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記|麥路人

2020-12-22 百代環球

口水祥說:「有頭髮誰想當和尚。」這是我在《麥路人》電影裡聽到的一句很絕望的臺詞。由郭富城飾演的董浩博是一位破產的中年男人,楊千嬅飾演的秋紅是一位在歌廳唱歌的「過氣歌手」。秋紅在影片末尾對阿博說:「我唱了二十多年,唱什麼都不能自己選。」或許正如張愛玲講到的:中年男人時常覺得孤獨,因為每天早上當他醒來,四周都是需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阿博一直在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人,而他自己反而是因為內疚而不敢回家,直到死去,他都沒有選擇麻煩他人。一個在世俗眼中已被定義為「失敗」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堅持著,哪怕自己的生活已經很拮据,卻仍然義無反顧的幫助他人。郭富城這幾年的戲都不錯,每次看都能打動人,他把小人物的心酸刻畫得入木三分。那種頹靡而未全然放棄的狀態,他在掙扎著,沒有與生活徹底妥協。

楊千嬅因為之前唱歌時,被還在事業上升期的阿博鼓勵過,因此,特別感激他,最後,阿博患肺癌後化療的錢都是她把自己的演出禮服賣掉之後才湊齊的。最近,也陸續在看一些電影,選來選去,還是看現實主義題材的比較多,可能是因為這類題材比較容易產生共鳴吧!因此,在觀看的同時容易把自己代入到這個角色裡。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講到:當我們回首我們的人生之路時,混亂如迷宮般的道路一覽無餘,一些錯失的幸福,還有招引的不幸,也都歷歷在目,我們容易捶胸頓足,後悔不迭。因為我們的人生絕非我們一個人的作品,而是兩個因素的產物,它們就是外部的一連串事件和我們的一系列抉擇。它們既互相搏鬥,又彼此糾正。結果,這兩方面緊緊限制住我們的視野,因為我們本來就不能預見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更不會預知偶然事件。

看完《麥路人》時,我以為會有反轉,就是那些夜晚留宿在24小時便利店的人都有一個好的歸宿,還有阿博最後會重新恢復到往日的狀態,可實際上並沒有反轉,可正是因為沒有反轉,我才猛然間覺得這就是生活,生活本就沒有那麼多反轉,絕望就是絕望,沒有突然而至的希望。此外,沒有「臨時」的好意,只有蓄勢待發的「惡意」,我們所能感受到的事情只是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可他之前所呈現出的動機,以及他者所為其付出的心血,我們都看不到。因此,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者的光輝和錯誤,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任何事情都需要花費心思去維繫,那留給成長的時間和空間是緊迫的。

今天翻毛選時看到一段話: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但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走很多彎路,只是剛開始走上坎坷的道路時,我們以為繼續往下走就沒有希望,實際上停下來便已然是一種進步。只是由於個體覺得好不容易走了那麼久,前面肯定會看到曙光,但在錯誤的道路上不管我們如何去走、去感動自己,最後,都是無力的。我想個體真正能感受到的關懷都是發自於內心對他者的信賴,拋開這種心理,所有感動都是自我意淫出來的。個體的成長離不開他者的包容和幫助,相反,我們也需要去回饋。生命就是需要這樣,完成某種承接,否則,又有什麼意義呢!(庚子年十月十六 周一 晴 於音樂廳)

相關焦點

  • 《麥路人》:被速食的苦情
    文/夢裡詩書無家可歸,寄居在麥當勞裡的香港邊緣群像,是《麥路人》預聚焦的現實主義所在。然而電影在一個足夠引人入勝的開篇後,卻並沒能講好一個本自溫暖的故事,其劇情結構的散亂,牽強附會的煽情,使電影在最後給人的感觸僅只是一股自上而下的悲憫。
  • 麥路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麥路人》聚焦底層小人物,一群陌生人相互取暖的暖心故事,據悉,該片是取材於真實的社會事件,那麼,電影麥路人名字有什麼含義?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麥路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據悉,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者」,指很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 即使被生活所「拋棄」,但他們並沒有自我「放逐」,「麥路人」的陌路相逢,是路人,也是家人。
  • 《麥路人》:從鮮活走向虛無
    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者」,指社會很多各型各色的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即便被生活所「拋棄」,但他們並沒有自我「放逐」,「麥路人」麥路相逢,相依相惜,一群陌生人團聚在一起重新尋回了「家」的意義——有愛的地方才是家。電影通過表現一群陌生人在快餐店相互取暖、互幫互助,重拾家人般的溫暖,來展現世間的人情冷暖。
  • 郭富城主演《麥路人》內地定檔9月
    郭富城主演《麥路人》內地定檔9月 時間:2020.08.2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郭富城楊千嬅《麥路人》曝終極海報
    據悉,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可歸者」,指很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即便被生活所「折磨和拋棄」,但他們並沒有自我「放棄」,「麥路人」陌路相逢,相依相惜,他們是路人,更是家人。電影通過表現一群陌生人在快餐店相互取暖、互幫互助,重拾家人般的溫暖,來展現世間的人情冷暖。
  • 《麥路人》:失意者的烏託邦
    注意:本文有劇透9月17日上映的電影《麥路人》,講的是個總體上很喪,喪中有溫暖的故事。但可能因為這份溫暖,又讓這部電影顯得更喪了。這有點《小偷家族》的意味,一群失意者,無家可歸地組成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家庭,用自身難保的微光,試圖努力去照亮他人。
  • 《麥路人》抱團取暖的陌路人——量販式苦難中的溫情
    《麥路人》的英文片名是「I'm Livin'it」,意為我在生活,哪怕身為城市螻蟻,哪怕最後物是人非,也要抱著夢想而努力生活。像是超乎年齡地懂事的小妹在保良局(孤兒院)長大後受口水祥感染,繼承了他的畫畫天賦;阿珍雖不至於淪為「麥路人」,但經濟拮据的她依舊在溫飽線邊緣掙扎,卻始終租賃一個房間存放承載著自己夢想的演出服。
  • 《麥路人》香港麥當勞麥難民的生活悲歌
    《麥路人》電影故事是取材真實的香港底層社會概況,劇情描述一群以麥當勞過夜的難民,即麥難民(McRefugee)的生活辛酸,他們各自有家歸不得的苦衷。劇中陌路人成同路人,彼此互助,成為家人的情感,令人動容,尤其第三幕開始的結局,定讓你淚流不止。
  • 《麥路人》的底層眾生相
    《麥路人》講述的,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人生,一部中國香港版本的「小偷家族」,陌生人互相扶持的暖心故事。《麥路人》是今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導演黃慶勳的處女作品,主演則是廣東人非常熟悉的郭富城和楊千嬅,近年內地小有名氣的劉雅瑟也加入該片。劇情講述了當年的香港小人物生活,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在夜間寄宿於麥當勞,這些人背後人生的社會群像。
  • 侃電影|「麥路人」的套路之下,是一座城市的衰敗……
    電影《麥路人》就是這一「城市化」想像的集中體現。 麥路人- I’m Living It - 這種「失溫」現象,是通過《麥路人》一窺社會現狀的一道窄門。
  • 《麥路人》曝人物海報 郭富城楊千嬅逆襲人生
    網易娛樂9月1日報導 由鄭保瑞監製、新晉導演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兩大香港電影金像影帝影后領銜主演,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劉雅瑟、顧定軒、黃悅珈等演員出演的電影《麥路人》將於9月17日全國上映,近日,影片發布一組全新人物海報,楊千嬅攜「流浪者聯盟」全員出鏡,世間萬象的人生百態盡收眼底。
  • 票房淪為「路人甲」 郭富城也難撐起《麥路人》?
    郭富城和這群主角,一下子點燃了影評人們的心。 那麼,曾對標《小偷家族》的《麥路人》如今「不幸」淪為電影市場「路人甲」,究竟是誰之過?我們特別邀請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倪駿,一起聊聊備受期待卻成績平平的電影《麥路人》。
  • 《我和我的家鄉》《麥路人》…群像電影成新風潮
    這就是《麥路人》的由來,故事講述一群在24小時快餐店借宿的人們如何互幫互助,並一一揭開潛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秘密。 網友評價《麥路人》 《麥路人》顯然不及是枝裕和的這部坎城金棕櫚獲獎大作,上映後,豆瓣評分目前為6.7。但影片的創作初衷非常真誠,題材與選取角度也有新意,得以讓我們走近、窺探「麥路人」這一特殊群體與他們身處的隱秘的角落。
  • 郭富城楊千嬅《麥路人》定檔;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曝預告
    郭富城楊千嬅《麥路人》定檔 近日,電影《麥路人》定檔9月17日內地上映。 電影取材於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者」,指很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影片的靈感就取材於這個全世界社會中都存在的悲情實況。
  • 如何評價電影《麥路人》,是什麼樣的
    一群毫無血緣關係的麥路人,卻成了羈絆最深的家人,這難道不就是流浪版的《小偷家族》? 沒錯,它的題材,是當下最不容易被市場偏愛但容易在各大影節鍍金的現實主義。 所以,哪怕它領跑金像獎10項提名,但依舊在票房面前身陷困境。
  • 【躍·影評】為什麼《麥路人》拍得有點溫吞水?
    由郭富城、楊千嬅等主演的《麥路人》上周五公映,目前的網絡評分為6.6分,觀眾對影片在真實展現香港底層人群的失控生活方面給予了好評,但該片稍嫌拖沓的節奏、不夠紮實的人物塑造和缺乏核心戲劇衝突的情節也讓不少觀眾詬病,認為其拍得有點「溫吞水」。
  • 《麥路人》:溫情背後全是傷,讓人感動的不僅是郭富城
    作為2019年金像獎的熱門影片,《麥路人》票房業績不佳,平臺評分偏低實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有人說,《麥路人》反映的香港底層人民的艱辛與狼狽過於心酸,有刻意煽情之嫌,不夠正向積極。但直到看了《麥路人》這部電影,才發現,這部片子或許只有經歷過中年挫折的人才能有感同身受的體驗。這部電影中當然最出彩的還是郭富城所飾演的阿博。作為由偶像明星經過艱苦轉型終成演技派的典型,郭富城在《麥路人》中貢獻的演技精準而富有魅力。在片中,郭天王已經完全放棄了自己曾經瀟灑的外表,按照角色的需要進行裝扮和表演。
  • 郭富城新電影《麥路人》擇期上映中
    電影《麥路人》由導演黃慶勳執導,由演員郭富城、楊千嬅、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顧定軒、劉雅瑟、岑日珈、勞浩羽、黃悅珈、蘇浩才、苗可秀、吳嘉星等傾情主演,目前影片正在等待疫情結束後擇期上映!作為金像獎大熱之作《麥路人》,反映香港最低下階層的苦況,看過的觀眾無不被當中的人與事所感動。作為底下階層,大多沒有學歷,也因沒有地址甚至身份證,而難獲僱主聘請。結果,他們都承擔起這個城市最勞動的工作。除了以上所講的賣物、拾荒、洗車等等,還有送外賣、回收舊電器,甚至到片場做跑龍套。
  • 《麥路人》:女人應該在丈夫過世後為婆婆還欠債嗎?
    前幾天,看了一部港片《麥路人》。在影院復甦大片輪番上線重映的轟炸下,《麥路人》似乎像個陪襯一般。影片講述了一群城市邊緣群體白天艱苦謀生,晚上一同在麥當勞過夜相互取暖的故事,他們被稱為麥路人。《麥路人》是一部有溫度的作品,然而其中一個角色分外使人在意:一個在丈夫過世後還堅持幫婆婆還賭債的女人。01.電影中沒有提過這個女人的名字,只是稱她為老師。老師是單親媽媽,從內地嫁到香港,丈夫的意外過世讓婆婆恨透了老師,認為是老師剋死了兒子,把母女兩趕出了家門,整日賭錢逃避現實。
  • 《我和我的家鄉》《麥路人》……群像電影成新風潮
    這就是《麥路人》的由來,故事講述一群在24小時快餐店借宿的人們如何互幫互助,並一一揭開潛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秘密。郭富城、楊千嬅、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等知名港星齊聚本片。在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麥路人》也獲得了10項提名,對於一部新人導演的處女作來說,這是最大的肯定。最終,張達明斬獲最佳男配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