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動畫背後 是宮崎駿以日本歷史和現實為藍本的寓言

2020-12-05 沃遊網

對日本動畫熟悉的人,幾乎都繞不過宮崎駿,《千與千尋》作為宮崎駿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包羅萬象的隱喻讓每一個觀影者都能從中汲取現實的力量。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擔任導演,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千尋一家意外進入神的世界之後,為了拯救父母,千尋在油屋眾人的幫助下一路成長,最終帶著父母回歸現實的故事。影片於2001年上映,兩年後就拿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獎項,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秉承宮崎駿作品的一貫特色,《千與千尋》也存在著對奇幻世界的描繪和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的雙重結構。包裹著奇幻色彩的動畫世界,常常讓觀眾忽視了宮崎駿主導的吉卜力工作室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與拷問。但只要仔細探究,便不難發現《千與千尋》其實是一則以日本歷史和現實為藍本的寓言故事。

湯婆婆:以美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

「油屋」的僕從和侍女穿著有日本「狩衣」元素的衣服,接待的客人是日本的「八百萬神」,只有作為主人的湯婆婆是以歐洲童話中「魔女」的形象出現,穿著歐式的洋裝,住所內部也是歐式風格。而白天,湯婆婆則化身為鷹,巡視領土。為什麼會選擇鷹的形象作為湯婆婆的化身?回顧日本近代歷史發展,美國的影響貫穿始終,而美國的國徽正是一隻白頭海雕。

湯婆婆制定著油屋的規則,可以決定一個人是工作還是變成豬,成為眾神的口中餐。象徵著美國在全球實施霸權主義,20世紀80年代,蘇聯解體後,美國憑藉強大的國力支撐,從政治、經濟、軍事上幹涉其他國家,如果不遵從美國的意願,隨時可能面臨軍事和經濟上的威脅。

選擇在油屋工作,服從湯婆婆命令的人都需要籤訂契約。契約籤訂後就會被湯婆婆剝奪姓名,這一點與帝國主義列強在掠奪海外殖民地時,強迫主權國家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奪取國家主權,對殖民地進行文化輸出同樣有重合之處。

曾經作為英屬殖民地的印度,在英國殖民期間,從事官員職位的印度人都必須接受英國本土教育,當土生土長的印度人擁有與英國人同樣的價值觀念,在放棄了原本的文化後,這些接受英國教育,成為英國在印度的代言人的人無疑就是「忘記自己真實姓名」的人,沒有了「過去」的他們,也就無法再融入到本土印度人的群體中去。

影片中還有一個片段,鍋爐爺爺告訴千尋,不要因為一時好心就奪了煤灰精靈的工作,如果不工作,煤灰精靈就會消失。而隨後,湯婆婆在千尋面前說,不願意給千尋工作,要把千尋變成煤炭或者小豬。那麼,跟鍋爐爺爺一起工作的煤灰精靈是否也擁有跟千尋一樣的經歷,是從其他地方進入油屋的人?正如15世紀就開始的黑奴貿易,在前後四百年間,大量黑人被販賣到美洲,填補因為資本主義發展而出現的勞動力缺口。這些黑人生活在社會底層,就像煤灰精靈一樣,每日勞作,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湯婆婆的統治陰影籠罩在油屋上方,正如美國的霸權主義在全球範圍的控制,而她對白龍的控制,則暗含了在二戰後日本依附美國,在政治上傾向美國的現實。

白龍:明治維新後「脫亞入歐」的日本

影片中亦正亦邪的白龍是日本近代歷史的真實寫照,白龍作為曾經的河神,在現實中的琥珀川被填埋後,輾轉流落到「油屋」,至於白龍生而為神卻要向湯婆婆學習魔法的原因,影片並沒有直說,從歷史中我們卻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19世紀60年代,由於西方資本主義擴張,日本的封建自然經濟受到衝擊,在帝國主義列強威脅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國家主權喪失,改革勢在必行。這場由上而下的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通過改革,日本大量引進西方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學習西方文化,將日本從徹底淪為殖民地的邊緣拉到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

向湯婆婆學習魔法是白龍為了在神界保全自己而選擇的途徑,歷史上,向西方學習先進文化是日本為了在帝國主義對外擴張的環境下,維護國家領土不得不採取的措施。

作為「油屋」中唯二會魔法的人,白龍擁有其他人沒有的特權,不用在油屋中辛苦地工作,也不會因為不工作變成待宰的肥豬,但是聽從湯婆婆命令的白龍越來越兇狠,從一開始見到誤入異界的千尋主動提供幫助到後來一下斬斷錢婆婆的化身,對應了日本躋身資本主義國家後,逐步走上對外擴張道路的過程。

影片中,白龍的鏡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白龍悄悄幫助千尋,使得千尋能在油屋中生存下來,尋求救出父母的辦法。第二階段是白龍聽從湯婆婆的命令,盜取魔女印章,身受重傷,昏迷不醒。第三階段是白龍在千尋向錢婆婆歸還印章並道歉後,終於醒過來,找回自己的姓名,也幫助千尋解救了父母。

在千尋和小玲的談話中,小玲告訴千尋,白龍常常不見身影,傳言是白龍經常被湯婆婆命令去做壞事,為什麼影片要單獨展示「白龍盜取魔女印章」這一件壞事呢?在錢婆婆的敘述中,魔女印章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於個人來說,印章即代表著所有者,對於國家來說,印章則象徵著國家,白龍盜取印象的行為象徵著日本對亞洲國家的殖民侵略,奪取國家主權,尤其是對中國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導致中國遍地焦土,慘案無數。最終,日本的侵華戰爭以日本投降畫上句號,但日本侵華戰爭所留下的累累罪行卻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

當千尋代替白龍歸還魔女印章,向錢婆婆道歉後,白龍身體恢復,並在一行人回油屋的路上,想起了自己的真實姓名。最後,白龍向千尋承諾,不再做湯婆婆的徒弟,回到原來的世界。

藉由白龍這個形象,影片表達了對日本未來的希望——脫離「歐化主義」,承認侵華歷史,親自到曾經被侵犯過的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面前道歉,獲得這些國家的原諒,社會走上正軌。

腐爛神:產業革命導致的環境汙染

千尋在進入油屋工作後,接待的第一個客人就是「腐爛神」,「腐爛神」所過之處,油汙遍地,腐臭的氣味不斷散發,所有人避之不及,而千尋卻在「腐爛神」泡上最貴的藥浴水後,在他身上摸到了一個把手,湯婆婆隨即召集眾人,順著「腐爛神」留在外面的把手拉出了一屋子的工業垃圾,垃圾清理完出來,眾人才發現「腐爛神」是被汙染的河神。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宮崎駿主導的電影中永恆不變的話題,在影片中,被誤認為「腐爛神」的河神就是日本產業革命後,自然環境被汙染的縮影。

上世紀最嚴重的十大環境汙染事件裡,日本一國就佔了四件,分別是1953-1956年的日本水俁病事件,1955-1963年神東川區域出現的骨痛病,1961年日本四日市事件,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只追求利益而忽視環境的日本很快就嘗到了環境汙染的惡果。

水俁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件受害人達上萬人,四日市的空氣汙染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在日本東部海灣蔓延,不少哮喘病人因無法忍受痛苦選擇自殺。

20世紀60年代,為了治理環境汙染,日本政府開展了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國民廣泛參與的環境保護行動。從政治,經濟,文化多管齊下,經過長達幾十年的治理,日本環境才有了如今的乾淨整潔。

治理好的環境為日本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先天優勢,《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17年旅遊產業最大的六個國家中就有日本,旅遊產業的發達也推動了日本經濟的增長。

正如河神洗去全身的汙垢後,在浴室地面上留下的金砂,治理好的自然環境也給了日本國民物質上的回報。

千尋:宮崎駿對年輕一代的寄語

影片中,千尋一家進入被廢棄的主題公園,公園內到處是頹敗的景象與夜晚繁榮熱鬧的神界街市形成鮮明對比,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市場呈現虛假繁榮,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經濟倒退,市場經濟進入大蕭條時期,而影片中的主人公千尋就是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中。10歲的少女千尋,還沒能對經濟有深刻的認識,但卻是承擔經濟泡沫破滅後果的一代人。

社會生存壓力增大,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面對這一切的90後該何去何從?宮崎駿在影片中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千尋告別了熟悉的環境,跟著父母搬家到陌生的地方,又在途中誤入神界,失去父母的庇護,孤身一人的千尋如何生存下去,完成解救父母的願望?

隨著故事的展開,千尋表現出少年人的堅強和韌性,獨自面對掌權人湯婆婆,籤下契約獲得工作,在前輩小玲的幫助下努力工作,應對來自油屋其他工作人員的刁難,並完成湯婆婆交代的任務——接待「腐爛神」。雖然千尋還很稚嫩,但已經有了擔當責任的勇氣和能力。

千尋的成長和堅持,是宮崎駿對90後的期望——正直、善良、知恩圖報、不畏艱難、不被欲望控制,在充滿誘惑的世界裡,堅守初心,一路成長。

在白龍受傷後,千尋決定去找錢婆婆道歉並請求她救助白龍。於是鍋爐爺爺拿出四十年前的電車票仔細囑咐千尋,詢問她「過去有返程的車,最近只有去的車了,你還是堅持要去嗎?」為什麼鍋爐爺爺要這麼說?歷史上與日本隔海相望的亞洲,正是被日本大肆侵略過的地方,二戰後的日本在右翼勢力的左右下,一度想要否認日本侵略歷史,所以在這四十年間,「往來兩地的電車」沒有返程的車輛。

千尋與無臉男一行人踏上電車後,同乘的乘客都是模糊的人影,如同戰爭中失去生命的人們,在這片海域沉默地往返。就在千尋快到「沼之底」時,身在油屋,原本昏迷不醒的白龍清醒過來,這無不意味著日本只有正視歷史,才能獲得新生。

清醒後的白龍再見到湯婆婆時,已經不再對湯婆婆惟命是從,連湯婆婆都驚訝白龍的變化,而白龍在前往錢婆婆的住處後,在門口向錢婆婆行禮,得到了錢婆婆的原諒。這場跨海的道歉,是由千尋主導的,也是宮崎駿希望90後承擔的責任。在千尋的幫助下,白龍擺脫了湯婆婆的控制,恢復了曾經的記憶,找回自己的真實姓名,擁有了返回原本世界的機會。

這一幕,就是宮崎駿對日本年輕一代的寄語——勇敢地站出來承擔歷史的責任,真誠地為歷史遺留的過錯道歉,給日本更加光明的未來。

反觀宮崎駿的每一部作品,其實都與現實和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風之谷》與冷戰,《紅豬》與南斯拉夫內戰,《哈爾的移動城堡》與伊拉克戰爭,《起風了》與日本右翼文化,對現實的反思讓宮崎駿的作品具有別樣的魅力,也讓這些作品有了值得反覆咀嚼的深度。

《千與千尋》是21世紀到來之際,宮崎駿獻給日本民眾乃至世界的一部宏大的國家寓言。對日本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索讓這部作品直至20年後,仍然具備其現實意義。雖然影片所展望的未來,至今沒有實現,但影片為日本的未來提出的解決之道,值得日本國民為之反思。

相關焦點

  • 宮崎駿動漫《千與千尋》,歷史與記憶的寓言,你品你細品
    導語:《千與千尋》以一名10歲少女為主人公。主人公的年齡在影片策劃之初就已確定。按照導演宮崎駿自己所說,這是一個獻給「10歲小朋友們」的故事。2001年影片製作完成,10歲 的千尋與觀眾正式見面。不難看出,影片中一時無家可歸甚至無校可讀並因此失去社會屬性、處於過渡狀態的10歲的女主人公身上,其實投射著成長於1990年代日本平成經濟蕭條期的年輕人的不安定的心理傾向與精神狀態。宮崎駿在寫於1999年11月6日的題為《異境中的千尋一這部電影的主旨》(《<千與千尋)電影手冊》,2001)的導演闡述中,強調了「過去」和「歷史」對於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重要性。
  • 以《千與千尋》和《龍貓》為例,看宮崎駿對現實的另一種詮釋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動畫大師」宮崎駿筆下的作品是任何階段的人都值得一看的經典,他總是能以獨特的方式和角度將要傳達的深刻情感淺顯化,《千與千尋》和《龍貓》即是如此。2001年《千與千尋》在日本上映,榮獲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52屆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等9項大獎,拿下日本總票房第一。18年後它初登中國大熒幕,受到一致好評和追捧。
  • 宮崎駿和《千與千尋》,動畫王國中的現世百態
    那時只覺得,小丸子單純可愛,一休哥聰明伶俐,葫蘆兄弟神通廣大......然而回過頭看才發覺,這些動畫裡才蘊涵著人生真切的大智慧,就如同宮崎駿動畫給人的感覺。與其說是給孩子創作的精神樂園,不如說讓成年人在宮式電影中找尋迷失的自我。宮崎駿引領的日本動畫,可以說是能夠和迪斯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
  • 宮崎駿人物誌:《千與千尋》為什麼能獲獎?宮崎駿在用動畫救國!
    宮崎駿一生獲獎無數被稱為動畫大師,其創作的《千與千尋》更是獲得影視界最高榮譽「奧斯卡金像獎」也是一個改變我人生觀念的人,他筆下的《千與千尋》為什麼能提名奧斯卡?他的動畫又是怎樣影響著千千萬萬的日本年輕人?下面將為你揭秘宮崎駿的傳奇人生!
  • 宮崎駿經典之作《千與千尋》反映的現實意義,知道了會很牛逼!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導演,豆瓣評分9.2,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千與千尋的故事就像是那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童話,愛麗絲沒有想到,那個兔子洞後,是另外一個世界,她睜大眼睛,裡面映出了那個世界,而世界也映照出了她的眼睛。
  • 《千與千尋》導演,動畫大師宮崎駿的故事,作品創下日本票房紀錄
    宮崎駿賣座的作品擁有日幣308億的票房紀錄,為目前日本當地歷年來的票房紀錄冠軍,而他曾經表示退休的紀錄高達7次,也復出了7次,他是一名動畫師,動畫導演和漫畫家,於1941年11月5日出生於東京。宮崎駿於1979年執導了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這是他的第一部動畫長片,之後宮崎駿在1984年推出下一部電影風之谷,這部電影獲得了熱烈的票房迴響,於是宮崎駿在電影上映隔年與高畑勲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當時由鈴木敏夫籌資完成,並推出了《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這些著名動畫電影,而在1997年推出的《魔法公主》成為日本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但之後這個紀錄被外國電影
  • 北京展映丨《千與千尋》:給孩子們的勵志寓言
    》,毫無疑問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它融合了宮崎駿最細膩的筆觸和最恢弘的構思,既充滿了日本民俗文化的魅力魔力,又展示了吉卜力工作室最豐富大膽的想像。這部日本動畫經典,將在8月21日-9月22日舉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線上影展中與大家重逢。
  • 龍貓國內上映,盤點宮崎駿動畫,了解其作品背後內核!
    龍貓國內上映,盤點宮崎駿動畫,了解其作品背後內核今年是日本著名動畫《龍貓》上映30周年,其作者宮崎駿是日本最偉大動畫大師之一,它一開始只是個名不見經傳原畫師,經過多年努力才走到今天,並一手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創作了大量名譽國內外動畫作品。
  • 北京展映丨《千與千尋》:給孩子們的勵志寓言
    誕生於2001年的《千與千尋》,毫無疑問是宮崎駿最好的作品。它融合了宮崎駿最細膩的筆觸和最恢弘的構思,既充滿了日本民俗文化的魅力魔力,又展示了吉卜力工作室最豐富大膽的想像。這部日本動畫經典,將在8月21日-9月22日舉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線上影展中與大家重逢。  - 少女成長 -  《千與千尋》是一個東方版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故事。日文片名中的「神隠し」是一個具有濃鬱日本民俗特色的詞,意思是「被神仙藏起來」。
  • 除了《千與千尋》,你應該知道這五部最好看的宮崎駿動畫電影
    從今天開始,《千與千尋》又重新登上了中國的大熒幕,許多宮崎駿的愛好者紛紛趕往電影院回憶《千與千尋》的故事。宮崎駿是個內心溫暖的天才,給這個殘酷的世界無盡的善意。但是除了《千與千尋》,下文這五部宮崎駿動畫電影你也不容錯過!
  • 宮崎駿的動畫王國
    宮崎駿的作品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千與千尋》《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本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 《千與千尋》堅持「真善美」的宮崎駿動畫世界
    又能為自己身邊的朋友,長輩做些什麼?感謝《千與千尋》,讓我知道世界上還是有真,善,美的存在,而社會,真是缺少了這些,才變得如此黑暗。2001年宮崎駿創作的《千與千尋》,講述一個十歲的女孩在一個陌生的世界裡尋找方法去破解令她父母變成豬的詛咒的故事。這部作品獲得了奧斯卡獎。跟宮崎駿許多作品一樣,《千與千尋》深深地強調自力更生、無私奉獻以及向成長中的困難挑戰的重要性。
  • 北京電影節展映丨《千與千尋》:給孩子們的勵志寓言
    它融合了宮崎駿最細膩的筆觸和最恢弘的構思,既充滿了日本民俗文化的魅力魔力,又展示了吉卜力工作室最豐富大膽的想像。這部日本動畫經典,將在8月21日-9月22日舉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線上影展中與大家重逢。- 少女成長-《千與千尋》是一個東方版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故事。
  • 高分必看:《千與千尋》(2001)
    《千與千尋》是2011年宮崎駿導演的作品,類型為劇情 / 動畫 / 奇幻。《千與千尋》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和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日文片名《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中的「神隠し」是一個具有濃鬱日本民俗特色的詞,意思是「被神仙藏起來」。片中無臉人只會發出「啊,啊」的聲音,官方沒有公布這個角色的配音演員,不少人猜測可能是宮崎駿本人或者是製作人鈴木敏夫。《千與千尋》是一部回到吉卜力原點為孩子們創作的動畫,宮崎導演希望用這部作品來激發孩子們的「生存之力」。
  • 宮崎駿的這12部動畫你看過幾部,最喜歡的是千與千尋和龍貓你呢?
    宮崎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日本著名的動畫導演、動畫師及漫畫家,他出品的動漫,都是以卓越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人心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中獨具匠心,並且在2015年2月份還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榮譽獎,也是小編很喜歡的一位動畫導演,接下來就為大家分享小編知道的12部宮崎駿作品,你看過幾部呢
  • 重溫動漫神作《千與千尋》,解讀宮崎駿《千與千尋》的創作歷程!
    前言:2019年6月21日,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在國內重映。這部在各大視頻平臺都能夠找到資源的老電影在短短的12天內就突破了4億票房,成為中國影史上日本引進動畫電影票房top3。《千與千尋》算得上是平成年代最成功的日本動畫電影。
  • 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究竟存在怎樣的現實隱喻呢
    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究竟存在怎樣的現實隱喻呢宮崎駿老爺子的動畫電影,相信我也已經不需要多說什麼,尤其是他的作品《千與千尋》,可以說是他的集大成之作,獲得了無數的榮譽,而宮崎駿本人也在晚年得到了奧斯卡終身榮譽獎,這個獎項對於亞洲來說
  • 《千與千尋》預測4億或將救市?解析宮崎駿的「市場魔力」
    這麼大張旗鼓的為了一部引進的動畫——還是18年前的老動畫做宣傳,在中國電影市場是史無前例的。那《千與千尋》,或者說它背後的宮崎駿與吉卜力,到底是有怎樣的「魔力」,才能引起中國市場如此大的重視?  截止到今年6月,「宮崎駿」作為導演標籤的收藏數在豆瓣上是38232人,這個數據同時冠絕動畫導演和日本導演兩個人群。
  • 關於《千與千尋》你所不知道的背後故事,經典背後是用心的製作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是奧斯卡獲獎影片,也是日本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虜獲了全世界觀眾的心。那你知道它的背後故事嗎?帶著這些鮮為人知的事實,會讓你再次愛上這部電影。宮崎駿為這部電影編寫、導演和繪製故事板,基本上就是用圖畫來寫電影。當你看這部電影時,你看到的是一個人的作品和願景。這位電影製作人非常有影響力,參與了電影的製作,《紐約客》欄目組曾稱他為「動畫導演」。
  • 千與千尋寓意總結 千與千尋深意背後暗藏恐怖現實真相
    千與千尋寓意總結 千與千尋深意背後暗藏恐怖現實真相  電影《千與千尋》最近在國內上映,這部動畫電影寓意深刻,不過很多人也疑惑,它到底講了什麼呢?千與千尋寓意深刻解讀來看看。  千與千尋寓意深刻解讀  《千與千尋》之所以如此經典,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它可以做到「雅俗共賞」、「老少皆宜」,小孩子看的話是一個純真童話,而成年人去看的話,卻又是一則寓意深刻的故事,可以說《千與千尋》包含了宮崎駿的整個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