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漫畫平臺推動了中國付費漫畫市場的增長。但和去年如何引導用戶從免費看漫畫到轉變為付費用戶不同,今年,籤約精品漫畫,「捆綁」頭部CP成為平臺的新一輪競爭核心。
作者:嘟嘟麻
2017 年,韓國漫畫產業銷售額約 60 億元,其中網絡漫畫市場約 43 億元。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預計,2020 年,網絡漫畫市場有望增長至 60 億元。
韓國 2016 年的總人口,僅為中國3 .7%,43 億的數字也讓更多中國漫畫從業者相信——未來 3-5 年,中國付費漫畫市場將增長至 30-50 億人民幣。
漫畫平臺推動了中國付費漫畫市場的增長。從如何引導用戶從免費看漫畫到轉變為付費用戶,今年,籤約精品漫畫,「捆綁」頭部 CP 成為平臺的新一輪競爭核心。
漫畫付費可養團隊,單部作品年流水近千萬
「作品收益的體量差異較大,去年頭部作品的單部結算收入達到400萬、全平臺流水接近千萬。」有鹿文化 CEO 蔡勁在採訪中告訴三文娛,2017年公司總收入1000萬,預計 2018 年全年付費收入將增長至 2500 萬,頭部作品的貢獻比較明顯。
有鹿文化是專注於少女向IP的漫畫公司,成立於 2016 年 8 月。自成立初始,就決心做付費漫畫。在蔡勁看來,「用戶為自己喜歡的內容付費是必然趨勢,也是一個行業能夠從良性發展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
也是在 2016 年,國內開始有了專做付費漫畫的製作公司。
在有鹿文化成立的第二年,國內付費漫畫市場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最直觀的數據,就是從 2016 年單家主流漫畫平臺付費規模逾千萬,發展到 2017 年實現了單家漫畫公司年收入千萬。
有鹿文化稱,旗下作品《霸情惡少》《豪門第一盛婚》《惹上首席總裁》等,單部作品在全平臺的月流水峰值均超過 100 萬元。蔡勁告訴三文娛,從付費漫畫的增長點來看,「新渠道」是前端付費一個很大的增長通道。特別是在新媒體渠道,比如「漫看」漫畫單一渠道的新增月流水最高有 60 萬。
截止到目前,有鹿文化共有 17 部作品在連載中,可大致分為付費漫畫和人氣作品,其中 90% 左右為付費漫畫。但蔡勁表示,付費向和人氣向並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付費是一個大趨勢,而且經歷過付費市場驗證的作品其 IP 價值可能更大。有鹿文化多部付費作品已經影視化。作品在什麼階段付費,是根據運營需要決定的,每個作品的故事不同,敘事節奏不同,市場和用戶都不斷在變化,在運行上何時付費會結合內容本身來定。
大趨勢下,漫畫製作公司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公司規模,作品數量以及營收都在擴大。相較於將動漫作品影遊化,在這次的採訪中,多家漫畫製作公司仍計劃在 1-2 年內,把付費漫畫變現作為發展核心。但是,這些漫畫公司或已開始漫畫IP的影視化布局,衍生品銷售,遊戲產品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漫畫製作公司,在過去一年規模迅速擴大到 50-200 人,他們的主要業務是定時交付將小說漫畫化的訂單。這些漫畫作品,部分免費提供給讀者用於豐富平臺內容,部分會被放在「 VIP 漫畫」或按章節收費。
這些,都反映出付費漫畫被製作方、平臺方認可。
目前,漫畫 CP 通過付費漫畫,也可以實現正向的資金流。
去年中國漫畫市場規模到底多少億?
2017 年,騰訊動漫官方公布,回饋創作者的總收益為 1.4 億元,其中付費閱讀的分成金額達 8000 萬元,實現 166% 增長。如果按照 4:6 或 3:7 的比例來計算,騰訊動漫付費閱讀規模在 1.2 億元-1.87 億元。
在採訪中,某漫畫 CP 告訴三文娛,2017年騰訊動漫的漫畫付費規模在 1.5 億元,去年中國付費市場規模已在 10 億元左右。1.5 億元這個數字,得到了多家漫畫 CP 的認可,至於中國市場規模是否已到 10 億元,各家觀點不一。
但是,他們都看好漫畫付費市場,認為:2017 年,實現了倍數增長。
這個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閱文模式」在漫畫行業的落地,可行。
1、平臺的新變化
閱文集團網文付費快速增長的前提,是內容和用戶量的積累。2017 年,平臺的用戶滲透率,已誕生了超 50% 的漫畫平臺。根據易觀數據 2017 年第三季度報告,快看在當季的活躍用戶滲透率達到 50.76%。2017 年 12 月騰訊動漫宣布月活躍達到 1.2億。
平臺漫畫付費繼續優化,各平臺側重的付費方式不同,如掌閱的 VIP 專區模式,騰訊動漫和快看漫畫的等就免費模式,網易漫畫和有妖氣的 VIP+章節付費模式;愛奇藝推FUN 會員等。
而平臺的運營,也越來越精細化。如,《名門天后》在 QQ 動漫轉付費的時候,配合QQ 萌點運營,單平臺月流水 60 萬,轉付費後收藏沒有明顯下滑,收藏破百萬。
這類服務,頻頻出現在「獨家」籤約作品。平臺正在培養和扶持頭部漫畫CP和超級漫畫IP。主要表現在四點:1、平臺將集中、重點推薦;2、精細化漫畫運營,平臺和內容放的溝通會更頻繁,根據數據制定策略,如章節付費開啟時間;3、漫畫CP將在細分領域更近一步,如根據平臺的用戶屬性定製作品;4、平臺逐步完善產業服務,扶持IP多元化發展,將漫畫、小說、動畫、周邊串聯。
2、用戶和用戶付費快速攀升
在採訪中,網易漫畫告訴三文娛,截止到今年 5 月,其付費作品收入是去年同期的5倍左右。去年,有鹿文化的單部作品流水,也超過了1000 萬人民幣。
得益於網文、音頻、漫畫、遊戲等平臺的引導,用戶對付費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而年輕用戶的付費能力也越來越強。
橫向對比去年的網文市場,分析閱文和中文在線兩家公司的年度財務數據,會發現費用戶對在線閱讀收入的貢獻,正在加強。
2017 年,閱文集團在線閱讀收入同比增長 73.3% 至 34.21 億元,增長的主原因,是付費用戶人數及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收入增加。同期,公司平均月付費用戶同比增加33.7% 至 1110 萬人,每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收入同比增加 28.2% 至人民幣 22.3 元,付費比率從 2016 年的 4.9% 增長至 5.8% 。
而中文在線2017年數字閱讀產品產生的收入為 3.47 億元,同比增長 16.42%。主要原因,是多元平臺的穩步發展,數字閱讀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付費意願的提升及數字閱讀行業正版化趨勢。
這與兩家公司的產品、運營有直接關係,也和整體市場環境有關。
3、漫畫平臺開啟精細化運營
2017 年 8 月,三文娛在採訪有鹿文化的時候,連載中單部作品月流水過 100 萬的,就有 4 款。CEO 蔡勁在當時的採訪中預計,從去年初開始進入付費的兩部作品,年收入預計 1000 萬。
結果和她的預計一樣,去年有鹿文化已實現單部作品收入超 400 萬元,總流水近1000 萬元。
除了用戶付費習慣和付費能力,以及平臺逐漸完善的付費機制,還與平臺正在深化的精細化運營有直接關係。
2017 年,多家漫畫平臺進行付費漫畫制度的改革。目前,VIP,VIP+章節付費,等就免費,單章節付費等,被多個平臺採用,也被許多用戶接受。
不同漫畫平臺,側重的付費模式不同,部分平臺也和運營結合。以騰訊動漫為例,會對月票榜的作品提供「月票獎金」;有妖氣推「付費漫畫解禁計劃」;網易漫畫聯合@網易考拉 AGC 站推的「累計充值大返利」,限時充值提供多種優惠,包括 Top10 充值用戶可以獲得對應獎品,Top1是23cm的初音聖誕限量手辦等。
這是大多數人都看到的一部分。較少被關注的,則是平臺的精細化運營。某漫畫 CP告訴三文娛,平臺都想做一件事,就是面向漫畫 CP 搭建、開放後臺帳戶,這樣上傳作品的作者,就可以通過後臺數據,分析用戶曲線,根據曲線判斷付費章節的開啟話數,以及更及時地參與平臺的線上運營活動等。
目前,漫畫平臺的精細化運營,還主要表現在對男、女性平臺用戶,顯示不同的推薦作品;平臺向「獨家」作品提供一對一的運營服務,由運營人員根據平臺後臺數據,給漫畫 CP 建議;在節假日、固定日子等,推出「票選免費」「限時免費」等活動。
漫畫平臺付費機制傾向多維度組合運營
漫畫平臺的付費機制傾向於多維度組合運營。上文有提及,不同漫畫平臺結合其自身特點推出了不同的付費制度。
VIP+章節付費,等就免費模式,單章節付費,VIP專區模式……在這些平臺的漫畫付費主流制度中,單章節付費的模式是採訪中,漫畫CP的首選。
網易漫畫:付費作品收入同比增長500%
網易漫畫上付費漫畫的總數有近 2000 部。網易漫畫內容總監白珺告訴三文娛,截止到今年 5 月,平臺付費作品收入是去年同期的 5 倍左右。
綜合時刻榜,以及三文娛歷周周刊發現,冒險戰鬥、現代玄幻、都市情感是網易漫畫平臺較受歡迎作品品類;從內容上看,具有強烈中國文化特色、「接地氣」的作品更容易讓作者感同身受,也更容易吸引讀者閱讀。
而目前,網易漫畫平臺主要採取「VIP+章節付費」的複合付費模式。一個月的包月費用是12元,平臺提供 3、6、12 個月的付費購買,時間越長,平均每月的費用越少。如,一次性購買 12 個月,平均每月需要支付 9 元。網易漫畫的付費作品自由定價,網易漫畫單話建議定價在 49 鑽或 50 鑽,而這兩個定價檔的作品是最多的。但發現,用戶對價格接受度高,各個價位的都有
這種組合的好處是,重度用戶適合 VIP 包月模式、喜歡追某一部番的用戶可採取單章付費模式。採取此類模式,可以為不的用戶群體服務,同時也讓不同類型作品,以及用戶都能夠收到更有針對性地推送。
為了引導用戶付費,網易漫畫會推出限時優惠活動。如 6 月 15 日,打開 APP 用戶可以看見「VIP 買一年送一年」的限時優惠,平均下來每月包月費用為 4.5 元。
具體到和每個開發商的合作,怎麼執行?白珺告訴三文娛,籤付費合作,定價及付費模式由雙方商定,網易漫畫平臺會給出一定的建議。免費轉付費漫畫,同時會有運營跟進推廣,進行一系列付費服務。比如:針對作品的相關活動及保證站內的曝光度。
有妖氣漫畫:付費用戶中75%為男性
據三文娛了解,有妖氣的漫畫付費嘗試開始於 2010 年。這讓有妖氣對平臺用戶的畫像更為清晰。
在接受三文娛採訪中,有妖氣透露了近期的付費用戶情況:男女比例約在 3:1;年齡以 16-30 歲為主,佔到整體的 70%;按地域來看,廣東用戶最多,其次是浙江、江蘇、北京。
目前,有妖氣的漫畫付費,以「VIP+章節付費」的模式,VIP 模式的漫畫是妖氣平臺的籤約作品,用戶採取購買VIP的方式觀看相對更划算,尤其是年費 VIP,價格優惠而且可以放心追更;而章節付費模式的漫畫大多是合作的作品,由於收入需要和合作夥伴進行分成,所以採取單章節購買形式。
從價格上來看,不同漫畫作品之間價格不同,一部漫畫的不同章節價格也有所區別。包月收費提供給用戶兩種選擇,單月收費是 18 元,12 個月是 88 元。也就是說,以用戶一次購買 12 個月計算,平均每月的費用約為 7.33 元;單話收費的價格不等,有0.4元,0.49 元,0.52 元等不同價位。用戶支付可以選擇支付人民幣金額,也可支付對應妖氣幣。
妖氣幣可以通過直接充值獲得,1 元對應 100 妖氣幣,提供 3 個購買方案,價格不變。
同時,購買妖氣幣和 VIP 包月服務,可以獲得對應月票。月票價格在 1.64 元和 3 元不等。月票,用戶可以用來打賞作品。
根據三文娛的時刻統計和周刊記錄,有妖氣的打賞榜,少年漫畫中的熱血、玄幻、科幻等類型被更多有妖氣用戶青睞;少女漫畫中的戀愛、搞笑等類型更為用戶所喜愛。
因為月票的價格並不統一,所以無法根據「本月月票」數計直接計算出每部作品的月票收入。但從 6 月 5 日 17 時的統計數據看,《鎮魂街》5天的月票收入區間在 1.93 萬元-5.4 萬元。而月票收入,並非《鎮魂街》在有妖氣的全部流水。
在採訪中,有妖氣並未透露具體的平臺、產品營收數據,用「大幅增長」概括了平臺付費同比去年同期的漲幅。
今年平臺競爭加劇,頭部CP收入繼續高速增長
2017 年,已有平臺宣布單平臺月活躍用戶 1.2 億。如平均每個月活躍用戶支付 1 元,那麼單平臺的營收就能達到 1.2 億元,年營收超 10 億元。
而平臺、漫畫CP對去年付費漫畫市場的預估金額,在10億元-15億元之間。
不管是在網易漫畫,還是在有妖氣,騰訊動漫和快看,都能看到以「引導用戶付費」或「提高用戶付費」的線上運營活動。
用戶為漫畫付費的習慣,還未養成。接下來的較長一段時間,如何引導用戶從免費看漫畫到付費看漫畫轉變,仍是漫畫平臺需要堅持探索的。
去年年初,大多數平臺對對漫畫付費制度進行了優化。同時,也有許多的有效的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而這,是區別於一年前,三文娛在對漫畫付費做調查分析時,將「閱文模式」「韓國漫畫付費模式」落地有很大不同。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獨家」。上文提及的《鎮魂街》,是由許辰在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獨家籤約連載的網絡漫畫。而這,並不是個別現象。
這是大膽的嘗試。2003 年,起點中文網推出 VIP、打賞制度創作者瘋狂湧入,再以低價籤版權壟斷 80% 創作者,90% 以上作品。那時候,籤下一部作品的成本是2000元,現在這個數字已翻了 100 倍不止。所以,在漫畫作品數量陡增,籤約成本高的情況下,沒有哪個平臺能投入高成本,籤下市場 90% 的漫畫作品。所以,在平臺數量不少,平臺和平臺合併形成寡頭,付費市場剛開始快速發展的時候,平臺和平臺之間的競爭,開啟「獨家」模式,有利,也有弊。
最直觀的,就是獨家漫畫產品,難以通過全網累積用戶形成超級 IP。利,則指漫畫平臺可以集中資源,扶持頭部漫畫作品,並通過產業打通,挖掘漫畫產品其他的商業價值。如,影視、遊戲、周邊等。
2018 年,已走過近 6 月。今年國內付費漫畫市場又將如何?
「快速增長,競爭加劇。」蔡勁說道。
今年,不僅僅是內容端的競爭,平臺的競爭也進入新的階段。
1、流量巨頭加入。快手收購 A 站,今日頭條投資快看,阿里的文漫布局……網際網路流量巨頭,看到了付費漫畫的市場潛力。
2、新媒體渠道競爭力加強。過去兩年基於微信等自媒體平臺發展起來了眾多小說網站和應用,它們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目前也在紛紛開展漫畫付費閱讀,接下來可能會保持高增長,甚至出現大型平臺。
3、平臺內容儲備競爭,開啟了漫畫CP對細分領域的深挖。同時,也加速了平臺運營的精細化。
4、漫畫作品的後端衍生開發、後端付費成為CP收入新的增長點。包括和平臺的獨家合作,也會將後端衍生、全產業鏈運營考慮在內,從 IP 運營的角度影視和遊戲開發的維度來綜合考量。
但也可以看出,國內仍處於漫畫用戶的增量市場,而漫畫 CP 能能通過漫畫付費實現帶來正向的現金流,這是一件好事。而平臺與平臺之間的競爭,也將加速漫畫付費市場規模的擴大。2018 年,國內漫畫付費又將如何?值得期待。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微博、知乎、界面、網易、企鵝號、QQ看點、B站專欄、貓眼、時光網等,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