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麼殺豬行業是怎麼規避皇家忌諱的?

2020-12-03 心動趣歷史

在古代豬有很多名字,又叫「豚」,「彘」,「豕」,有些地方也叫「豨」,文人雅士也將豬稱為「黑面郎」。豬與馬、牛、羊、雞、狗合稱「六畜」,是百姓生活中重要的生活資源。

工業革命以後,生產力水平極大提升,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肉類食物走進千家萬戶,大家都能吃得起了。

但是在古代,由於生產力低下,老百姓家裡常年是難以看到葷腥的。古代禮制講究:「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自宋朝開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烹飪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大吃貨」蘇東坡的推廣,豬肉逐漸走進百姓的餐桌,但是其需求量依然很低。

明朝的時候,豬肉因為蘇先生的品牌效應,出現在了宮廷的菜單之中,但是依然不是主要肉食,牛羊肉依然佔據人們的重要的肉食來源。

另外,雖然說我國從母系社會的時候,就開始馴服飼養豬了,但是我國本土的豬一直面臨著一個產量不高的問題,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有解決。當代豬肉產量的提升,主要是引入了國外的豬種,才提升了產量。

所以,古代殺豬行業面臨著產量不高,需求更是慘澹,那這個行業存在感也不會特別的高。對於避諱這件事,殺豬行業受到的衝擊不會很大。

朱元璋時期的避諱事件:「萬三蹄膀」

明初朱元璋登基以後,有一次到首富沈萬三家中做客,沈萬三以豬蹄膀招待朱元璋。

朱元璋一看就想為難沈萬三,因為這個沈萬三太招搖了,南京城一半的城牆都是他修的,讓官府的面子往哪放。

朱元璋看到豬蹄膀一大塊,沒有切開,就故意問沈萬三這怎麼吃啊。想等著沈萬三拿刀切肉的時候治他的罪,因為他殺「豬」了。

沈萬三家資億萬,也不是白給的,自然明白朱元璋的心思,於是從豬蹄膀中抽出一塊小骨頭,將肉分開,以供食用。

朱元璋這下找不到由頭了,開始吃肉,一吃覺得味道不錯,就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這又是一道送命題啊,沈萬三心想不能叫豬蹄膀啊,一拍自己大腿,說叫萬三蹄膀。

於是這道「萬三豬蹄」,就成為沈萬三的家鄉周莊的傳統美食了。這個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更多應該是表達人們對朱元璋殺死的沈萬三的同情和紀念吧。

從歷史來看,朱元璋開始,明朝大部分時候是不避諱「豬」的,也因為這個「豬」字大多數應用在普通百姓中間,官方行文一般都是用「豚」、「彘」、「豕」等字的。

奇葩的皇帝朱厚照,奇葩的《禁豬令》

明朝在朱厚照在位的正德年間,曾短暫地頒布過一段時間的《禁豬令》。起因是好武多動的明武宗朱厚照,不願意在宮裡呆著,就跑出宮南巡去了。

路過揚州等地的時候,看到好多百姓都在養豬、殺豬,朱厚照這個奇葩就覺得心裡比較膈應。因為他自己姓朱,而且好巧的他自己也屬豬,認為老百姓殺豬,怎麼看怎麼不吉利。

於是頒布了一道《禁豬令》:「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將豕牲不許餵養,及易賣宰殺,如若故違,本犯並當房家小,發極邊永遠充軍。」禁止全國養豬、殺豬、吃豬肉。

結果遭到了朝廷上下的反對,朝廷要祭祀的時候,都找不到豬肉了,用羊替代,搞得也不倫不類的。於是內閣首輔楊廷和上書《請免禁殺豬疏》,禮部也奏請祭祀違反規制。

最關鍵的是,朱厚照是這個貨能管別人,管不住自己,他自己偷偷沒少吃豬肉。命令執行了三個月,就不得不悄悄地取消了「禁豬令」,「內批仍用豕」。

所以在明朝,官方文件是不用「豬」字的,在整個古代官方文件都很少用,一般都是用「豕」,而民間也不禁豬,官府也懶得管!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帝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諱,朱元璋稱帝後,明朝的豬叫什麼?
    在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認為自己身為掌管天下的人,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人,也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他們也很注重自己的名諱。每個皇帝登上皇位後,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避諱自己的名諱與其他的東西相衝。那麼,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姓朱,為了不讓豬和皇家姓氏相衝,明朝的人們是如何稱呼豬的?
  • 明朝是朱姓當皇帝,因此喊殺豬和吃豬肉都是忌諱!這是真的嗎?
    古代,在封建君主制度的統治下,對皇帝不敬,直呼皇帝名諱那可是要被罰的。如果有皇帝的名字和動物同一個音,那就更得注意,需要避諱的。那我們知道,大明王朝的朱姓和豬同音,那應該怎麼避諱呢?這裡就主要談一下明朝如何避開「朱」和「豬」這兩個詞的。
  • 朱元璋將豬改了個稱呼!明朝國姓是「朱」,老百姓吃豬肉怎麼說?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有著避諱這種說法, 如果有人一旦不小心犯了皇帝的忌諱,那可是要掉腦袋的。比如說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叫做李世民,為了避諱就不夠提人民這個詞,因為人民這個詞裡面含有民字,所以就得避一下李世民的諱。
  • 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管豬叫啥?皇帝給豬改了名,很多人都讀不出
    所以,老百姓在「殺豬」之時,倒是像「殺朱」;在「切豬肉」之時,也是像「切朱肉」;在「吃豬」之時,也像是在「吃朱」……於是,有人便說了,這都是心理作用在做怪,大家又不是真的要吃老朱家的肉!可是,老朱家是帝王之家,這張口閉口的「殺豬」、「吃豬肉」,就會讓人多想——這莫不是想要將他老朱給殺了?這是要瓜分老朱的江山?嗐!處在那個位置,能不多想嗎?
  • 朱元璋用膳時吃到頭髮,大廚急中生智回6字,皇帝龍顏大悅還升官
    身為國家最高權力者的皇帝,最怕的就是別人危及自己的統治,因此,他們大多疑心重重,部下即使有一點小失誤,也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公元前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為了一改前朝在政治上的弊病,鞏固中央集權,對權臣進行了一次大的政治改革,清除權臣,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胡惟庸案」。
  • 朱元璋下的好大一盤棋:明朝16位皇帝,名字都暗藏玄機
    1、朱元璋大明開國皇帝,布衣天子,當過和尚,放過牛,要過飯。2、朱允炆建文帝,朱元璋最喜愛的孫子,靖難之役中不知所蹤,皇位被他叔叔搶了。10、朱厚照他姓朱,也屬豬,禁止殺豬。11、朱厚熜沉迷煉丹術,殘殺宮女,差點被宮女們勒死,寵信嚴嵩,二十多年都沒有上過早朝。
  • 朱是明朝國姓,那麼明朝的人管豬叫什麼?逗趣的名字讓你猜不到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比較避諱自己的姓氏,普通老百姓通常也不敢直呼皇帝姓氏,甚至一切與皇帝姓氏有關的名字都要格外注意。更有甚者,皇帝還會下令,除了皇族之外,任何和他同姓的人全部更改自己的姓氏,這更能凸顯古時統治者對自己姓氏的看重。
  • 明朝十六位皇帝的簡介,明太祖還下令名字中必須要帶有金木水火土
    1、朱元璋 他是朱元璋最喜愛的孫子。因為父親和哥哥去世的太早,皇位就傳給了他,結果被朱棣追到下落不明。
  • 明朝能打仗的皇帝只有朱元璋?那是你把這位馬上皇帝給忘記了
    明朝能打仗的皇帝只有朱元璋?那是你把這位馬上皇帝給忘記了不得不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極具爭議的皇帝,他雄才大略,馬上得天下,從蒙元手裡奪回中原江山,從而建立了大明朝,然而,到了晚年,卻舉起屠刀,斬殺了很多開國功臣,搞得朝野震動,哀鴻一片。
  • 明朝繞不開的話題——錦衣衛
    ,他們的存在,也在維護著中央集權的統治,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特務機構之一,錦衣衛真的像影視作品中所描繪的那麼神秘嗎?可以說錦衣衛幹的這些差事,都是最直接保證皇家「臉面」的,那麼作為皇家的「臉面」錦衣衛的穿著肯定就不能太隨便,「錦衣」二字就能看出他們的衣著華麗。
  • 朱元璋設「鴻門宴」,問桌上豬蹄是什麼?沈萬三回3個字成為名菜
    文/玉濁清 沈萬三是元末明初的商人巨富,他憑藉著發展商業貿易而迅速成為了明初擁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然而又和朱元璋有著一段淵源,而當時的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聽說這樣一個富可敵國的商人,自然會疑慮重重,害怕其對自己的政權有所威脅,然而他建朝初期,又經歷過種種戰亂,導致各種經濟短缺,所以到處都需要錢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幾位明朝皇帝也因此躥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皇帝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每個人的名字都大有講究,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明朝皇帝取名的那些事。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
  • 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達100萬,為何被屠殺殆盡?
    明末時朱元璋的子孫已上100萬!這個數字在當時是什麼概念?朱元璋從明朝建立起,就一直在開枝散葉,直至明朝滅亡時,在短短276年的時間裡,子孫後代人數已高達100萬之巨!這個數字在當時來說是個什麼概念呢?
  • 朱元璋後人今何在?隱居浙江小山村,為證明身份拿出朱元璋的龍椅
    中國封建歷史幾千年,改朝換代無數次,從秦始皇開始算的話,中國歷史上的皇帝都有將近500位,而如今歷史變遷,他們的後代早已散落在世界各地。 ,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真的是朱元璋的後代嗎? 這個自稱朱元璋後人的農民叫做朱國棟,家住浙江浦江縣田後蓬村,田後蓬村有40多戶人家,而且每一家都姓朱,按照他們的說法來看的話,就是他們一村子的人全都是朱元璋的後代,但現在沽名釣譽,想藉此引起關注的人實在太多了,只要不用拿證據,誰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編故事,說是某某名人的後代,所以並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
  • 男子自稱朱元璋轉世,讓全車人下跪接旨
    男子自稱朱元璋轉世,讓全車人下跪接旨男子自稱朱元璋轉世,讓全車人下跪接旨6月21日,K596次列車在運行過程中,一名男子突然大聲喧譁,稱自己是朱元璋轉世,讓全車人下跪接旨。你到西安去打聽打聽,寡人姓朱。乘警見無法將男子勸住,只好採取強制保護措施將他拉到休息間,而此時男子還是自稱為明朝皇帝朱元璋,乘警無奈用男子手機聯繫到了他的家人,男子家人表示:他平時就愛看一些玄幻的小說和影視劇,這次可能是在工作中壓力太大,精神方面出了問題。當列車到達西安戰時,乘警對男子進行教育後放他下車。網友熱評:明朝皇帝自稱「寡人」?
  • 為什麼古代皇帝有最好的醫療資源,明朝後期的皇帝普遍壽命都不高?
    中華上下五千年,其中王朝更迭變化頻繁,卻不知各位看官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皇帝作為一國之君雖然號稱萬歲,但長壽的卻沒有多少,平均壽命也只有四五十歲。這種現象在明朝更為顯著,相較於前幾個朝代,明朝的醫療水平要較高,但皇帝的壽命卻比前幾朝要低,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呢?
  • 朱元璋只改了一個字
    所以,在那個時候,人們在說話的時候,連皇帝的名字都是不能直叫的,即便是在要寫到皇帝的名字的時候,就要換個字來表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就遇到了這麼一件尷尬的事情,當時,朱元璋的「朱」姓和「豬」字是諧音的,而且,這「豬」在老百姓的口中是經常要出現的,像「殺豬」、「吃豬肉」等等,都會有所涉及,當時的朱元璋還是有些在乎的,畢竟,這聽起來,就像是要殺他們老朱家,吃他們老朱家的肉一樣。作為一個皇帝,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怎麼能忍?
  • 明朝十六位皇帝,為何有十九座皇陵,多出來的是怎麼回事
    明朝從朱元璋1368年初稱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傳十六帝,共計276年。但明朝的皇陵卻不只16座,一共19座。我們熟知的明朝皇陵是14座,分布在北京和南京兩個地方。,號稱「明清皇家第一陵」。
  • 朱元璋用膳時吃到一根頭髮,大廚急中生智回6字,龍顏大悅還升官
    胡惟庸在當時的權力相當大,整個的勢力範圍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明朝的統治,加上胡惟庸擁權自傲,在日常的作風上也是極為的高調,故而,最後在1380年被朱元璋處置。在「胡惟庸案」中後不久,又發生看一起「藍玉案」,在這兩個案件中被處死的人數達到了40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