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為百姓「貸」來「牛」日子
在中宣部為科右中旗量身打造的「做牛文章」戰略指引下,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主動擔當,大膽創新,出臺了一系列服務牛產業新舉措,全力支持科右中旗做好這篇「牛文章」,推動科右中旗活體牲畜抵(質)押貸款業務發展,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為百姓「貸」來「牛」日子。
家住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出古拉艾裡養殖戶色音寶力高祖輩都是養殖戶,一直靠養本地牛為生。通過多年經營,如今家裡已經有40多頭牛,但規模很難再擴大。為擴大養殖規模,今年3月份,他通過村委會宣傳得知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的「牛產業」貸款政策,正好符合他所需貸款額度和養牛周期,了解政策後的色音寶力高及時向農行申請貸款30萬元。農行以活體抵押加保證擔保方式投放「惠農e貸」,一周後通過農行掌上銀行APP向他放款30萬元。他利用30萬元貸款購買了15頭西門塔爾牛,將本地牛進行品種改良後,牛的數量從原來的40頭發展到70頭,經濟收入較往年也翻了一番。代欽塔拉蘇木出古拉艾裡養殖戶色音寶力高說:「以前賣牛犢的時候是9000元,現在改良以後我們的牛犢能賣到12000-13000元,1頭牛就差4-5千塊錢,10頭牛就是4-5萬元,20-30頭牛就有10多萬元的差距。」
近年來,科右中旗積極探索金融服務助力肉牛全產業鏈發展,在產業的多個環節下發貸款,保障項目的資金需求,打造牛產業金融服務全流程,促進農牧民脫貧摘帽和產業振興。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行長助理白林說:「中國農業銀行為了扶持牛產業,現在做的是全產業鏈的貸款服務,青貯種植戶是10萬元以內放款,繁殖方面支持10-30萬元,育肥的量大、技術方面的要求也高,額度也大,可以做到300萬元以內,企業的話可以做到1000萬元以內,屠宰加工放到500萬元,下一步想在產業鏈的終端冷鏈加工這塊投放貸款,兩家公司正在洽談當中,大概投放貸款2億元左右。」
針對科右中旗資金需求量30萬元以下的農牧戶,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依託農業銀行總行創新研發的專門服務農牧民的金融產品「惠農e貸」,極大滿足了農牧民融資需求。養殖戶可隨借隨還、隨還隨借,最長期限可達5年,養殖戶按養殖周期靈活制定還款計劃,5年期貸款年利率僅為4.45%。
截至今年10月末,中國農業銀行科右中旗支行農戶貸款餘額9.91億元,支持農牧戶12085戶,其中用於支持肉牛全產業鏈發展貸款餘額8.55億元。科右中旗牛產業由產業發展初期的無肉牛牲畜交易市場、無飼草加工、屠宰加工企業,升級為現有大型牲畜交易市場1家,飼草加工、改良品種、屠宰加工等企業7家的全產業鏈發展,科右中旗存欄50頭肉牛養殖戶達到近360戶,較2018年末增加近160戶,存欄肉牛頭數達34萬頭,較2018年末增加11萬頭,金融支持初顯成效,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融媒體中心記者:李娜 永峰
聲明: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載需標明來源科右中旗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