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明朝皇帝名字為何獨具特色?原來是朱元璋早有安排!

2020-12-03 庭州史臣論古今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小農出身的大一統帝國皇帝,因此雖然已是九五之尊,但一些小農的特徵仍然在他身上有著強烈的反映。比如在「家」和「國」之間的平衡問題上,朱元璋的制度設計完全在於傾向於「家」,逆歷史潮流而動事實所謂的「分封制」,造成藩王尾大不掉之勢,最終釀成叔侄相殘的局面。另一「小農意識」 的反映即,他在世時已經規定了他之後二十一代子孫的「字輩」,儼然一個極權的家長形象。

朱元璋為了使大明帝國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於洪武二年開始編纂《皇明祖訓》,其中規定了諸多涉及大明帝國制度、政策以及皇室的準則,如設定「不徵之國」等。在皇室成員方面,朱元璋主要規定了皇位繼承原則和皇室成員的起名原則。皇位繼承原則與歷朝歷代的宗法原則相差不大,概括起來不外乎八個字「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父死子繼是一般性原則,當皇帝沒有兒子的時候則選取和皇帝血緣關係最近的弟弟繼承,如嘉靖繼承正德,崇禎繼承天啟。而起名原則則相對複雜,咱們重點說說這個起名原則。

朱元璋給自己的兒子們起名都是單字,且名中帶「木」,如「朱標,朱棣,朱樉」等。從他的孫子輩開始,起名必須要雙字,且名字的第一個字(不包括姓),即「字輩」朱元璋已經提前規定好。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個兒子,每個兒子一系的「字輩」都不一樣,每一系朱元璋規定了二十代的字輩,之後不斷循環。從第三代,即朱元璋的孫子輩開始,名中最後一個字按照「火,土,金,水,木」的偏旁順序來取,這也是五行相生的順序。

比如太子朱標一系的字輩如下:

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從朱標的兒子這一輩開始,因為是「允」字輩,且最後一個字中需要帶「火」字旁,所以朱標 的兒子叫「朱允炆」;而朱允炆的兒子則是「文」字輩,最後一個字帶「土」字旁,所以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叫「朱文圭」和「朱文奎」。但太子朱標一系因為靖難之役而死的死,失蹤的失蹤,最終只剩下了朱文奎一個獨苗。這位「皇子」一直被關押到天順年間,即明英宗復闢之後才放出來,不久即去世,究竟是否留下後代現在無從考證。可以說,就歷史記載的角度來看朱標一系是斷絕了。

燕王朱棣一系的字輩則是: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按五個字對五行的順序,對照明朝自朱棣以後的各代皇帝名稱會發現完全符合。明仁宗朱熾(火),明宣宗朱基(土),明英宗朱鎮(金),明代宗朱鈺(金)[與朱祁鎮為同父異母兄弟],明憲宗朱深(水),明孝宗朱樘(木),明武宗朱照(火,四點底這一偏旁與火同義),明世宗朱熜(火)[與朱厚照為叔伯堂兄弟],明穆宗朱垕(土),明神宗朱鈞(金),明光宗朱洛(水),明熹宗朱校(木),明思宗朱檢(木)[與朱由校為同父異母兄弟],崇禎太子朱烺(火)。

由於明朝皇位只傳了十代,且清軍入關後不少明朝宗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紛紛改名換姓,朱元璋定下的字輩也很少有支系繼續沿用。

所以,朱高熾和朱允炆雖然是一輩人,但因為兩人屬於不同支系,所以字輩並不一樣。但值得注意的是,朱標在朱元璋尚未統一天下之時曾經有過一個兒子,因為當時朱元璋的《皇明祖訓》尚未編纂,所以這個孩子取名相對隨意,叫做「朱雄英」。但可惜這個孩子早夭,否則大明王朝繼承人之位就是他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明朝皇帝起名字,不知不覺起了半個元素周期表
    首先,有許多規則中的一條,規定你不能重複你的長輩的名字,尤其是父親、祖父和一些更有名的能叫他們名字的長輩。如果你重複一遍,這意味著你不太尊重長輩。 仔細研究明朝皇帝的名字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朱元璋後代的名字基本上是帶有「金木火、水和土壤」激進分子的字符。由於黃金字符的字符非常有限,明太祖不想和他的祖先同名,所以他創造了許多不尋常的字符,就這樣不知不覺他創造了元素周期表的一半。
  • 朱元璋後代按周期表起名,但元素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而元素周期表的出現也極大程度地推動了世界化學史的發展。然而喜歡歷史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順序居然與明朝眾多皇室子弟的名字高度重合,這讓人不禁浮想聯翩難道在我國的明朝朱元璋早早的就發現了元素周期表的奧秘了嗎?首先,有一部分人表示很有可能是歷史的偶然性,導致明朝時期出現了與元素周期表相當類似的皇室子弟名稱。
  • 明朝王爺的名字放一起,竟然是一張元素周期表
    有人說,「元素周期表」的創始者是朱元璋。這個說法,驚呆了我。可是,再一看明代宗室的名字,我好像明白了什麼!紅圈的地方,就是朱元璋子孫的名字與無素周期表重合的字為什麼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這麼高,難道,朱元璋真的能「未卜先知」。其實,這是一個「巧合」,而這個巧合和朱元璋的強迫症有關。
  • 歷史上驚人巧合,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高度重合!
    在中國古代起名字是一個非常講究的事,尤其是在重血緣,重傳承的社會。好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人們的名字不至於太奇葩。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卻是個例外,如果將明朝朱家的族譜和元素周期表放在一起對比你就會發現,朱元璋子孫的名字佔據了大半個元素周期表,就問牛不牛。
  • 明朝宗室起名規則:明朝皇子名字為什麼與元素中期表高度重合?
    由於明朝皇子的名字與元素周期表重合度極高,所以有人說,明朝皇子的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這種說法根本不值一駁——明朝1644年就滅亡了,元素周期表1869年才問世。那麼,明朝宗室起名到底遵循什麼規則?為什麼會與元素周期表高度重合呢?
  •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有五分之一,都被朱元璋子孫的名字佔了
    六百多年前當朱元璋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制訂了一套起名規範時,他決不會想到,許多年之後子孫的名字會和化學元素聯繫在一起。朱元璋在制訂的起名規範中,皇室後人名字第二個字是輩分,第三個字裡則要有一個五行偏旁的字,按照木、火、土、金、水依次代傳。
  • 明朝皇帝世系表(傳承、輩分、頭像、追尊)及其特徵
    (手機請橫屏觀看,可點擊放大)明朝皇帝世系大致上比較平穩,波折出現在三處:第一,眾所周知,太祖四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以藩王入主帝位從此大明皇位世系,由「太子家」轉到「燕王家」,是明朝歷史上第一次以小宗代替大宗。第二次,明武宗無子嗣,大臣選中其堂弟世宗繼位,世宗為了給自己親父興獻王爭取「皇帝」的名分,與大臣發生「大禮議」之爭,最終獲得勝利。這是明朝第二次以小宗代替大宗。
  • 明朝的16位皇帝,他們的名字都有一個共同點?你發現了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明朝皇帝們的名字,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名字,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1、 明朝的強盛時期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在明朝的初期,就經歷了三個強盛的時期,這三個時期分別是"洪武之治"、"永樂盛世"還有"仁宣之治"。
  • 明朝皇室取名規則,為何朱雄英「特立獨行」?嫡長孫就能為所欲為嗎
    那麼,朱雄英作為朱標的嫡長子,他有怎樣的人生際遇,他的名字又為何在明朝的眾多的皇室子女中顯得尤為特殊?我們首先從明朝皇子皇孫的取名規則講起。 當然朱標的這一支並沒有發揚光大,大家比較熟悉的還是燕王朱棣家的20個字: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從朱高熾(明仁宗)到朱由檢(崇禎帝),歷代皇帝名字的第二個字都和這20個字順序相同,明朝皇帝之間的親屬關係是不是一目了然呢?
  • 明朝十六位皇帝,為何有十九座皇陵,多出來的是怎麼回事
    說到這裡,有一個問題,明孝陵加上十三陵,一共十四位皇帝,但是清朝一共十六位皇帝,為何數目對不上?朱元璋登基後,追封自己的長輩為帝。他們的名字都比較逗: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這三位皇帝,葬於江蘇淮安,盱眙縣洪澤湖西岸的明祖陵,其中朱百六、朱四九的是衣冠冢,朱初一是實際葬地。
  • 朱元璋深夜加班,宮女貼心送熱粥,朱元璋為何恩將仇報將她賜死?
    可是,你知道麼,朱元璋其實是一個奇葩的皇帝,他的一生中做過很多讓後人苦思不解的事情,都有哪些呢?作為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有執念與夢想,而他做過的很多奇葩事都與此有關。據說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後,有一次信步在皇宮裡走動,沒想到的是這一走動就走出了事來。原來,他見皇宮裡的空地很多,覺得這是在浪費土地,因此做主將皇宮的空地全種滿了蔬菜,而且不是讓太監與宮女幫忙,而是他帶著馬皇后與太子朱標等一家人親自選地、翻土、澆水、種菜、施肥、拔草等等,一連種了好幾年。
  • 你知道明朝的歷代皇帝他們的名字為什麼這麼起名嗎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而起名則是一門學問。在古代,名字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因為那時的人們特別是在元朝和明初的時候,窮人的名字往往都通俗易懂,如朱元璋的原名就是重八,就是出生於九月十八日而得名的。後來參加抗元大業而改名朱元璋,因為還未統一中原時,兒子們已經出生,所以朱元璋就從孫子輩開始制定了一個現在我們仍在通用的「輩分族譜」。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幾位明朝皇帝也因此躥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皇帝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每個人的名字都大有講究,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明朝皇帝取名的那些事。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
  • 古代皇帝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諱,朱元璋稱帝後,明朝的豬叫什麼?
    有跡象表明,家豬可能來自亞洲和歐洲。中國的古人首先馴化了野豬,我國的養豬歷史,大約是從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開始。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商周時期已經出現了豬的舍飼,並發明了閹豬技術。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養豬不僅是為了吃,還為了積肥。漢代以前,人們養豬主要是放養。到漢朝時期後,人們開始修建豬舍,以圈養豬。
  • 明朝能打仗的皇帝只有朱元璋?那是你把這位馬上皇帝給忘記了
    明朝能打仗的皇帝只有朱元璋?那是你把這位馬上皇帝給忘記了不得不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極具爭議的皇帝,他雄才大略,馬上得天下,從蒙元手裡奪回中原江山,從而建立了大明朝,然而,到了晚年,卻舉起屠刀,斬殺了很多開國功臣,搞得朝野震動,哀鴻一片。
  •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如果仔細看他們的名字,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明朝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黨爭,黨爭的出現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到了明末,崇禎皇帝想要力挽狂瀾,卻無能為力。從朱元璋到明末,一共出現了16位皇帝,在這些皇帝中,都是非常有骨氣的。首先,明太祖朱元璋有五個名字,分別是朱重八、朱元龍、朱興宗、朱國瑞、朱元璋。這五個名字反映了朱元璋從乞丐到開國皇帝的野心。朱元璋給長子取名朱標,但不幸的是朱標英英年早逝,這讓朱元璋非常傷心。但後來他給自己的孫子取名朱允,朱允煦是個凡間皇帝,一登基就削藩,結果發生了靖難之役。這使朱棣成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並封他為"帝"。
  • 盤點明朝16帝的歷史冷知識
    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國祚276年,歷經16個皇帝。有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親的美稱。然而,明朝皇帝都是比較有個性,也是非常奇特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明朝16個皇帝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在講明朝16個皇帝之前,首先講一下明朝的皇帝和親王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識。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說到「布衣天子」,很多人都會想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本是放牛娃,後來又曾在皇覺寺出家為僧。 在他25歲那年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一步步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建立明朝。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小名為何叫「重八」
    這個重八就是20多年後才有了「元璋」之名的朱元璋。為什麼要取「重八」這樣一個怪怪的名字呢?雖說取名是極個人的事,但皇帝兒時的私事又何嘗不是他人生的初影。所以,歷來不乏求證者,說法有三。我國古代下層老百姓一般是沒有正式名字的,只有上學的人才起學名,若一旦做官,就有官名。一般老百姓沒有機會上學,又不能做官,就用行輩或父母年齡的數目之和作為稱呼。
  • 朱元璋下的好大一盤棋:明朝16位皇帝,名字都暗藏玄機
    1、朱元璋大明開國皇帝,布衣天子,當過和尚,放過牛,要過飯。2、朱允炆建文帝,朱元璋最喜愛的孫子,靖難之役中不知所蹤,皇位被他叔叔搶了。3、朱棣永樂大帝,會打仗,顏值高,996工作狂,大明唯一有英文名的皇帝:Judy。4、朱高熾美食家,胖到不能床上翻身,最後胖死了。5、朱瞻基愛玩蛐蛐,重農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