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飲食文化,尋找中國各種美食之貴州絲娃娃

2020-12-03 秀青聊美食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以民為先。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地大物博,文化高尚文雅,各類文化藝術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當然在飲食文化中,它的獨特與精髓也是令外國人刮目相看,甚至還百思不得其解。

在中國,由於地理特徵的特殊性,主要分為南北兩個地區,當然在飲食上也有著不同的區別,北方主要農業以小麥,高粱,副業以畜牧業飼養牛羊為主,在飲食上主要以麵食為主,有美味的餛飩,大餅,餃子,饅頭,燉菜和燒烤為主要烹飪方法,如烤全羊,手扒羊肉,東北亂燉為主要特色。

而在南方就有所不同,南方主要以水稻產業為主,副業更是多樣化,農林牧副漁基本上全部都有,正式這樣多樣化的產業鏈,豐富多樣的農產品,也使南方成為了我國的美食天堂,各種美食數不勝數令人垂涎欲滴,這也成為了許多國外的遊客都嚮往的一個美食天堂。

在飲食文化上以大米為主,菜餚的烹飪更是多樣化,烹,炒,煎炸,燜燴燉,還有許多豐富的海產品,更是美味多汁,以蘇州最為經典的國寶級菜餚,松鼠全魚,廣東著名的白切雞,還有源於徐州,紅於杭州的東坡肉,四川的麻辣燙,等等美食讓人數不勝數,百吃不厭,令人情不自禁,垂涎欲滴,吃上任何一道菜餚,永遠都不會忘了那飄香四溢的美味!

當然除了這些主食以外,還有各個地區嘗不盡,道不要的美食小吃,有新疆的羊肉串,天津灌湯包,上海小籠包,廣西螺螄粉,蘭州拉麵,雲南過橋米線,浙江的粽子和燈盞糕,還有刀削麵,羊夾饃,熱乾麵,醜豆腐,雞仔餅,涼皮,狗不理包子,朝鮮冷麵,大腸包小腸,等等真是嘗不盡的美食,道不完的味道。

說了這麼多我口水都忍不住地掉下來了,我的家鄉呢在貴州,所以我最後想給大家分享下我們貴州的美食文化, 我們貴州不但山川秀麗,物產豐富,民族眾多,其中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異彩紛呈。在貴州的所有民族民間菜不僅充分利用當地的特產,而且還深深地打上了民族飲食文化的烙印,所以貴州菜獨具風味和民族特色。有凱裡的酸湯魚,有腸旺面,糯米飯,等等貴州的飲食主要以"香辣"、"酸辣"著稱,不僅辣香醇厚、味美可口,而且色澤豔麗、造型優美。

最後我就給大家說說我們貴州當下最流行的街邊小吃,「絲娃娃」

「絲娃娃」它用優質的麵粉和米麵按照比例混合,然後再加入雞蛋液進行混合攪拌發麵,再用兩塊可以活動的圓形鐵板放到火上進行加熱後,將發酵好的麵漿放到中間的夾縫中進行烙制,製作成薄麵皮,然後再在包裹上各種蔬菜配料,在蘸上調味汁,進行食用,因為包裹的外觀和造型像我們包裹嬰兒一樣,所以故稱作「絲娃娃」,它的麵皮經過鐵板高溫的烙制,具有獨特的天然香氣,在加上各種蔬菜配料和經過熬製的辣椒醬做成的味汁,味道鮮美有微辣,口感鮮香,令人回味無窮。

下面就讓天賜來分享下具體的製作方法和食用過程吧!

首先食材準備:高精麵粉250克,雞蛋兩個,大米麵100克,綠豆芽50克,海帶絲25克,酸蘿蔔絲25克,大頭菜絲25克,折耳根節25克,芹菜節25克,蕨菜節25克,涼麵25克,萵筍絲25克,酥黃豆20克,鹽、麻油、醬油、醋、味精、薑末、蔥花等適量。當然還有很多的蔬菜可以添加食用,這裡簡單介紹最常用的食材,大家可以更具個人不同的口味進行添加和減少。

其次我們將麵粉加水,鹽少許揉勻挪透(水與麵粉比例為1:6)進行發酵兩個小時左右,然後將鐵板燒熱刷油、擦乾,然後用勺子舀起麵漿向鐵板夾縫裡壓一下成為直徑為8釐米的圓薄皮時,用手立即把圓形麵皮揭起,這樣反複製作數十張麵皮。

再將綠豆芽、海帶絲、芹菜節、蕨菜節用開水氽過,分別裝入小盤中,小碗內放入醬油、醋、味精、麻油、薑末、蔥花、煳辣椒兌成汁。

最後將麵皮中放入各種素菜絲包成上大下小的兜形或長圓形,再放入兌好的辣椒汁即可或蘸在味汁碗裡進行調味即可食用。

關於美食的探索與研究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還希望大家多多留言指教!

相關焦點

  • 廣為流傳的貴州絲娃娃,不光食材豐富多樣,還被選為非遺美食
    作為貴陽的傳統小吃,絲娃娃還有一個名字叫素春卷,和正宗的春卷不一樣,它是用很薄的麵皮,和幾十種素菜組合而成,傳統的包裹方法是,把皮放在手心,然後挑選自己喜歡的配菜放在上面,再像包嬰兒一樣把它包起來,包出的形狀,就像是嬰兒在襁褓中一樣,在貴州人眼裡,絲娃娃的精髓應該就是它的蘸水了吧!
  • 貴陽美食「絲娃娃」,就像襁褓中的嬰兒,它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絲娃娃是貴陽一種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就是素春卷這道美食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它的包裹方式猛一看頗似產房裡初生的嬰兒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只手掌那麼大再捲入蘿蔔絲、土豆絲、折耳根、海帶絲、炸黃豆、豆芽、脆哨、糊辣椒等當地人吃時,當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這蘸水就是絲娃娃的精髓在貴州省會貴陽市眾多絲娃娃小食攤多沿街而擺,頗具特色,有一二十個品種菜絲切得極細,紅、白、黃、黑等各種色彩相間,十分漂亮
  • 貴州代表小吃,除了「絲娃娃」你還知道哪些?
    貴州,簡稱「黔」或「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貴陽,地處中國西南內陸地區腹地。是中國西南地區交通樞紐,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 帶你認識神秘的貴州飲食文化
    僅洪武到永樂年間,就大約超過100萬漢族人湧入貴州,移民不僅帶來了先進技術,還連同他們的飲食習慣一起帶到了大西南邊陲之地。移民來自四海八荒,當他們來到他們想像的「荒涼」之地時,是帶著某種傲嬌的,尤其是那些身披鎧甲軍屯的士兵及其家眷,在心底裡是看不起當地少數民族的。因此他們在生活習慣、文化傳襲上我行我素,保持著自己家鄉的特色。
  • 長在林城的「絲娃娃」
    它就是美麗的貴陽市,一座以旅遊、美食兩聞名全國的城市。一方水土養一番人,貴陽作為婦孺皆知的美食天堂,自然養出了辣子雞、酸湯魚等風靡全國的小吃。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嘗嘗貴陽獨有的「絲娃娃」。「小份十個,原味」、「大份二個,薄荷」當你走進貴陽的小巷,這樣從街邊小店傳出來的吆喝聲必將吸引你的注意。
  • 貴在行走|想念貴陽的「絲娃娃」
    去貴州前幾天,從未見過面的貴陽好友鶯女士就在微信裡告訴我,到了貴陽,一定要請我們吃「絲娃娃」。鶯女士說:「絲娃娃就是素春卷,是貴陽一種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此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相信你們會喜歡的。」每次外出行遊,除了看風景,我其實很喜歡吃住在大城市。衣香鬢影、亂花迷眼,觥籌交錯,既感受城市的繁華與市井的熱鬧,又體味人生的多姿與旅程的新奇。
  • 貴州十大美食排行榜,你吃過幾種?
    你吃過多少貴州十大美食?第10號鎮寧波波糖它有香味,甜味,清脆,顏色淺。吃口裡留著芝麻香。本發明採用糯米加工的膠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加工製成鎮寧波波糖。當加溫到40℃時,便加入芝麻沫,使之能夠層層起酥,在將起酥的糖皮捲成扁圓狀後,一個個潔白的酥糖便如春風拂過層層波瀾,故名波波糖。第9名息烽辣雞談到辣雞,大家都很喜歡,很多人都覺得辣雞美食是重慶、四川人的專利。
  • 紅酸湯絲娃娃—記貴陽名小吃
    為何叫「絲娃娃」?商標上的簡圖告訴了我,兩條線相搭像襁褓,中間的高低錯位的曲線更似襁褓中的嬰兒,簡潔形象又生動。店裡的一角黑暗角落的標牌上的白光,點亮「絲戀 MISS 紅湯絲娃娃」幾個大字,引人期待美食的真容。
  • 貴州名小吃絲娃娃,把各種絲絲包進自製春卷皮,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貴州名小吃絲娃娃,把各種絲絲包進自製春卷皮,隔壁小孩都饞哭了絲娃娃,別名素春卷,是貴陽一種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貴陽的大街小巷,幾乎都能看得見。絲娃娃之於貴陽,就像炸醬麵之於北京,相食貴州,從絲娃娃開始。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各種餅的歷史及由來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太史餅是南京等地的傳統名食。系用富強粉、熟豬油、飴糖作皮和酥,以白糖粉、熟標準麵粉、糖豬板油丁和桂花作餡。建國後,1958 年,都勻太師餅作為貴州傳統名特食品,曾參加過在首都北京舉辦的全國食品展覽。1980年,太師餅還被評為貴州四大名特糕點之一,遐邇馳名。太師餅,又名「活油酥餅」、「茶花點心」、「一品點心」,是湖北荊門市的傳統佳點。此點在荊門近代史上,曾名噪荊門,享有盛譽,它可與荊門邱家廚藝、邱家館子齊名,在荊門市不論老幼婦孺,有口皆贊。
  • 廈門美食故事多!本土作家許曉春聊閩南飲食文化
    近日,廈門美食作家許曉春攜自己的作品《廈門飲食文化》來到外圖廈門書城,從凝聚了幾代廈門人甚至海外華人鄉愁的餐飲「老字號」,談到廈門餐飲的四大名片及其閩南風味特色,並結合現場展示的餡餅、馬蹄酥、豬腰餅、魚皮花生、蛋花酥等本地特色茶配,與讀者分享廈門美食背後的歷史、地域文化內涵。
  • 中國特產美食——貴州——遵義
    遵義,簡稱「遵」,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樸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
  • 貴州小吃「絲娃娃」,一張皮包幾十種菜,全國各地表示:好眼熟
    貴州有著得天獨厚的山地環境,這裡的山美人美,沒想到,連美食也很棒。在貴州,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其中有一種名叫「絲娃娃」的特色小吃,在貴陽的街頭到處都能看到。據貴陽的朋友介紹,這是他們這有名的小吃。不禁讓人好奇,因為在到貴州之前,還沒聽說過這種美食。
  • 日本大叔的成都「小店情懷」:將美食作為中日文化溝通之橋
    1997年,從事貿易工作的藤本祥一在成都和出生於貴州的妻子李豔相戀,在日本生活7年後,2004年兩人選擇定居成都,並於2012年開起了這家小店,圍繞著不到十張餐桌忙前忙後,將相識之城作為相守之地。「店裡生意一直很好,疫情期間我一點也不擔心顧客流失。」雖然生意紅火,藤本祥一夫婦卻從未想過要擴張店面或者再開新店。
  • 貴陽絲娃娃
    大家好,上期小編給大家介紹了我的家鄉的特色小菜「豬蹄火鍋」,今天小編在給大家介紹一道我們貴州貴陽市出名的小吃「絲娃娃」。絲娃娃,別名素春卷,絲娃娃口感豐富,富有層次感,多種蔬菜的美味、鮮嫩全都包裹裡面,是貴州省貴陽市的一種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只要在貴陽市各個地方每一條大街小巷,幾乎都能看得見。而此小吃裡包裹各種新鮮菜素、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外皮是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隻手掌那麼大。
  • 聽說過貴州「十八怪」嗎,到底怪不怪呢?
    8、穿越古代到現代 說的是貴州的文化特點,主要文化特點體現在飲食文化、剪紙文化、居住文化、服飾文化和民族文化方面,歷史悠久。 10、百歲老人走村寨 說的是貴州的百歲老人很多,「中國長壽之鄉」有5個在貴州,至於為什麼那麼多長壽老人,跟很多因素有關,這裡不再說明。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桂花鮮慄羹等名菜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桂花鮮慄羹」是杭州地方的傳統美食。杭州古時就以「荷花十裡桂三秋」的景色著稱,而此美食正是用西湖藕粉作獒,調入糖燒鮮慄片,撒入桂花製成。色豔羹濃,清香可口,既可作點心食用,又宜在宴席中當甜品。自此,杭州地方便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桂花樹,後在當地廚師的改進下,採用桂花、慄子、西湖藕粉烹製成「桂花慄子羹」這一人間美食,一直流傳至今。
  • 「聚焦六盤水」出遊到「涼都」,這些必吃的美食值得一品!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吳丹)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歡樂的源泉來自於美食。作為第十五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系列活動之一,以「多彩貴州醉美黔菜」為主題的「多彩貴州」美食匯展館內,來自六盤水市四個縣區及省內其他市州的85家參展商200餘種美食在這裡逐一展示,供遊客品嘗。
  • 從水西千年土司文化看貴州古代歷史
    彝族是貴州唯一有成熟文字體系的少數民族,水西安氏土司政權是貴州本土統治時間最長的政權。明代四大土司中,洪武皇帝朱元璋令貴州宣慰使司宣慰使靄翠「位居各宣慰之上」。據此詳細的介紹了水西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尤其對水西土司政權結構、水西土司政治制度、水西土司君長繼承制度等方面的情況。
  • 美食穿越之旅:莫臥兒帝國的飲食傳統
    入侵者與美食8-19世紀的印度歷史,某種程度上就是一部阿富汗-突厥穆斯林入侵印度的歷史。這些外來者以及後繼的歐洲來客們給這片大陸帶來了新的宗教,新的文化,莫臥兒王朝連同莫臥兒飲食的誕生,就是這一切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