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創業】尼山鎮東魏村火龍果採摘園人氣旺!來看這對夫婦的創業...

2020-12-25 騰訊網

盛夏七月,尼山鎮東魏村火龍果生園裡的火龍果熟了,在一排排綠色的火龍果樹上,一顆顆粉紅色的火龍果甚是喜人,讓人看著垂涎欲滴,削開粉紅色的外衣,裡面的呈現出的鮮紅鮮紅火龍果實更是美的可愛,品嘗一口,味道更是甜美爽口,許多遊客紛紛慕名而來欣賞火龍果的美景,親口品嘗火龍果的美味,親手採摘一顆顆粉紅色的火龍果,並紛紛用手機拍照留念,打卡購買,裝上私家車送給親朋好友。

創建這個火龍果生態園的就是一對年輕的夫妻,男的叫瞿明志,今年32歲,女的叫譚紅雲,今年31歲。瞿明志是東魏村民,高中畢業後在新疆搞工程,經過幾年的打拼,已經是個技術精湛的電焊工,妻子譚紅雲原來在天津從事飾品職業,有自己的飾品店,兩個人在2017年結婚成家之後,便決定在家鄉創業,夫妻倆經過多方面考察選擇,最後決定在村北面曲阜至鄒城市旅遊公路西邊自己的承包田裡,新建3000餘平方米的生態農業採摘園,種植具有南方特色的火龍果。

這種南方水果剛開始在北方種植確實有風險有難度,種植火龍果對於他們也是門外漢,但是夫妻倆憑著年輕人敢創敢幹的幹勁,不畏艱險,迎難而上,他們從頭開始起步,坐上火車到了南方傳統火龍果種植基地,虛心拜師學習,多方請教專家,夫妻倆邊幹邊學邊摸索,憑藉著夫妻倆聰明的腦子和吃苦耐勞的幹勁,終於掌握了在本地種植火龍果的技術,在種植和管理過程中,他們全部採用生態綠色無公害種植標準,不施無機化肥,只施生物有機肥料,採取生物防治病蟲害,採用人工除草,並且限制產量,保證果品品質。經過3年多的努力用心學習摸索經驗,精心管理呵護,持續投資40多萬元,夫妻倆終於實現了將南方的果品在北方成功種植,並充分利用上北方獨特的晝夜溫差大的特點,使得結出的果子比南方露天的果子外觀更好看,口感更甜美。

去年,他們的火龍果實現了小規模的開花結果,到了今年達到了穩產高產,大批量上市,由於他們的火龍果口味純正品質好,雖然現場採摘每斤銷售價格在15塊錢一斤,可是仍然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來自濟南,青島、棗莊、濟寧、鄒城、曲阜等地的遊客都紛紛慕名前來採摘購買。瞿明志他們也是年輕人,善於利用網絡銷售,當然也同時在網上開通了銷售渠道,在快手,抖音上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帶動了線上銷售模式,為外地網購客戶發送果品,每次火龍果一成熟,很快就銷售一空,果實根本不夠賣,就連今年秋季和冬季的幾批火龍果,也都早已經讓客戶給預定購買完了。

另外,火龍果的花朵是白色略微帶有黃金色的花朵也很漂亮,也是很好的營養品,每一花朵兩塊錢一個,遊客同樣非常喜歡購買。園區的火龍果產銷兩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非常好,據瞿明志介紹,一次種植火龍果苗可以結果10多年,火龍果種上之後就像是割韭菜一樣,一年可以採收12次,夏天20天左右採收一次,冬天40多天採收一次,另外,生態園裡還同時種植有木瓜,香蕉,鳳梨,百香果等優質果品,也受到客戶的青睞,今年預計獲得30多萬元的收入。

如今,瞿明志、譚紅雲兩口子已經對於在本地種植和管理火龍果成為行家裡手,頭頭是道,有一些外地園區想高薪聘請他們去指導當專家,可是,瞿明志他們不為所動。他們兩口子說,趁著自己還年輕,還有一股子創勁,他們今後將要繼續在家鄉幹事創業擴大種植規模,將他們的生態園區打造成為附近聞名的集種植、育苗、採摘、田園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大型火龍果生態採摘農業園區,為家鄉的鄉村振興戰略做出新的新貢獻。

夫妻倆不但自己創業,還同時積極幫助別人創業,凡是有願意種植火龍果的創業者,他們都是盡力提供種苗,熱心為他們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凡是前來參觀學習取經的,他們都毫無保留的介紹如何種植和管理,外地有邀請他們去指導的,夫妻倆也都是爽快前往,現場為別人傳授種植經驗。夫妻倆的刻苦創業和善行義舉行為,受到了鄉親們的讚揚,尼山鎮和東魏村黨支部村委會也將他們的火龍果生態園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點創業項目,從各方面給予扶持關心,為他們的生態園發展保駕護航,幫助他們儘快做大做強實現創業夢想。

曹天一

相關焦點

  • 【青春興晉●奮鬥有我】青年返鄉創業 種植火龍果圓致富夢
    【青春興晉●奮鬥有我】青年返鄉創業 種植火龍果圓致富夢 2020-12-23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農村想創業,有什麼好項目,怎樣進行創業?
    想創業是好事。試想,誰不想在市場施展拳腳,讓自己發光出彩?誰不想讓自己生活過好一點,讓家庭幸福美滿?誰不想事業有成,光宗耀祖……可是,創業不易,不是人人都適合創業。想創業,你知道自己具備創業條件嗎?首先,我們需自知,先列出創業資源清單。我是學什麼專業的,我的興趣愛好是什麼,我有什麼樣的圈子朋友,我的家鄉有什麼特產資源,我的家庭經濟狀況,我能投資多少資金等等。我們如何進行創業,才能獲得成功?
  • 魯山縣張店鄉:返鄉創業作貢獻 美麗鄉村展畫卷
    映象網平頂山訊 (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王永安 王冰冰)4月24日,在魯山縣張店鄉劉灣村,村黨支部副書記武須臣帶領著幾名村民在整治人居環境,不少村民受此影響,自發地對房前屋後進行打掃、美化。當地的群眾反映,幾年前,劉灣村還是一個髒亂差的後進村,在武須臣等返鄉創業人士的鼎力支持下,一步步蝶變為一個環境優美、產業興旺的新農村。武須臣早年在廣東做玉器、陶瓷生意,發家之後,2016年返鄉創業,被推選為村黨支部副書記。
  • 熱帶水果火龍果紮根即墨 這個村實現產業旅遊雙收益
    原標題:火龍果種出紅火的日子今年,我市加快建設「菜籃子」「果盤子」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快發展規模農業、科技農業、加工農業、品牌農業和綠色農業等「五大農業」,實現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即墨區藍村街道趟出了一條黨支部領辦「村社合一」「村社聯建」型各類農村複合型股份合作經濟組織新路子,通過土地流轉,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餐飲、採摘、旅遊一條龍,村裡更熱鬧了,村民們獲益更多。昨天,記者前往即墨區藍村街道朱家官莊村的青島寧和園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探訪。這裡是即墨區最大的火龍果種植基地。基地將果蔬種植與旅遊觀光有機結合,打造美麗鄉村,帶動農民增收。
  • 創業課堂,分享2020年農村投資不大的幾個創業賺錢項目
    創業課堂,分享2020年農村投資不大的幾個創業賺錢項目本年很多行業發展不太好,而這時有一部分人選擇了農村,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麻竹葉的產值能夠說非常巨大,如果一戶人種植兩畝麻竹,基本上能夠每天採摘,但由於麻竹葉的採摘比較費力,很多人放棄了這一份收益。垂釣遊戲目前市情上賣魚的人很多,但賺得不多,做買賣如果你加上一些意義性的娛樂,那你的買賣一定比他人好。
  • 【醉美點軍】緣美麗村路,覽橋邊美景
    、公交車不時駛過,農家樂裡食客三五成群,採摘園中孩童歡聲笑語……據不完全統計,「五一」假期,近萬名遊客沿著橋邊鎮「四好農村路」觀光休閒,平善壩江邊景區日均接待遊客約2000人,曾經藏在深閨的橋邊鎮一時成為人見人愛的網紅景點。
  • 翔安區有力推進鄉村振興 村民將火龍果變出新花樣
    記者 陳曉青 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陳曉青 通訊員 林瑞聲)早上七點多,陳海雲就忙著收購村民採摘來的新鮮火龍果,榨火龍果汁、切火龍果鮮果擺盤,再過幾個小時,她還要帶遊客到自家火龍果園內採摘。  「火龍果改變了我,也改變了我的家鄉。」
  • 武漢三鄉工程網社區行走進漢廣社區 帶市民「雲遊」美麗鄉村
    這裡是武漢三鄉工程網「遇見武漢宜居鄉村 共享鄉居美好生活」進社區的活動現場,新鮮飽滿的橙子、香甜可口的火龍果,這些第一時間從田間地頭採摘的農產品引來眾多的爹爹、嬢嬢來參加活動。活動展示了各種特色農產品,介紹了武漢的美麗鄉村,為市民提供空閒農房、共享農莊、民宿的信息,為城市和鄉村、市民和村民間搭建溝通橋梁,讓市民可以更好地了解鄉村變化,體驗美麗鄉居新生活。01 mini農展會開到家門口由幾頂帳篷搭建起來的本土「mini」農展會,吸引來了不少市民排隊參觀。
  • 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這幾年的外出打工對我一生影響很大,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劉淑輝說,在經營的過程中,他發現家鄉沒有裝飾用磚的標準化生產廠,這讓他產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2009年5月,劉淑輝帶著十多年的打工積蓄,回到了五三村創辦了彩磚廠。質量好、顏色正、價格低、品種多……劉淑輝的彩磚在很短時間內就打開了銷路,在突泉以及周邊地區打出了名氣,一時間訂單紛紛而來。
  • 葡萄、水蜜桃、火龍果……這些水果開始採摘啦!還有周邊遊,一整天...
    從小球村出發到雙龍谷約5分鐘到羊角洞景區約10分鐘雙龍谷位於樂清市湖霧鎮興上村的東面,距離小球村僅2公裡,因谷中有白龍潭和烏龍潭,故稱「雙龍谷」。梁琳 攝樂清·北塘現代農業觀光園樂清市北塘現代農業觀光園現有面積1300畝,已經成熟可以採摘的火龍果生產園區有150畝,園區火龍果有兩批,主要是以紅心火龍為主,第一批已經進入尾聲,第二批即將成熟。
  • 田波的返鄉創業路——甘州:出城口煥然一新 城鄉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新墩鎮雙塔民俗街區,一家清真農家樂人氣火爆,格外引人注目。就在幾個月前,該店的老闆田波夫婦結束了在外打拼十幾年的打工生涯回鄉創業,在家門口開起了農家樂。今年31歲的田波是土生土長的新墩本地人,十幾年前,田波離開家鄉先後在蘭州、臨夏打工學藝,在外面闖出了一片天地。如今,看到家鄉巨大的變化,他帶著媳婦回家創業。
  • 【回眸「十三五」】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這幾年的外出打工對我一生影響很大,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劉淑輝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家鄉沒有裝飾用磚的標準化生產廠,這讓他產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創業成功後,看到同村還有很多人依舊在靠天吃飯,劉淑輝心裡很不是滋味。在他看來,一家富不算真的富,讓全村富才是真的致富。
  • 「火龍果西施」潘虹晨:「三部曲」走出鄉村產業發展路子
    潘虹晨捧著剛剛採摘的火龍果。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周俊遠 攝潘虹晨正在打包網絡訂單的火龍果。近日,在荔浦市龍懷鄉新安村火龍果基地,潘虹晨與家人忙著給火龍果梳花、搭枝條,進行田間管護。據潘虹晨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火龍果價格稍低,但產量較去年增加,總體收入維持去年產值。通過產地自摘、送貨上門、網絡銷售,潘虹晨在發展鄉村農業產業中走上了致富路。自摘體驗增添生活樂趣。
  • 潮州兩年培養鄉村廚師近3400名 烹出創業夢 香飄致富路
    自實施「粵菜師傅」工程以來,潮州以「十大名廚、百名高級技師、千名高技能人才、萬名從業廚師」為目標,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並建立多校聯合培養機制,全面培養烹飪人才和鄉村廚師,激發了鄉村脫貧致富內在活力。 貧困戶創業全程有人「護航」「打工的日子不太穩定。」
  • 廈門翔安區打造大宅火龍果產業助推鄉村振興_中國食品安全報
    本報訊 章淑娟 廖學京 記者陳家華 發自福建 在廈門市翔安區的香山腳下,千畝火龍果植株鬱鬱蔥蔥,結實的枝條四處延伸,淡黃色的花苞掛滿枝頭,煞是好看。日前,記者來到大宅社區火龍果種植基地,看到了一片片的火龍果樹連成一片,長勢喜人。
  • 團風縣淋山河鎮:能人回鄉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肖超 程克勤 徐帥)1月5日下午,在團風縣淋山河鎮劉坳村鑫藝園種植示範基地,23座雙層溫室大棚在陽光的照耀下蔚為壯觀,大棚裡工人不停地忙碌著,大棚裡的火龍果、樹葡萄、木瓜、鳳梨等最新瓜果品種已經開花結果,長勢喜人。
  • 濟南市長清區:北方火龍果,拓寬鄉村振興路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8日訊以產業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培育發展特色種植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相繼培育出五峰火龍果、萬德獼猴桃等特色產業項目,在長清區,特色種植,正在拓寬鄉村振興路。
  • 你以為的熱帶水果,咱欒川就有,還能親自採摘!
    你以為的熱帶水果,咱欒川就有,還能親自採摘!金秋九月,走進潭頭鎮潭頭村火龍果園,一陣甜蜜果香襲來,走進一看,一個個鮮紅的火龍果掛滿枝條,這個原本生長在南方的水果,如今在這裡開了花、結了果!
  • 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鄉村牧歌——湖北棗陽鄉村見聞
    棗陽鄉村圖景 新華網發新華網武漢1月7日電(胡誠、夏國燕)驅車行駛在湖北襄陽棗陽市的農村,經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柏油路穿村而過,白牆紅瓦的農家屋前,籬笆圍起一方小小的菜園,牆上還有各式牆繪……村民把門窗擦得鋥亮,小院打理得整潔有序。
  • 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哈爾濱1月7日電題: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社記者王建清晨的陽光照射在皚皚白雪上,35歲的王翯駕駛麵包車,走村入戶收購農產品。「小王來了,到屋裡坐會兒。」黑龍江省寧安市三陵鄉脫貧群眾胡玲和王翯打招呼,從屋裡拎出一籃笨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