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介紹了古希臘的神話,眾神之間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估計讓清純的小夥伴們瞠目結舌。
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兩個源頭是古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它們都是源自於神話的。我們今天去歐洲旅遊,看到前人留下的這些藝術精華,他們的創作題材也大多來自於神話。
但是如果我們把希臘神話的維度再拔高一點,單就「神話」這個詞來思考。它對於整個人類的藝術來講,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其實,世界各地的早期藝術也基本上都是從神話而來,可以說讀懂了神話,就讀懂了小半部藝術史。一方水土養一方神話,古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古埃及文明、中華文明,都有各自不同的神話譜系,甚至中原地區和古蜀國的神話也都不盡然相同。
那我們要怎麼理解這個紛繁複雜的神話世界呢。我在第一篇文章中就說過:所有複雜的事物都有一個簡單到一的緣起。
我們把世界上最重要的幾個神話體系拎出來就會發現它們都有著相似的內在邏輯,有著所有神話都逃不開的命題。
首先為什麼會有神話,就像我們小時候追問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一樣,當然長大之後知道是父母生出來的,而父母又是由祖父母生的。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最早的祖先到底是誰生的呢。
這個問題同樣也困擾著我們的祖先們,他們也想知道自己是哪來的。那個時候也不存在科學這種東西,於是這些追問和疑惑也就慢慢變成了人類的想像。
所以我們扒開紛亂的神話故事的外衣,其實困擾我們最深的問題只有兩個:世界是從哪裡來,人類從哪裡來。
希伯來文明、古希臘文明、中華文明都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中華文明說盤古開天闢地,古希臘文明說混沌之中生蓋亞,希伯來文明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這三個著名的神話雖然神長得都不一樣,但內在邏輯竟然那麼相似,第一它們都認為世界一開始是一片混沌,第二它們也都認為在混沌當中會有一個創世神。
神話的起源其實就是源自人類對自身的認知,換句話說他們創造神話的過程就是一個對自我慢慢認知的過程。比如有人說世界最開始是一片混沌,可能是當時的人們看到了其他生命的孕育過程,通過這樣的過程反推世界可能的樣子。
比如,雞蛋中一清一濁兩股液體就孕育出了小雞,對比天空清澈透亮,看看大地渾濁厚實,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感想和推論。所以大家都認為世界一開始是一片混沌。
另外一個相似的點,都有一個創世神,注意是一個不是一堆。中國是盤古,古希臘是蓋亞,聖經裡是上帝,為什麼只能有一個神呢,是因為一個雞蛋只能孕育一隻小雞嗎。
當然這也是我們今天基於這個已知的事情對遠古人類的一種推理。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命題,沒有最終的正確答案,我們也不知道古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解決了世界從哪裡來的問題,那麼人是從哪裡來的呢。
先民們的回答驚人的一致。聖經在《創世紀》裡說,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捏出人,一口氣吹在鼻孔裡,立馬便有了靈。希臘神話裡是這樣描寫普羅米修斯造人,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沾溼調和起來。中華文明是女媧造人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
這三個故事竟然如此的一致,都認為人是由泥土造出來的。為什麼那個時代的人們如此堅定地認為人和土地之間有著深刻的聯繫呢。
遙遠的天空會讓人有無限的遐思,自然的萬物會讓人類恐懼,但是只有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載體,它賦予人類延續生命的物質資源。從東非大草原的類人猿開始,人類一直都是在這片土地上混飯吃,所以就不難想像先民們會把土地聯想成為一位生殖力旺盛的婦女,然後用土地來造人,也稱之為大地母親。
人類進入氏族社會後,學會用泥土去燒制一些陶器的時候,不免聯想到泥土既然可以做成各種器皿,那麼泥土能不能造人呢。再加上我們在地裡勞作的時候身上會產生汗泥,所以古人就覺得那代表著我們是泥土做成的。
當然,那個時候一切全靠想像。所以先民們就大膽的假設說原來世界是一片混沌,混沌中有一位創世神,神用泥土造了人,然後我們世世代代繁衍下來。你看,人類在蒙昧時期,想法所能匯總出來的精華都濃縮在了這些神話裡。
這些神話對藝術最基本的影響,就在於成為早期藝術創作的母體,藝術在神話裡生根發芽,形成了不同的體系和風格。今天我們所熟悉的那些偉大的藝術作品,如神阿努比斯、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雕像、大衛雕塑,以及中國古代墓葬中的壁畫,無一不和神話有關。
如果我們今天要跟孩子去講藝術的話,不妨從神話開始。而當有一天,你來到梵蒂岡的西斯庭教堂,看到了米開朗基羅偉大的穹頂畫《創世紀》,或是去到敦煌,看到壁畫裡飛天的形象,相信你也能比別人更能深刻地體會到那些優美且富有想像的故事,才是藝術永不枯竭的靈感來源。
神話其實就是當時人們的追問,問的就是我們從哪裡來,而知道了我們從哪裡來,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我們要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