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黑龍江伊春分行援建的神樹村景觀大門
走近美麗的神樹村,一座設計精美的樹形拱門緊緊鎖住人們的視線,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對這座小村庒裡發生的故事一探究竟。
「那不是建行駐村工作隊的老李嗎?」順著村民手指的方向,一輛灑水車正「唱著」歡快的歌,在清晨的街道上穿行。乍見老李,一身「迷彩服」與當地村民無異。他笑言,駐村四年多來,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早就和他們打成一片了。
「以前我們村基礎設施很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根本無法出行……現在你看,道路乾淨整潔,牆麵粉刷一新,綠化樹整齊劃一,這一切翻天覆地的變化,都得益於建行駐村工作隊的真情幫扶」。說起神樹村這幾年的變化,村支書和村民們感慨萬千。
建設銀行黑龍江伊春分行向神樹村捐贈的灑水車(左為建行駐村幹部李秀民)
先富「腦袋」後富「口袋」
了解鄉風鄉情,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圖為李秀民(右)與村民搶收秋糧
黑龍江省伊春鐵力市神樹鎮神樹村是省級貧困村、革命老區。由於歷史、自然等原因,該村發展相對滯後,貧困發生率較高,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有建檔立卡幫扶戶145戶232人。2017年8月,李秀民作為建設銀行伊春分行派駐扶貧幹部來到神樹村,這一紮根就是四年多。「初來乍到,一頭霧水,兩手空空。」面對貧窮落後的小村莊,剛剛投入扶貧工作的李秀民不知從何下手,覺得「沒有底氣」。「面對熱情樸實的村民,想想黨組織賦予我的責任和使命,我就更加堅定了長駐幫扶的決心……」李秀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很快他就走遍了神樹村的家家戶戶,也熟知了村情民俗,跟老鄉們打成了一片。「他什麼都問,什麼都記。」村支部書記王金江評價道。脫貧需要突破口,李秀民暗自下了決心:要脫貧,困難肯定不小,但要堅定貧困戶們想啥,咱就辦啥;貧困村裡缺啥,咱就補啥。這第一步,李秀民跟村民關係處得「嘎嘎好」,村民家有個家長裡短的事兒,都好找他說。「缺啥也不能缺本事,有了技術老百姓才有生錢門路。」在李秀民的協調和溝通下,上級行為該村黨支部捐贈了一臺電腦和百餘冊種植養殖類圖書,為村民搭建了脫貧致富的技術平臺。
黑木耳大棚基地裡的木耳長勢喜人(左為李秀民)
儘管各方麵條件有限,但李秀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他與駐村工作隊在實戰中慢慢摸索出了經驗,精準扶貧既要找準窮根,突出問題導向,更要符合實際,走村民「夠得著」的脫貧模式。在深入走訪、充分調研、反覆討論的基礎上,李秀民與駐村工作隊一道,為神樹村引來產業扶貧活水,協調籌建了藍天光伏發電站、黑木耳大棚基地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三大利民工程。2018年,引入100萬元資金,為村裡建設150KW光伏發電站一座、為木耳大棚基地爭取資金1萬元;2019年,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到伊森集團、翠花酸菜集團洽談種植大白菜項目,確定種植戶3戶為試點戶,李秀民同工作隊成員出資2000元,幫助村民購買種子化肥,與村民共擔風險。個體脫貧也要帶動全村共富,李秀民同駐村工作隊一道積極謀劃、奔波搭線,有效盤活利用村委會集體廢舊廠房,建起了礦泉水廠,以利潤分紅的形式,實現貧困戶個人增收和村集體經濟收入最大化。神樹村礦泉水廠建成後,李秀民又積極協調市分行集體購買礦泉水廠生產的礦泉水,助力神樹村實現產業脫貧,僅此一項即可創收10萬元左右。
小事當做大事辦
脫貧工作看似處處困境,但在李秀民眼裡,只要用心去做,辦法總比困難多。「秀民同志,我家的房子老是透風漏雨,我們也沒啥收入,你看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2018年10月的一天,村民滕秀琴來到村支部找到李秀民。這樣的情況在建行的結對幫扶戶中非常普遍。經實地勘察,村民的房屋保溫問題讓李秀民當晚難以入眠。第二天,他將此事向市分行黨委進行了匯報。恰逢省行下撥2萬元專項扶貧資金,分行黨委研究決定為7戶貧困戶做了外牆保溫,讓貧困戶在寒冬來臨前住上了暖屋子。屋子暖了,老百姓的心頭熱起來了,紛紛誇讚「黨的政策好!建行駐村工作隊的幫扶很實在!」
李秀民常想,只要老百姓受益,多難解決的問題也要辦,小事也要當大事辦。貧困戶陶正軍的妻子患有慢性病,家庭負擔較重,李秀民得知這一情況後,又跑前跑後協調醫保部門幫她做了慢性病鑑定,通過醫療救助為陶正軍本不富裕的家庭減輕了很大負擔。隨後,李秀民又協調相關部門為貧困戶辦理低保手續,讓更多的貧困戶生活有所保障。他還自掏腰包1200元為神樹村幸福大院的14戶孤寡老人安裝了紗窗,改善村民人居環境,贏得老百姓的交口稱讚。
在今年新冠肺炎肆虐、防護物資緊缺的關鍵時期,李秀民心系幫扶村,主動參與到村口卡點值班工作當中,並第一時間同市分行黨委溝通,分兩批次為村委會、駐村工作隊捐贈防護口罩、一次性手套及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助力神樹村一道共度難關,讓貧困戶、貧困村切實感受黨的關懷和建設銀行的溫暖。同時,李秀民作為一名建行員工,也時時刻刻心系銀行,入村後大力宣傳建行政策,普惠金融、服務鄉村等金融服務思路,讓銀行業務也能在農村得到發展。
打造美麗神樹
從小環境到大環境,人居環境的整體提升是神樹村舊貌換新顏的重要標誌。2019年,李秀民積極爭取5.1萬元扶貧資金,為村裡購買了時風牌704型拖拉機、秸稈粉碎拋灑機、吹道機、颳雪機等設備,春秋兩季為神樹村粉碎還田1520畝,創收3.04萬元,冬季為村委會19條村屯道路颳雪,創收2.75萬元,同時也解決了秸稈留田的火災隱患,減少大氣汙染、方便村民冬季出行等問題。2020年,李秀民積極同市分行協商,報請省分行啟動扶貧資金8.7萬元,為神樹村捐贈一臺東風多利卡D6型多功能灑水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適應村屯綠化、村屯防火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為推進「美麗神樹」建設、保障鄉村快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駐村四年來,李秀民與駐村工作隊一道,積極匯聚社會各方力量,著力改善神樹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村貧困戶危房改造已基本完成;建設進村大門2座;改造神樹村通村路,拓寬1米並鋪設瀝青路面6.7公裡;修建百色路面4公裡;建設神樹村幸福大院570平方米。神樹村「美麗鄉村」的願景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樹古年年發新枝,一枝一葉總關情。幾年來,李秀民採取科學養殖、光伏發電、木耳種植等多類型、多形式的產業幫扶措施拓寬村民就業門路,通過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建設,使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觀,引來金融活水澆灌「神樹」千枝報春,花開萬朵。到2019年末,神樹村145戶建檔立卡幫扶戶已全部脫貧出列,人均收入超過脫貧標準,「兩不愁三保障」均已達標。「用真心、付真情、傾真力」成為李秀民扶貧路上始終不變的座右銘。他的付出不僅深深贏得貧困戶的愛戴和村民的信賴,也得到鎮黨委政府的好評。2019年,李秀民被神樹村「兩委」和鎮政府授予鐵力市扶貧工作隊「優秀工作隊員」稱號。(秦薏顏 趙宏偉)
神樹村礦泉水廠投產運營(圖為建行黑龍江伊春分行駐神樹村扶貧隊員李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