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後,採取了三大措施,目的是為了什麼?讓朱家傳承萬代

2020-12-14 狐仙說歷史

自從紅巾軍的劉福通死後,朱元璋就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義上還接受小明王的領導。但到了這時候,他想做皇帝的想法卻膨脹了起來,覺得留著小明王對他是個障礙。於是,1366年,朱元璋用小船把小明王接到應天,趁小明王在瓜步過江的時候,派人暗暗鑿沉了船,把小明王給淹死了。

△朱元璋趁小明王過江時,派兵鑿沉其船

朱元璋把小明王障礙消除後,於1367年,又將張士誠的割據勢力給消滅,經過一系列的徵戰後,消滅了元朝的各個割據。第二年,正月朱元璋正式在應天即位稱帝,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四十一歲的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後,朱元璋就想到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永遠當皇帝呢?讓朱家的皇朝傳至千秋萬代,那麼,朱元璋究竟怎麼做的呢?

△被朱元璋消滅掉的張士誠

措施一:封王

自古以來都以血緣關係為主,因此,與皇帝最親近的就是自家的親戚,血緣關係更近的就是皇帝的子女們,同時,他們也是朱家的後代,即是朱家皇朝的繼承人。於是,朱元璋採取的第一個措施:是把兒子們都封了王,其中長子朱標,理所當然地封為太子,其他皇子均稱為「親王」。

△朱元璋的長子朱標

朱元璋這樣做就完了嗎?不,朱元璋不僅給二十多個皇子封了「王」,還分封了土地給他們,目的就是讓他們遍及全國,這樣才能把整個中國,籠罩在朱家的控制範圍之內。這樣一來,朱家的皇朝,不就能傳至千秋萬代了嗎?二十四位王,猶如蜘蛛網般籠罩著中國,就不怕外來侵略,更不怕其他勢力起兵造反。

△朱元璋將二十四位皇子封地於全國

措施二:封功臣

一個皇帝對於國家的功臣,自然要獎勵,更要重視他們,因為他們為皇帝付出汗馬功勞,沒有他們就沒有江山。然而,朱元璋就將開國元勳的文官武將,封公、封侯,為的就是籠絡住他們,如此一來,朱家政權即可得以保全。

△朱元璋的各個開國功臣

當然了,除了那些已離世的功臣,沒有被封公、封侯的,其他還活著的二十四將,均被封為侯。例如:比較典型的徐達,被封為魏國公;李善長封為韓國公;李忠文封為曹國公等人。目的為了什麼?為的就是彰顯出功臣的地位,進而,朱家政權有他們的相助,豈不是更進一步地穩固了嗎?

△韓國公李善長

措施三:設錦衣衛

朱元璋從最親近之處採取措施後,還設立了一個以防萬一的措施,簡單地說:「就是完成了對內、外的措施後,搞了一個特殊的機構,現代的說法則是特務」。朱元璋對自己親信,自然是放下心來了,畢竟他們是自己的子女,但是,對於封了官位的大臣,自然會有一定的風險,為此,朱元璋設立了一個特務機關「錦衣衛」。

△設立特務機關的朱元璋

朱元璋既然設立這個機構,自然就有其用處,對大臣們起著監視的作用,萬事定會有百密一疏的時候,若大的國家,人員眾多,光靠皇帝和主要大臣監督,勢必會有遺漏之處。然而,「錦衣衛」這個特殊機關,就起著監視百官們的動向,一旦出什麼事,皇帝可第一時間知道,國家自然不會陷入危難之中。所以,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目的就是保朱家的政權。

△朱元璋設立的特殊機構「錦衣衛」

總結:

朱元璋為了使朱家的政權得以鞏固,採取了三大措施,封王、封功臣、設錦衣衛,基本上可以說是「十全九美」了,是由內到外鞏固得嚴嚴實實地,再加上特設機構「錦衣衛」,政權基本上是沒有漏缺之處。但是,前人能所為,後人不定能夠所為,因為,打江山簡單,守江山更難。因此,朱家的天下是否能夠傳承千秋萬代,還得看太子們的作為。

作者推薦好書,該書詳細講解了朱元璋的歷史事件,若喜歡可通過該書了解。

大家是否贊同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與探討!

參考文獻:《明史》#明史#

本文為狐仙說歷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帳號!

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作者推薦:

女媧造人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消除寂寞感,增添生機,才延續了人類

大禹的新婚別,出門治水僅是為完成任務?舍小家為大家,著想萬民

神話並不是空想出來的,神話的起源與勞動有關,反抗神而誕生神話

從諫如流的唐太宗,汲取經驗,虛心接受,均離不開這四個納諫之風

相關焦點

  • 朱高熾登基一年就死了,朱高熾的死亡原因是什麼?
    大明皇帝中,自朱高熾到朱厚照是朱棣的血脈;朱厚熜到朱由校是另外的朱家旁系。(朱允炆失蹤,朱由檢自殺就不算了)所以短命加暴斃,不是朱棣一支的問題,應該是普遍存在於皇室的。而其他的閒散王爺裡,卻有不少長壽的,起碼活過60歲的很多,朱元璋和朱棣也都超過了60歲,並且朱元璋在古今全部皇帝裡,都算長壽。所以我估計老朱家應該是有某種隱性的遺傳病,大概率是心腦血管方面的。
  • 朱元璋深夜加班,宮女貼心送熱粥,朱元璋為何恩將仇報將她賜死?
    在你印象中,明太祖朱元璋應該是什麼模樣的?在我看來,自幼貧苦,歷經血火洗禮才登頂皇位的他手中沾染過很多人命與鮮血,應該是一個殺伐果決、心狠手辣的人,性格堅韌,氣質肅殺,面容如狼似虎,總之,是那種比霸道總裁還霸道無數倍的暴君!
  • 朱元璋後人今何在?隱居浙江小山村,為證明身份拿出朱元璋的龍椅
    中國重血脈傳承,追本溯源、尋根問祖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很多人都會往前追溯,看看自己是誰的後代,祖上哪些人又做過什麼事等等,比如明星關之琳、關曉彤都是清朝皇室的後裔。中國封建歷史幾千年,改朝換代無數次,從秦始皇開始算的話,中國歷史上的皇帝都有將近500位,而如今歷史變遷,他們的後代早已散落在世界各地。
  • 朱元璋詢問自己兒媳什麼東西最大時,兒媳心領神會的用四個字解圍
    說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每個人都會想到一個具有傳奇色彩人物的人,那就是朱元璋。實際上,他只是一個草根皇帝,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但是通過他自己的努力,他最終成為皇帝,成為明朝的一國之主。後來,後人對皇帝的評價好壞參半。有人覺得他很聰明,對人民很同情,但有人覺得他很暴力,很可疑,但總之,這個人是對歷史做出了一定貢獻的人物。
  • 朱元璋測問明朝氣數,劉伯溫說「吾主萬子萬孫」,是什麼意思?
    身邊有個這樣的人,朱元璋自然有什麼疑難問題都找他。某天,朱元璋打算問問明朝能存在多久,命人去召劉伯溫。劉伯溫到的時候,朱元璋正在吃燒餅,故意賣個關子,用碗把餅倒扣起來,讓他猜碗下是什麼。劉伯溫掐指一算,說「這是個圓的東西,長得像太陽又像月亮,剛剛被龍咬了一口」,沉吟片刻賣足了關子後,才說出這是個燒餅!朱元璋對劉伯溫的神奇能力更信了三分,給他賜了座,上了茶,直接問道「先生,我老朱家能坐多久的江山?」劉伯溫搖頭道「天機不可洩露,上天自有安排。」
  • 朱元璋雖為一代雄主非常聖明,但是他的偏心,導致兒子被孫子屠戮
    不過,朱元璋作為皇帝,他的偏心卻讓兒子被孫子大肆屠戮。歷史上對朱元璋的評價有很多,有人說他太殘酷,有人說他太狠心,可是很少有人說朱元璋沒有眼光和才能。朱元璋看人的眼光當然非常準。不過,朱元璋和馬皇后情深,所以在他諸多兒子當中,他更喜歡與馬皇后的兒子朱標。
  • 朱元璋原名為何叫朱重八,原因絕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但沒人想過,他老爹為啥給他取這麼個名,這名畢竟太土了啊,這時你可能會說了,老朱家往上數幾代都是貧下中農,又沒啥文化,取這麼個名也正常吧,這你可能就誤會朱爸了,沒準朱爸也想給自己兒子取個響亮的名字。
  • 為保大明千秋萬代,朱元璋花六年寫一本家法,規定:一字都不許改
    而朱元璋雖然和劉邦同為農民出生,而且也經歷的流民文化的薰陶,也有著流氓的狠辣狡詐。但是,朱元璋登基之後最渴望的卻是安穩,就如同農民一般旦求一穩。 朱元璋曾多次對自己的臣子說道:「創業難,守成更難」。他登基稱帝之後,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統治地位穩固,讓他們朱家的統治千秋萬代。
  • 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成為藩王篡位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錯在哪?
    他作為這樣的一個打天下成功的農民起義的領袖,最後登基成為皇帝,他當然希望自己老朱家的基業——明朝能夠千秋萬代,國祚延續下去。所以他做了很多事情、很多的安排、很多的政策都是希望能夠幫助朱家維持住統治,但是很多事的想法是比較理想主義的,等實現起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甚至會挖坑,朱元璋同志就挖了不少的坑。
  • 朱重八為什麼改名朱元璋?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隨著明朝歷史尤其是明粉的一再「科普」,很多人都知道朱重八是朱元璋。而在過去,民間除了朱元璋之外還習慣叫他「朱洪武」。當然,洪武是年號,並非朱元璋的名字。1、朱重八的名字有「家族遺傳」基因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原本叫朱重八。為啥起這樣一個名字?說起來,這跟朱家的「家族遺傳」有關。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人名:
  • 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明朝到底有幾位是英明的君主?
    朱元璋。對於朱元璋的印象,多數人都停留在他濫殺功臣這一層面。確實,對待功臣,朱元璋並沒有跟宋太祖、唐高祖那樣的大度,為了避免他們威脅到朱家天下的統治,朱元璋以各種理由殺死了諸多功臣。但是,除了對待功臣一項,朱元璋做得不好外(事實上歷代開國皇帝,除宋太祖、唐高祖等少數皇帝對待功臣較仁慈外,其餘如漢高祖等對待功臣都是較狠絕的!)
  • 朱允炆答應朱元璋不主動削藩,為什麼他一登基就違背初衷削藩呢?
    」沒想到朱元璋也反問了朱允炆有什麼想法,朱允炆說:「用仁義的禮法對待和約束他們,如果這樣不行那就削藩,拔刀相向。」也就是說朱允炆答應朱元璋不主動削藩,如果哪個王爺有異動再動手也不遲。朱元璋撒手人寰,朱允炆登基,他一上臺就諮詢黃子澄削藩的事情,為何朱允炆突然改變初衷,一上臺就削藩呢?根據前面所說,他的那些叔叔們,兵力最多的才10萬,不足為慮啊?難道他就這麼害怕朱棣嗎?看出朱棣一直有「造反」之心?
  • 陳友諒在鄱陽湖戰敗後,他兒子陳理什麼下場?被朱元璋送到了高麗
    陳理的父親陳友諒是一代梟雄,他帶著60萬大軍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了一場,結果被朱元璋擊敗並且殺死。此後陳友諒的結拜兄弟張定邊帶著陳理前往武昌登基稱帝,這才有了這位陳漢王朝的末代皇帝陳理。好景不長,朱元璋追殺之下,已成強弩之末的陳理,最終只好選擇投降朱元璋,成為了他案板上的肉。
  • 萬代模型公告:對模型品牌「龍桃子」生產工廠及淘寶網店採取刑事...
    萬代模型今日在微博發布公告,宣布要對中國仿冒高達模型品牌「龍桃子」的生產工廠以及淘寶網店採取刑事法律措施。
  • 劉伯溫臨終前送朱元璋一筐魚,所謂何意,朱元璋17年後才恍然大悟
    在民間的各種傳說之中,劉伯溫此人能掐會算、智多近妖,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更是在民間留下了劉伯溫斬龍脈的傳奇故事,讓後人對他十分敬仰。而史書中的劉伯溫也並非是泛泛之輩,他精通兵法、天文、數理,而且用兵如神,運籌帷幄,素有明朝「小諸葛」的稱號。
  • 古代皇帝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諱,朱元璋稱帝後,明朝的豬叫什麼?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養豬不僅是為了吃,還為了積肥。漢代以前,人們養豬主要是放養。到漢朝時期後,人們開始修建豬舍,以圈養豬。南北朝時期,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逐漸代替了以放牧為主的飼養方式,人們養豬的經驗也不斷豐富。隋唐老代,養豬已經成了農民增加收益的手段之一。由此可見,中國人養豬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 結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傳承
    發現:結婚,就是為了名正言順的生孩子呀。結婚以後,男女雙方得和法律意義上的伴侶一起承擔家務,賺錢養家,贍養老人,照顧小孩。責任感必須得有。雙方的親情都得照顧,於是,一下子,就感覺忙了好多,和朋友見面聊天都得擠時間才行。結了婚生了孩子,以後,就得有養孩子的問題。一個孩子現在牽扯到三個家庭。年輕夫妻,雙方的老人一家。
  • 朱元璋稱帝後,她為何敢當面叫他「朱重八」,朱元璋還笑臉相迎?
    朱元璋一生傳奇,在稱帝後,為了給皇孫朱允炆即位鋪清道路,曾大肆殺戮功臣,使得朝中大臣見了他都是膽戰心驚,唯恐說錯了話被殺頭甚至牽連九族。但是,在朱元璋的一生當中,唯獨不敢對一個人濫用皇帝權威,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明朝開國皇后——馬秀英。
  • 明朝皇帝都下黃泉後,朱元璋號召不肖子孫開會,猜誰被罵得最狠?
    如果「明朝皇帝都下黃泉後,朱元璋號召不肖子孫開會」,那麼被罵得最恨的,小編認為就該是明英宗朱祁鎮。因為,朱祁鎮可是老朱家裡頭唯一一個吃過「牢飯」的渣渣,不光葬送了大明的盛世,更是丟盡了大明的顏面!需知道,朱家的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當年費盡千辛萬苦才從不可一世的蒙元手上重奪漢家江山,實現「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偉業。而朱元璋的強悍個性,也極大地塑造了大明王朝的風骨。所以,明朝素以剛強著稱,自立國時起即傲視天下,所謂「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等骨風是何等的偉大,何等的英武!
  • 朱元璋反腐力度如此強硬,這究竟是什麼歷史原因?
    在此種形勢下,社會秩序很難安定,朱元 璋憂危積心,從農民戰爭中發家了的朱元璋深知「步急則殞,弦急則絕,民急則 亂」的道理,為此必須採取休養生息政策,於是告誡臣民「天下初定,百姓財力 具困,如鳥初飛,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約己而愛人,貪者 梭人以肥己爾等戒之」,且地主豪強對百姓仍是強取豪奪,雪上加霜,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