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群眾嘗到了「生態旅遊」的甜頭
羅軍 省人大代表、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黨支部書記
自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以來,村裡的幹部群眾保護生態的意識和積極性非常高。近幾年來,我們村依託優勢資源,不斷拓展扶貧路子,補齊群眾收入短板,讓群眾嘗到了「生態旅遊」帶來的甜頭。
草原綠了 牧民笑了
才讓卓瑪 省人大代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鄉哈龍村牧民
國家公園建設讓我們世代居住的草原發生了不小變化。我們牧民的根在草原,就要守護好草原。現在我們村上有很多生態管護員,越來越多的牧民開始放下牧鞭,端起了「生態碗」。
國家公園 青海最美的名片
馬桑傑潔 省人大代表、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第二小學教師
青海是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承擔國家公園「雙試點」的省份。隨著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門源境內生態環境得到優化提升,現在「國家公園省」已成為青海最靚麗的名片和最響亮的招牌。
探索建立「村兩委+」工作模式
張毓 省政協委員、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
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要求,打造了祁連山國家公園三大高地建設,探索建立了「村兩委+」工作模式,這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
為國家公園提供智力支撐
東主才讓 省政協委員、青海民族大學藏學院教授
建設國家公園示範省,是我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為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培養專業人才,帶著學生深入國家公園腹地,做一些國家公園建設的重大選題,為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上好保護環境這堂課
賈玉蘭 省政協委員、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完全小學教師
這些年來,我們將生態保護的理念帶進課堂,讓學生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並且通過學生去影響家長,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大家保護三江源頭的意識。今後,我們將繼續上好這堂課,為國家公園示範省的建設添磚加瓦。(孫海玲 張多鈞 鹹文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