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司機日記》是一部塞爾維亞的黑色幽默片,該片把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講得十分詼諧有趣,獨特的視角也讓這部電影成為2017年的申奧影片。
火車每年都會撞死很多人,這些人有的是違反規定闖入鐵軌,有的是喝醉了酒,還有的就是為了自殺。不管出於何種原因,總有人因火車而喪命。
而火車司機不是一般的司機,他不像汽車司機那樣想怎麼開車就怎麼開車,火車是有專屬軌道的,也不是說停就能停的,因此火車司機撞死人是不用承擔任何責任的。儘管如此,一旦撞死人對他們自己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畢竟是死了人,這會讓其產生很大的精神壓力。撞死人會讓其心生愧疚、難以釋懷,但沒撞死過人,則會讓他時刻為即將到來的死亡而恐懼,更讓人感到崩潰。
影片中,老火車司機伊利亞為了幫助養子西瑪破除撞死人的恐懼,自己躺在了車軌上,想用自身的死來拯救西瑪。伊利亞這一舉動,也是徹底打開了養子西瑪的心扉,父子倆重歸於好。
以前我以為這只是簡單講述了火車司機的故事,如今再次觀看時才發現不止如此,電影通過講述火車司機這個「殺人無罪」的職業,將人性中的善與惡展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殺人無罪,你會如何選擇?
伊利亞是一個即將退休的老火車司機,他職業生涯一共撞死了28人,他能很平靜地看待撞死人這件事,以至於他著比心理醫生更強大的內心,他並不恐懼是否撞死人。
儘管如此,伊利亞也沒有肆無忌憚的開車,他非常認真的觀察車軌上的情況,如果發現有人,他會儘可能地使火車停下,盡力拯救生命。尋求自殺的孤兒西瑪就是這樣被伊利亞救下的,伊利亞不但救了西瑪,還收養了他。
從伊利亞的行為中可以看出他的善良,作為火車司機,伊利亞只要按時把車開到目的地即可,是否撞死人與他無關,救人也不是他的義務。但伊利亞在火車司機這樣一個殘忍的職業中,依然保持了善良,他沒有被「殺人無罪」所麻痺,還是很珍重每一個生命。也正因為他的善良,讓他在晚年收穫了養子西瑪,所謂好人有好報,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同,在條件好的情況下,人們願意去幫助別人,展現出人性善良的一面。但是在環境不好的時候呢?當我們被惡所包圍時,還能固守本心,保持善良嗎?
在惡劣的環境中依然保持善良,這樣的善良是最可貴的,也是最難的。好在伊利亞做到了,即使有「殺人無罪」的特權,他還是選擇不殺人,保持善良。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
也許自古以來,善良都是這個世界的主旋律吧。
迷失自我的人,只會害人又害己。
世上有伊利亞這樣能保持善良的人,也有一些喪失善良的人,比如影片中的瘋子柳巴。
柳巴也是一個有著20多年經驗的火車司機,也撞死過很多人。起初柳巴撞死人時還是很害怕的,會感到不安、恐懼,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撞死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的,他就麻痺了。
雖然撞死人對火車司機來說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火車司機也必須習慣這樣的事,否則就沒法保持正常的心態開車。但柳巴在習慣中被麻痺,甚至還滋生出了變態的心理,他居然以撞死人多而自豪,還把這個作為吹牛的談資。在柳巴那裡,完全沒有了對生命的敬畏。
在西瑪畢業後第一次上車實習時,柳巴在簡單的教了西瑪火車的操作方法後,自己就去喝酒睡覺去了,留下西瑪一個人開車。這導致西瑪遇到緊急情況時,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情急之下居然選擇了跳車。
柳巴的不負責任使西瑪受了傷,但最可悲的是缺少敬畏心的柳巴已經沒有了行事準則,自己作為火車司機卻不遵守火車的規章制度,開著汽車強行穿越鐵軌,導致被西瑪開的火車撞死,當真是造化弄人啊。
柳巴在惡劣的環境中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善良本心,不禁讓人扼腕嘆息。其實很多人本來並不壞,只是在社會的磨難後,價值觀發生了扭曲,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如果有人想著哪怕失了本心,只要自己過著舒服就好,那有這樣的想法就大錯特錯了。
一個人價值觀若是發生了扭曲,開始時貌似只是在傷害別人,殊不知在傷害別人時也亂了自己的陣腳,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害人又害己。
沒有人能保持善良,但要知道,只有善良才能拯救自己。
西瑪開始當火車司機後,所有老司機都告訴他,他一定會撞死人,只有撞死過人的火車司機才算真正的火車司機。受此影響,西瑪開車時一直小心謹慎,他既害怕撞死人,又有些期待能早點撞死人。
因為心存善良,西瑪產生了這種雙重矛盾的思想,這讓他的精神漸漸有些崩潰,睡不好覺,開車時一直低速行駛,不敢開快車。甚至每次轉彎時,他都會停下車來仔細檢查車軌上是否有人,生怕自己撞死人。
為了幫助西瑪脫離困境,伊利亞決定找一些想自殺的人到車軌上,來讓西瑪撞死從而獲得解脫。伊利亞給自殺者100元,讓自殺者幫助自己完成心願。可因為這100元錢,自殺者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拒絕了伊利亞的請求,並呵斥伊利亞如果是為了救兒子,為什麼不自己去送死呢?
最後,伊利亞自己躺在了鐵軌上準備成全兒子西瑪,好在西瑪提前撞死了瘋子柳巴,從而使這對善良的父子得以保全。
毫無疑問,伊利亞驅使自殺者完成自己心願的行為是自私的,就算死亡是自殺者最想做的事,但鼓動別人去死,終究不是什麼善意之舉。
雖然伊利亞一直以來是善良的,但他這個時候確實是惡意上身,為了個人目的而迷失了自己。好在伊利亞及時反省了自己,並沒有在邪惡中越陷越深,通過自己的善良拯救了兒子西瑪,同時也拯救了他自己。
如果伊利亞說服了自殺者去臥軌自殺,西瑪也如願撞死了人,但伊利亞心中必定會有不安,父子之間的芥蒂也不會徹底消除。畢竟,自己的事情別人是不可能完全解決的,能拯救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迷茫犯錯的時候,人的內心總有一些時候會被惡入侵。但在面對社會上的金錢、權利等種種誘惑時,如果能停下來靜一靜心,反省一下自己,也許就能避免人繼續迷失自我,使內心不被惡所侵蝕,從而防止悲劇的發生。
我相信,不管何時,善良永遠是這個世界的主旋律。而只有讓內心保持和世界一樣的節奏,我們才會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