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優酷不「優」,土豆真「土」

2021-01-20 青財經看財報

阿里的熱搜不斷,熱度不減反增。但被阿里收購的獨角獸們,非死即殘,一個更比一個慘。

遙想2015年,優酷和土豆的合併,震驚整個網際網路。可誰也沒有想到,5年時間過去,合併後的優酷與土豆,並沒有把蛋糕做大,反而拱手讓出了行業老大、老二的地位,被後來者愛奇藝、騰訊視頻以及「出圈」的B站反超,轉戰短視頻的土豆,也遠遠落後於抖音、快手等頭部平臺,甚至銷聲匿跡。

阿里生態內卷沒有做起來,手中的牌一張一張少下去,眼瞅著淘寶、天貓電商平臺的戰場,還要被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網際網路新小巨頭蠶食,分去一杯羹。心中怎不急!

網際網路圈向來不缺新聞,曾經牽動萬千網民的優酷土豆,已成往事,然而往事並不如煙,歷歷在目,但又無能為力。

優酷土豆,都有哪些往事?

優酷土豆往事:相愛相殺

如果說網際網路是一個不斷創造財富與傳奇的地方,那麼肯定少不了視頻網站優酷&土豆相愛相殺的故事。

2005年,1974年出生的福州人王微,在上海創立了土豆網。「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隨著這一句slogan的散播,中國網際網路最早的視頻網站誕生,沒有之一。

土豆創始人 王微

這一年,同樣是留美回國的古永鏘,離開了四大門戶之一的搜狐。2006年,1966年出生的香港人古永鏘創辦了優酷。

此時,視頻網站隱隱呈現出一股氣勢,樂視網、56網、酷六網等都已成立,開始數據融資競賽。

這裡有個小插曲,不得不提一下。1999年初,古永鏘加盟搜狐任職CFO。期間,搜狐在上海面試COO候選者,來了一個面試者,這個人是馬雲。聊了一個多小時,馬雲甩出一句話:「我聽說過你,我就是想跟你聊聊,我肯定不是來搜狐……但我覺得你很適合做搜狐的COO。」3年後古永鏘擔任搜狐COO,2004年任總裁兼COO。

也許,多年後優酷與阿里的走向,就在古永鏘與馬雲的這次會面,就已被命運選擇。

優酷創始人 古永鏘

2007年,土豆、優酷拿到牌照後,開啟了網際網路兩大頭部相愛相殺的模式。一邊是視頻播放量的暴增和用戶數的激增,一邊是一輪繼一輪直至IPO的融資。自成立以來,土豆融資5輪,總融資額為1.35億美元;優酷也不甘其後,從創建到上市,融資6輪總金額達1.6億美元。

視頻網站開始時,雙方都將對方視為勁敵,兩雄相爭,水火不容,競爭異常激烈。2010年,到了IPO的關鍵時刻,率先提交招股書的土豆,卻因為王微離婚事件,反而讓優酷捷足先登。從此,土豆作為中國第一家視頻網站讓出行業第一寶座,成為「千年老二」。

阿里收購優酷土豆:老大並老二卻成了老三

2010年12月8日,優酷掛牌紐交所,成為全球首家在美獨立上市視頻網站。優酷首日大漲,與12.8美元發行價相比,漲幅達160%,市值超過30億美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原本可以第一個赴美上市的土豆,由於離婚財產糾紛,王微錯失良機,於2011年8月17日,在納斯達克二次IPO。不過,市場並不看好,土豆上市首日直跌12%,市值7.1億美元。

就在這一期間,背靠百度的愛奇藝誕生,騰訊視頻更是騰訊嫡親子也隨之出生,兩家背後都有B和T金主。

2012年,土豆與優酷「抱團取暖」,合併為優酷土豆。2015年,阿里巴巴和雲鋒基金以12.2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創下中國網際網路史「第一併購」。收購完成後優酷土豆從紐交所退市私有化。這時,中國視頻三巨頭:優酷土豆、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都成為BAT角力的王牌。

序曲喧囂,正劇平平,猜中了開頭卻猜不出結局:視頻行老大與老二合併後卻成了老三。這樣的結果實在令人大跌眼鏡,也令人唏噓不已。

收購完成後,金主阿里一方面在企業內部進行人事變革,另一方面在優酷土豆推出邊看邊買等功能。2016年,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古永鏘正式離去。頻繁換帥,再加上外部激烈的影視劇版權之爭,BAT三國殺中,騰訊視頻、百度愛奇藝後來居上,阿里帶領的優酷土豆節節敗退,一路衰退。

優酷不「優」,土豆倒是越來越「土」。2017年3月,土豆全面轉戰短視頻平臺,20億現金打造「大魚計劃」,獎勵優秀內容創作者。口號也由「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變為「只要時刻有趣著」。只是,轉型短視頻的土豆並沒有變得「有趣」,原有用戶不斷流失,活躍用戶從2018年1月開始爆跌,4個月時間蒸發1000萬用戶。水很大可「魚」卻越來越少。

土豆轉型失敗,優酷也自顧不暇。阿里收購的優酷土豆,未來能保住行業第三的位置嗎?

阿里沒有併購文化

中國網際網路史「第一併購」阿里收購優酷土豆的基因,似乎滲透到此後阿里收購的大多數獨角獸,餓了麼、ofo小黃車、天天動聽、蝦米音樂等,概不如此,被阿里收購後就每況愈下,

始終逃脫不了「阿里買誰誰不行」的投資魔咒。

阿里文化有「毒」?為何昔日行業數一數二的獨角獸,一入阿里囊中就開始僵化,走向衰落。8年前,在一次關於「未來10年、20年中國最需要什麼」的主題大討論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說道:「10年後,中國人最缺什麼?Double H!健康(Health)和快樂(Happiness)。」

阿里健康做得不溫不火,另一個「H」——阿里大文娛板塊,直轄的8大業務部門: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UC、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遊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

阿里音樂旗下的天天動聽與蝦米音樂,簡直是優酷土豆的翻版,如出一轍。儘管阿里收購的獨角獸,發展衰落的原因各不相同,《中國企業報·青財經》梳理發現,有其共通點:

首先,在企業內部進行人事變動,空降高管、頻繁換帥,創始團隊出局後業績也隨之下滑,走向沒落。

其次,無論適不適合行業與獨角獸,強行植入阿里鐵血文化。阿里用數據化、模型化、標準化的管理模式,打造了淘寶、天貓電商帝國,但這一鐵血文化,移植到更依賴於創意、靈感、自由的影視行業,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現象?

最後,雖然阿里有充足的資金、強大的組織能力以及規範化制度,但在大文娛領域,並沒有發揮其優勢,反而成了束縛,阻礙其快速發展。

只有阿里文化、沒有併購文化的阿里,難道就沒有反思自己的併購模式嗎?

前段時間,阿里創投入股芒果超媒的消息曝出後,優酷處境越來越尷尬。優酷土豆真的會成為阿里的棄子嗎?

不論棄與不棄,優酷土豆都無法成為自己生活的導演……

來源:中國企業報·青財經

作者:青青

編輯:嶽上媛

主編:江金騏

相關焦點

  • 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無論是共享單車裡的ofo小黃車,還是外賣行業的餓了麼,又或者是稱霸視頻網站數年的優酷土豆,甚至是雲存儲服務領域的酷盤,幾乎沒有例外地都「躺下了」。因此,阿里被外界視為「獨角獸殺手」。 現在,我們來看下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在線音樂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近日有傳言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1月關閉。
  • 阿里養不大獨角獸?
    更有網友稱,"阿里沒有內容基因,也不相信內容。"雷達財經梳理發現,除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外,包括雅虎中國、口碑網、優酷土豆、餓了麼等阿里系其他產品也曾出現併購後業績滑落、團隊頻繁換帥的現象,甚至有曾經的"獨角獸"如今已完全淡出人們的視線。阿里養不大獨角獸?
  • 阿里不懂優酷?
    來源:深燃原標題:阿里不懂優酷?優酷前員工張元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樊路遠的情景。2018年12月4日,原優酷總裁楊偉東因經濟問題配合警方調查的消息傳出,阿里影業CEO樊路遠臨危受命,兼任優酷總裁。但不止一位接近優酷的人士對深燃表示,在講究人情、人脈,甚至有些「江湖氣」的影視行業,阿里的這套體系出現了一定的水土不服。影視創作難以量化、需要創新,一套制度體系或許能將錯誤選項排除,但不出錯不代表就會出爆款。優酷正在肉眼可見的掉隊。
  • 阿里旗下優酷會員同比增長60%
    (09988)公布的2020財年第四季度(截至3月末)財報中,旗下阿里文娛集團所屬的數字媒體與娛樂業務,在優酷日均付費用戶持續健康增長,2020財年Q4同比勁增60%,全年同比增長50%。   2020年,「年輕化」戰略是優酷新的增長點。隨著《冰糖燉雪梨》《三千鴉殺》《全世界最好的你》《我的刺蝟女孩》陸續登場,優酷推出「寵愛劇場」。與此同時,持續圍繞合家歡、港劇、英劇等垂直類目,推出面向不同興趣圈層的連續排播帶,效果顯著。
  • 獨角獸概念股什麼意思?獨角獸斑馬型企業的定義
    富士康首發申請快速過會,掀起了A股市場的獨角獸概念熱。殊不知獨角獸概念源於初創企業融資期,待企業能夠登陸資本市場之際,已經是斑馬型企業,而不是獨角獸企業了。  所謂獨角獸企業,是指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
  • 優酷起訴咪貓視頻:內容違規屢遭處罰,背靠阿里仍難乘涼?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優酷自身也因視頻內容涉黃涉毒涉暴恐頻繁被罰。投訴平臺上多位用戶反映,"優酷運用0元開會員誘導自動扣費消費"、"優酷不給退款"等。此外,在優酷起訴咪貓視頻背後,面臨自身業績萎靡不振、DAU掉隊以及會員和廣告收益被擠壓。
  • 5年內連投5家獨角獸,阿里想在印度複製一個阿里?
    孟買投資公司 Iron Pillar 發布報告稱,印度到 2019 年底只有 31 家獨角獸公司,其中近半被這阿里和騰訊瓜分。不過,阿里更集中地押注 Paytm 等幾家公司,並持有多數股份,以戰略投資為主;而騰訊作為社交&遊戲類公司,則尋求更大範圍的投資,少量持股,更像財務投資者。這次我們重點關注阿里巴巴在印度的投資布局。
  • 阿里寶卡曝光:19元起,淘寶、天貓、優酷等阿里系APP免流
    什麼時候螞蟻寶卡能把阿里系的給免流呢?」現在,距離這一「目標」阿里很快就要實現了,但不是「螞蟻寶卡」,而是阿里新推出的「阿里寶卡」。阿里寶卡曝光:19元起,淘寶、天貓、優酷等阿里系APP免流  近日,有網友透露,阿里將聯合發布一款「阿里寶卡」套餐。
  • 阿里推讀光計劃 優酷未來3年將推100部「無障礙」電影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阿里最新資訊 > 正文 阿里推讀光計劃 優酷未來3年將推100部「無障礙」電影
  • 又一獨角獸將上市 京東、阿里打響未來之戰
    據了解,京東健康於2019年5月從京東集團獨立運營,目前正在醫藥健康電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四個業務版塊基礎上,逐步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產業布局,成為健康產業的旗艦型企業。在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京東健康以500億人民幣估值成為全球最年輕獨角獸公司。
  • 大犀牛或許又將成為阿里的又一隻獨角獸
    9月16日,阿里官宣阿里動物園迎來了新的成員,一隻大犀牛.犀牛製造工廠,在隱藏3年之後呈現在了大眾面前.是在阿里繼新零售之後,又推出的新智造概念.目前犀牛智造工場已經正式成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數位化智能製造平臺,目前已在服裝行業試點運行了3年.那麼這隻大犀牛是否與其名字一般稱為阿里的又一獨角獸產業呢?
  • 蝦米音樂關停,為何阿里收購總是陷入「怪圈」?
    蝦米音樂關停 1月5日,在傳聞發酵近一個月後,蝦米音樂宣布一則重磅消息,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將在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音樂服務。
  • 阿里遊戲的競爭力不在阿里
    2016年,當時國內流水超過千萬的遊戲有70%來自IP遊戲,阿里遊戲順理成章地擬定了自己的IP戰略:第一,在文化娛樂集團內,集合UC、優酷、阿里影業、阿里文學等優勢能力,以遊戲為匯聚點,形成熱劇、電影、文學、動漫等一體化的IP裂變新形態,讓IP的價值可以在生態內循環放大。
  • 阿里大文娛生態整合周年,優酷為雙11晚會強勢「帶貨」
    從2009年開始,馬雲用極速狂飆的雙11銷售額,撩撥著每個中國人的消費神經。持續了9年的線上消費習慣,已經沉澱為長達1個月時長的「買買買」;從2015年開啟的雙11晚會,用娛樂明星與生俱來的流量體質,為馬雲帶來了海量的關注,實現了眼球經濟的最大化。
  • 被阿里耽誤的蝦米的一生
    被阿里耽誤的蝦米的一生 2020-12-01 12:36
  • 馬雲料事如神,阿里又培養了三隻「獨角獸」,不愧是電商巨頭
    馬雲料事如神,阿里又培養了三隻「獨角獸」,不愧是電商巨頭現在的網際網路在全球各地不斷地興起之後,非常看好網際網路有更好的前程,都不約而同地投入到這個行業當中,通用利用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從而改變消費者的傳統生活模式,與此同時,
  • 優酷2020年業績看點 未來布局劇集、綜藝等全賽道
    截至2019年,阿里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全年營收240.77億元,虧損達到157.96億元。  優酷市場滲透率落後同行  2010年12月8日,優酷掛牌紐交所上市;2016年截至2019年,阿里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全年營收240.77億元,虧損達到157.96億元。
  • 手中又一「獨角獸」誕生,市值超3000億元超越阿里
    除此之外,在京東一步一個腳印向前發展的同時,劉強東手中又一「獨角獸」誕生。這是繼京東物流之後,京東的另一大產業,如今已經擁有了非常龐大的規模和用戶群體,每年都能為京東帶來巨額的營收和利潤。相信說到這裡,很多人都猜到了這個「獨角獸」究竟是哪家公司,沒錯,正是京東旗下的京東健康。
  • 2020 年,這 8 家公司被踢出了獨角獸俱樂部
    以上獨角獸大多成立於 2010 年以後,成立時間最短的是 2016 年 11 月創立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博郡汽車;從成立到變身獨角獸歷時大多也需要 3 年左右的時間,其中用時最短的是拜騰汽車——成立 1 年半估值就超 10 億美金了;但成為獨角獸後各自的境遇就各不相同了,有的在榜時長僅僅 1 年多,就經歷風雲變幻,有的在榜 6 年之長,後來也沒撐下去。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當阿里和騰訊揮撒鈔票漫天投資時,翻閱谷歌2019年財報,其披露的重大投資僅有24億美元收購Looker(雲計算領域),21億美元擬收購Fitbit(可穿戴設備),10億美元用於該年度內其他所有收購(無形資產及商譽等)。  目前,騰訊、阿里對獨角獸及資本市場的佔有率,遠超美國同行們(表5)。  這一方面體現在對獨角獸的布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