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興被制裁和打壓的時候,作為老對手的任正非卻下了這麼一條指令:
嚴禁華為對中興落井下石,不許去搬設備,不許在這個時候去挖中興的牆角,要求華為法務部和中興全面和解!
雖然華為和中興打了幾十年,但當一家真的落難了,另一家還是會同仇敵愾,不會趁火打劫。從這就能看出任正非老爺子的高風亮節實在讓人佩服。
提起華為多年的奮鬥史,就不能繞過一個名字,那就是中興。這對多年的競爭對手,同處深圳,同處通信行業,二十多年來不曾中斷過比拼,兩者也在這相互比拼中不斷攀升,成就了各自的王朝霸業。
現在,人們談論中國企業界,在任正非所從事的通訊行業,總喜歡把他與候為貴相比,評價二人的做事風格時會說侯為貴是「以和為貴」,任正非是「是非不分」。
華為壯大後,兩家公司在業界又有了「華為是狼,中興為牛」一說。前華為副總裁劉平在他的《華為往事》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有一次,我陪任總見一批郵電局的客人,談到興起的時候,任總脫下襪子,一邊摳腳丫子,一邊慷慨激昂地給客人演講。中興的掌門人侯為貴看上去像一個退休的老工程師,溫文爾雅,說話慢條斯理。」
其實,任正非和侯為貴只是因為生活經歷和環境不同,才會一個顯得比較粗獷,極具軍人氣質;一個顯得比較細膩,更具知識分子和技術幹部風範。
侯為貴的語言能力和演講才能就像他的性格那樣,溫和、穩健,雖然缺乏任正非的偏執、犀利、思辦的鋒芒,但卻以其中庸而深刻的哲理,影響著中興的「氣候」。
他們兩人帶領的團隊和企業的性質也截然不同,一個由草根萌生,一個脫胎於國企,所以企業文化也必然存在差異。
對任正非來說,企業最重要的是活下來,他本人的決策、高管的輔助和員工的執行,三者合起來就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運作的高風險使得任正非需要所有華為人共同承擔風險,而唯有給予足夠的利益和灌輸艱苦奮鬥的精神,才能促使員工承擔起風險。
對侯為貴來說,中興先天脫胎於國企的緣故,企業沒有生死存亡的問題,只有收益的問題。中興高級副總裁何土友這樣描述侯為貴和任正非的工作作風:
「我初次接觸侯總的時候就感覺他像國有企業的廠長,一個老工程師的感覺,對人比較慈善和友好,他比較強調人性化的一面。而華為完全按照軍事化的方式管理人,賞罰比較清晰,他認為好的事情他就會很快去做,如果你做得不錯,他可以把你捧到天上去;如果做得不好,他可能腳把你踩在腳下,這使華為員工之間的競爭很激烈,也很殘酷。」
如果說任正非和侯為貴之間只有差異,也許就不會有戰爭。事實上,他們都有遠大的抱負,都有對科技的熱愛與追求。
在他們所處的那個年代,一般人在40多歲就已經開始考慮退休以後的事情,但他們卻來到深圳,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之路。
正因為他們的戰略目標相似,且前進方向也一致,「拼殺」的事情就無法避免。雙方的「戰火」從國內延伸到國外,在歐洲、印度、尼泊爾等地展開激烈爭奪。
這期間,雙方你爭我鬥,半路截住對方投標人員的事情時有發生,但打歸打,罵歸罵,都是一個"媽"生的,03年思科起訴華為侵權時,中興就曾發聲力挺華為。
而到了2018年,中興出事的時候,華為也是力挺中興,任正非還寫了一封信告誡員工:「不要趁火打劫,不許在這個時候,去挖中興的牆角,搶對方的客戶。」
這就是中國企業家,這就是華為,這就是任正非,在大是大非上是能站得挺、立得住的。2019年,華為在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華為的成功,似乎證明了任正非總是有著超群的邏輯和眼光。
任正非43歲自主創業,領著「土狼」般的團隊縱橫海內外,在高科技領域過關斬將,傲視群雄,最終締造了震驚世界的科技王國。華為的成功,到底有什麼秘密?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任正非傳》它是知名財經作家孫力科歷時十年,重磅之作!超權威、超豐富、超真實的任正非傳記,親述任正非跌宕起伏、傳奇精彩的一生。
第一章 誰是任正非?
1.不凡的父輩
2.一個特殊的時代
4.轉折:另一種人生的開始
5.華為誕生記
第二章 踏上新徵程
1.覓得商機,美國之行
2.華為前途,喜憂參半
3.「與時俱進」,才是發展王道
4.打一場「持久戰」
……
書本非常精彩,讓人讀了熱血沸騰,充滿幹勁,適合家庭閱讀。這本書全網爆賣,原價58元,現在特價38元,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入手一本,參透任正非一生的智慧!點擊下方的連結就可以購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