛紛想轉行。

建議提交後,得到深圳市人社局的重視和支持,於當年8月在建築工程大類增設綠色建築專業,並確立由深圳市綠色建築協會承接職稱評審工作。目前,綠色建築專業職稱申報人數從最初不足20人發展到150人。該協會還組建了一支強有力的專家隊伍,為人才評價提供重要保障。

評不好隨時離場

近年來,深圳市裝飾行業職稱申報人數不斷增加,從2015年的298人增至去年的1979人。推行無紙化辦公之前,每年職稱評審時,該協會辦公室裡的資料堆積如山,運送資料到評審現場,更是需要租用貨車。

在深圳,職稱評審費用由政府統一收取,不允許社會組織額外收費。職稱評審工作量大、專業性強、要求高,行業協會為何接下這個「苦差事」?

「是『苦差事』,更是信任和榮譽。」王向昱說道,綠色建築工程師職稱從無到有,結束了從業人員沒有職稱可評的尷尬境地,行業企業乃至工程師個人都很珍惜職稱評審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多年來,協會不計代價將職稱評定做得更好。以評審專家為例,該協會從首次評審就堅持邀請業內頂尖專家擔任評委,保證公平公正。

人才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在王向昱看來,承接職稱評審、服務好專業技術人員很有意義。2014年首次開展職稱評審時,申報人數雖不足20人,但專家及協會認為更應嚴格把關、堅持標準,最終評審結果得到申報人及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可。對協會而言,這也是一次發展機遇。

對此,鄭鑫也有同感。她認為,開展職稱評審是對行業人才培養正向激勵的通道。藉助評審工作,協會能幫助業內人才取得應有的發展和榮譽,最終受益的是職工、企業。

在近期一次行業會議上,鄭鑫發現在場的百餘位專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過去10多年來通過協會評選成長起來的,這讓她倍感驕傲。

簡政放權並非一放了之。深圳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政府雖退出了「運動員」隊伍,仍在當好「教練」「裁判」。對社會組織而言,職稱評審權限並非「鐵飯碗」,做不好隨時會離場。

放是為了更好的管。有了管理與監督,行業協會的服務工作也更細了。「每年評審結束後,協會都會優化完善評審組織工作、評審辦法等。」王向昱說。

職稱的市場認可度更高

職稱評審事關專業技術人才的收入和發展。「話語權」交給市場後,職稱的含金量是否會受到影響?記者採訪發現,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含金量不降反升。

「承接職稱評審的社會組織關注的不僅是評選,更要思考後續如何發揮這些人才的作用。」王向昱介紹,評審過程中,協會發現房地產單位對職稱評審積極性不高,原因是職稱與工資、職業發展不掛鈎。對此,協會將綠色建築工程師職稱人數列入單位參評一些榮譽的考核內容,讓沉寂的職稱「活起來」。

深圳市裝飾行業協會關於「給予正高級職稱每人3萬元獎勵」的提議,被廣泛應用於其他行業及從業人員。同時引導企業設置激勵措施,目前已有部分企業設立職稱補貼,其中中級職稱每月補貼500元,高級職稱每月補貼800元,並為優秀人才搭建才華展示舞臺,讓正高級職稱人才參與技術研究課題。

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後,深圳鼓勵社會組織了解企業和人才的實際需求,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適時為新興行業和新職業設置職稱。

「專業技術人員分布在不同行業和崗位,讓社會組織承接職稱評審,有利於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各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圳市人才專家聯合會秘書長郭清藍介紹,社會組織能根據行業特點,科學合理地制定切合行業實際的評價方案,形成了針對性強的行業人才評審標準。

從事生命製藥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張先生對此也有同感。他認為,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後,專業細分度更高,更接「地氣」,更符合人才實際發展需要。

相關焦點

  • 我知道怎麼評初級職稱,評審流程
    首頁>產品中心>產品中心>我知道怎麼評初級職稱,評審流程我知道怎麼評初級職稱,評審流程   怎麼評初級職稱,單位沒有申報渠道,比如民營企業、私企,尤其是建築行業的公司,公司項目招投標,或者說單位需要資質辦理、資質升級、資質維護,這種情況下公司也是需要有職稱證書的,會鼓勵個人去申報職稱。
  • 高技能藍領評職稱實施意見詳解:誰能評?怎麼評?誰來評?
    高技能藍領評職稱實施意見詳解:誰能評?怎麼評?誰來評?誰能評?——高技能人才能評盡評2018年,人社部提出在工程技術領域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隨後,天津、上海、江蘇、廣東等13個省市開展了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試點。目前,已有1826名高技能人才取得職稱。
  • 沒有助理可以評中級職稱嗎,評中級工程師職稱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工程行業都是有評職稱的需求,例如建築工程行業,職稱不但可以提高個人的收入待遇,也能用於企業的資質升級等等。而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是沒有助理可以評中級不?評中級工程師職稱又有啥要求?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那麼今天空格職稱就來為各位答疑解惑!
  • 朝思暮想的工程師職稱評審,你知道怎麼評出來的嗎
    但工程師職稱評審並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需要達到相應的門檻才有資格申報,今次空格職稱就給大家說說工程師職稱評審是怎麼評的。二、達到學歷年限要求首先現在廣東省職稱評審是需要逐級申報職稱的,比如說你想評中級職稱,那你就需要有助工資格,以此類推,申報高級工程師評審也是如此。其次想要評職稱就必須符合相關的學歷年限,申報人的學歷在工程師職稱評定中是非常重要的。
  • 4名一線快遞員獲評初級職稱
    「快遞小哥」也能評職稱了。近日,溫州市4名一線快遞員獲評首批快遞工程技術員初級職稱。而就在上個月,人社部印發通知,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此次快遞員獲評職稱被認為是「藍領」工人實現與白領一樣可以參與職稱評定。那麼這4名一線快遞員是如何獲評職稱的?這對於藍領工人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又有何意義?
  • 仙林大學工程師職稱代評如何操作
    內部晉升當你想競選晉升某個崗位的時候,職稱也許就不是可有可無的「影子」,而是一根「救命稻草」!大部分工程技術人才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會面臨個人職業發展的瓶頸。大部分人不可能到了30歲、40歲,工作了十幾十年,還是想做技術員的,想要往上爬,職稱就是目標和方向,如果你有了相應的學歷和資歷、職稱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評更高級別的職稱評職稱要從低級開始評,逐級評上更高級別的職稱。
  • 如何評上助理工程師職稱,助理職稱評審流程及條件都在這!
    如何評工程師助理職稱 如何評工程師助理職稱? 1、國企、事業單位有內部申請渠道,可通過內部申報。但是內部評的職稱,只能內部使用,單位以外一般是不承認的。 2、單位沒有申報渠道,可自己申報職稱,通過職稱代辦機構,幫忙辦理工程師助理職稱,由人社局頒發的證書,全國通用,含金量較高。
  • 誰能評?怎麼評?誰來評?——人社部詳解高技能「藍領」評職稱《實施...
    為解決技能人才職業發展中出現的「獨木橋」「天花板」,人社部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和職業資格考試。誰能評?
  • 不同單位評的職稱效力一樣嗎,中級職稱評審需要什麼條件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也踴躍開始評定職稱,尤其像中級工程師職稱受到很多專業技術人才的追捧,但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的,而且不同單位評下來的中級職稱還是有區別的,至於是什麼區別?評中級工程師職稱又需要何種條件?接下來空格職稱就來詳細講一講。
  • 個人評職稱出書方式有幾種?評職稱出書掛名可以嗎?
    評職稱出書作為現在職稱評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已經讓很多人從中獲得了好處。現在也被用於多種行業的職稱評選中。職稱高低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大家對於職稱評選也都是非常重視的。對於在教育行業、醫學行業、建築工程行業的工作者來說,職稱評選幾乎是和自己的前途息息相關的,職稱的評選對於他們的學術成就和專業知識都是一個肯定。出版一本自己的專著對於自己職稱評審也是有好處的,並且加分很多。
  • 「快遞小哥」評上高級職稱:誰來評?評上有什麼好處?
    53歲蔣教芳用9年時間從快遞分揀員拼到高級工程師浙江7位「快遞小哥」評上高級職稱誰能評?誰來評?評上有什麼好處?這些問題我們都幫你問了風裡來雨裡去的「快遞小哥」也可以評職稱。近日,太原市首批38名「快遞小哥」獲頒初級職稱證書,被網友們送上了熱搜。
  • 北京科研人員職稱改革了,首次實行社會化評價該怎麼評?|政解
    12月8日,北京市人社局會同北京市科委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完善了研究員「直通車」評價機制,建立了自主評價和社會化評價的分類管理模式。
  • 教師評上職稱後脫離「教學一線」?高級職稱不能只評不管
    在我國,教師跟職稱是緊密掛鈎的,職稱越高工資越高,這種矛盾愈演愈烈,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好多都不在一線教學崗,但因為有高職稱就科研輕而易舉拿著比一線中職要多上千元的工資,甚至在暖氣費上也要高出一大截。
  • 評論:「藍領」評職稱有助於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藍領」評職稱有助於高質量發展(新視角)張一琪《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1日 第 05 版)「藍領」也能評職稱了讓更多「藍領」能夠評上職稱,是給這些辛苦工作的人一顆「定心丸」,讓他們能夠更加沉下心來鑽研業務,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職稱是對個人能力的鑑定,也是促進職業整體發展的催化劑。一種職業要想有更長遠的發展、更大的進步,需要內部的良性競爭,促使從業者認真研究,提升該職業的整體水平。
  • 職稱改革紅利釋放 青島20名農村教師獲評正高職稱
    本報訊(記者 孫軍)近日,在農村初中從教37年、擔任班主任37年的青島膠州市第七中學教師劉正紅,正式被聘任為基層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正教授級),成為青島市首批基層中小學教師正高級職稱制度的受益者。對基層中小學教師評聘高級職稱制度是山東省鼓勵人才到基層任教的重要舉措,面向鄉鎮及以下公辦中小學一線教師「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青島市用足用好政策,向基層農村中小學教師釋放這一職稱改革的政策紅利。
  • 事關1.7億人,快遞員、育兒嫂能評職稱了
    事關1.7億人,快遞員、育兒嫂能評職稱了 2020-11-13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評先進晉職稱分名額,對鄉鎮教師意味著什麼
    教師評先進、晉職稱分名額指標,當屬正常,沒有名額參考,落實起來確實不好掌握。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過去教育系統評選縣級先進,包括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模範班主任等,名額分配基本上掌握在總人數的15%左右。也就是說,教職工人數在75人的學校,才分一個名額,100人的最多分兩個。
  • 山東職稱職業技能實現「貫通互評」
    不看論文看實績,高級工、高級技師可直接申報「工程師」「高工」山東職稱職業技能實現「貫通互評」在位於青島的中啟膠建集團,一線技術工人宋德強去年順利通過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的事情出生於1982年的宋德強,是一名長期堅守在鋼筋加工生產一線、從事質檢工作的技術工人,先後獲得過「山東省首席技師」「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在技能人才的評價體系中,他也獲得了最高層次的職業能力認可——獲評高級技師。如果不是青島的一項試點,這或許將是宋德強所能獲得的職業能力評價的「頂點」。
  • 主流媒體紛紛點讚我省職稱職業技能實現「貫通互評」
    >山東一線技術工人可以獲評高級工程師了!新華社12月1日,新華社以《山東拓寬人才發展空間 職稱與職業技能實現「貫通互評」》為題進行報導,原文如下:向上滑動閱覽為進一步拓寬人才發展空間,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印發《關於工程技術領域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貫通發展的實施意見
  • 2021年湖南土建中級職稱(工程師)評審—早評早拿證
    2021年湖南土建中級職稱(工程師)評審—早評早拿證——2021年湖南土建中級職稱考試&中級職稱評審&初級職稱評審&高級工程師評審&湖南同德瑞蘋果前不久有位快40歲的職場大哥問到蘋果小編:「有沒有辦法一下子幫我把職稱評到高級「 最近太難了,一些剛出來社會的小年輕才畢業一年,居然都有了助理(初級職稱),我工作都十幾年了,一個大專學歷,到現在都沒有一個職稱,以前總覺得這種虛的東西不需要在意,今年招聘進來的幾個小年輕都是有職稱,差的都有個初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