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麻將」裡的中國傳統文化,您了解嗎?

2020-12-24 騰訊網

「國粹」麻將,是一款備受人們喜愛的休閒益智遊戲,它由我國傳統的「葉子戲」融合而成,研究者一般認為麻將從清代的」默和牌」及」碰和牌」演變而來。而在一副牌中的任何一張牌都有著自己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特點和意境。

關於麻將的起源傳說有很多,有「鄭和說」、「打馬說」、「護糧說」等等。關於麻將的起源傳說至今沒有確實定論,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趣的麻將起源說法:萬秉迢說。

國粹——麻將

據傳,麻將本名「抹將」,抹的是水滸傳的一百零八將,這與一個元末明初名叫萬秉迢的人相關。相傳,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筆下的梁山好漢,就以108這個數字作為牌的基數,隱喻108條好漢。

在這個說法中,牌的圖案選取的是108個梁山好漢,比如,牌中九條比喻「九紋龍史進」;二條比喻「雙鞭呼延灼」;一餅比喻「黑旋風李逵」等等。而麻將之所以分為萬、餅、條3類,是取「萬秉迢」的諧音。每類從一到九各有4 張牌,剛好108張,又因為梁山108條好漢是由四面八方匯聚到梁山的,所以增加「東南西北」四種牌,並每種各添4張牌計20張。又由於各好漢出身不是貧民就是富紳,因而再添象徵貧的「白」及象徵富的「發」,加上8張牌,整副牌共136 張。隨後,又加上八種花牌,整副牌就達到了144張。

一副牌是由42種圖案組成的,其中條字牌、萬字牌和餅字牌共108張,風牌(即東南西北)有16張,箭牌 (即中發白)有12張,花牌即春夏秋冬梅蘭竹菊這8張牌,這種組合恰好對應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因此也不難想像為何麻將起源傳說有萬秉迢一說。

而麻將裡面的「東南西北白髮中」則分別體現了古代的「三才觀」與「天圓觀」。

國粹——麻將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主要以五行說為代表,在古代人們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組成,並且有10天幹,12地支分別相配。因此五行和方位分別匹配則是:中央戊己土、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而古人又認為宇宙形態是天圓地方,因此,「白板」象徵地,「發」象徵天,因為「發」代表頭髮,頭髮在人的最頂部,因此用「發」象徵天。「中」既代表五行中的戊己土,也代表「天、地、人」三才中的人。正是「中」的存在,使東、西、南、北、中和天(發)、地(白)共同構成了一個真正的天圓,對應著我國古代的天圓地方說,象徵著古代人民的宇宙觀。

麻將裡面的數字牌也蘊含著玄機。麻將裡的萬、餅、條3種花色,則分別反映了物質的存在形式,數字則代表了物質存在的數量。

在我國古代思想中,3為基數,9為數之極,所以萬、餅、條分別有9張。除了3和9外,5和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國,有很多與5有關的物質,比如五行、五味、五臟、五色;除了和5有關外,還有很多和12有關的,如12生肖、12地支、12月等,這種思想在麻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44恰好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9倍。另外,在麻將規則中,規定每人抓13張牌,而13乘以4等於52,這正暗合了一年有52個星期的規律。

國粹——麻將

而從麻將牌的牌面圖案來看,也不難發現,其實麻將牌中的每一張牌的圖案都是有某種寓意。以廣東麻將中的「花牌」為例,人們通常採用梅、蘭、竹、菊這四種植物作為圖案。梅蘭竹菊佔盡春夏秋冬四季,常被人成為「四君子」,代表著傲、幽、堅、淡的品質。它們是我國成為感物喻志的象徵,表現了人們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也是對某種審美人格境界的嚮往,明代黃鳳池輯的《梅竹蘭菊四譜》裡講道:「文房清供,獨取梅、竹、蘭、菊四君者無他,則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滌人之穢腸而澄瑩其神骨。」而「中、發、白」3張牌就寓意著「中正」「發達」「純潔」之意;同時由於「中」是紅色的,有高中榜首的涵義,「發」為綠色,又有仕途發達的涵義,而「白」代指象牙笏,因此「白、發、中」也有仕途通達的含義。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於麻將裡面掩藏的傳統文化有一番了解了呢,事實上麻將裡處處映射了我國燦爛文化。無論古代人民樸素宇宙觀,象徵美好的四君子,皆是我國古代先民的智慧。

相關焦點

  • 麻將是如何從國粹變成奢侈品眼中的文化符號?
    「麻將文化」已經滲入我們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今年,年輕人本覺得打麻將不行,在年初被疫情「困」在家裡時,又覺得打麻將行了。隨著智慧型手機迭代更新、PS5、Xbox Series X等等次世代主機上市並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麻將作為中國國粹,是無法被取代的,如今全世界皆知的「國粹」也成為了潮流、奢侈品牌的商機。
  • 麻將文化漫談之麻將隨想錄
    4、偉人之遠見毛主席曾經說,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一是中醫,二是紅樓夢,三是麻將。中醫好理解,它和西醫一樣,是人類對自身的一個貢獻,西方的現代科學最突出的不就是醫學和物理學嗎?中醫是中國的人體科學。紅樓夢是中國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了解中國,看看紅樓夢,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麻將就不好理解了。麻將就是一個小小的遊戲,難道京劇,中國美食,書法都趕不上它嗎?心想,偉大領袖也是人,也有不完美之處。可是,隨著我對麻將文化研究的深入,慢慢地感覺到主席的遠見。一天早晨醒來,想著想著,恍然大悟!偉人就是偉人!常人百年後才能想到的事情偉人在百年前就已經洞察一切!
  • 蜚聲海外的國粹:麻將遊戲簡史
    毛主席說過,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中醫、《紅樓夢》和麻將。而麻將的流行範圍,還真不僅限於華人圈。 作者丨美味鐵板章魚 當下中國遊戲玩家已有5億多,遊戲產業規模1600億多,但要去問一個普通的外國玩家,他可知道有什麼中國產的電子遊戲,卻未必能答得上來。
  • 二次元向傳統娛樂「低頭」:沉迷麻將無法自拔
    但其實提到麻將這個國粹,大家往往想到的是過年、通宵、賭博,以及打麻將的大爺大媽,這跟現在的90後00後很難挨邊。孩子們大多不理解麻將的樂趣,卻總是遭受著麻將的痛苦:轟隆隆的洗牌聲讓人難以入睡,大人們的菸癮也讓房間煙霧繚繞。在電子遊戲充滿生活的今天,麻將這項娛樂方式或許都有可能斷代,然後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保護。
  • 國粹京劇亮相「讀懂中國」 晨光文具打造國粹禮盒
    演出以「讀懂中國,永以為好」為主題,以中國優秀國粹藝術新京劇為主要內容,融合現代歌舞樂器、武術、太極等中外藝術表現手法,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優秀文化藝術的新風貌,獲得中外嘉賓的高度評價。晚會現場,一款以國粹京劇為主題的文創禮盒,作為歡迎禮品送到了現場各國來賓手中。禮盒內,國粹主題胸針、賦予京劇元素的麻布刺繡精裝本、胡桃木鋼筆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創用品受到嘉賓的關注和好評。
  • 除了中華風洛麗塔之外,這些麻將主題的小裙子,同樣注入國粹靈魂
    隨著洛麗塔文化的快速發展,如今越來越多設計獨特的Lolita小裙子,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而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風格,就是將中華風元素與洛麗塔服飾相結合,帶個人與眾不同的視覺感受。不過,多以版型與刺繡為特徵的中華風洛麗塔,看慣了難免會讓人有些視覺疲勞。而今天lo醬要跟大家分享的「麻將」lo裙,小眾獨特且顏值還很高,快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吧!
  • iPhone攝像頭從一餅到四餅,完美融入中國國粹麻將元素!
    IPhone初代從一個攝像頭發展至今的iPhone12四個攝像頭,不得不說它的造型完美結合了中國國粹的麻將元素,雖然價格一直高居不下,甚至近幾年發布的新機都接近於萬元,但擋不住果粉們強烈攻勢。你對手機有任何疑問可以私信我,只要我看到了肯定盡我所能為你解答困惑~關注我了解更多手機資訊~
  • 弘揚君子文化,化妝品界的國粹品牌——蘭竹護膚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化妝品最新資訊 > 正文 弘揚君子文化,化妝品界的國粹品牌——蘭竹護膚
  • 什麼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20種代表傳統文化的載體
    先來看百度給我們定義:中華文化又稱「中國傳統文化」「能體現中華文化的載體實在太多,我們今天主要就說說有哪些載體。琴棋書畫,囊括了中國的文化記憶,也可以說代表一個的文化素質。尤其是佛教到中國以後,蓮花化為各種菩薩的坐檯,在中國文化的地位上有是一次上升。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獨特的酒文化,中國文化的璀璨的一顆星辰。中國的酒和外國的酒完全不一樣。
  • 嫌棄中國麻將無聊還醜,美國人竟發明了「白人麻將」?
    幾套麻將設計幾乎完全「去中化」,看不出一絲中國元素,此舉遭到華裔網友的激烈聲討,斥責這是對中國文化的極度不尊重,是明目張胆的「文化挪用」。「文化挪用的教科書式案例」「麻將源於中國,屬於世界。」這是我國著名學者于光遠概括的一句話。早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麻將就已經傳到美國,因消磨時間和增進感情等優點風靡美國。
  • 沉迷於麻將文化的日本人:二次元第一,麻將第二?!
    提到我國的「國民桌遊」,撲克和麻將缺一不可。比起源於西方的現代撲克,堪比京劇的「國粹」——麻將,更具傳統的中國味道而在民間更受歡迎。它不僅可以消磨時間、發洩壓力,更是逢年過節聚會時的保留節目。近現代以來,由於麻將常與賭博扯上關係,且容易沉迷,不少國人在看待它時仍戴著有色眼鏡。
  • 中國麻將紮根義大利,成為狂熱的娛樂活動!剛還拍電影搬上春節檔
    麻將,作為中國的國粹,中國老百姓日常消遣娛樂的棋牌遊戲,即使人在旁「觀戰」,也是樂在其中,它就是有如此大的魔力讓這款棋牌遊戲盛不衰。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共有31種麻將流派,這還不包括通行的國標麻將也就是說,每1.1個區域,就有一種專屬的麻將流派。可見我們對麻將的熱愛多麼的深沉。
  • 麻將圖案的文化涵義(一條)
    鑑於麻將牌的圖案演變一少記載二無實物三沒軌跡,現在的圖案是怎麼來的誰也說不清楚,麻將牌圖案背後的文化涵義是什麼更是一無所知。為了弄清楚麻將文化,麻將圖案的內涵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題。筆者通過多年研究,發現了一種理論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效果很好,這就是麻將文化的背景理論——麻將發生發展的歷程和規律都有其背後的文化作為源頭活水和行為規範,並在其不斷完善過程中起到決定作用,且其最終的定型實際上是其背後文化的廣泛認同。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去重新審視麻將,麻將牌圖案背後的文化涵義便會漸漸浮出水面。
  • 一篇讓你通曉中國各地麻將特色的文章
    麻將作為中國流傳了千百年的傳統遊戲,至今仍是普通大眾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話說人們有多喜歡打麻將,看看這次疫情的表現就知道了,儘管在疫情爆發階段,國家已經明令禁止群聚性活動,但是還有一些人拉著自己的街坊鄰居團團坐打麻將,這真的是用生命搓麻啊!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聲腔國粹 愛傳統文化
    天津北方網訊:為弘揚傳統文化藝術,推動國粹文化傳承,讓更多的學生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樹立民族文化自信,11月11日,「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麗澤小學報告廳舉行,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的演員們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又內涵豐富的京劇盛宴。
  • 周大生國潮新解讀,把麻將玩出新花樣
    為了找到通往年輕人內心的路徑,周大生創新求變,將歷史沉澱凝結,進而轉化出受大眾喜愛的產品,將潮流與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結合,推出金箍棒系列;推出將傳統"福文化"與時尚造型巧妙結合的萬福金安系列;創新低溫琺瑯的工藝融合古法制金推出萬象更新系列。
  • 麻將又被娘化了?中國廠商用奇蹟暖暖的畫風,做了款日本麻將!
    大家好,這裡是正驚遊戲,我是上班背著黃經理搓麻將的正驚小妹!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快到春節了,咱們的國粹麻將又紅火的起來。說到麻將,大家絕對不會感到陌生,畢竟這可是國粹啊!在中國大地上哪怕沒玩過也肯定見人玩過!
  • ...國粹經典 臉譜之韻」京劇臉譜文化傳承及手工製作活動
    為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讀者對國粹京劇的了解和喜愛, 1月12日上午,敦化市圖書館舉辦了「國粹經典 臉譜之韻」京劇臉譜文化傳承及手工製作活動。手工製作活動開始前,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京劇臉譜以及京劇的起源和興起等知識。
  • 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2020-11-25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靡街頭巷尾的麻將是誰發明的?是國外傳入還是本土國粹?
    麻將有多火爆自是不必說,當年酷暑烈日川渝人民在遊泳池裡打麻將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還有的麻將愛好者在下雨發大水時還不緊不慢的四人組團玩上一圈,要遇上高速路上堵車,啥也別說了,麻將支起來玩!時值年末,我已經可以預見到新春佳節時親朋好友串門家家戶戶噼裡啪啦打起麻將的盛況,真是「十億人民九億麻,還有一億在觀察!」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麻將是咋來的,您知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