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如果患者在一段時間內,每周的排便次數不斷減少,並且在排便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很難排盡的感覺,那麼就說明患者可能存在便秘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由於比較常見,因此很多患者會對其進行忽視。
但實際上,如果一直不對其進行處理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會對胃腸造成影響,從而增加腸癌的發病率。
據了解,人體的糞便中會存在許多代謝物質,而這些物質大多都具備一定的毒性,會不斷地對腸黏膜造成刺激,進而提高腸癌的風險。
與此同時,長期便秘的患者在排便的時候,受到的阻力會有所增加,進而很容易引發痔瘡以及肛裂的問題,最終誘發腸癌。
除此之外,腸癌疾病的發生還可能會引發下面6種異常的大便情況。對此,患者要特別注意。
一、便血
在早期的時候,大多腸癌患者會出現便血的情況,但是由於這種症狀也可能和痔瘡或者腸炎等疾病的發生有關,因此很容易會被患者忽視,進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等到患者到醫院進行檢查的時候,很可能已經是中晚期了。
因此,一旦患者在一段時間內經常出現大便帶血的問題,那麼就要及時到醫院去進行相關的檢查,儘早發現疾病。
二、黏液便
要是患者在排便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黏液便的情況,那麼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由於腸道發生癌變引起的。
據了解,如果患者的腸道產生了惡性的腫瘤,那麼腸道部位的消化能力就會有所下降,進而導致排出的糞便中帶有很多黏液。
三、大便異臭
不僅如此,有的時候排洩物的味道也可能是腸癌的發病徵兆。據了解,當患者患上腸癌疾病之後,腸道內部就會受到損傷,進而引發出血的問題。
隨著血液在腸道內部不斷地堆積消化,從而使得糞便的味道出現異常。不同於普通的糞便臭味,腸癌患者排出的糞便大多以腥臭為主。
四、大便顏色變深
正常情況下,糞便的顏色主要是黃色以及褐色。雖然有的時候會因為受到飲食的影響而出現變化,但這通常是短期的,等到飲食恢復之後就可以得到改善。
不過,要是患者排出的糞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呈現出黑色或者暗紅色的情況,那麼就要特別警惕了,這可能和腸癌有關。
五、糞便形狀異常
通常情況下,糞便的形狀是圓柱形的,比較溼潤,並且呈現垂直向下的狀態,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
但如果患者患上了腸癌疾病,那麼糞便的形狀很可能就會發生改變,從而變成細條或者扁形的形狀,這主要是由於惡性腫瘤對腸道進行擠壓引起的。
六、排便時腹痛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在排便的時候,感覺到腹部出現疼痛感,那麼就要考慮和腸癌疾病有關,這主要是因為腸道的惡性腫瘤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逐漸增大,進而對腸道造成壓迫以及牽拉,從而使得腹部出現疼痛的症狀。
隨著病情的發展,這種腹痛問題會變得越來越明顯,因此患者要立即到醫院去接受檢查,從而及時對是否存在腸癌疾病的問題進行了解。
以上就是6種常見的腸癌症狀。一旦患者出現上述這些問題,那麼就說明腸道內部存在惡性腫瘤的機率很高。
對此,患者要及時到醫院去進行詳細的檢查,以免耽誤治療。
此外,為了更好地降低腸癌的風險,患者在平時的時候要注意對腸道的保護,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並且加強運動,促進腸道的蠕動,從而改善便秘的問題,使得腸道變得更加健康。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