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漢隸書寫一個四言自對聯,請方家指正

2020-12-12 肖連成

書法作者/肖連成

書法作者/肖連成

簡釋:晚餐後,伏案靜思,腦海裡跳出:「秋韻神州」這四個字,感覺它又是一個四言本句自對聯,於是用白天創作書法作品裁下來的邊角廢料,摺疊成一個橫幅,然後揮毫潑墨,盡興書寫了這四個字。「秋韻」對「神州」是十分工整的一副二字對聯,把它們歸在一個橫幅上,就形成了四言本句自對聯了。這個句子,估計是沒有出處的,純屬於本人自己創作並書寫的;如果有出處,也應該是機緣巧合,友友們是不是這樣認為的呢?歡迎在留言區留言,並予以斧正為謝。

相關焦點

  • 漢隸書寫四言自對聯(附小知識),請諸方家斧正
    坐了一會,想起了一個四言自對聯「心靜福長」,說實話,我不知道這四個字出於何處,也不知道是誰說的了,覺得意思甚好,於是鋪紙調墨,用漢隸書寫了這四個字。為什麼說它是四言自對聯呢?首先來說,它是四個字,故稱四言;其次按照對聯的規則,它又屬於本句自對,即「心靜」對「福長」,從寬對上講,對得還是比較可以的。心對福(福字既可以作形容詞用,也可以作名詞用),靜對長,無可挑剔也。友友們覺得我這種看法對不對呢?
  • 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好的內容方顯大氣磅礴之感
    對聯已成為書法家們書寫作品時的一個選項,一般選擇五言、七言的較多,因為字數少的對聯,會使作品顯得吸引眼球,方顯大氣磅礴之感。對聯書法的書寫講究墨色、大小、虛實、輕重等對比關係,通過墨色的對比,製造出輕和重的關係,一般是左右相對,也有前後相對,這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也由字的難易、筆畫多少進行調整,沒有固定的規範,只是要體現書法中的總體要求即可。接下來欣賞幾幅當代書法家對聯書法作品。
  • 「大愚書論」恢弘大氣,漢隸形成過程中的破圓立方
    隸書在秦本來只是一種便捷書寫的輔助性書體,但也正是因為其書寫便捷的優勢,在秦統一後的十幾年間很快便風行全國,正式的文字小篆反而流行不廣,但就當時的秦隸而言,要成為一種官方使用的正式字體還有諸多不足。睡虎地秦簡一是秦隸的產生主要是為著書寫的實用方便,並未過多考慮美觀的因素,這表現在有些字寫的傾側歪斜,甚至會通篇向一個方向傾斜。二是秦隸表現出明顯的過渡字體的特徵,部分字體已成明顯的方形,大多數字體外輪廓仍保留著圓弧特徵,秦隸的圓不如大篆圓的渾然,其方也不如以後的漢隸端正。
  • 這副對聯的作者你真的寫錯啦
    早些年我曾拜訪吳行先生,和他聊到書法創作,他說:「最捷徑的創作就是用你學碑帖集字創作成作品」。宋代大書法家米芾也說:「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蓋取諸長處,總而成之」。圖片來自網絡書法作品形式有橫幅、對聯、扇面、手卷、匾額、中堂、鬥方等多種多樣,對聯,在書法創作中是相對容易掌握的一種作品形式。
  • 書法字帖|漢隸《張遷碑》高清完整拓本
    此碑自出土以來,為歷代金石、書法家所推崇。在眾多的漢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樸、厚重、典雅取勝,字裡行間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間樸質之風,格調峻實穩重,堪稱神品。它起筆方折寬厚,轉角方圓兼備,運筆遒勁而曲折有力,落筆穩健,可謂是漢隸方筆系統的代表作。
  • 貼錯對聯不順一年,你家對聯貼對了嗎?
    [民俗國學] 貼春聯有什麼講究貼錯對聯不順一年,你家對聯貼對了嗎?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
  • 長沙縣高橋鎮:「農民詩人」自創對聯,書寫鄉風文明
    平日裡他們互贈自擬自寫的對聯,陶冶情趣。「數千年未絕輝煌文明之聲於世界,新時代更見騰飛巨龍傲立在中華」……他們將對聯張貼在大門兩旁,提升了美麗庭院的生活品味。董國安、周克儉平日喜好琴棋書畫詩酒花。董國安是一名鄉村醫生,他的妻子是一名退休教師。鄉鄰為感謝夫妻倆的照顧,特贈對聯一幅,「國手懸壺堪濟世,園丁樹蕙者斯馨。」
  • 揚州八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之外的又一絕——對聯
    其實多才多藝的板橋居士除了詩書畫,他還有創作對聯的頂尖技藝。鄭板橋由於有詩書畫「三絕」,所以他創作的對聯也經常與其他「三絕」交叉配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比如有書法對聯,就是把對聯書寫在條幅上;又比如書畫對聯,就是題在畫上的對聯,俗稱題畫聯。
  • ...大書法家寫給北洋總理的對聯當做醜書和垃圾,這錯誤犯得有點意思
    民國年間的高中畢業生曾經把家傳的翰林許承堯寫給北洋總理的對聯當做醜書和垃圾,這錯誤犯得有點意思!本人就以親歷的故事講一個道理,對事不對人,人名隱去,以張某代替之。讀者若對號入座,聽其自便。張某生於官宦家庭,民國年間於省城高中畢業。
  • 對聯中常用的單邊自對法,學對聯的人可以多看看
    自對的本義為本句內的詞語前後形成對偶,然後再上下聯之間相對,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變成了只強調本句內詞語的對偶工整,上下聯之間反而可以相對寬泛,甚至可以不形成對偶,最後發展到單邊分句間自相對偶,上下聯之間的詞性、節奏甚至重字都可以不再考慮相對。
  • 嶽麓書院大門上的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
    而就是寫在這樣一座古老書院大門旁的一副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但也曾遭人誤解,也同樣事出有因。清末光緒廿九年,即公元1903年,已有千年歷史的嶽麓書院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併為湖南高等學堂,沿用了書院的舊址。到了中華民國15年,即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學堂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這也許是我國歷史上由書院演變成大學的唯一範例。
  • 10副智慧對聯: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上聯講積德貴在一個「寬」字,因為德指處世、處世之道,萬法歸寬,寬有慈,寬有仁,寬有義,可以是寬厚,是寬和,是寬恕,是寬容等。正如《尚書》有言:「有容,德乃大。」 下聯講求福貴在一個「儉」字,因為福指自處,是儉省,是儉樸,是儉約。儉,作為先哲老子的三寶之一,在自處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修養。
  • 非常實用的書法用詞大全
    題款所用字體按照傳統慣例,原則上遵守「今 不越古」、「動不越靜」的規矩。一般來說,如以大小篆為正文者,落款就用隸書、章草書寫;以隸書、魏碑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書書寫;以楷書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書、楷書書寫。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雙款:款式不僅有單雙之分,也有上下之別。雙款,就是在右上位置書寫贈送對象,在左下位置書寫自己的名字等內容。
  • 過年對聯要這麼貼,很多人都貼錯了!導致一年運勢都不好!
    新年這一天我們不僅僅只是要準備年夜飯,更是要把家裡面給布置的張燈結彩的,那自然是少不了家裡面的對聯貼放了,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對聯怎麼貼,希望我們在進行家裡張貼對聯的時候,能夠有一個好的方法,這樣才會讓家裡能夠設計的更加喜慶,歡歡喜喜的過個團圓年。
  •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
    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②按時間先後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 對聯例話(42):對聯中的婉曲與制謎
    作者故意將本意隱去不說,而將其折繞為:富貴生活我們貧寒之家是沒有的,只有月亮和燕子不嫌棄我們,常來光顧,藉以暗喻世態的炎涼。(3)白衣御史嘲諷黌門秀才聯:劈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咬開銀杏,白衣裡一個大仁。據說這副對聯,是從前一個白衣出身的御史,受到前來迎接他的黌門秀才們的輕視,縣令出此聯來教訓他們。
  • 神問答|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
    導語:我們的老師說是以前的學生出給他的,困擾他很久了關於「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見笑了,請大家批評指正!2、以下觀點被434人點讚、並有387個交流討論:這種拆字聯對仗工整太難了,單蟲合起來是「蟬」字,蟬即知了,所以下聯要有一個能拆的字,這個字還要有個別名,裡面還包含了一個典故,即鳴蟲春生秋死,要完完整整對出來,實在是很有難度。我勉強對一個,堂前隹馬,哪馱青白普通人。隹,古同「巍崔」,高峻的意思,隹馬即駿馬。
  • 對聯第8講
    這副對聯中上下皆巧用了擬人手法,將普普通通的山和水,刻畫的生動,活潑,躍然眼前,引起讀者共鳴,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如果說「對」是對聯的骨架,那麼,「聯」就是對聯的精髓,失去關聯,也就不稱其為對聯。那麼如何做到上下關聯呢?對聯的精華在於上下對稱,不僅是形式,更主要的是內容也要對稱,對舉,對等。
  • 過年什麼時候貼對聯?對聯上下聯怎麼區分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人們曾用「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來評價春聯。貼春聯,是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重要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 對聯成為熱門考點,這些中考高考題值得研究!
    如何貼對聯通常春聯有兩幅直聯一幅橫聯,直聯的每幅最後一字有平仄聲韻,正確的貼法是「仄起平收」,仄聲為上聯,平聲為下聯。傳統貼春聯的順序為「先右後左」,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批文字的順序也是從右至左。如今由於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但要與橫批對應,且同一庭院只能用一種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