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與NOME家居商標戰打響 商標到底是誰的?

2021-01-08 中國網財經

  相比新生代的NOME家居,名創優品已經「高大上」了,為啥還要突然搶佔「NOME」商標呢?這是名創優品的一石二鳥之計,一是阻擊需要,二是轉型需要

  最近,在新疆烏魯木齊長春南路的卡樂土YOHO廣場,出現了兩家裝修風格、商品陳列、貨物品類和商品售價非常相近,都叫NOME的家居零售店。但這兩家NOME店分別屬於不同東家所有。負一樓的NOME店來自廣州諾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一樓的NOME店則歸屬諾米(設計)廣州有限公司,其東家為名創優品。

  這兩家NOME店比肩而立,標誌著在廣州註冊登記、在全國開店擴張的兩家新零售品牌名創優品(MINISO)和諾米(NOME)家居圍繞商標NOME歸屬權的明爭暗鬥,進入白熱化階段。一場家居領域的「加多寶和王老吉之爭」粉墨登場。

  根據商標的排他性特點,同行業的兩個NOME店,必有真假,究竟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NOME諾米商標到底是誰的

  從商標申請註冊角度上看,「NOME」商標的歸屬權暫時沒有定論。這為兩家爭奪埋下了伏筆。

  查閱中國商標網得知,申請註冊「NOME」相關商標的共計228項,其中申請人為廣東普斯投資有限公司(持有Nome家居的71%股份)及廣州諾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共有128項,申請日期為2017年5月18日至2018年3月16日;申請人為廣州人人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名創優品關聯公司)的有8項,申請日期均為2017年12月18日。

  從申請商標註冊的日期來看,NOME家居在先,名創優品在後。但兩家申請結果都沒有註冊成功,最新狀態是「等待實質審查」。

  名創優品在今年年初宣布啟動IPO,是一家時尚休閒百貨市場連鎖企業,崇尚「簡約、自然、富質感」的生活哲學,奉行「回歸自然,還原產品本質」的設計主張,由廣州財團在2013年引進。2013年9月,MINISO名創優品「中國一號店」在廣州開業。

  NOME諾米是「85後」創業者陳浩創辦的廣州諾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家居新零售品牌,2017年4月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NOME商標《作品登記者》,2017年5月11日成立,中文名為「諾米家居」,經營以家居為主,兼顧服裝、數碼、美妝、食品、鞋子、箱包等品類,提倡「不隨主流,告別過去,探索一種新生活方式」的主張。2017年8月,諾米首家門店開業。2018年4月,一次招商會議中,籤約加盟商超過1000家,成為新零售的一匹「黑馬」。

  MINISO名創優品和NOME諾米家居雖然是競爭關係,但各有各的品牌,至少在商標使用上一直井水不犯河水。但2018年3月14日,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控股的廣州意創百貨有限公司突然更名為諾米設計(廣州)有限公司;3月19日,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在微信朋友圈宣稱「新品牌NOME啟動第一天就有33人諮詢,6家籤約!感謝團隊的付出及老客戶的信任」。「NOME」商標之爭浮出水面。

  4月18日,名優創品高調舉辦「NOME加盟商發布會」,正式宣布跨界進軍「家居+服飾」市場,並在現場開放「NOME品牌」投資加盟名額。

  4天後,NOME家居在深圳舉辦渠道投資會,現場籤約加盟店1400家,且計劃「至2020年在國內開店2000家,海外1000家,規模將達500億元」。

  但NOME家居的招商活動被葉國富稱為「最近發現個別不法分子打著NOME的名義到處開發布會及招商會,希望各位商家謹慎假NOME的店鋪的進入」。

  據稱,MINISO名創優品的「NOME店」已經不止烏魯木齊一家。早些時候,在廣州北京路的光明廣場和江南西地鐵城都有名創優品的NOME店鋪開張營業,與NOME家店的NOME店簡直是孿生兄弟,稍有差異的是NOME徽標上有一橫和沒一橫。

  兩家為啥要打得頭破血流

  目前,加盟名創優品(MINISO),已經在經營的NOME店只有兩家,而陳浩的諾米品牌的NOME店在全國排名前20的購物中心開出的店已經超過150家。看來,這兩家以NOME店為戰場,都在準備打一場艱苦卓絕的持久戰。這種打法,勞心費力耗財,為啥呢?

  這應證了一句俗語:同行是冤家。現在的名創優品類似日本大創的十元店模式,而NOME顯然更像宜家家居和MUJI無印良品,都以家居和服裝銷售為主,在商業模式、經營業務、市場定位上都高度相似,而且在同城,與當年打得不可開交的華為、中興極為相似,也與王老吉加多寶之爭異曲同工。

  相比新生代的NOME家居,名創優品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了,為啥還要突然搶佔「NOME」商標呢?

  筆者認為,這是名創優品的一石二鳥之計,一是阻擊需要,二是轉型需要。

  NOME家居念起來朗朗上口,簡單易記,又有點北歐味道,設計理念引領潮流,形象清新脫俗,符合年輕化,時尚化特徵,頗被市場認可,發展勢頭迅猛,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且目前的加盟店已超過200家,對名創優品小百貨零售造成困擾,帶來巨大壓力。如果聽任NOME家居發展,將來肯定要成為名創優品的心腹之患。所以,名創優品爭搶NOME商標,阻擊之意十分明顯。

  MINISO名創優品意在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創意、低價」的產品,70%的產品價格在十元左右,是典型的「十元店」連鎖,所以利潤率不高。據名創優品資料,其利潤率僅為8%。平均一個名創優品的單店年營收額僅為460萬元左右。

  名創優品單店業績遠不及NOME家居。有數據顯示,NOME家居的店鋪月營收在150萬元至350萬元,年營收是名創優品的五六倍。在名創優品和NOME家居之間,顯然後者更被看好。2017年,「投資女王」今日資本掌門徐新準備投資新零售,她先找到葉國富洽談合作,但後來選擇了當時看起來體量更小,甚至名不見經傳的NOME家居,給NOME家居投了2.25億元。那時候,NOME家居才開了一家門店。這件事說明資本圈更在意NOME家居的前途和「錢途」,這件事也深深地刺激了葉國富。

  以十元低價起家的名創優品,雖然近兩年不斷提升十元以上的商品比例,但七成SKU(最小存貨單位)仍在十元以下,人均客單價在30元左右。NOME家居人均客單價在90元到120元之間。由於已經啟動IPO,股價和市值獲得投資者青睞,業績和利潤十分重要。名創優品原來的模式已固化,需要一個新品牌來提振業績。定位略高、形象清晰、設計新穎、發展迅速,且沒有正式取得商標的NOME家居,就成為名創優品的「刻意之選」。

  對名創優品而言,使用和搶奪NOME商標,是既能阻擊NOME家居,又能實現成功轉型。

  名創優品會截和(hú)成功嗎?

  從目前來看,誰都不會善罷幹休。雙方各執一詞,愈演愈烈。

  事實上,在中國商標申請中,已經提出申請,還沒有正式授予的商標有很多。但這不能成為競爭對手爭奪的對象和阻擊的理由,特別是想藉此獲得商業成功。

  北京國舜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席、副主任王鑫在稱:「按照我國商標法的規定,原則上是保護申請在先的商標,所以申請順序有很大的直接關係。」

(責任編輯:郭偉瑩)

相關焦點

  • NOME家居反駁和名創優品紛爭的部分說法:所有註冊都是我們在先
    家居品牌NOME的母公司廣州諾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和名創優品的口水戰還在繼續,雙方就抄襲、商標權等問題各持說法,而在4月13日這天,聲稱設計總部在瑞典的NOME家居在廣州舉辦了一場發布會,現場陳列著北歐風格的家居擺設。諾米創始人陳浩,以及投資了NOME家居的今日資本創始人及總裁徐新出現在現場,就和名創優品之間的傳言進行了正面回應。
  • 誰的「NOME」: 名創優品與諾米展開品牌爭奪戰
    誰的「NOME」: 名創優品與諾米展開品牌爭奪戰   本報記者 葉碧華  實 習 生 詹戈萌 廣州報導   一場圍繞「NOME」的爭奪戰在線下全面開花。   近兩個月以來,名創優品與廣州諾米對「NOME」商標多番唇槍舌劍,甚至對簿公堂;同時在線下,雙方都加速開店,搶奪行業的「黃金窗口期」。「NOME」商標之爭,已近乎肉搏。   線下搶奪戰全面開花   在此之前,名創優品與諾米之間的競爭已經存在。在廣州正佳廣場,諾米的NOME家居與名創優品都是年輕人愛逛的熱門店鋪。
  • NOME到底是陳浩的還是名創優品葉國富的?
    名創優品葉國富發布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新品牌nome啟動第一天就33個人諮詢,6家籤約!感謝團隊的付出以及老客戶的信任」。乍看之下,這貌似是一條非常普通的朋友圈,但是關鍵問題出在葉國富提到的nome。經查證,nome與葉國富的名創優品沒有任何關係,而是一個瑞典獨立設計師品牌,2017年由廣東普斯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浩引入中國。那葉國富為什麼要發一條這樣的朋友圈呢?
  • 名創優品的「野望」
    現在的名創優品,已經在全球開出3800多家店鋪,其中國內2300多家,海外1400多家。 取得現在的輝煌成績,葉老闆表示名創優品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 誠然,名創優品就是靠著這樣的方式來不斷吸引著消費者。
  • 靠假貨發家、搞垮同行的名創優品又來了!這次盯上千億級上市公司
    在那個網際網路信息相對滯後的的時代,名創優品的名號就像病毒式傳播一般,覆蓋全國。作為"哎呀呀"的升級版,名創優品定位生活家居雜貨店,而哎呀呀是啥?那可是三億"少女"的回憶啊!名創優品被詬病的地方多了去了,掛羊頭賣狗肉,沒底線抄襲,產品質量有問題......但這一切黑料都絲毫沒有影響這個零售界流量小生。
  • 名創優品上市在即,百億零售帝國的爭議與隱憂
    通過定位於日系風雜貨店,名創優品成功攻佔了市場心智,無論是購物中心,還是普通街道,幾乎都會出現名創優品的身影,就像如今開遍大街小巷的蜜雪冰城、正新雞排一樣,名創優品也走上了快速發展門店的道路。 名創優品的成功,在葉國富看來有幾個原因,第一,實體店面不景氣,店租下滑,第二,出口遇阻,供應商消庫存壓力大,名創優品可以低成本進貨。
  • 名創優品10元魔法店的生意是怎麼樣的?
    但伴隨著巨頭的入局,一個更大的疑問也浮出水面:誰才能成為真正的開店之王?10元魔法店雜亂無章的擺放、門口持續廣播的大喇叭、略顯土味的商品......這是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一元店」的刻板形象。但名創優品用規整的陳列、類似無印良品的擺放、選址一二線城市的黃金商圈等措施,一改往日的刻板印象。
  • 「索菲亞家居」獲商標跨類保護
    而圍繞著「索菲亞」三字,同位於廣東省的索菲亞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索菲亞家居公司)與中山市索菲亞電器有限公司(下稱索菲亞電器公司)展開了激烈的商標紛爭。  近日,隨著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份終審判決,雙方紛爭暫時告一段落,索菲亞電器公司的主張未能獲得法院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對第8486041號「索菲亞」商標(下稱訴爭商標)予以維持的裁定最終被撤銷。
  • 名創優品,用廉價劣品堆砌美好生活
    誰又會真揪著一瓶10塊錢的指甲油不放,非找人負責呢?微博上的小姐妹們只能互相告知互相安慰,「出事的廠商是天津的,我們買的應該沒問題」。這已不是名創優品第一次因為質量問題上熱搜了。兩個詞中,後面那個才是讓名創優品從一眾競爭品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品牌在前段時間新官宣了代言人,文案是這樣寫的:「誰說理想生活,非要高昂的價格。別拿你的標籤,為我的人生標價。只相信美好生活,就是與價格無關。」三句話中,「價」字可以出現三遍。
  • 名創優品上市:「 貧民窟女孩 」 堆出的 300 億財富神話
    誰是開店之王?時隔 2 年,鮮有融資的名創優品再一次宣布融資的消息,只不過這次是 IPO。10 月 15 日晚,名創優品正式在美國紐交所上市,IPO 發行價 20 美元,開盤報 24.4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 22%。
  • 想薅名創優品的羊毛,結果也沒省下來錢
    如今,名創優品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全球自有品牌綜合零售GMV為520億美元,其中名創優品以27億美元的GMV獨佔5.2%,排名第一。 今年9月24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招股書,計劃在紐交所上市。
  • 從10元到50億,名創優品的超級合伙人制度,99%的人拍案叫絕
    沒有哪一家日用零售店能像名創優品一樣以病毒式速度席捲全國,從迅速佔據國內步行街和高端商場內的環境位置,時至今日,名創優品在全球已經開設3500家門店,由於開店速度較快,就連地圖導航軟體都來不及更新新店數據
  • 回力無效「回力WARRIOR」商標?老牌國貨打響商標保衛戰?
    在品牌保護方面,截至目前,回力名下共有161件商標,包括「飛躍」「前進」「回力」「回力 WARRIOR」「WARRIOR」「回天之力」「HUILI」等商標。其中與「回力」有關的商標就有46件,涵括多個類別,且大部分已註冊成功。儘管如此,仍有部分「回力」商標流落在外。
  • 名創優品隱憂:擴張放緩單店營收腰斬 侵權官司纏身原運營主體涉訴...
    名創優品稱,截至2020年6月,國內合伙人共有742個,其中488個已投資名創優品達3年以上。  經過長達七年的發力狂奔之後,名創優品近年來漸顯疲態,門店增長乏力,單店收入也呈現下滑趨勢。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曾將公司的制勝法寶凝練為「三高三低」原則,即高品質、高效率、高科技、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  名創優品的產品涵蓋生活家居、電子電器、紡織品等11個品類,核心SKU超8000個。公司月均推出600餘個SKU,每隔7天上新100個SKU。從工廠直接到店鋪的短鏈供應實現高周轉。據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名創優品的平均庫存周轉率為63天。
  • 名創優品登陸紐交所:開盤大漲20%,市值超70億美元
    經過波動後,名創優品最終交上了股價20.88美元/股,上漲4.40%的成績單。另外,16日美股收盤時,名創優品的股價再度上漲11.02%至23.18美元/股,總市值達到了70.46億美元。 在上市儀式現場,名創優品(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葉國富表示,「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說起來很容易,要做到很難。
  • 中國名創優品,赴美上市
    名創優品是設立於二零一三年,是一家主要以販賣生活用品為主的中國雜貨品牌。二零一三年呢,這個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國富攜家人前往日本旅行時,他發現當地有很多生活家居專營店,這類店鋪的銷售日用生活百貨不僅質量很好、設計美觀,並且價格還很實惠,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葉國富因此獲得了商業靈感,並憑藉自己過往在經營時尚連鎖品牌時積累下的產品開發經驗。供應鏈和渠道資源,在中國廣州創辦了名創優品。
  • 「10元店」名創優品衝刺IPO,葉國富的資本操盤術
    在完成選址之後,加盟商無需承擔任何運營的事情:統一裝修、統一供貨、店員由名創優品統一培訓,甚至店員工資、社保都由名創代發、代繳。 加盟商需要每年拿出8萬特許商標使用金,一次性繳納75萬元貨品保證金,投資利潤為每天營業額的38%(食品為33%),第二天即可到帳。
  • 阿里「1元店」衝擊名創優品,線下新零售或將重新洗牌
    無論是小城鎮的街邊還是繁華大都市的購物商場,都能見到集服飾、箱包、家居、餐具、彩妝、洗護用品等於一身的零售集合店,其商品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零售集合店的品牌也是五花八門,優尚誠品、MIDIO、韓流尚品、T館等品牌不勝枚舉,其中,被稱為「國內最大10元店」的名創優品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 「十元店」美股上市,名創優品的百億生意模式可以複製嗎?
    相比其他「品類第一股」的頭銜,名創優品顯得冷靜,直接對標的有優衣庫、無印良品,以性價比著稱,加上在海外的1600多家門店,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任務名創優品的模式應該更好理解。
  • 名創優品躍龍門,然後呢?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這樣的描述和真實的葉國富差別並不大,據一位已經離開名創優品的內部人士透露,葉國富確實是一位極具野心的創始人,而上市計劃,也幾乎誕生於名創優品創立之時。  連續狂奔7年之後,名創優品接連獲得了騰訊、高瓴資本的投資,並終於叩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按照上市後名創優品的市值計算,葉國富個人身家已經超過了34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