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感嘆: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並表示以後再也不想來中國

2020-12-06 縱筆畫江山

八月的午後雷雨從天空降落,年過七旬的宮崎駿把一份新的企劃書拿到桌前,告訴老搭檔鈴木敏夫,他還想再做一部電影。

鈴木敏夫熟稔地開著玩笑:「想像一下,你剛完成分鏡就去世了,那可是巨大的打擊。」

宮崎駿不甘示弱地回擊著,表情卻略有所思。

鏡頭轉向夕陽的餘暉,宮崎駿抽著煙登上天台,蹣跚的背影刻滿多年伏案的痕跡。

他望著遠方自白道:「我還沒告訴我的夫人,我告訴她的時候,會請她理解的。我做好了在它完成前就死去的準備。我寧願這樣死,也不想死的時候無所事事。」

隨後在2017年,宮崎駿正式宣布第八次復出,開始製作有可能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部電影: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2019年,電影《千與千尋》在中國上映,僅一周國內票房超3億,居影史日本引進動畫電影票房前三位。就像在片尾曲中唱的一樣,在無數人的心底,《千與千尋》永遠同在。

最爛的電影也有8.3分,神人宮崎駿,創造了無數電影史上的奇蹟。

但他曾說,最好的動畫在中國,之所以選擇去做電影,也是因為兒時受到中國的啟蒙。

因為《白蛇傳》,宮崎駿痛哭整晚,決定這輩子就要從事動畫行業

《白蛇傳》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作為中國四大漢族民間愛情傳說之一,自然在海外的影響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宮崎駿17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

也就是這部彩色動畫長片,把他感動的痛哭流涕了一整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宮崎駿突然有了人生的方向,他認定從事動畫行業,就是他這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

宮崎駿感嘆: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並表示以後再也不想來中國

估計誰能沒能想到,作為世界級的大師,啟蒙他的是中國動畫。

而後從事動畫行業的宮崎駿便一直有一股執念,他想去中國拜訪一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老師們,因為這是他小時候心心念念的地方。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作品《風之谷》成功上映後,宮崎駿和《風之谷》的製片高畑勳有計劃想拍一部中日合作的動畫片,打算取景地選在中國。

計劃認同,隨後宮崎駿高畑勳和德間書店的編輯龜山修一起來到了中國,去到了讓宮崎駿心心念念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他們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贈送了《風之谷》的膠片,並希望與製片廠的老師們做個深入的交談。

而那時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今非昔比,大師雲散,廠裡的人一直追問他如何用動畫賺那麼多錢。

「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

老爺子心灰意冷地回到日本,心直口快地說,以後再也不想到中國去。

啟蒙宮崎駿的是《白蛇傳》,影響他一生的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如果說啟蒙宮崎駿從事動畫行業的是《白蛇傳》,那麼影響他這一生便是這本他從小學就讀過的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直到將近六十年後,他依舊記得翻開那本書時的衝擊:

「直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的感受。我看到開篇插畫的瞬間,心中毫無緣由地湧起一股懷念之情。」

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能夠讓宮崎駿一生念念不忘,甚至在身體日漸衰弱之時,仍想拿起畫筆向它致敬?

在日本,它是青少年樹立人生觀的第一本書,也是讓成年人常讀常新、靈魂震撼的作品。自初版問世以來,《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迅速成為日本的「國民作品」,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書中部分內容曾被收錄在日本小學教科書中,並在2018年登頂日本圖書銷量總榜。

而對於宮崎駿本人而言,這是他「從10歲讀到70歲的一本書」,故事簡單平實,卻直擊本心初念,一如這位動畫大師。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在大學畢業生舅舅的思想啟發與引導下,探索了友情、貧富、歧視、霸凌、人與社會、勇氣等課題,藉此釐清「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

我們總是覺得探討人生意義、人生目標這樣的話題,對於一個孩子來講過於沉重。但這本書卻能夠讓讀者明白,從少年時期便有一個問題值得去思考,這個問題就是:你想擁有怎樣的人生?

生而為人,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場選擇。

在工作上、生活中,我們該怎麼做?自私還是善良?遺忘還是前進?做還是不做?生而為人真正重要的事,或許是這些。

而這本書探討的不僅僅是一個少年想要選擇怎樣的人生,還有作為一個青年、一個成年人想要選擇怎樣的過下去,對人生和孩子的人生一樣重要。

而這本書當中的人文主義精神自然也傳承到宮崎駿的每一部動畫作品裡。

不管是在《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起風了》的極端戰爭環境中。主人公始終在混亂中堅持自我,在困難前保持初心。

正是基於這本書的深遠影響,之前已經多次宣布退休的宮崎駿重新復出,宣布將以電影的方式,拍出這部影響了自己一生的小說。

直木獎得主、作家林真理子就此評價道:「如此珍貴的書得以暢銷,我深感世道還沒有廢掉。」

很多讀者都評價這本書:孩子得到珍貴的品格教育,年輕人得到富有啟發性的思考,中年人得到堅守的勇氣……無論哪個年齡段的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力量。

願這本「每個人的一生之書」,將讓你由衷感嘆:「生而為人,我不抱歉。」

當你懷疑和迷茫時,希望這部經典小說可以幫到你,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

相關焦點

  • 宮崎駿感嘆: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再也不會來中國
    宮崎駿感嘆: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再也不會來中國!雷雨從天空降落,年過七旬的宮崎駿把一份新的企劃書放在桌上,並告訴自己的老友鈴木敏夫,他還想再做一次電影。鏡頭轉向夕陽的落日,宮崎駿抽著煙走上天台,將蹣跚的背影留給大家。
  • 宮崎駿感嘆:對中國失望透頂!並表示以後再也不想來中國
    痛哭流涕,就在這時他決定要從事動畫行,而且一輩子的人生方向;宮崎駿感嘆:對中國的失望透頂!還表示以後再也不想來中國誰都想不到,作為世界級的大師,啟蒙他的竟是中國動畫。計劃通過以後,宮崎駿和製片還有編輯就一起來到了中國,終於去了心心念念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他們贈送了《風之谷》的膠片個給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並希望與老師們做個深入的交流。
  • 為何宮崎駿表示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並且感嘆,再也不會來中國
    宮崎駿1984年宮崎駿拍完《風之谷》後獲得了到中國觀光遊覽的機會,他滿懷憧憬、甚至帶上了《風之谷》的電影膠片作為禮物踏上了中國的國土,去拜訪他仰慕許久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可惜他乘興而來卻失望而歸。他一生的合作夥伴高畑勳後來轉述了他對中國動畫的印象——「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並且感嘆,再也不會來中國。熟悉宮崎駿作品的人都知道,在電腦製作遍地開花的今天,他依舊堅持傳統的手繪,而且作品浸透了濃厚的個人風格。
  • 吉卜力創始人高畑勳: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也如此-虎嗅網
    在社會主義政權下,蘇聯之外其他東歐各國以及中國,都誕生了很多優秀動畫片作品。說起來是個悖論,他們實現了日本所言之藝術至上主義。 「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也如此」記者:中國動畫片,你最看重哪位導演的作品?高畑勳:在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
  • 宮崎駿:我對中國動畫產業很失望!並發誓,以後都不會再來中國了
    誰能夠想到,世界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啟蒙作品,竟然是中國神話故事為背景改編的動畫。為此,宮崎駿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自從進入了動畫這一行業,宮崎駿就一直執著於訪問中國上海。當時,宮崎駿正計劃拍一部中日動畫電影,他千裡迢迢來到中國,去到了自己渴望的動畫工作室,想跟這裡的老師們一起探討動畫。但讓宮崎駿沒想到的是,工作室的老師們只關心怎樣拍才能賺到更多的錢。這讓宮崎駿失望透頂,並且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對中國動畫產業很失望!」
  • 《崖上的波妞》12月31日內地上映 宮崎駿給中國觀眾寄來手寫信
    宮崎駿動漫人物合集其實,早年間宮崎駿也曾發出過感嘆: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並表示以後再也不想來中國,這位動畫大師17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也就是這部彩色動畫長片,把他感動的痛哭流涕了一整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宮崎駿突然有了人生的方向,他認定從事動畫行業,就是他這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
  • 電影《崖上的波妞》12月31日內地上映 宮崎駿給中國觀眾寄來手寫信
    宮崎駿動畫人物合集 其實,早年間宮崎駿也曾發出過感嘆: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並表示以後再也不想來中國,這位動畫大師17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 也就是這部彩色動畫長片,把他感動的痛哭流涕了一整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宮崎駿突然有了人生的方向,他認定從事動畫行業,就是他這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
  • 宮崎駿失望透頂,感慨:再不想到中國
    宮崎駿大師曾經這樣說:最好的動畫其實在中國,我之所以走上做電影這條路,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中國的啟發。宮崎駿口中的啟發其實說的是《白蛇傳》,《白蛇傳》本是中國民間的愛情傳說,但是它在海外的影響力卻是不容小覷的。
  • 宮崎駿對中國的漫畫失望,並發誓以後都不再來中國,如今卻打臉了
    與宮崎駿多數前作不同的是,《起風了》沒有了不可思議的魔法與天馬行空的幻想,取而代之的是圍繞真實人物的敘事寫實。作為收官之作,《起風了》寄託了宮崎駿對飛機的熱愛,還打造了二郎和卡普羅尼相會時的動蕩年代,展現了日本大正、昭和時代的田園風光、市井鄉情和關東大地震等場景。
  • 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中國情結,稱從此不會再來中國
    >可就是這樣一位大導演和畫家卻似乎對中國非常的「不友好」。30多年前,他曾來中國交流訪問,回去後卻對此行隻字不提,並表示對中國失望至極。這是為什麼呢?在這其中又發生什麼事情呢?如果非要說起這件事情的話,那就要好好談談宮崎駿的中國情結了。
  • 吉卜力創始人高畑勳逝世,宮崎駿久石讓都是他發現的
    「我大二時遇到了《斜眼暴君》這部片子,大吃一驚,沒想到動畫片還可以這樣搞。」1959年畢業後,高畑勳加入日本著名動畫製作公司東映動畫有限公司。1963年,他擔任神話動畫電影《小王子與八頭龍》的副導演,次年執導個人首部動畫片《狼少年》。
  • 宮崎駿的漫畫人生與中國有不解之緣,卻在中國之旅後,不再來中國
    他的影片往往表現出對人類破壞環境的控訴與不滿,他作品中那些堅強、勇敢、善良、可愛的女主人公,不一定漂亮,但卻讓人忍不住愛上。他的成就是顯而易見的,不容忽視的。幾乎看過他電影的人,沒有不深深地喜歡上他的,《千與千尋》奪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娜烏西卡蟬聯最受歡迎的動畫人物……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國觀眾的喜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世界級的大師,卻在人生的漫畫之路上和中國有著鮮為人知的不解之緣。然而他卻在第一次中國之旅後,發誓不再來中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驚豔迪士尼,讓宮崎駿失望,國產動漫迷路20年因它再次復興
    為什麼中國動漫不如日本?成年人心靈都是被宮崎駿治癒的,類似聲音在網絡上層出不窮。只是他們不知道,曾幾何時國產動畫比今天動漫王國日本更加輝煌,那個讓整個迪士尼都震驚的國產動畫片時代,僅僅過去40年。「上帝啊,這是1960年代製作的動畫片,關鍵它是中國製作的還不是日本。」「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看到的東西」「現在再看到它,它就像我曾經記憶的那樣華麗壯觀。
  • 宮崎駿深感失望的中國動漫,為何60年裡都沒再拍出《大鬧天宮》?
    2014年,面對中國記者的採訪,日本著名動畫公司吉卜力的核心人物、宮崎駿的合伙人高畑勳緩緩說道:」宮崎駿對中國動畫的失望無以復加,我也如此。「僅僅20年前,宮崎駿攜《風之谷》製片的高畑勳根宮崎駿一同來中國旅行是,還對中國動漫報以仰望的姿態。
  • 宮崎駿深感失望的中國動漫,為何60年裡都沒再拍出《大鬧天宮》?
    2014年,面對中國記者的採訪,日本著名動畫公司吉卜力的核心人物、宮崎駿的合伙人高畑勳緩緩說道:」宮崎駿對中國動畫的失望無以復加,我也如此。「僅僅20年前,宮崎駿攜《風之谷》製片的高畑勳根宮崎駿一同來中國旅行是,還對中國動漫報以仰望的姿態。
  • 宮崎駿新作變3D動畫,高齡突破自我,漫迷有人失望有人期待
    說到宮崎駿,想必在座的各位宅們都不會陌生。宮崎駿是日本的動漫大師,他所製作的動畫非常具有正能量,治癒性強的同時也有很多的內涵,不同年齡段的人能從中獲得不同的感受。此前,宮崎駿及其工作室吉卜力發布了其新作品《阿雅與魔女》的視覺效果圖以及劇照。網友看到後卻紛紛吐槽。原來,宮崎駿的新作竟然採用了以前從未嘗試的3D風格,雖然這也是宮崎駿尋求藝術創新的一個途徑,他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大膽嘗試,想要尋求突破。但是,仍然有很多宮崎駿的粉絲表達了驚訝,不過依然有一部分人展現出對宮崎駿的信心,表示期待劇情,一定不會失望之類的話。
  • 從那以後,這隻小貓再也沒有回來過,現在想來我還有些內疚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養了一隻小貓。那時我還不知道如何對待小動物,經常由著自己的性子,拽它的尾巴,揪它的耳朵,有時還騎它,甚至打它罵它。2008年的一個冬夜,外面下著暴雪,小貓看到我們睡著了,悄悄地走出了家門。從那以後,這隻小貓再也沒有回來過,現在想來我還有些內疚。大樹又畫了一圈年輪,我也長大了,非常渴望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寵物。
  • 80歲的宮崎駿要出新片了!預計在2022年上映
    他曾說,最好的動畫在中國,做電影,就是因為兒時受到中國的啟蒙…宮崎駿曾為中國著迷17歲,宮崎駿看了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深受感動,痛哭整晚後,決定從事動畫行業,認定了這是一輩子要做的事。
  • 80歲暴君宮崎駿:做設計要動腦子,不好好幹就滾蛋
    曾說,最好的動畫在中國,做電影,就是因為兒時受到中國的啟蒙…宮崎駿曾為中國著迷「我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 老爺子心灰意冷地回到日本,心直口快地說,以後再也不想到中國去。被告則說:才這點程度就不行,我勸他趁早辭職,另尋他路,這是為了他本人好。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宮崎駿。
  • 中科院從不讓人失望!8英寸石墨烯晶圓橫空出世,離中國芯不遠了
    據媒體報導,國產的8英寸的石墨烯晶圓片已經橫空出世,中科院果然從不讓人失望。此次中科院彎道超車,成功研製出了石墨烯晶圓,美企對此反應劇烈,不少美企都叫苦不迭,甚至直言自己飯碗不保,看來中科院這一成果確實讓美國都有些猝不及防。也有網友表示,石墨烯晶圓片已經研製成功,距離真正的中國芯還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