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發球是桌球最重要的技術,也是完全由自己把握主動的技術,沒有良好的發球是不可贏得比賽。於桌球的轉與不轉發球技巧要領,很多業餘朋友都不怎麼掌握好。
只是因為他們對這兩種發球的細節上有太多的沒有注意,所以才引起了他們對於在轉與不轉發球技術的錯誤。想發出轉或是不轉球,那就必須熟練起些基本動作。
1.怎樣找到摩擦的感覺
怎麼摩擦?一位老教練教小孩的方法是:把球拋起,把球從底部向上摩擦,出來一個高球,如果這個高球能回跳,那就是會摩擦了。
這裡的回跳和球的第一落點無關。
因為摩擦得好的話,球第一跳就開始回跳了。那個老教練摩擦出來的就就是這樣,落到對方近網處後馬上回跳。
2.擊球點要靠近身體
擊球點靠近身體的話,更容易用上手腕的力,而且球更好控。那怎麼才算靠近身體的,國球匯君的體會是發球不要松大臂就行了。其實說到動作問題,每個人的動作都不同,即使職業的也有各種發球動作,具體還是因人而異。
3.發球時手腕用力、加速
發球時手腕突然用力摩擦,球才會轉。手腕不用力,球就不轉了。不過手腕加速的動作確實需要好好記住並體會。
4.發短球時,手要收住
怎麼去「收住」呢?前臂不要往前送,靠手腕發力,觸球點在腰間——不是肚子的位置!
5.發側旋時前臂不要向前送
發側旋球時,如果不是用手腕發力,而是用前臂向前送來「摩擦」的話,球就成「衝擊波」(奔球)了
6.發球後的假動作是向後甩的話,要注意控制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