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是晚清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氣運衰敗的晚清時期,左宗棠不同於其他苟且偷生、割地求饒的人,而是積極作戰,因此被譽為晚清的民族英雄。
他還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晚清幾近滅亡的時候發揮了自己的巨大作用。左宗棠的眾多功績之中,最為人熟知,也最為人稱讚的一點就是他收復了新疆。
當年左宗棠收復新疆,左宗棠抬棺西徵,取得了赫赫有名的軍功,獲得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但有一塊地方,叫七河流域,卻沒拿回來。
七河流域是新疆最精華的地方,左宗棠應該清楚這塊土地的價值和地位,也應當有收復這塊土地的野心。但是最終卻沒能收復,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一、崇厚籤訂條約、割讓土地
自從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官員就成了膽小怕事,懦弱自私的代名詞。在列強的恐嚇之下,他們就連忙籤訂不平等條約,等著用土地換回暫時的安寧。
當時的清政府外交能力本就不強,加上官員和列強之間私相授受,領土問題早就一塌糊塗,官員自己私自籤訂條約,把土地割讓出去的問題也是偶然會發生。
在這之中,就有個叫崇厚的官員,甚至背著清政府,籤訂條約將領土出讓。他籤訂的條約上涉及的領土,就是新疆,也包括七河流域在內。
條約一旦籤訂,左宗棠轉圜的餘地就很小了。因為土地問題並非那麼簡單,只要打了勝仗就能收復,其中牽扯著複雜的利益關係。
但不管怎麼說,七河流域無法收復的根源,都在崇厚這裡。就是因為崇厚自己把土地割讓出去,才會導致後續的一系列問題。
二、新疆土地問題牽扯國家眾多
雖然左宗棠在新疆的戰場上節節勝利,但是土地收復的問題,往往不是依靠戰爭勝利就能解決的。
尤其是新疆,那裡本來就是俄國和英國都眼巴巴盯著的地方,因此是很多列強角逐的地方,清政府在這裡的話語權,說到底還是不夠多。
再加上有之前籤訂的條約的加持,俄國可謂是有恃無恐,即便清朝戰勝,俄國也並沒有就此放棄的想法。
當時左宗棠戰爭勝利之後,清政府派出了曾紀澤作為談判官,與俄國進行談判。
左宗棠知道俄國有崇厚之前籤訂的條約在手,想要順利地拿下領土只怕是不容易,於是在曾紀澤談判的時候,在新疆部署著自己的軍隊,一旦談判破裂,當即與俄國再次開戰。
有這樣的姿態在,俄國在談判桌上的表現也是比較小心。但即便如此,想要收復七河流域的願望也沒能夠實現。
清朝朝廷內部,有大量的主和派官員,他們以李鴻章為首。當時的李鴻章甚至抱有著希望和俄國搞好關係,從而讓俄國來幫助清朝朝廷對抗其他列強。
這種想法可以說是十分可笑的,因為當時所有其他國家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瓜分清朝,因此越是表現的姿態低下,越會被他們所利用。
三、左宗棠也是有心無力
正是因為當時崇厚的大筆一揮,把新疆大部分的領土,包括七河流域在內,一同跟隨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劃了出去,並且背後牽扯國家利益眾多,清朝朝廷之中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官員又從中作梗,才導致了新疆的談判和收復都極為困難。左宗棠和曾紀澤都是有心無力。
所以說有時候,不是清朝的官員能力不強,只是奈何他們的「隊友」太蠢,一心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把國家的權利拋諸腦後,全然不顧,這才導致了收復的困難。
因此,清朝滅亡,是有原因的,朝中的投降派官員,就應當為國家滅亡負最大的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