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達100萬,為何被屠殺殆盡?

2020-12-22 七休先生

明末時朱元璋的子孫已上100萬!這個數字在當時是什麼概念?

朱元璋從明朝建立起,就一直在開枝散葉,直至明朝滅亡時,在短短276年的時間裡,子孫後代人數已高達100萬之巨!

這個數字在當時來說是個什麼概念呢?據《明史》《明實錄》的記載,在明末時期全國總人口約5000萬--6000萬。

這意味著當時在全國每5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朱元璋的後代子孫。這樣的畫面,想想實在倍感壯觀!

甚至有人口史專家推算,再給朱明王朝500年,朱元璋的子孫會壓塌半個地球!

朱元璋子孫為什麼會繁衍得如此之快呢?這些後代下場到底如何?是否被清朝斬盡殺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歷史上開局最慘的皇帝,開局一頭牛,裝備全靠打,一朝翻身必須盡情作!

說朱元璋是歷史上開局最慘的皇帝毫不為過,他是世代貧農出身,從小給別人放牛維持生計,家人因沒東西吃活活餓死,後朱元璋淪為乞丐,因此還有「乞丐皇帝」之稱。

朱元璋稱帝後曾回憶說「我19歲之前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餓。連做夢都是在吃東西。」

因為有過這樣深深的恐懼,所以朱元璋制定了分封、就藩等歷史上對皇族最優厚的福利政策,讓他的子孫們什麼事都不幹,一輩子就享盡榮華,不愁吃穿

他鼓勵後代多生子女,只要生了就按人頭領俸祿。據《明史》記載:僅慶城王朱鍾鎰就生子女九十四人,孫一百六十三人,而這僅僅是皇族人口大爆炸的一個縮影。

他規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朱家後代的所有消費都由國家承擔,從10歲起就享受俸祿,結婚時國家提供房屋、冠服、婚禮一切費用,死時還有厚重的喪葬費...

而朱元璋後代的皇帝們為了防止皇族謀反,就實行圈養政策,把其他皇子皇孫當豬養,只要你老實,要什麼都予取予求。

這些人擁有這樣的政治特權和大量資產,當時又沒有太多娛樂活動,整日無所事事,最大的樂趣就是——造人!

甚至最後出現了一個詭異的現象:在家庭聚會中,父子互不相識,兄弟姐妹互不相識,竟需自我介紹…

「我朝親親之恩,可謂無所不用,其厚遠過前代矣。」

朱元璋為子孫們設置了種種特權,也給他們埋下了殺身之禍。

朱元璋為他的後代子孫們設定的種種豐厚待遇,確實讓皇子皇孫們在整個大明王朝期間,都屬於最幸福的那一類群體。

但皇族們的俸祿直接來自各地的財政收入,皇族人口的幾何式增長,意味著財政支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

如山西晉王府,從明初的年俸1萬石增長到87萬石;河南周王府,由1萬石增長到69萬石;湖廣楚王府,由1萬石增長到25萬石……

就在這樣的財富分配中,權貴們的比重越來越大,底層百姓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天下億萬人奉養一家人,讓百姓苦不堪言。

更加惡劣的是,皇族子孫有政治特權,是不受法律約束的,這意味著真正的無法無天,殺人放火、奸淫擄掠、逼娘為娼...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如河南禹州徽王朱載倫,直接從家門口就攔著婦女姦淫,有不從者就把人扔進籠子餵老虎...皇子皇孫們犯下的這種種罪孽罄竹難書。

於是當人們被欺壓到造反的時候,第一個要殺的,就是這些皇子皇孫。

朱元璋的這100多萬子孫下場如何?清朝為何對其斬盡殺絕、一個不留?

其實朱元璋皇子皇孫們的下場,主要有兩大類:

1、被農民起義軍殺死一大批

明末時,「七十二家」起義軍造反,各路義軍對皇族成員有一個殺一個,無論是否投降,無論是否納糧。

以「不嗜殺」特點著稱的李自成,唯獨對皇族後代是斬盡殺絕,每到一地首先捕殺皇族,僅在山西一地就殺掉皇室子孫1萬多人。

最特殊的一個是河南福王,300多斤的大胖子福王被李自成砍頭後,再被殺豬一樣剝去皮毛,然後與幾頭鹿一起放在鍋裡燉煮,並取名「福祿(鹿)酒會。」

2、被清朝屠殺

其實歷史上的王朝更迭從夏商周開始,都有一個良好傳統,就是善待前朝王室,給前朝留有血脈祭祀祖先,也為本朝留有餘地,以免禍及子孫。

但這一傳統在南北朝時期劉裕篡晉稱帝後被破壞殆盡,劉裕篡晉後便把司馬懿的後人們(晉朝皇室)殺的乾乾淨淨,開了一個惡劣先例。從此後,後朝開國皇帝大多都會對前朝皇室斬盡殺絕。

朱元璋的子孫們當然也沒逃過這樣的歷史宿命。其實在滿清剛入主中原時,並沒有開始對明朝皇室的殺戮。

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曾下過這樣一道旨意:只要明朝宗室的人員願意來投靠,都會按以前的待遇好吃好喝供奉起來。

多爾袞的這道旨意,讓當時許多本想逃離並發動起義的明朝宗室安靜了下來。殊不知這只是多爾袞為了穩固統治、減少損傷的緩兵之計。

就在幾年後,出於以下這些原因,清朝就開始了對明朝皇室的血腥屠殺:

● 殺人奪財

經過200餘年舉國之力的奉養,明朝宗親們積累了堆積如山的財產,而當時剛入關的清朝因常年戰爭,國力消耗缺錢少糧。然後他們發現了一個使國庫快速充盈的捷徑,就是找藉口屠殺明朝宗親,然後接收財產。

● 穩固統治

當時民間「反清復明」的呼聲四起,而古代講究師出有名,在王朝更替之際要想起義的話,那麼找個皇室後裔樹立大旗便是最能服眾的了。

於是清政府為穩固統治,開始了對明朝皇室的血腥屠殺。甚至在乾隆年間發現了一個九十多歲的明朝皇室後裔,乾隆帝依舊把他凌遲處死了。

可見在清朝皇帝的眼中,朱家人一個都不能留,否則自己的皇位坐不穩當。

古人們骨子裡頭的「家天下」思想,認為天下就是一家一姓的私產,於是每當王朝更替之際,一定都會伴隨著腥風血雨,和平過渡的政權寥寥無幾!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最怕腐敗,為何又把朱家子孫,培養成朝廷的「寄生蟲」?
    朱元璋的鐵腕手段也換來了清廉之風,以後的數10年之間,整個朝廷都沒有發生巨大的貪汙案。朱元璋在對待兒子們的態度上,又是一個極端。朱元璋為了傳宗接代,也是卯足了勁,生下了26個兒子。不管是呆萌蠢的傻子,還是剛學會走路的小兒,朱元璋一律給予封號。
  • 明朝宗室身為天潢貴胄,為何淪為廢物?這事要怪朱元璋、朱棣
    在清軍、農民軍的雙重打擊,明朝的江山風雨飄搖。當年朱元璋開創明朝,分封諸王,希望後世能夠守住朱家的江山。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數量已經達到十多萬人,然而他們卻沒能保住江山,反而淪為廢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幾位明朝皇帝也因此躥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皇帝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每個人的名字都大有講究,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明朝皇帝取名的那些事。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
  • 朱元璋讓他殺子,他殺了,朱元璋又說了一句話,他就把自己也殺了
    他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因朱元璋「誇」他的兒子劍法不錯,不得已把兒子殺了,不料朱元璋並不滿意,又對他說了一句話,他聽完後憤而自殺。事後,朱元璋卻暴怒,把他家的男女老幼全部發配戍邊。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太祖朱元璋晚年發動大獄,為什麼單單放過了徐達
    導語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一介布衣,勵精圖治,推翻了元朝的暴政,建立了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朝代。他作為中國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於政事,建樹頗多。經過幾次黨獄,明初的功臣被屠戮殆盡,間接導致了明太祖死後靖難之役中朝廷無可派之將。可就在這種特殊政治環境下,明朝開國元勳徐達依然可以功成身退,跟他行事謹慎的作風密切相關。
  • 明朝滅亡吳三桂必須背黑鍋?其實明太祖朱元璋也有莫大的責任!
    明朝的滅亡,不僅有天災,也有人禍,甚至在建立之初的撇腳制度,也讓明朝在中期以後爆發出非常嚴重的問題,到了最後竟然一發不可收拾。要說當時的崇禎一朝的明朝氣數已盡,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大明朝自建立以來,所有的問題和暗病全部在崇禎朝那一段時間內集中爆發,明朝沒有挺過去,就此徹底滅亡。
  • 朱元璋後人今何在?隱居浙江小山村,為證明身份拿出朱元璋的龍椅
    雖然人們可能已經不知道他們的身份,不知道他們是哪位名人的後裔,但是他們卻一直銘記自己的身份,比如2014年的時候,浙江有個村民便堅稱自己是朱元璋的後代,並且還拿出了一定的證據
  • 土木堡之戰:明朝軍隊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但是一場土木堡之戰,讓明朝軍隊的臉面徹底丟盡。這場仗讓明軍將領損失過半,號稱天下第一軍的京師禁衛軍也一敗塗地。在這場恥辱之戰中,大明軍隊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呢?這其實跟明朝的軍事制度有直接和深遠的關係。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在軍制上進行了非常嚴格的制度規定,以防產生不穩因素。
  • 明朝宗室起名規則:明朝皇子名字為什麼與元素中期表高度重合?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由於明朝皇子的名字與元素周期表重合度極高,所以有人說,明朝皇子的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這種說法根本不值一駁——明朝1644年就滅亡了,元素周期表1869年才問世。
  • 明朝第一功臣徐達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嗎
    明朝是倒數第二個封建大一統王朝。清朝為了其統治的合法性和正統性,對明朝有不同程度的抹黑,所以最近這一百年內明朝的風評不算太好。但最近十年明朝的風向標變了,究其原因,或許跟一些網絡文學和歷史小說有關。明朝確實有很多值得回味和斟酌的歷史事件,筆者推出一個新的系列,品味明朝。
  • 朱元璋殺戮功臣殆盡,為何偏偏放過耿炳文?學者:絕不是耿炳文善守
    明朝疆域圖 圖片來自網絡 任何一位馬上皇帝身邊都會集聚一批能徵慣戰之將,如劉秀、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等,可要從殺戮功臣方面來說,沒有哪一位皇帝能超過朱元璋的。
  • 明朝皇帝名字為何獨具特色?原來是朱元璋早有安排!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小農出身的大一統帝國皇帝,因此雖然已是九五之尊,但一些小農的特徵仍然在他身上有著強烈的反映。比如在「家」和「國」之間的平衡問題上,朱元璋的制度設計完全在於傾向於「家」,逆歷史潮流而動事實所謂的「分封制」,造成藩王尾大不掉之勢,最終釀成叔侄相殘的局面。
  • 朱元璋在哪裡輸給了劉邦?一項人格缺陷影響明朝276年氣運
    歷史上有許多誅殺功臣的皇帝和事例,但朱元璋無疑是下手最狠、力度最大、波及最廣的皇帝,沒有之一。明朝洪武年間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恆案、藍玉案,被殺者數以萬計。明面上是整治貪腐、整頓吏治,但本質上還是為了屠殺功臣勳舊、驕兵悍將。
  • 明朝國號為何是「大明」 正解明朝國號的由來
    明太祖朱元璋在驅逐蒙元,恢復中華後,中國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中原文明又迎來了嶄新的一頁。那麼,朱元璋為何把這一新生國家的國號定為「大明」,其實在當時朝野對此國號出處已經明確,並且達成共識,不存在太多爭議。但隨著時間推移,明朝國號的由來逐漸又變成了一個爭論的話題,持續多年,各種說法層出不窮,最主要的有兩種。
  • 朱元璋為何非要大肆屠殺功臣?不殺他們不行嗎?學者:絕對不行!
    朱元璋的皇位可是自己好不容易爭取而來的,他從25歲的時候開始參加起義軍,最後一步步成長起來成為起義軍中的老大,他還打敗了對手陳友諒等人,最終在南京建立了大明朝,同時也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他就開始大肆屠殺那些功勳卓越的大臣們。
  • 明朝末年漢人的各派勢力為什麼全都失敗了?
    明朝末年,漢人真的很絕望,各派勢力全都失敗,最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被後金一鍋端。1.皇族。萬曆、天啟、崇禎三任皇帝全都很奇葩。萬曆算是非常有作為的一位君主,堪稱一代雄主。到明末,朱元璋的子孫後代們已經發展到幾十萬人,他們佔領大片土地,欺壓百姓,吃空了地方財政。對維護明朝統治全是負作用。2.東林黨。東林黨有三重身份:朝廷大臣,江南地主的代表,儒家士大夫。
  • 明朝皇室取名規則,為何朱雄英「特立獨行」?嫡長孫就能為所欲為嗎
    那麼,朱雄英作為朱標的嫡長子,他有怎樣的人生際遇,他的名字又為何在明朝的眾多的皇室子女中顯得尤為特殊?我們首先從明朝皇子皇孫的取名規則講起。 2.明朝皇室子孫的取名規則 為了重建家族禮法秩序,也為了從根本上否定元朝對漢文化的荼毒,宣揚漢文化,維持統治權威,朱元璋為子孫後代定下了複雜的取名規則。
  •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如果仔細看他們的名字,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比如木匠皇帝、蟋蟀皇帝等,這些皇帝都是人們熟悉的,但到了明朝,這些皇帝造成了明朝的衰落。明太祖朱元璋要建立明朝肯定非常不容易,作為歷史上地位最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能力毋庸置疑。年輕時,朱元璋做了乞丐,後來又做了廟裡的和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在廟裡,朱元璋被他的同鄉唐鶴和常遇春拉進了起義軍。
  • 讓整個明朝心驚膽戰的錦衣衛,竟是朱元璋心中的白月光
    對於這些困難,有一位皇帝明顯做過深刻的思考,這個人就是大明的開創者——朱元璋。朱元璋這個人的一生不簡單,從社會的最底層可謂一路逆襲,先迎娶白富美,後領兵創業,最後直接開闢出了一個朝代,自己華麗轉身成為了天底下最富有最尊貴的開國皇帝,這樣的人生和故事發展情節堪稱魔幻。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小名為何叫「重八」
    朱元璋像元天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流落到鍾離之東鄉的朱五四家又新添了一個男嬰,雖然朱家不缺男孩,雖然這孩子來得那麼不合時宜,但這孩子的降生,還是給苦難之中的朱家帶來了一陣欣喜。也有不這麼直接報出數字的,如父親23歲,母親22歲,兩口子合為45歲,他們所生之子既可以稱為「四五」,也可以取名「五九」,為何取「五九」?五九四十五是也。不只是朱元璋的小名用數字,朱元璋上溯5代先祖的名字也用數字組成。如五世祖朱仲八、高祖父朱百六、曾祖父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親朱五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