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籤訂這麼多不平等條約,為何還說對960萬疆土有巨大貢獻?

2020-12-10 趣談唐宋元明清

感謝大家在閱讀之前點擊上方「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歷史愛好者,優質歷史創作者,每天分享歷史趣知識。

清朝後期雖然敗家,但前期的確是打天下的主。

從1636年清朝建立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興衰隕落,其實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可啟迪的地方。而清朝一共傳皇帝12位,整個國運276年,在清朝有著它的巔峰,也有著它的沒落。但是我們始終無法忽視一點,那就是清朝的領土是驚人的,與此同時清朝對於土地的控制也是驚人的。

清朝的前身,後金的建立

有傳說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的時候,曾經找人算過卦,算卦的時候就算出來了明帝國未來的危機可能在北面。當然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咱們不得而知,只能當個樂和。但是朱元璋也好,大明帝國的其他皇帝也好,對於北邊肯定是有所防範的。

在明朝初期的時候,女真就被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而這三大女真部落在一定程度上為後期後金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契機。

明朝本著殺人誅心的原則,在東北設立了兩個管理機構,分別是遼東都司和努爾幹都司設立了這兩個機構之後,女真各部落在早期的時候的確是臣服於大明帝國的,畢竟當時的明帝國權力旺盛而且士氣十足。可是在1433年的時候,建州女真因為部族的衝突被害,一切事情發生了轉機。

建州女真為了避免損失,不得南遷南遷過後,又與明朝建立了緊密的經濟貿易聯繫。直到1583年一個神奇的人物被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這個神奇的人物就是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被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之後沒有任何感激之言,恰恰相反,他利用自己的祖父遺留下來的13個盔甲,請注意這裡的13個盔甲一般史學家認為是重盔甲,也就是刀槍不入火槍不侵的那種盔甲,慢慢的吞併了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慢慢的統一了女真的各個部落。不久之後,建立了八旗制度,而這個八旗制度也就是清朝八旗制度的雛形。

1618年一場大戰在所難免,努爾哈赤直接發布了七大恨,並且以這七大恨為由頭開始進攻明帝國。明清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正式登上歷史臺面,而此時的明朝並不樂觀,內部有著各種各樣的災荒和混亂。除此之外還有闖王李自成的來回折騰,崇禎皇帝的各種不信任,折騰來折騰去,大明帝國慢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清朝也慢慢地站在了舞臺的正中央。

1684年之前的清朝

在清帝國拓寬版圖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清朝是怎樣一統全國的。時間節點有很多,我們只能撿重要的來講。在公元1635年的時候,皇太極廢除了原有的族名,並且重新跟定了族名就是滿洲,這也為後期的滿族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1636年的時候,蒙古投降;在1637年的時候,朝鮮投降。在1640年的時候,松錦之戰爆發,此次戰役標誌著明朝的防禦體系完全崩潰。而這個防禦體系單純的是指遼東防禦體系。

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小瞧遼東防禦體系,因為遼東防禦體系當中涉及到了很多很多有名的人物,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著名的扁擔軍。但無論如何,這一場戰爭的潰敗一定程度上給明帝國的隕落加快了速度。

1643年是整個清帝國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在這一年的時候皇太極去世了,而皇太極去世之後,另一位皇帝順利登基,他就是順治皇帝。而順治皇帝登基的時候,有一個人是攝政王,攝政王就是多爾袞。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不久之後清軍南下,在吳三桂的配合之下,順利的把李自成給趕跑了。在清軍攻佔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區的時候,又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屠殺鎮壓,包括但不限於江南十日,這就是後期惡貫滿盈的甲申國難

當時尚處在成長期的清帝國,根本無力在短期之內控制明帝國的所有領土,於是不得已封了三個王,這三個王分別是吳三桂,耿仲明和尚可喜。而這三王的在位推動了後期的永曆皇帝被殺。此刻南明徹底滅亡,而這個時候的大明帝國名義上來說,已經被清帝國牢牢掌控。

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版圖進一步確定

好了,接下來我們需要講清朝最有名的三個皇帝,這三個皇帝大家耳熟能詳,甚至二月河老師還專門為這三個皇帝寫過三部曲小說。那麼針對於此呢,我們先單獨的來看一下,這三個皇帝有著怎樣的特殊之處。

在1969年的時候,康熙皇帝下達了非常著名的廢除圈地令的命令。這個廢除圈地令的命令下達之後,禁止了圈地行為,並且立刻把所圈的土地再原封不動的退還給老百姓。不久之後還放寬了墾荒的年限,給大清帝國打了一針催化劑。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清朝的國際條件並沒有之前的那樣的便利性,因為在北方已經蹦出來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他就是俄軍。而且俄軍已經佔據了雅克薩地區,面對這種情況,康熙皇帝肯定是無法忍受的。

多次勸說俄軍離開雅克薩地區,但是俄軍始終不聽。既然不聽,那就只能先禮後兵了。不久之後康熙皇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雅克薩地區的俄軍,並且遏制了俄軍的侵略態勢。

在不久之後,俄軍和清軍又籤訂了尼布楚條約,請注意,這個尼布楚條約是在1689年籤訂的。1689年籤訂的尼布楚條約,在一定程度上對於大清帝國的發展是極其有利的。因為它理清了和周邊鄰國的矛盾,並且及時的劃定了邊界,和後期人們廣義的認為的尼布楚條約有著很大的區分,在這裡我們需要單獨的點一下。

而這個時候的清帝國,面臨的危機也比較多,包括但不限於三藩之亂,包括但不限於 準噶爾等地區的貴族叛亂,甚至還包括青海親王羅卜藏丹津的叛亂。

康熙皇帝任用很多名稱包括,但不限於張廷玉等心腹的建議,平復了這些叛亂,並且牢牢的掌控這些土地。

但康熙皇帝在位的後期做了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情,那就是對於這幾個皇子而言,經常搞模糊政策,讓這些皇子們都認為自己可以當未來的皇帝,也就產生了後期的九子奪嫡。在九子奪嫡當中只有雍正皇帝殺出了一條血路,成為了後來的皇帝。

雍正在當皇帝的時候任用了很多的臣子,包括但不限於李衛給大清帝國的國庫注入了很多錢財。而在雍正皇帝去世之後,弘曆皇帝繼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早期的時候也做過很多方面的建樹,鞏固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發展奠定了鼎盛基礎。

在1757年的時候,乾隆皇帝粉碎了準噶爾貴族的勢力,1759年的時候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1762年的時候,設立了伊犁將軍,將新疆地區牢牢掌控。

在1792年的時候,又擊退了廓爾喀對西藏的進犯,清帝國對於西藏的掌控進一步加強。

而這個時候也基本可以稱之為清朝國土的最巔峰時期,包括但不限於後期的幾個皇帝,似乎始終沒有突破這樣一個枷鎖,沒有更多的掌控土地資源等等等等。以至於後期的嘉慶皇帝繼位,道光光緒皇帝繼位始終能夠無法有效的改變當下格局。大清帝國也正式走向落魄,後期籤訂了一系列的條約,也損失了大量的土地。

關注我,支持原創,每天分享有趣歷史知識。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後,各項不平等條約留下數億兩白銀爛帳,是怎麼處理的?
    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清廷退位,期間70多年的時間裡,孱弱的清政府陸續與西方列強,籤訂了大大小小几十個不平等條約。 這些不平等條約,內容涉及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方方面面。那麼,在清朝滅亡之後,民國政府是怎麼應對這些條約的?
  • 鴉片戰爭後的清朝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奮鬥史,一直奮鬥到滅亡
    這次戰爭對我國的影響非常大,交戰雙方是英國和清朝,最後以清朝的失敗而告終。之後清朝和英國籤訂了《南京條約》。這是我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也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來的歷史我們都知道,內憂外患不斷,當時的清朝歷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不過清朝不僅僅是屈辱這麼簡單,裡面還有很多奮鬥。可以說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到清朝滅亡,清朝一直在奮鬥。
  • 清朝飽受欺凌,為何還被國際社會納入列強行列?
    中國的近代史可以說是一部中華民族在中受辱的歷史。由於滿清王朝的腐朽和懦弱,在西方列強的壓迫下,不平等條約一個接一個地籤訂,這不僅使中國失去了大片領土,也給我們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這些羞辱國家的不平等條約也嚴重打擊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慈禧皇后也被八國聯軍趕出了北京。可以說她窮困潦倒。然而,在當時的世界上,國際社會把清朝列為世界強國之一。這是怎麼發生的?首先,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在世界上的心臟。
  • 有完備救災制度的清朝,為何發生災荒後還是經常餓死人
    清朝立國近300年,各類災荒層出不窮。為此,清朝建立了一系列救災制度。哪怕用現代眼光來看,這些救災制度都比較完備,考慮得也很周到。那麼,清朝有哪些救災制度呢?《大清會典》記載:「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備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發賑;五曰減糶;六曰出貸;七曰蠲賦;八曰緩徵;九曰通商;十曰勸輸;十有一曰興土築;十有二曰集流亡。」這就是說,清朝建立了12條救災制度,既沿用了歷朝歷代的救災辦法,又在這些救災辦法上有所創新。對於災民來說,這12條救災制度,比較行之有效的有如下幾條。
  •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為何不廢除不平等條約?得到大國支持
    隨後,他發表《臨時大總統宣言》,要求全面廢除滿清時期籤訂的一切條約,這給當時弱小的中國帶來了希望。但在此之後,孫中山未能真正廢除「不平等條約」,也沒有提出「反帝廢約」的口號。他默認並繼承了清政府與列強籤訂的屈辱條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有人認為,這應該是資產階級革命的軟弱和妥協。事實果真如此嗎?
  • 沒有清朝就沒有現在的960萬平方公裡國土?
    沒有清朝就沒有現在的960萬領土應該是正確的。康熙時的大清帝國,是當時世界上幅員最遼闊、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庶、文化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的大帝國。那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達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約1300多萬平方公裡。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記錄,清朝時期最大疆域面積為1380多萬平方公裡。到清朝滅亡時當時的大清國還有國土面積1100多萬平方公裡。到了民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要結束時,我們又丟了外蒙15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
  • 你知道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什麼?由誰籤訂的
    在談判期間,琦善增鑄火炮,並從廣東各地調兵至虎門,虎門兵力達到一萬多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初,談判破裂,英軍發動進攻,虎門戰役開始。清軍失敗後,琦善要求重開談判,英軍同意暫時停戰。不久,英方公布了《穿鼻草約》, 要求割讓香港島、賠款六百萬銀元。由於涉及土地割讓,琦善未籤字。英軍於是強行佔領香港。
  • 阿桂:清朝第一將軍,乾隆不敢動,和珅不能比
    說道清朝,很多人都是深惡痛絕,認為清朝讓中國倒退了300年,清朝末年,國力衰退,閉關鎖國,列強入侵,籤訂各種不平等條約,讓中華文明受到了巨大的侵害。但是清朝的前期還是值得稱讚的,在清朝之前各種盛世王朝層出不迭,但是到了清朝,最後的一個盛世就是康乾盛世,可以說這是我們中國延續2000多年來封建社會最後的輝煌。而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正是在清朝時期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章佳·阿桂。
  • 左宗棠大軍勢如破竹,為何不收復新疆最精華的七河流域?細思極恐
    七河流域是新疆最精華的地方,左宗棠應該清楚這塊土地的價值和地位,也應當有收復這塊土地的野心。但是最終卻沒能收復,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一、崇厚籤訂條約、割讓土地  自從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官員就成了膽小怕事,懦弱自私的代名詞。在列強的恐嚇之下,他們就連忙籤訂不平等條約,等著用土地換回暫時的安寧。
  • 比清朝還慘的歐洲大國,百年間喪失8成國土,分裂成40個國家
    近代的清朝因為閉關鎖國等錯誤政策,落後於西方各國,在鴉片爆發時,英國侵略者拿著洋槍大炮,輕而易舉的就打敗清政府。獲得勝利之後,英國人以勝利者的姿態,逼迫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強行奪走了我國的一部分土地。
  • 與其說李鴻章是背鍋俠,倒不如說是他幫忙搞垮了清朝
    說起李鴻章,我們就會想起他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李鴻章一生籤訂了30多個條約,先後代表清政府籤訂了中英《煙臺條約》、《馬關條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 馮瑋:《中日修好條規》真的是一個平等條約嗎?
    [摘要]日本所以要求修約,蓋因當時中國和歐美列強已籤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明治政府訓令伊達宗城在和中國籤署條約時,也須有體現日本享有和西方列強一樣待遇的條文。3、為何這個「平等條約」籤署後未待正式換文,日本即要求修訂?4、為何日本使節團正使伊達宗城在回國後即遭罷免?拙文試回答上述問題,以自我解惑並就教方家。談判1870年6月,明治政府派遣外務權大丞柳原前光為正使,權少丞花房義質、文書權正鄭永寧為使節團成員前往中國,就籤署友好通商條約事宜探詢中國政府意見。
  • 如今中國已經這麼強大,為何還處處隱忍?俄:中國的智慧你不懂
    中國在近代歷史之上經歷了一段長達百年的屈辱歷史,在這段歷史之中中國因為自己實力的弱小,被西方列強所欺辱,甚至還籤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國家也因此分裂,人民飽受國破家亡、妻離子散的痛苦。從清朝末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經歷了百年的努力才重新站起來。
  • 清朝當時對外的正式稱謂是什麼?中華?中國?還是大清帝國?
    《尼布楚條約》首先是清政府對外籤署的第一個條約:《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是清朝和俄國籤訂的一個平等條約,也是中國歷史上首個與西方國家結締的國際條約。《尼布楚條約》雙方都很遵守。《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又被稱為《萬年合約》等等在這個充滿屈辱的條約中,清朝開始走向了下坡路,西方列強已經開始蠶食神州這片土地。
  • 部編版八上歷史《不平等條約》表格匯總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籤訂的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籤訂的不平等條約
  • 同樣經歷閉關鎖國,為何清朝洋務運動失敗,而日本明治維新卻成功
    兩國相差一百年左右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並且都在19世紀中期遭受了西方列強侵略後籤訂種種不平等條約。18世紀廣州十三行圖片:wikipedia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衝擊下,中日為了不再遭受侵略和壓迫,兩國有識之士都在60年代提出國家獨立自強的一系列主張。
  • 同樣經歷閉關鎖國,為何清朝洋務運動失敗,而日本明治維新卻成功?
    兩國相差一百年左右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並且都在19世紀中期遭受了西方列強侵略後籤訂種種不平等條約。 18世紀廣州十三行 甲午戰爭後,清朝洋務運動被迫流產,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日本成為了當時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強國,並且10年後在戰爭中打敗了俄羅斯帝國。 1895年李鴻章前往日本籤訂《馬關條約》
  • 他出身天地會,反而幫清朝打仗,為何後世卻稱他為英雄
    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明明出身天地會,反而去幫清朝打仗。更令人不解的是,後世卻稱他為英雄。到底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了解。今天的主人公叫劉永福,出生於廣東欽州,小時候為了補貼家用,就在船上做了僱工。劉永福在20歲的時候,正式加入天地會,開始跟隨大部隊反清復明。
  • 八國聯軍侵華時期,七個國家都贊成瓜分清朝,為何只有美國拒絕?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實清朝在剛建立的那幾是上百年的時間裡是很強的,但是隨著國外的工業革命興起,西方國家不管是社會制度還是經濟還是工業,都迅速超越了清朝。再加上清政府內部腐敗,還佔了這麼多資源,西方人自然就眼紅了。
  • 尼布楚條約籤訂,三任俄國沙皇態度激烈,考慮問題與我們大不一樣
    我兩手空空來,來到俄國,現在終於帶回了嫁妝——葉卡捷琳娜當時清朝和沙俄籤訂了第一份條約,就叫《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的規定其實在當時還是挺有爭議的,當然很多人都說,如果我們從自願的角度來看這個條約的話,還是比較平等的,因為在那樣一個時代,沙俄在戰場上其實並沒有打敗我們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