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古文化:諾曼人建立阿普利亞公國,羅伯特進軍拜佔庭

2021-01-09 娟姐說歷史

「諾曼」的意思是指北方人,諾曼人的祖先最早居住在北海、波羅的海以及北歐的一些島嶼上。9世紀到10世紀間,尚處於階級分化和國家建立前夕的諾曼人,迫於人口壓力和對當地一些新興國家政權的厭惡,成群結隊地向外進犯。其中的一支於公元841年進入法國西海岸,迫使法國皇帝將其佔領的土地分給他們作為封地,之後他們建立了諾曼第公國。11世紀初,法國諾曼第公國的一些諾曼人,到達義大利著名的聖地加爾諾山的聖麥可朝聖,從此,他們介入了義大利南部各派政治勢力鬥爭的旋渦之中。當時義大利南部正處於極度的混亂之中,阿拉伯人控制了西西里地區,而卡拉布裡亞和阿普利亞則處在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加埃塔、那不勒斯和本尼凡託、卡普亞以及薩勒塔等城市則牢牢掌握在倫巴德貴族手中,他們各不相讓,鬥爭異常激烈。義大利南部的貴族梅洛是反對東羅馬帝國的中堅,諾曼人的到來讓他靈機一動。

他企圖藉助諾曼人的力量擺脫東羅馬帝國的統治,於是開出非常具有誘惑力的條件煽動諾曼人到義大利南部冒險。由於受到極力的慫恿,前來朝聖的諾曼人回到諾曼第公國後,便開始招兵買馬,然後打著朝聖的旗號越過阿爾卑斯山,染指義大利南部的政治鬥爭。但是情況並非諾曼人想像的那樣簡單,018年,這支冒險的隊伍在巴裡被東羅馬帝國的強大軍隊擊潰兩年後,引誘他們到此的梅洛也死了,諾曼人只好四處流浪,靠掠奪為生。生活在義大利南部的貴族們,爭相利用這支隊伍,企圖在內戰中稱雄。貴族們認為,在適當的時候給諾曼人一些好處是非常必要的。1029年,諾曼人從那不勒斯公到了一塊永久的居住地——富饒的阿韋爾薩。在這塊土地上品嘗到甜頭後,越來越多的諾曼人由於不堪忍受諾曼第公國封建主的盤剝,紛紛來到阿韋爾薩,於是,那裡很快就成了諾曼人的僑居地。

作為這批冒險者中的佼佼者,羅伯特·吉斯卡爾於1095年率眾奪取了東羅馬帝國控制下的阿普利亞和卡拉布裡亞,並且以燎原之勢,逐步將東羅馬帝國的勢力排擠出去。之後,羅伯特又脅迫教皇尼古拉二世承認他為卡拉布裡亞和阿普利亞公爵,羅伯特向教皇許諾,如果得到教皇的支持,那麼他從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奪取的領土,全部由教皇管轄。最終羅伯特得到教皇的支持,在義大利南部建立了強大的阿普利亞公國。1071年,羅伯特率領諾曼人將東羅馬帝國堅守了4年的巴比倫城攻破。從此,東羅馬帝國喪失了在義大利南部的最後一個立足點,其統治隨之結束了。諾曼人成了那裡真正的統治者。羅伯特在義大利建立了強大的阿普利亞公國,將東羅馬帝國驅逐了出去。在羅伯特的治理下,阿普利亞公國迅速崛起,東羅馬帝國對此感到十分不安。

況且,佔領義大利南部的諾曼人,並不滿足於當前的現狀,他們想向亞得裡亞海和巴爾幹半島擴張領土,這自然又和東羅馬帝國結下怨仇,隨著矛盾的激化,戰爭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1081年,羅伯特首先向東羅馬帝國發難。他將國家的政務全部交給小兒子羅傑掌管,自己則和長子博希蒙得率領著一支龐大的艦隊向亞得裡亞海進發。此時的東羅馬帝國正面臨著一個百廢待興的局面,馬其頓王朝的統治已經結束,新的王朝科穆寧在阿列克修斯的統治下剛剛興起。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的分裂無疑是雪上加霜,這說明東羅馬帝國已為西方基督教會所不容。義大利南部雖淪入諾曼人手中,而東羅馬帝國對此卻無能為力,在外部的重壓下,東羅馬帝國已經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軍事開銷去和諾曼人抗衡。這種情況下,通過外交手段避免戰禍是唯一的途徑。

於是,東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先後向威尼斯人和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伸出求援之手。神聖羅馬帝國對此愛莫能助,而威尼斯人出於自身利益趁機成了東羅馬帝國的盟友。羅伯特在東羅馬帝國四處求援的時候,悍然拿下了科孚島,然後向都拉索進發。都拉索是東羅馬帝國的西方門戶,它有著非常堅固的城池,守城的將領是出身貴族世家的喬治,他手下的士兵個個能徵善戰。戰爭還沒開始,羅伯特率領的軍隊就遭到了一場劫難,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讓羅伯特損失慘重。正在這時支援東羅馬帝國的威尼斯艦隊恰恰趕來了,和羅伯特的軍隊展開了一場生死大戰,雙方都有很大的死傷,但戰爭並沒有分出勝負。隨後,阿列克修斯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和威尼斯人聯合起來,將羅伯特的軍隊團團包圍起來。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諾曼人憑著超常的戰鬥力,這才突圍出來。幾個月後,諾曼人終於叩開了久攻不下的都拉索城門,打開了東羅馬帝國的西方門戶。

之後,羅伯特揮師東進,準備進一步擴大戰果。但是義大利內部的突發變故迫使羅伯特撤軍,以便應付國內的局面。1084年,羅伯特再次徵討巴爾幹半島,正當節節勝利時,羅伯特卻染病身亡,出徵的行動也就不了了之了。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宗教聖地,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在此誕生。所羅門王曾經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聖殿,所有猶太人都把那裡看做是「流著奶和蜜的地方」;創建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升天,所有伊斯蘭教徒自然把那裡作為心靈中的聖土;同時,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在那裡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此地在基督教徒心目中自然也是朝拜的聖地。於是,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聖地在各個教派的爭奪中變成了一個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桶。為了爭奪這片肥沃的土地,古巴比倫人和古羅馬人,都曾在耶路撒冷留下了徵服的腳印。

到了11世紀,西歐逐漸強盛,隨著城市的興起,商業和貿易得到長足的發展,封建貴族對城市商品和東方商品的需求日漸增加,單單從領地上的剝奪已經不能滿足。此外,當時的西歐實行的是長子繼承制,封建領地由長子來繼承,其餘的諸子只能作為騎士,他們的日常開銷大都靠服兵役和掠奪過往的商旅為生。因此,封建主們強烈渴望向外掠奪財富,富庶的地中海各國便成為他們的首選目標。於是,大封建主和羅馬教廷聯手,打著拯救聖地的旗號,號召基督教徒東徵,去奪回伊斯蘭教控制下的耶路撒冷。因為每個東徵的戰士都在衣服上縫上十字,所以這支軍隊又稱十字軍。從表面上看來,十字軍東徵是一場宗教之間的爭奪,實際上,社會和經濟因素才是導致戰爭爆發的深層原因。基督教徒在當時的西歐是最大的封建領主,如果利用他們發動戰爭,教皇便可以從中漁利,為爭奪封建霸權,進一步凌駕於西歐各國君主之上做好準備,並且有希望重新建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將勢力範圍擴展到伊斯蘭教區域。十字軍東徵的兵源除了騎士外,城市商人是出徵的主要支柱,威尼斯、熱那亞和比薩的商人,企圖從阿拉伯和東羅馬帝國手中爭奪地中海東部的貿易港口和市場。

農民受到封建主繁重的盤剝,加上連年饑荒,於是夢想通過東徵擺脫飢餓和封建枷鎖的桎梏。東方的情形也不容樂觀,當時的塞爾柱王國已經由盛轉衰,與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徵戰導致他們無力阻止西方的入侵者。1095年11月,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中部的克勒芒召開宗教會議,西歐的幾個重要國家派出各個階層的數千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教皇在會議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鼓動封建主、騎士和農民到東方去清除異教徒,拯救耶路撒冷。於是,受到鼓動的各階層人士迅速集結起來。1096年,法國和德國的農民在僧侶彼得和騎士華爾特的領導下向東方進發,這批烏合之眾剛到小亞細亞就遭到塞爾柱人的全力一擊,結果全軍覆沒。1096年秋,法國、義大利與德國的封建主和騎士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東徵,這支隊伍組織嚴密,裝備精良,人數眾多,有著極強的戰鬥力。1097年春,十字軍進入亞洲,由於遙遠的東徵之路缺少給養,士兵們的生活非常艱苦;加上塞爾柱人又趁機發動襲擊,所以雖然十字軍一路攻佔了很多重要城市,但兵員銳減,戰鬥力急劇下降。1099年,十字軍終於攻佔了聖城耶路撒冷,巨大的代價讓他們對耶路撒冷展開了瘋狂的屠殺,耶路撒冷在他們的手下幾乎毀滅了。這就是十字軍的第一次東徵。

相關焦點

  • 作為海盜後裔的諾曼人,如何完成「蠻族到王族」的轉變?
    圖三 諾曼公爵威廉畫像後來陰差陽錯,和威廉一起打拜佔庭的弟弟羅伯特,當上了阿普利亞公爵,派兵東徵拜佔庭,就這樣通過戰爭徵服,並且壯大經濟實力,羅伯特建立了西西里諾曼王朝。諾曼人十字軍東徵阿普利亞公爵的兒子博希蒙德只分到了父親遺產的一小部分。後來,羅馬教皇發動十字軍東徵,收復耶路撒冷,博希蒙德就加入了隊伍中,並成為第一次十字軍的主力。博希蒙德在十字軍東徵中立下了赫赫戰功,還獨自創立了安條克公國。
  • 作為創造英語的老祖宗,諾曼人是如何用鐵騎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大約在同一歷史時期,另一批諾曼人正朝著歐洲大陸進發,進行一場對後世影響深遠、貫穿這塊大陸歷史的探險,那麼這些勇士們是誰,他們留下的影響為何這麼深遠?故事要從200年前開始,那時維京人開始在法國北部海岸定居,其為斯堪地那維亞人北歐大遷徙的一部分。當地法國人用這些侵略者的故鄉來稱呼他們,稱他們是諾曼人。
  • 喜歡打劫的諾曼人復活了!探秘英國歷史扮演組織
    經過數代人的融合後,他們逐漸接受了法蘭克文化和語言,並成為天主教徒,但其獨特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特徵並未完全消失,尤其是保持了北歐人能徵善戰、吃苦耐勞的特質,諾曼人在中世紀稱得上備受推崇的優良武士,戰功顯赫。他們從薩拉森人和拜佔庭人手中奪取義大利南部和馬爾他島,由羅傑二世建立了西西里王國。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則率領遠徵隊在1066年的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並徵服了英格蘭,創立諾曼第王朝。
  • 諾曼人的徵服,結束貴族民主制,成為英國封建主義興起的推手
    英國雖然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的國家之一,但是,封建主義在英國的發展的過程卻顯得不那麼夠看。並且,英國封建主義的興起,並不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然引起的社會變革,而是在諾曼人入侵後,進行的一個封建嫁接,從而結束英國原本的帶有民主性質的貴族統治,推動封建主義在英國的發展。
  • 諾曼人的「成功」,代表著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被同化
    哈斯金斯在20世紀早期寫作的時候,著重指出同化作用是諾曼人身上的一個關鍵特徵。隨著這樣的邏輯思路進行推理,結論就是諾曼人的「成功」就代表著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被同化,即會從歷史上消失,而這一觀點在1995年受到卡桑德拉·波茨的響應此外,在BBC播出的關於諾曼人的紀錄片中,羅伯特·巴特利特也持這樣的觀點。
  • 開疆拓土的拜佔庭皇帝為何讓塞爾維亞得到了自由?
    他被中國的遊牧部落西遼從河中地區[阿姆河(Amu Darya,即烏滸河)以東]趕了出去。努爾丁從理論上講應該對他效忠,但是其在地中海地區為所欲為。在 1156 年,他花了一年的時間試圖把南部義大利(阿普利亞和卡拉布裡亞公國)從諾曼人手中奪過來,但這次徵戰的結局卻讓他大失顏面。他的將軍約翰·杜卡斯(John Doukas)試圖迫使海濱城市布林迪西(Brindisi)投降,卻掉入諾曼海軍所設的陷阱,跟拜佔庭艦隊的殘部一起被俘。
  • 為何對拜佔庭人來說,十字軍的東徵回事一場災難
    歷史原創作者:卿汶萊講歷史1000年時,拜佔庭仍然實力強盛,政局穩定。拜佔庭馬其頓王朝最成功的統治者「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不遺餘力地徵戰在巴爾幹地區,他很快就讓保加利亞人歸依自己的政府,並讓他們接受了東正教。幾年前,他不顧親妹妹的意願,把她嫁給了很快就要受洗的弗拉基米爾一世,從此把基輔羅斯劃入拜佔庭的控制。但是,這些光輝的歷史並沒有持續多久。
  • 歷史解密:十字軍騎士和拜佔庭重騎兵的最後輝煌,到底經歷了什麼
    事實上,從匈人入侵開始,羅馬—拜佔庭帝國就見慣了這種作戰模式,之後10世紀的佩切涅格人也是這種作戰模式。在拜佔庭馬其頓王朝徵服者時代,東羅馬步兵弓箭手與騎射手的箭雨,足以將遊牧騎射手驅離。而普通的中型快速重騎兵,則能極快地接近敵軍,將敵軍騎兵衝得七零八落。如果敵方有重型騎兵甚至超重裝騎兵,就由最精銳的拜佔庭鐵甲重騎兵出擊。
  • 奧斯曼與拜佔庭的聯姻:在歐洲,他們不再是敵人,是拜佔庭的親戚
    接著,拜佔庭皇帝十分不明智地指使人在自己的宮殿裡殺死了羅傑·德弗洛爾。結果,原本是被招募來保衛拜佔庭帝國的加泰隆尼亞人開始視希臘人如仇讎,並且聯絡小亞細亞的土耳其人共同對抗拜佔庭帝國。就這樣,這群加泰隆尼亞人率先將有組織的土耳其人引入了歐洲,對抗希臘人。後來,加泰隆尼亞人躲到了色薩利(Thessaly)地區,卻把大量的土耳其人留在了色雷斯和馬其頓。
  • 在10世紀上半葉,拜佔庭與基輔羅斯之間的關係慢慢走向成熟
    如果俄國後來以一般伊斯蘭教力量的身份出現,世界歷史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元860年,就在一位保加利亞統治者接受洗禮宣布第一個基督教斯拉夫國家正式出現的前幾年,一支由200艘船隻組成的遠徵軍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市民們受到了極大的驚嚇。
  • 悍勇斯拉夫人一:俄羅斯、波蘭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
    a,4-6世紀(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斯拉夫人中開始出現部落聯盟,隨著民族大遷徙的衝擊,逐漸分化為三大支系;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及南斯拉夫人。 四,公元623年,斯拉夫人在捷克地區建立薩摩公國,是最早的斯拉夫人國家。 九世紀末,維京人的後裔諾曼人(後斯拉夫化)建立起了強大的基輔羅斯(第一個俄羅斯國家,統治俄國達700年。)
  • 拜佔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一城三名,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中心
    據說世界四大古都是義大利羅馬、希臘雅典、埃及開羅和中國西安,不知出處。不過這其中的雅典卻從來都不是古都,古代也沒有任何一個帝國的首都在雅典,如果真的要選擇四大古都的話,那麼選擇君士坦丁堡明顯要更為合適。
  • 歐洲四個公國,除了安道爾公國,其他三個是哪三個?
    公國一般是以大公為元首的國家,大公是公爵,但不是所有的公爵都被稱為大公,只有皇子、公國元首這樣的才能稱為大公。現在中國很多人的微信地址大都是填寫的安道爾這個國家,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安道爾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公國,除了這個國家是公國以外,還有三個國家是公國,分別是:盧森堡大公國、列支敦斯登公國、摩納哥公國。
  • 千年拜佔庭:古典與現代、希臘與拉丁在這裡交織
    所幸的是,拜佔庭藝術和歐洲繪畫的萌芽被保存了下來。此外,毀壞聖像運動淨化並喚醒了希臘人的智慧。若是沒有這次運動,世界可能永遠無法見證拜佔庭藝術所成就的繪畫表現與形式主義的完美結合。從當時來說,斯拉夫人在塞薩洛尼基傳教士的影響下皈依基督教並且傳承了其文化,而凱撒巴爾達斯(Bardas)又建立了君士坦丁堡大學,這些已經為富有品味和知識的文藝復興埋下了伏筆,而這也為帝國盛世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來說說,現在英國女王還有諾曼血統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在前面說維京人時講過,公元994年丹麥王「八字鬍」斯維恩入侵英國,前後歷時19年,終於在1013年徵服英國,自稱國王。那原來的英國國王哪去了呢?就流亡到諾曼第,投奔了他的嶽父諾曼第公爵,從那以後,他們這一家子人就住在諾曼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