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諱,朱元璋稱帝後,明朝的豬叫什麼?

2020-12-18 歷史文社

豬的歷史,要追溯到4000萬年前。有跡象表明,家豬可能來自亞洲和歐洲。中國的古人首先馴化了野豬,我國的養豬歷史,大約是從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開始。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商周時期已經出現了豬的舍飼,並發明了閹豬技術。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養豬不僅是為了吃,還為了積肥。漢代以前,人們養豬主要是放養。到漢朝時期後,人們開始修建豬舍,以圈養豬。南北朝時期,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逐漸代替了以放牧為主的飼養方式,人們養豬的經驗也不斷豐富。隋唐老代,養豬已經成了農民增加收益的手段之一。由此可見,中國人養豬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在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認為自己身為掌管天下的人,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人,也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他們也很注重自己的名諱。每個皇帝登上皇位後,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避諱自己的名諱與其他的東西相衝。那麼,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姓朱,為了不讓豬和皇家姓氏相衝,明朝的人們是如何稱呼豬的?

朱元璋稱帝後,由於他是草根出身,沒念過多少書,與那些從小受封建思想影響的皇帝不一樣,對自己的名諱並沒有那麼在意。所以,他沒有下令執行一些有關改豬的名字的措施。然而,老百姓很害怕,尤其是殺豬的時候,皇帝心思非常難猜,萬一哪天皇帝心情不好,理解成「殺朱」要追究責任,事情就嚴重了。也不能不養豬,不然吃什麼,拿什麼換錢。可給豬改個什麼稱謂,難倒了不少人。百姓想破了腦袋,都沒能想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後來,有人提出豬在古代被稱為豕,不如就改為豬以前的稱呼。這個提議,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於是,明朝的豬就被人們稱為豕。朱元璋知道後,那是哭笑不得,自己都沒忌諱這些事兒,沒想到老百姓卻放在了心上。不過,這豬改過之後的稱謂,也不是很好聽。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因為自己屬豬,曾一度下令全國禁止吃豬肉,因為他覺得百姓吃豬肉就是在吃自己。令人諷刺的是,他自己卻一直在食用豬肉。後在大學士楊廷和的反對下,明武宗才廢除了這一命令。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管豬叫啥?皇帝給豬改了名,很多人都讀不出
    在歷史上,老朱家的人便是因為自己家的姓氏鬧了不少的糟心事,他們家是「朱」姓,但是偏偏就和老百姓餐桌上的「豬」是個諧音字,這是最為尷尬的。所以,老百姓在「殺豬」之時,倒是像「殺朱」;在「切豬肉」之時,也是像「切朱肉」;在「吃豬」之時,也像是在「吃朱」……於是,有人便說了,這都是心理作用在做怪,大家又不是真的要吃老朱家的肉!
  • 7000年「豬」的變化,豬豚彘到小豬佩奇的變遷
    故事拓展:相信了解過歷史的人們都知道,古代人們很忌諱名字跟皇帝或者皇后的相同,一個字也不行。就如宋太祖趙光義,原名叫趙匡義,因為哥哥趙匡胤是當了皇帝,於是改名為趙光義。在人們看來,名諱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古代人與人之間稱呼對方大多數都是稱字,很少叫名字,因為直接叫人名是十分不尊重人的體現。
  • 朱元璋稱帝後,她為何敢當面叫他「朱重八」,朱元璋還笑臉相迎?
    朱元璋一生傳奇,在稱帝後,為了給皇孫朱允炆即位鋪清道路,曾大肆殺戮功臣,使得朝中大臣見了他都是膽戰心驚,唯恐說錯了話被殺頭甚至牽連九族。但是,在朱元璋的一生當中,唯獨不敢對一個人濫用皇帝權威,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明朝開國皇后——馬秀英。
  • 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麼殺豬行業是怎麼規避皇家忌諱的?
    在古代豬有很多名字,又叫「豚」,「彘」,「豕」,有些地方也叫「豨」,文人雅士也將豬稱為「黑面郎」。豬與馬、牛、羊、雞、狗合稱「六畜」,是百姓生活中重要的生活資源。工業革命以後,生產力水平極大提升,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肉類食物走進千家萬戶,大家都能吃得起了。
  • 朱是明朝國姓,那麼明朝的人管豬叫什麼?逗趣的名字讓你猜不到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比較避諱自己的姓氏,普通老百姓通常也不敢直呼皇帝姓氏,甚至一切與皇帝姓氏有關的名字都要格外注意。更有甚者,皇帝還會下令,除了皇族之外,任何和他同姓的人全部更改自己的姓氏,這更能凸顯古時統治者對自己姓氏的看重。
  • 朱元璋將豬改了個稱呼!明朝國姓是「朱」,老百姓吃豬肉怎麼說?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有著避諱這種說法, 如果有人一旦不小心犯了皇帝的忌諱,那可是要掉腦袋的。比如說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叫做李世民,為了避諱就不夠提人民這個詞,因為人民這個詞裡面含有民字,所以就得避一下李世民的諱。
  • 朱元璋將他幽禁至死,3百年後此人後裔稱帝,年號依然是「洪武」
    朱元璋將他幽禁至死,3百年後此人後裔稱帝,年號依然是「洪武」 公元1343年,濠州大旱,緊接著蝗災和瘟疫大爆發,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便死於瘟疫,和自己的二哥勉強將父母安葬後,朱元璋和二哥、大嫂、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難!
  • 朱元璋指著豬蹄問沈萬三,這是道啥菜?沈萬三妙回3字,撿回條命
    自古就流傳著一句話「伴君如伴虎」,皇帝的性情難以琢磨,跟皇帝相處的過程中,一個字,一句話,都可能惹怒皇帝,給自己遭來殺身之禍。所以,掌握說話的藝術,是在皇帝面前,最重要的生存智慧,其中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禁忌「避諱」。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為什麼古代皇帝有最好的醫療資源,明朝後期的皇帝普遍壽命都不高?
    中華上下五千年,其中王朝更迭變化頻繁,卻不知各位看官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皇帝作為一國之君雖然號稱萬歲,但長壽的卻沒有多少,平均壽命也只有四五十歲。這種現象在明朝更為顯著,相較於前幾個朝代,明朝的醫療水平要較高,但皇帝的壽命卻比前幾朝要低,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呢?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幾位明朝皇帝也因此躥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皇帝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每個人的名字都大有講究,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明朝皇帝取名的那些事。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
  • 朱元璋用膳時吃到頭髮,大廚急中生智回6字,皇帝龍顏大悅還升官
    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伴君如伴虎」,在封建專制的古代背景下,君主立憲制是最重要的存在。身為國家最高權力者的皇帝,最怕的就是別人危及自己的統治,因此,他們大多疑心重重,部下即使有一點小失誤,也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 朱元璋稱帝後,對自己的家鄉鳳陽是一種什麼樣的政策?
    人們對於自己家鄉的感情也是無比眷戀,無比懷念,尤其是發達後,都想讓家鄉變得更好。前幾年,廣東湛江一富豪蓋了258套別墅送村民,竟然送不出去,劉強東後來在微博發話說,這富豪初衷是好的,但農村路滑,人心複雜,一不小心就釀成大錯了。其實這種粗暴回報家鄉的舉動,在明代就有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那就是農民皇帝朱元璋。
  • 馬皇后:被譽為「四大賢后」之一,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難得的好人
    明朝是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念想。最值得稱頌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大腳馬皇后的傳奇愛情故事,朱元璋很多人想必都有所了解。他是古代少有的布衣皇帝,用了短短十五年的時間推翻了元朝,奪取了天下。他能夠奪取天下,很大程度上歸根於自己的結髮妻子馬氏。
  • 古代皇帝的帽子到底有多貴,袁世凱稱帝時都造不起這種帽子
    1915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開始稱帝。袁世凱稱帝這件事是遭到天下所有人反對的,在當時影響很大。我們今天先不看這件事的對錯,看一下袁世凱稱帝時的一個細節就行了。就是袁世凱稱帝時的帽子。從我們現在流傳下來的照片可以看到,袁世凱稱帝時帶的帽子很特殊。和普通的帽子差不多,上面有一個長板。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小名為何叫「重八」
    這個重八就是20多年後才有了「元璋」之名的朱元璋。為什麼要取「重八」這樣一個怪怪的名字呢?雖說取名是極個人的事,但皇帝兒時的私事又何嘗不是他人生的初影。所以,歷來不乏求證者,說法有三。我國古代下層老百姓一般是沒有正式名字的,只有上學的人才起學名,若一旦做官,就有官名。一般老百姓沒有機會上學,又不能做官,就用行輩或父母年齡的數目之和作為稱呼。
  • 稱帝後,對功臣比較殘忍的朱元璋,他是如何對待自己兄弟姐妹的?
    當然,朱元璋稱帝之時,他的那些兄弟姐妹早已不在,或早夭,或餓死,或病死。不過,他們雖未能在生前享受到榮華富貴,但朱元璋卻給予了他們極盡的死後哀榮,其後人更是跟著明朝,享盡二百餘年的榮華富貴。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生有四子二女,朱元璋是家中最小的么弟。
  • 明朝是朱姓當皇帝,因此喊殺豬和吃豬肉都是忌諱!這是真的嗎?
    古代,在封建君主制度的統治下,對皇帝不敬,直呼皇帝名諱那可是要被罰的。如果有皇帝的名字和動物同一個音,那就更得注意,需要避諱的。那我們知道,大明王朝的朱姓和豬同音,那應該怎麼避諱呢?這裡就主要談一下明朝如何避開「朱」和「豬」這兩個詞的。
  • 朱元璋只改了一個字
    古代的時候,封建的君王一直都很注重自己的威嚴感,在維護中央集權的時候,帝王的威嚴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在那個時候,人們在說話的時候,連皇帝的名字都是不能直叫的,即便是在要寫到皇帝的名字的時候,就要換個字來表示。
  • 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達100萬,為何被屠殺殆盡?
    明末時朱元璋的子孫已上100萬!這個數字在當時是什麼概念?朱元璋從明朝建立起,就一直在開枝散葉,直至明朝滅亡時,在短短276年的時間裡,子孫後代人數已高達100萬之巨!這個數字在當時來說是個什麼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