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身世之謎

2020-12-25 北青網

12月1日,流失海外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至此,圓明園流失的十二尊獸首銅像已有七尊得以回歸中國。在圓明園東北部的長春園北側,有一座仿歐式園林,俗稱「西洋樓」,由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等十餘座建築組成,時稱「水法」,其特點是數量多、氣勢大、構思奇特。這是乾隆皇帝專為自己頤養天年而建造的園林,由歐洲傳教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清廷匠師建造。

據《圓明園變遷史探微》載:清乾隆三年(1738年),弘曆初次駐蹕圓明園,命在宮廷畫院任職的義大利傳教士、畫師郎世寧等繪製《圓明園全圖》。從乾隆七年(1742年)開始,便「大動土木,幾無寧歲」。

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在圓明園勤政殿裡觀看法國傳教士進獻的貢品,其中有路易十四贈送的《法國最漂亮的建築景觀》畫冊。乾隆帝「見一噴水機之畫圖,即徵教士郎世寧為之解說,且詢朝廷中,是否有三數歐人,能作一與此相類似之機……於是大眾全注目於神父蔣友仁。彼遂致力於此工作,旋即謁見清帝。」

蔣友仁於乾隆九年(1744年)來到中國。「當其在歐洲,研究物理時,彼曾解釋、模仿並模擬各種引水機械,當時從事於此,蓋為學術之精研,或冀生活之改進。」很快,郎世寧就把蔣友仁引薦給了乾隆皇帝。「清帝大為喜悅,藹然與彼交談,極示恩寵之意。」

不久,「水法」模型做成,「彼(蔣友仁)所呈獻之第一件,極合清帝之心意,清帝命人將其送至私室,以便暇時熟觀諦審。因此決意建築一歐式之宮殿,親自於花園中,擇定地址,且命教士郎世寧而神父蔣友仁協力合作,繪一結構大略之總圖。」也就是說,乾隆把歐洲建築風格與中國情趣結合起來,由郎世寧、蔣友仁設計指導,宮廷匠師建造。

為了早日建成西洋樓,乾隆帝還傳下旨意:「凡彼(蔣友仁)調遣工人所為之事,均須遵照實行。」「一切舊制舊規,悉予解除,聽予蔣氏自由」。乾隆不但在物質上給予大力支持,在技術上也提出了很多建議。施工期間,他多次到現場察看工程進展情況,提出意見。

因「工作之種種,皆屬新試,故進行頗為遲緩,直至(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秋末,引水機器,及噴水機之第一架,方始完成。」「蔣友仁設計監造之第一座水法,在長春園北端第一座歐式建築諧奇趣前建成。乾隆見而大悅。長春園中之其他歐式建築及水法之興建約始於此時。」

「諧奇趣」水法建成後,乾隆又親自在長春園中擇地,令郎世寧和蔣友仁再添建幾處水法,「海晏堂」為其中之一。

「海晏堂」是西洋樓內體積最大的一棟建築,由正樓和工字蓄水樓組成。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扇形噴水池,池正中是一個高約兩米的蛤蜊石雕,南北兩側呈「八」字形排列著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南邊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邊分別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正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這些獸首銅像融東西方文化於一身,俗稱「水力鍾」。《教士書札》記為:「以十二獸類分別代表一日十二個時辰,每二小時之內,有一獸,口中湧射噴泉,他獸繼之,輪流如此,周而復始。」

乾隆皇帝仔細觀賞了這座水法後,龍顏大悅,將它賜名為「海晏堂」。「海晏」 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典出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即黃河;晏,平靜。「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寓意平和、吉祥。

其實,最初設計這一組噴泉時,郎世寧設計的方案是設置十二座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模型製作好了之後,呈請乾隆皇帝御覽。乾隆一見,甚是不悅,這裸體女性雕塑有悖於中國人的倫理道德,便勒令重新設計。郎世寧在宮廷供職多年,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於是將裸體女性雕塑改為中國人最為熟悉的十二生肖造型,即以青銅鑄成十二個生肖的頭像,然後安放在坐著的人身上,中西合璧。其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古樸而厚重。

水法用磚石砌成高臺,高臺上修有貯水池,供應周圍噴泉用水。貯水池周圍用錫板包嚴,防止滲漏,故稱「錫海」。貯水是用「龍尾車」(靠機械原理將水位提高的一種水車)向上輸送至「錫海」,然後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經過銅管流向噴泉。遺憾的是,設計「水法」的蔣友仁於乾隆三十九(1774年)十月病逝,宮內未留下此技傳人,沒有人能夠修整、使用「龍尾車」。每逢皇帝遊園,只好勞累小太監汗流浹背提水上樓,當皇帝駕臨,再開水閘放水,以造噴泉之景。待皇帝離去,噴泉就沒水了。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西洋樓也未能倖免。據《西方人眼中的圓明園》所載《亞樂園先生回憶錄》一文稱:「十二星獸(十二尊生肖獸首銅像)的奇怪外形使鹹豐的母親很感興趣,她便指使人把這些東西拆下來存入國庫,於庚申之亂年間(1860年)失蹤。」

百年之後,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海晏堂」牛、猴、虎、豬、鼠、兔、馬七尊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中國,而龍、蛇、羊、雞和狗五尊獸首至今下落不明。

責任編輯:張元(EN003)

相關焦點

  •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究竟有什麼用途?馬未都:主要有2種功能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究竟有什麼用途?馬未都:主要有2種功能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於鹹豐十三年(1860年)攻入北京。清軍以少數兵力拼死抵抗,由於武器裝備懸殊過大,英法聯軍得以進入圓明園。英軍負責人額爾金,得到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授意,野蠻的火燒搶掠圓明園。
  • 誰設計並製作了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他是用來幹什麼的?
    何鴻燊向國家捐贈圓明園馬頭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們將討論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的主題,例如,誰設計和製造他們,他們的功能是什麼?在雍正到乾隆期間,對整合了中西架構風格的圓明園進行了擴展活動,郎世寧和蔣友仁參與了圓明園的擴展活動。在西洋風格的建築中,有一個名為「西洋樓」的花園,這是中國的第一座歐式建築。
  • 乾隆時代沒有發電機 十二生肖獸首是如何噴水的?
    十二生肖獸首當年的老照片。圓明園大水法遺址。圓明園復原圖。大水法遺址是圓明園西洋樓的核心景區,12月1日,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有人立馬從這片斷垣殘柱的廢墟上腦補了當年大水法的瑰偉與氣派。
  • 英法入侵圓明園,為何不帶金銀,也一定要帶走十二生肖獸首
    很多人也許會有這種疑問,為什麼英法聯軍放著很多金銀器物不拿,拿不走的寧願燒毀也要割掉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的獸首呢?那些獸首僅僅是銅製品,並且是歐式風格銅鑄工藝,這在歐洲並不稀少。其實你要是了解獸首的歷史,就不難理解這群侵略者這樣做的意義了。圓明園獸首銅像為什麼珍貴?
  • 成龍曾為它們拍過電影:圓明園12生肖獸首的「藝術人生」
    這是成龍執導的電影《十二生肖》所講述的主要情節,這也是根據圓明園流失海外文物的史實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今天,十二生肖獸首中的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也再一次將人們的記憶帶回到那個萬園之園誕生的朝代。在這個雨果筆下恍若月宮的地方,曾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既不金也不銀,八國聯軍搶十二生肖獸首幹嘛?
    #據國內媒體報導,160年前因搶掠從圓明園消失不見的十二生肖獸首之一的馬首,已經在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圖為 圓明園十二獸首仿製品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院內不僅有江南的名園勝景,還包容了西方園林的建築,可以說是集當時古今中外園藝之大成。
  • 圓明園獸首被拍出上億元天價,有人撿漏得到疑似狗首,願獻給國家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並不是單獨的文物,它們原是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噴頭,底下面還有手持玉笏、身著袍服的人身,共同構成獸首人身像。十二尊獸首人身像以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兩旁,南邊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及戌狗,北邊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及亥豬。俗稱為水力鍾,全稱為十二生肖報時噴泉。每天,這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序輪流噴水,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獸首銅像口中就會噴水達兩小時。
  • 將馬首帶離中國的 「關鍵人物」曝光,十二生肖獸首可不僅是「水...
    獸首不僅是「水龍頭」靠機械動力更替報時馬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1759年,海晏堂建成,「海晏」一詞取「河清海晏,國泰民安」之意。海晏堂西側即為十二辰水力鍾噴泉,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十二辰人身獸頭銅像。
  • 圓明園十二獸首身上的歷史訊息
    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將園中精品掠往海外,至今已經160年。最流行的說法是有近150多萬件圓明園文物流散在外,但由於缺乏記錄以及私人收藏的原因,統計圓明園文物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究竟有多少圓明園文物流散在外,如今依然是個謎。而海晏堂的十二獸首,在它們身上的歷史訊息,就是圓明園文物的一個縮影。
  • 中國人賣給中國人,被炒熱的圓明園獸首,專家卻說只是水龍頭?
    圓明園實景這座被世人所矚目的殿堂,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寶庫,有著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之稱的世紀性建築,就連有著羅浮宮的法國作家雨果都讚不絕口地稱之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卻在1860世人為之感慨,後人為之憐惜,圓明園成為了眾多國人心中的遺憾與恨,但也正是由此,本屬於圓明園的一草一木,都變得更加珍貴,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十二獸首噴泉」便是如此。
  • 圓明園「馬首」百年回家之路 十二獸首為何如此受關注?
    圓明園馬首銅像,為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  △這是《圓明園舊跡圖》中收集的被焚毀之前的圓明園海晏堂照片,堂中的12生肖銅像栩栩如生。新華社發  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依每日對應時辰順序噴水,唯中天午時十二噴泉同時噴湧,景象蔚為壯觀。噴泉以西洋水力鍾為原型,依水力驅動自動運行,設計精妙,是海晏堂建築群的精華所在。
  • 終於知道十二生肖獸首為何如此重要!
    (圖來源於網絡)在中國,十二生肖獸首是知名度很高的文物,從清代乾隆年間製造,清末英法聯軍搶劫掠奪圓明園流失海外,再到如今一件件被收回,十二生肖獸首歷經時移世易、輾轉易主,終於遠渡重洋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從星散到重聚,輾轉走過一條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之路,也是中國不斷崛起的壯大之路。
  • 馬首回家了,其他的獸首呢?
    10月6日下午,英法聯軍抵達北京,法軍首入圓明園大掠。7日,英軍洗劫清漪園。後英法聯軍對圓明園又進行了多次洗劫,直至10月18日英國使者額爾金,英軍陸軍司令格蘭特下令焚毀圓明園。是日,米歇爾騎兵團開入圓明園。據正大光明殿為臨時發令之所,派兵四處縱火,下午全園具焚。火勢達三晝夜猶不絕。
  • 限量1000枚 圓明園十二獸首牛首紀念封將於1月5日首發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圓明園遺址公園官微1月4日消息,融入了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獸首之牛首元素的「金牛亮相 大地開春」辛丑年牛首紀念封將於1月5日在圓明園正式亮相。該紀念封由圓明園十二獸首主題郵局發行,全國限量1000枚。
  • 馬首回歸:為什麼圓明園十二獸首如此受關注
    歷經清朝帝王一百五十餘年的創建和經營,圓明園最終發展為以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為主,以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的眾多小園為輔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佔地面積5200畝,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150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在圓明三園中,長春園的北牆界內建有一座仿歐式園林,俗稱「西洋樓」,由十餘座西洋建築組成。
  • 圓明園十二獸首的誕生與流落,一切,從乾隆的審美開始
    提起中國流落在外的文物,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圓明園的十二獸首,當然與此相對的還有各種愛國人士的慷慨解囊、海外富豪的善舉等。不過比較有趣的是,興許很多人並不曉得這十二生肖獸首的由來,準確地說,它們當初能出現在圓明園裡,還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結果。
  • 馬首回歸圓明園:明明流失文物多的去,偏偏十二獸首卻備受關注?
    160年,圓明園慘遭焚掠,而在海晏堂裡的十二獸首都被英法聯軍所掠奪,多年來,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努力下,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 有些網友有些疑惑:這只不過只是一件充滿恥辱意味,被愛國情緒炒高的西式銅鑄噴頭,圓明園的文物多的去,為何偏偏十二銅首卻格外引起關注呢?
  •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馬首銅像回到了圓明園,那麼其實十一個獸首現在在哪裡呢?在此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十二生肖獸首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流失海外的?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其鑄造材料是紅銅,十二生肖獸首是由郎世寧設計的
  • 歷經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12月1日,馬首銅像回歸原屬地圓明園,牽動著億萬網友的心。自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圓明園慘遭劫掠和焚毀,位於其中的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同流失海外,一直到160年後的昨天,馬首銅像成為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已回歸的究竟如何重回祖國?
    近日,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裡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了首件回歸圓明園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從英法聯軍掠奪,再到如今回歸原屬地,這闊別160年的馬首銅像經歷怎樣一個歷程,或許沒有人能夠完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