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付費漫畫市場:去年規模或至10億元,平臺精細化運營開啟,單部漫畫作品年流水近千萬 | 三文娛

2021-12-10 三文娛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漫畫平臺推動了中國付費漫畫市場的增長。但和去年如何引導用戶從免費看漫畫到轉變為付費用戶不同,今年,籤約精品漫畫,「捆綁」頭部CP成為平臺的新一輪競爭核心。

作者:嘟嘟麻

2017 年,韓國漫畫產業銷售額約 60 億元,其中網絡漫畫市場約 43 億元。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預計,2020 年,網絡漫畫市場有望增長至 60 億元。

韓國 2016 年的總人口,僅為中國3 .7%,43 億的數字也讓更多中國漫畫從業者相信——未來 3-5 年,中國付費漫畫市場將增長至 30-50 億人民幣。

漫畫平臺推動了中國付費漫畫市場的增長。從如何引導用戶從免費看漫畫到轉變為付費用戶,今年,籤約精品漫畫,「捆綁」頭部 CP 成為平臺的新一輪競爭核心。

漫畫付費可養團隊,單部作品年流水近千萬

「作品收益的體量差異較大,去年頭部作品的單部結算收入達到400萬、全平臺流水接近千萬。」有鹿文化 CEO 蔡勁在採訪中告訴三文娛,2017年公司總收入1000萬,預計 2018 年全年付費收入將增長至 2500 萬,頭部作品的貢獻比較明顯。

有鹿文化是專注於少女向IP的漫畫公司,成立於 2016 年 8 月。自成立初始,就決心做付費漫畫。在蔡勁看來,「用戶為自己喜歡的內容付費是必然趨勢,也是一個行業能夠從良性發展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

也是在 2016 年,國內開始有了專做付費漫畫的製作公司。

在有鹿文化成立的第二年,國內付費漫畫市場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最直觀的數據,就是從 2016 年單家主流漫畫平臺付費規模逾千萬,發展到 2017 年實現了單家漫畫公司年收入千萬。

有鹿文化稱,旗下作品《霸情惡少》《豪門第一盛婚》《惹上首席總裁》等,單部作品在全平臺的月流水峰值均超過 100 萬元。蔡勁告訴三文娛,從付費漫畫的增長點來看,「新渠道」是前端付費一個很大的增長通道。特別是在新媒體渠道,比如「漫看」漫畫單一渠道的新增月流水最高有 60 萬。

截止到目前,有鹿文化共有 17 部作品在連載中,可大致分為付費漫畫和人氣作品,其中 90% 左右為付費漫畫。但蔡勁表示,付費向和人氣向並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付費是一個大趨勢,而且經歷過付費市場驗證的作品其 IP 價值可能更大。有鹿文化多部付費作品已經影視化。作品在什麼階段付費,是根據運營需要決定的,每個作品的故事不同,敘事節奏不同,市場和用戶都不斷在變化,在運行上何時付費會結合內容本身來定。

大趨勢下,漫畫製作公司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公司規模,作品數量以及營收都在擴大。相較於將動漫作品影遊化,在這次的採訪中,多家漫畫製作公司仍計劃在 1-2 年內,把付費漫畫變現作為發展核心。但是,這些漫畫公司或已開始漫畫IP的影視化布局,衍生品銷售,遊戲產品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漫畫製作公司,在過去一年規模迅速擴大到 50-200 人,他們的主要業務是定時交付將小說漫畫化的訂單。這些漫畫作品,部分免費提供給讀者用於豐富平臺內容,部分會被放在「 VIP 漫畫」或按章節收費。

這些,都反映出付費漫畫被製作方、平臺方認可。

目前,漫畫 CP 通過付費漫畫,也可以實現正向的資金流。

去年中國漫畫市場規模到底多少億?

2017 年,騰訊動漫官方公布,回饋創作者的總收益為 1.4 億元,其中付費閱讀的分成金額達 8000 萬元,實現 166% 增長。如果按照 4:6 或 3:7 的比例來計算,騰訊動漫付費閱讀規模在 1.2  億元-1.87 億元。

在採訪中,某漫畫 CP 告訴三文娛,2017年騰訊動漫的漫畫付費規模在 1.5 億元,去年中國付費市場規模已在 10 億元左右。1.5 億元這個數字,得到了多家漫畫 CP 的認可,至於中國市場規模是否已到 10 億元,各家觀點不一。

但是,他們都看好漫畫付費市場,認為:2017 年,實現了倍數增長。

這個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閱文模式」在漫畫行業的落地,可行。

1、平臺的新變化

閱文集團網文付費快速增長的前提,是內容和用戶量的積累。2017 年,平臺的用戶滲透率,已誕生了超 50% 的漫畫平臺。根據易觀數據 2017 年第三季度報告,快看在當季的活躍用戶滲透率達到 50.76%。2017 年 12 月騰訊動漫宣布月活躍達到 1.2億。

平臺漫畫付費繼續優化,各平臺側重的付費方式不同,如掌閱的 VIP 專區模式,騰訊動漫和快看漫畫的等就免費模式,網易漫畫和有妖氣的 VIP+章節付費模式;愛奇藝推FUN 會員等。

而平臺的運營,也越來越精細化。如,《名門天后》在 QQ 動漫轉付費的時候,配合QQ 萌點運營,單平臺月流水 60 萬,轉付費後收藏沒有明顯下滑,收藏破百萬。

這類服務,頻頻出現在「獨家」籤約作品。平臺正在培養和扶持頭部漫畫CP和超級漫畫IP。主要表現在四點:1、平臺將集中、重點推薦;2、精細化漫畫運營,平臺和內容放的溝通會更頻繁,根據數據制定策略,如章節付費開啟時間;3、漫畫CP將在細分領域更近一步,如根據平臺的用戶屬性定製作品;4、平臺逐步完善產業服務,扶持IP多元化發展,將漫畫、小說、動畫、周邊串聯。

2、用戶和用戶付費快速攀升 

在採訪中,網易漫畫告訴三文娛,截止到今年 5 月,其付費作品收入是去年同期的5倍左右。去年,有鹿文化的單部作品流水,也超過了1000 萬人民幣。

得益於網文、音頻、漫畫、遊戲等平臺的引導,用戶對付費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而年輕用戶的付費能力也越來越強。

橫向對比去年的網文市場,分析閱文和中文在線兩家公司的年度財務數據,會發現費用戶對在線閱讀收入的貢獻,正在加強。

2017 年,閱文集團在線閱讀收入同比增長 73.3% 至 34.21 億元,增長的主原因,是付費用戶人數及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收入增加。同期,公司平均月付費用戶同比增加33.7% 至 1110 萬人,每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收入同比增加 28.2% 至人民幣 22.3 元,付費比率從 2016 年的 4.9% 增長至 5.8% 。

而中文在線2017年數字閱讀產品產生的收入為 3.47 億元,同比增長 16.42%。主要原因,是多元平臺的穩步發展,數字閱讀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付費意願的提升及數字閱讀行業正版化趨勢。

這與兩家公司的產品、運營有直接關係,也和整體市場環境有關。

3、漫畫平臺開啟精細化運營

2017 年 8 月,三文娛在採訪有鹿文化的時候,連載中單部作品月流水過 100 萬的,就有 4 款。CEO 蔡勁在當時的採訪中預計,從去年初開始進入付費的兩部作品,年收入預計 1000 萬。

結果和她的預計一樣,去年有鹿文化已實現單部作品收入超 400 萬元,總流水近1000 萬元。

除了用戶付費習慣和付費能力,以及平臺逐漸完善的付費機制,還與平臺正在深化的精細化運營有直接關係。

2017 年,多家漫畫平臺進行付費漫畫制度的改革。目前,VIP,VIP+章節付費,等就免費,單章節付費等,被多個平臺採用,也被許多用戶接受。

不同漫畫平臺,側重的付費模式不同,部分平臺也和運營結合。以騰訊動漫為例,會對月票榜的作品提供「月票獎金」;有妖氣推「付費漫畫解禁計劃」;網易漫畫聯合@網易考拉 AGC 站推的「累計充值大返利」,限時充值提供多種優惠,包括 Top10 充值用戶可以獲得對應獎品,Top1是23cm的初音聖誕限量手辦等。

這是大多數人都看到的一部分。較少被關注的,則是平臺的精細化運營。某漫畫 CP告訴三文娛,平臺都想做一件事,就是面向漫畫 CP 搭建、開放後臺帳戶,這樣上傳作品的作者,就可以通過後臺數據,分析用戶曲線,根據曲線判斷付費章節的開啟話數,以及更及時地參與平臺的線上運營活動等。

目前,漫畫平臺的精細化運營,還主要表現在對男、女性平臺用戶,顯示不同的推薦作品;平臺向「獨家」作品提供一對一的運營服務,由運營人員根據平臺後臺數據,給漫畫 CP 建議;在節假日、固定日子等,推出「票選免費」「限時免費」等活動。

漫畫平臺付費機制傾向多維度組合運營

漫畫平臺的付費機制傾向於多維度組合運營。上文有提及,不同漫畫平臺結合其自身特點推出了不同的付費制度。

VIP+章節付費,等就免費模式,單章節付費,VIP專區模式……在這些平臺的漫畫付費主流制度中,單章節付費的模式是採訪中,漫畫CP的首選。

網易漫畫:付費作品收入同比增長500%

網易漫畫上付費漫畫的總數有近 2000 部。網易漫畫內容總監白珺告訴三文娛,截止到今年 5 月,平臺付費作品收入是去年同期的 5 倍左右。

綜合時刻榜,以及三文娛歷周周刊發現,冒險戰鬥、現代玄幻、都市情感是網易漫畫平臺較受歡迎作品品類;從內容上看,具有強烈中國文化特色、「接地氣」的作品更容易讓作者感同身受,也更容易吸引讀者閱讀。

而目前,網易漫畫平臺主要採取「VIP+章節付費」的複合付費模式。一個月的包月費用是12元,平臺提供 3、6、12 個月的付費購買,時間越長,平均每月的費用越少。如,一次性購買 12 個月,平均每月需要支付 9 元。網易漫畫的付費作品自由定價,網易漫畫單話建議定價在 49 鑽或 50 鑽,而這兩個定價檔的作品是最多的。但發現,用戶對價格接受度高,各個價位的都有

這種組合的好處是,重度用戶適合 VIP 包月模式、喜歡追某一部番的用戶可採取單章付費模式。採取此類模式,可以為不的用戶群體服務,同時也讓不同類型作品,以及用戶都能夠收到更有針對性地推送。

為了引導用戶付費,網易漫畫會推出限時優惠活動。如 6 月 15 日,打開 APP 用戶可以看見「VIP 買一年送一年」的限時優惠,平均下來每月包月費用為 4.5 元。

具體到和每個開發商的合作,怎麼執行?白珺告訴三文娛,籤付費合作,定價及付費模式由雙方商定,網易漫畫平臺會給出一定的建議。免費轉付費漫畫,同時會有運營跟進推廣,進行一系列付費服務。比如:針對作品的相關活動及保證站內的曝光度。

有妖氣漫畫:付費用戶中75%為男性

據三文娛了解,有妖氣的漫畫付費嘗試開始於 2010 年。這讓有妖氣對平臺用戶的畫像更為清晰。

在接受三文娛採訪中,有妖氣透露了近期的付費用戶情況:男女比例約在 3:1;年齡以 16-30 歲為主,佔到整體的 70%;按地域來看,廣東用戶最多,其次是浙江、江蘇、北京。

目前,有妖氣的漫畫付費,以「VIP+章節付費」的模式,VIP 模式的漫畫是妖氣平臺的籤約作品,用戶採取購買VIP的方式觀看相對更划算,尤其是年費 VIP,價格優惠而且可以放心追更;而章節付費模式的漫畫大多是合作的作品,由於收入需要和合作夥伴進行分成,所以採取單章節購買形式。

從價格上來看,不同漫畫作品之間價格不同,一部漫畫的不同章節價格也有所區別。包月收費提供給用戶兩種選擇,單月收費是 18 元,12 個月是 88 元。也就是說,以用戶一次購買 12 個月計算,平均每月的費用約為 7.33 元;單話收費的價格不等,有0.4元,0.49 元,0.52 元等不同價位。用戶支付可以選擇支付人民幣金額,也可支付對應妖氣幣。

妖氣幣可以通過直接充值獲得,1 元對應 100 妖氣幣,提供 3 個購買方案,價格不變。

同時,購買妖氣幣和 VIP 包月服務,可以獲得對應月票。月票價格在 1.64 元和 3 元不等。月票,用戶可以用來打賞作品。

根據三文娛的時刻統計和周刊記錄,有妖氣的打賞榜,少年漫畫中的熱血、玄幻、科幻等類型被更多有妖氣用戶青睞;少女漫畫中的戀愛、搞笑等類型更為用戶所喜愛。

因為月票的價格並不統一,所以無法根據「本月月票」數計直接計算出每部作品的月票收入。但從 6 月 5 日 17 時的統計數據看,《鎮魂街》5天的月票收入區間在 1.93 萬元-5.4 萬元。而月票收入,並非《鎮魂街》在有妖氣的全部流水。

在採訪中,有妖氣並未透露具體的平臺、產品營收數據,用「大幅增長」概括了平臺付費同比去年同期的漲幅。

今年平臺競爭加劇,頭部CP收入繼續高速增長

2017 年,已有平臺宣布單平臺月活躍用戶 1.2 億。如平均每個月活躍用戶支付 1 元,那麼單平臺的營收就能達到 1.2 億元,年營收超 10 億元。

而平臺、漫畫CP對去年付費漫畫市場的預估金額,在10億元-15億元之間。

不管是在網易漫畫,還是在有妖氣,騰訊動漫和快看,都能看到以「引導用戶付費」或「提高用戶付費」的線上運營活動。

用戶為漫畫付費的習慣,還未養成。接下來的較長一段時間,如何引導用戶從免費看漫畫到付費看漫畫轉變,仍是漫畫平臺需要堅持探索的。

去年年初,大多數平臺對對漫畫付費制度進行了優化。同時,也有許多的有效的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而這,是區別於一年前,三文娛在對漫畫付費做調查分析時,將「閱文模式」「韓國漫畫付費模式」落地有很大不同。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獨家」。上文提及的《鎮魂街》,是由許辰在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獨家籤約連載的網絡漫畫。而這,並不是個別現象。

這是大膽的嘗試。2003 年,起點中文網推出 VIP、打賞制度創作者瘋狂湧入,再以低價籤版權壟斷 80% 創作者,90% 以上作品。那時候,籤下一部作品的成本是2000元,現在這個數字已翻了 100 倍不止。所以,在漫畫作品數量陡增,籤約成本高的情況下,沒有哪個平臺能投入高成本,籤下市場 90% 的漫畫作品。所以,在平臺數量不少,平臺和平臺合併形成寡頭,付費市場剛開始快速發展的時候,平臺和平臺之間的競爭,開啟「獨家」模式,有利,也有弊。

最直觀的,就是獨家漫畫產品,難以通過全網累積用戶形成超級 IP。利,則指漫畫平臺可以集中資源,扶持頭部漫畫作品,並通過產業打通,挖掘漫畫產品其他的商業價值。如,影視、遊戲、周邊等。

2018 年,已走過近 6 月。今年國內付費漫畫市場又將如何?

「快速增長,競爭加劇。」蔡勁說道。

今年,不僅僅是內容端的競爭,平臺的競爭也進入新的階段。

1、流量巨頭加入。快手收購 A 站,今日頭條投資快看,阿里的文漫布局……網際網路流量巨頭,看到了付費漫畫的市場潛力。

2、新媒體渠道競爭力加強。過去兩年基於微信等自媒體平臺發展起來了眾多小說網站和應用,它們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目前也在紛紛開展漫畫付費閱讀,接下來可能會保持高增長,甚至出現大型平臺。

3、平臺內容儲備競爭,開啟了漫畫CP對細分領域的深挖。同時,也加速了平臺運營的精細化。

4、漫畫作品的後端衍生開發、後端付費成為CP收入新的增長點。包括和平臺的獨家合作,也會將後端衍生、全產業鏈運營考慮在內,從 IP 運營的角度影視和遊戲開發的維度來綜合考量。

但也可以看出,國內仍處於漫畫用戶的增量市場,而漫畫 CP 能能通過漫畫付費實現帶來正向的現金流,這是一件好事。而平臺與平臺之間的競爭,也將加速漫畫付費市場規模的擴大。2018 年,國內漫畫付費又將如何?值得期待。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微博、知乎、界面、網易、企鵝號、QQ看點、B站專欄、貓眼、時光網等,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收入超越《王者榮耀》的FGO和月流水能過億的二次元遊戲 | 三文娛
    二次元遊戲的前景,早在去年就被遊戲行業諸多大大小小的公司所看好。現象產品《陰陽師》創造了月入數億的神話,今天開始內測的陰陽師MOBA,直接拉動網易股價一晚大漲近10%。《崩壞學園2》的2014年與2015年平均付費充值帳號近75萬個,百度貼吧累計關注量超83萬,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在4500萬註冊用戶中核心粉絲量級在75萬左右,也正是這些粉絲貢獻了7億流水,兩年半時間的人均花費在千元左右。
  • 2020年的漫畫平臺,哪些作品更「吸金」?
    本文章由三文娛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0年,受漫畫付費用戶歡迎作品有哪些特點?平臺在內容付費和漫畫業化方面有哪些新動作?三文娛採訪了四大平臺。  三文娛2020年度盤點系列,回顧:BAT和B站們的ACG投資布局  疫情影響的2020年,國內的網絡漫畫付費市場也在增長。
  • 5年內達到50億?漫畫付費這門生意,被更多人看好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孫樵;36氪經授權發布。 前不久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業內人士透露,2016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達到了90億元。可以說,從2003年起點中文網試水網文付費閱讀,到如今十幾年過去,受眾已經習慣了花錢看網文這種文娛產品消費行為。
  • 為什麼說漫畫付費很難複製「閱文模式」?| 專欄
    後者則收入訂閱分成,加上廣告、直播打賞,適用於漫畫CP方。不過多位漫畫從業者告訴鈦媒體,目前廣告、直播打賞收入可以忽略不計。拿騰訊動漫舉例,隨著付費模式的深入探索,近一兩年來騰訊動漫官方會要求平臺內的部分連載時間超過半年至一年的作品進行收費,目前騰訊動漫月票榜上排名靠前的作品近半數都是付費作品。
  • 全球最賺錢漫畫平臺Piccoma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三文娛,36氪經授權發布。 從8月起,Piccoma就是全球最賺錢的漫畫平臺了。 值得注意的是,Piccoma平臺內的交易額主要由三部分構成——網漫付費,單行本付費和小說付費。 Kakao日本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2020年Piccoma的增長主要得益於網漫交易額的增長。第三季度,其網漫交易額580億韓元,環比增長70.1%,同比增幅高達680%。
  • 國產漫畫的2017:女性向作品數量爆發,少年熱血類佔據頭部
    而作為文娛消費的一種形式,讀者對漫畫放鬆搞笑的功能性需求也很大,騰訊動漫有6部作品帶有爆笑標籤。從頭部作品的開發情況看,動畫化通常是第一步,接下來是遊戲改編,畢竟漫畫、動畫、遊戲受眾的重合度高。真人影視的改編是漫畫作品向三次元受眾的拓展過程,一來國內文娛受眾的次元壁仍未深度破冰,二來漫改影視目前依然處於早期階段,市場風險大,男性向作品的開發難度更大。
  • 以酷狗為例,拆解在線音樂平臺精細化運營方法論
    尤其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合併後,市場格局進入穩定狀態,行業競爭也從用戶規模化拓展轉向精細化運營。通過提供更為優質的內容與服務,滿足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求,以提升用戶時長、粘性、活躍度等單用戶價值量,是在線音樂平臺當下競逐的焦點。
  • 快看騰訊B站有妖氣,哪些作品更受付費用戶青睞?
    2019年日本電子漫畫銷量2593億日元的漫畫行業規模。和這些有著成熟產業模式的市場相比,起步晚的國產漫畫在用戶付費、IP粉絲積澱、IP產業化開發等多個方面,都存在差距。但是,近年來國產漫畫發展迅猛,IP產業開發方面誕生了不少成功案例,業內對內容付費的規模預估也達到了十億級。
  • 進入暢銷榜前三的漫畫平臺Piccoma,如何在日本比大多數手遊更賺錢?
    而且早在2019年2月,FGO的全球流水就超過了30億美元。而Piccoma,只是Kakao Japan Corp.旗下的一個網絡漫畫平臺。近一個月來,這個漫畫App就經常出現在App Store日本區暢銷總榜Top5,穩居暢銷總榜Top10,日本圖書及應用暢銷榜第一的位置。
  • 字節跳動能實現泛文娛夢想嗎?
    從去年推出番茄小說到今年上線《囧媽》、投資塔讀文學,字節跳動意圖完善自己的內容生態,推動其在泛文娛領域的發展。近兩年,字節跳動不斷在長視頻、遊戲、動漫等細分領域布局。包括秘密成立「綠洲計劃」,自研重度遊戲;投資聲影動漫、快看漫畫;在長視頻領域更是豪擲6億買下因疫情無法在影院放映的電影——《囧媽》。
  • 快看漫畫揚帆出海,「哥倫布」計劃劍指全球市場|雷報
    2018年,以「陪伴感」漫畫產品著稱的GQ實驗室營收近2億,一年內生產280多篇10萬+文章,合作品牌超過200個,最高產品單價達到3000萬,其影響力和商業潛力可見一斑。 乘圖文閱讀之風,快看漫畫通過搭建內容分發渠道、運營明星漫畫作者、延長漫畫IP產業鏈等方式,逐步整合平臺資源,培養起讀者付費意識,以一己之力推動了國內漫畫付費市場的發展。
  • 11個語種,30+國際平臺,快看打響中國漫畫出海第一槍
    據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發布的《2019年漫畫用戶實態調查》,韓國網際網路漫畫用戶中,有37.5%的付費用戶月均支出小於30元,32.5%的用戶在30元至60元之間,22.8%的用戶月均支出在60元至180元,並且,月付費在30元至60元之間的用戶比例在持續增加。而在中國,快看漫畫平臺上的月均付費金額大概在十幾元。
  • 一年收入176億元的日本付費視頻平臺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三文娛(ID:hi3wyu),作者:雷歐,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疫情導致人們都只能縮在家裡,流媒體平臺自然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各類平臺在此期間的流量和會員人數都激增。AppleTV和Disney+的高調入場則引起了是否會打破行業未來格局的猜測。
  • 11 個語種,30+國際平臺,快看打響中國漫畫出海第一槍|光源系企業
    據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發布的《 2019 年漫畫用戶實態調查》,韓國網際網路漫畫用戶中,有 37.5% 的付費用戶月均支出小於 30 元,32.5% 的用戶在 30 元至 60 元之間,22.8% 的用戶月均支出在 60 元至 180 元,並且,月付費在 30 元至 60 元之間的用戶比例在持續增加。而在中國,快看漫畫平臺上的月均付費金額大概在十幾元。
  • 年規模5992萬元的印尼漫畫市場
    2017-2020年電子漫畫市場規模分別為557.3萬元、696.7萬元、836萬元和1045萬元。預計2019-2023年,印尼漫畫市場規模將以0.8%的年復增長率快速增長,到2023年增長至6200.63萬元市場規模,其中電子漫畫市場規模1393.4萬元。
  • 成為全球最賺錢漫畫平臺?Piccoma是如何做的
    值得注意的是,Piccoma平臺內的交易額主要由三部分構成——網漫付費,單行本付費和小說付費。Kakao日本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2020年Piccoma的增長主要得益於網漫交易額的增長。第三季度,其網漫交易額580億韓元,環比增長70.1%,同比增幅高達680%。
  • 全球最賺錢漫畫平臺是Piccoma嗎?
    值得注意的是,Piccoma平臺內的交易額主要由三部分構成——網漫付費,單行本付費和小說付費。Kakao日本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2020年Piccoma的增長主要得益於網漫交易額的增長。第三季度,其網漫交易額580億韓元,環比增長70.1%,同比增幅高達680%。
  • 付費升級、短視頻內容布局、主題景區落地|2020年漫畫行業分析
    部分無法抵禦寒風的企業已隨之消逝,仍在逆風中前行的平臺如騰訊動漫、快看等則陸續調整策略,試圖帶領行業逃離寒冬。早在2016年,騰訊動漫率先開啟付費閱讀模式,旨在促進漫畫家通過優質內容輸出實現收入回報。去年,根據讀者的活躍度、作品的粉絲黏性等維度,騰訊動漫推出新的付費制度,試圖在維繫變現力度的同時打開更大的用戶市場。
  • 全球最賺錢漫畫平臺Piccoma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三文娛,36氪經授權發布。 從8月起,Piccoma就是全球最賺錢的漫畫平臺了。 值得注意的是,Piccoma平臺內的交易額主要由三部分構成——網漫付費,單行本付費和小說付費。 Kakao日本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2020年Piccoma的增長主要得益於網漫交易額的增長。第三季度,其網漫交易額580億韓元,環比增長70.1%,同比增幅高達680%。
  • 快看騰訊B站有妖氣,哪些作品更受付費用戶青睞?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三文娛,36氪經授權發布。 又到我們做國產漫畫半年盤點的時候了。 在這之前,我們往往會介紹上一年韓國、美國和日本的漫畫行業規模。和這些有著成熟產業模式的市場相比,起步晚的國產漫畫在用戶付費、IP粉絲積澱、IP產業化開發等多個方面,都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