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都這樣了UberEats、Deliveroo還不肯再降佣金,很多餐館選擇...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共1585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

澳洲疫情發生後這段時間,餐館只能依靠外賣平臺來維持生存了。但很多老闆們都抱怨Uber Eats和Deliveroo的外賣佣金太高了,即使因為疫情降了一點,但還是貴得讓人心疼。所以許多餐館計劃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就棄用這些送餐平臺,靠自己送餐。

澳洲疫情發生後,Uber Eats和Deliveroo這兩家平臺都削減了向餐館和咖啡館收取的佣金,Uber Eats周一將佣金從35%降至30%,而Deliveroo上周暫時取消了自取訂單的佣金,並將餐館自己送餐的訂單佣金降至5%。

外賣平臺成「行業公敵」

墨爾本餐館Horn Please和Daughter In Law的老闆Jessi Singh表示,Uber Eats和Deliveroo已經成為「行業公敵",即時 Uber Eats將佣金削減到30%,這對餐館來說仍是不可持續的。

目前,Singh的餐館還有繼續使用這些外賣平臺,但他鼓勵顧客繞過這些平臺,自己取餐或依靠餐館送餐可享受30%的折扣。

"即使疫情結束了,我們還會繼續自己做外賣。"他說,"很多像我這樣的餐館會開始請自己的司機。這些送餐APP發展起來的原因,是因為很多澳洲人不願意自己送餐,但也許在疫情結束後,人們會說'工作也沒有什麼好挑的'。"

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餐館選擇自己送餐,或者鼓勵顧客自行取餐。

在雪梨,由億萬富翁企業家Justin Hemmes掌舵的餐飲集團Merivale,正在培訓自己的員工送外賣外賣。而在墨爾本,包括Bistro Gitan、Horn Please和Daughter In Law在內的餐館都在嘗試讓顧客直接通過餐館點餐,不要用Uber Eats和Deliveroo等外賣平臺。

法國餐館Bistro Gitan也在提供外賣和取餐服務,這家店聯合創始人Edouard Reymond表示,這些外賣平臺削減佣金的措施來得太晚了。

"如果我是Uber Eats的話,我會在疫情發生後立即削減佣金,這樣的話一開始很多餐館就會先用他們的平臺,但是拖到現在已經對餐館造成了嚴重傷害,很多餐館不得不自己想出了解決辦法。"

「我們自己送外賣的第一周簡直相當混亂。但我們從錯誤中吸取了教訓,這個周末我們已經自己送出了250份餐,效果非常好。」Reymond說,他們的餐館已經通過了各種試錯,摸索出了自己的送餐路線和系統。

餐飲行業協會(Restaurant & Catering Association)執行長Wes Lambert表示,在疫情發生之前,Uber Eats佔據了外賣市場60%的份額,Deliveroo和Menulog佔據了30%的份額,其他自助外賣應用佔了10%。但現在自行組織外賣和自取的餐館數量正在增加。

Uber Eats態度強硬:佣金不會降

Uber Eats的母公司Uber最近面臨很大壓力,該公司上周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裁減3700個工作崗位,其中在澳洲會裁掉約100個崗位。此時,餐館的反擊也開始了。

Uber Eats澳洲區域總經理Jodie Auster拒絕就裁員發表評論,並否定進一步削減佣金的呼籲。

她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從根本上說,就像餐館本身一樣,我們是一家低利潤率的企業。」

自助送餐服務的受益者是一些初創公司,比如澳洲本土的「餓了嗎」(HungryHungry)平臺,它可以讓餐館自己安排送餐服務。

在疫情爆發前,HungryHungry有1萬個訂單,創始人MarkCalabro表示,現在每周的訂單超過5萬個。

「目前我們面臨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他表示。「如果餐館表示, Uber Eats減掉5%的利潤還不夠,我不會感到驚訝。」

披薩連鎖店400 Gradi的創始人、餐館老闆Johnny Di Francesco因疫情關閉了13家餐館,但在墨爾本郊區不倫瑞克保留了一家外賣店。

他同時使用Uber Eats和Deliveroo提供外賣服務,但他試圖降低自己的業務對這些平臺的依賴,方法是向自己通過餐館訂餐的顧客提供折扣。

他表示:「 Uber Eats和Deliveroo雖然為餐館帶來了一些訂單,但佣金的比例太高了,對營業額有相當大的影響。晚上結束營業的時候,帳單表面上看起來現金流還不錯,但當你把外賣平臺的佣金扣除後,你就會覺得『呃』……」

「在餐館利潤率在3%至10%之間的情況下,要給這些外賣平臺35%的佣金非常困難,這讓餐館很難盈利。你就好像被戴上手銬,只是為了給外賣平臺打工。」

資料來源:

https://www.theage.com.au/business/small-business/restaurants-go-it-alone-despite-deliveroo-and-uber-eats-fee-reductions-20200511-p54ruy.html

相關焦點

  • 優步在澳大利亞雪梨推出訂餐平臺UberEATS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7月26日美國出行共享平臺提供商Uber(優步)在雪梨推出了訂餐平臺UberEATS,意味著用戶可從首批加盟的100個餐館享受快捷訂餐服務。  據報導,目前優步的送餐服務只限於雪梨市區,服務時間從上午11點至晚上10點,用戶在免費試用後將收取5澳元固定費用。
  • 美團的艱難戰疫:佣金8成補貼了騎手,平臺還將再投入數億元幫扶商家
    如果去掉配送服務費,幾乎所有商家的交易佣金將會下降到4%以內。據介紹,商家如果選擇自行配送,佣金將是個位數。同時,美團表示,今年首要任務是要通過平臺切實幫扶300萬餐飲商戶通過外賣生存下來,並活得更好。
  • 外賣到底賺不賺錢,五位餐館老闆向我們交了個底
    在堂食生意中,消費者通常還會有很多酒水消費,這些都屬於高毛利產品。但是,艱苦的日子看起來還要再撐上一段時間。 「不能閉店,也就不考慮是否賺錢了。」周琦說道,雖然閉店幾個月的確能省一些房租,「但在消費者心中(品牌)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 免佣金活動延長6個月 蘋果再發「慈悲」
    蘋果似乎越來越能體恤開發者了,「蘋果稅」從30%降至15%之後,又打算把一項免佣金的活動再延長六個月。不知道是日積月累的「民憤」,還是與《堡壘之夜》的訴訟戰,讓蘋果對30%的抽成有了讓步的想法。近年來,開始把軟體服務當做重頭戲的蘋果,趁著此次疫情帶來的「宅經濟」紅利賺了不少,市值直逼2萬億美元,與此同時,壟斷的聲音也不絕於耳,蘋果或許急需以退為進。
  • 佣金,是網際網路最失敗的商業模式?
    在2020年初這場疫情中,很多中小商業體的生存受到挑戰,網際網路平臺的佣金政策密集受到質疑。「美團外賣高佣金難降」、「抖音新政削藩」、「微博小店的佣金之困」、「網約車抽傭圍城」等事件層出不窮。儘管有商戶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諸如電商平臺的直通車和鑽石展位等營銷費用才是無底洞。
  • 報價爭議大:UberEats或停止收購外賣公司Deliveroo
    Deliveroo是歐洲資金最充足的初創企業之一,已投入數百萬美元以便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包括為餐館建造工業廚房作為訂單中心等。 一年多前,Uber Eats推出了類似的「虛擬廚房」,鼓勵餐館使用額外空間來烹飪其他菜單的送餐食品。Deliveroo不在美國運營,而希望藉助Uber在歐洲拓展業務,那裡已成為食品配送行業的亮點。
  • 稜鏡丨100元營業額只能結回60元 吉野家總裁呼籲外賣平臺降佣金
    更重要的一點,洪明基建議平臺降低佣金,他的理由是:即使不經歷疫情,做外賣餐品的餐廳絕大多數利潤率不足5%,還有很多虧損瀕臨倒閉。而外賣平臺抽傭比例已由1%漲到15%-28%,並且每單加設保底收費,不籤佣金和保底漲價協議,就給商家下線。外賣平臺上依託著數百萬家餐廳、近3000萬餐飲人就業,不能讓平臺侵害行業健康生態。
  • 美團外賣的佣金都被誰賺走了?
    寄生蟲,吸血鬼,什麼都不幹就會拿錢balabala……黃袋鼠都要哭了呀,建議今年美團外賣在logo的眼角加一滴淚。網際網路產業大多都在做無本的買賣,以至於讓很多人忘記了實體經濟需要多高的成本。知道為什麼共享經濟把自己玩撲街了嗎?
  • 疫情之下,如何保住你喜歡的餐廳不倒閉?
    一位英國的餐館經營者正忙著在郊區的橄欖球俱樂部裡建立外賣廚房,這樣便可以產生現金流來支付員工工資,並儘可能少裁員。儘管如此,隨著疫情的加重,許多英國餐館在過去一周中進行了自我改造,這可謂是一項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壯舉。許多酒吧和餐館迅速變成了外賣店和熟食店。還有一些餐館在出售新鮮外賣套餐的同時為不會做飯的人附贈烹飪教程。
  • Online能夠拯救被疫情打擊最嚴重的海外餐飲業嗎
    一些門店部分開放,出售外帶咖啡、食物及有許可證的酒水飲料,而很多則是完全關閉,他們希望通過其它方式可以實現營業。危機正讓人類心慌,也催促大家不斷嘗試新的方式。倫敦的麵包店Bread Ahead已經開始在Instagram上直播家庭烘焙課,出售購買麵包和參加未來體驗工作坊的禮品券。
  • 美團外賣83%佣金都花在配送上,但騎手也不賺錢,錢去哪裡了?
    2、漲佣金真的能解決美團的困局嗎? 3、美團外賣抽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4、能不能通過降本增效降低配送成本?美團外賣推出獨家合作制,商家只上美團外賣,佣金抽得低,美團外賣和餓了麼都上,佣金高。佣金方面,美團外賣比餓了麼高出3-5個點。餓了麼沒有獨家要求,也是因為老二的原因,沒有這實力。  那麼,能成為疫情下雙方的主要矛盾,這20%的抽成對餐飲商家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 美媒:紐約中餐館老闆疫情期間開拓外賣市場 收益超堂食
    (美國《世界日報》/牟蘭 攝)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餐廳堂食不開,只能依靠外賣生存,而外賣平臺每單佣金至少抽20%,增加餐廳業者負擔。但數家中餐廳業者表示,只要下功夫轉型,一定能轉虧為盈,有家餐廳經過四個月努力,外賣盈利額已超過堂食收益,並打入外族裔食客的餐桌。
  • 亞馬遜5.75億美元領投Deliveroo G輪融資,與UberEats爭奪國際市場
    該公司在歐洲、亞洲和中東的十幾個國家都有業務。早在2017年,Deliveroo就宣布了推出一個新平臺,允許餐廳開設只提供外賣的廚房。該系統名為Deliveroo Editions,利用Deliveroo的資料庫來確定顧客對特定類型菜餚的需求最高的地方,然後Deliveroo鼓勵合適的餐館在這些地區附近開設小型廚房。
  • 疫情下餐飲龍頭都撐不過三個月,小餐館可怎麼辦?
    ——外婆家*以上來源:新京報疫情在春節黃金檔來襲,餐飲行業首先受到衝擊,以上企業多為門店上百家的知名企業,它們的日子不好過,其他中小餐館的境況可想而知。半個月前,還不是這樣的景象。未來我們無法預測,但每天都要信心百倍。現在關店的損失是最小,也是最容易的。關店意味著員工就要回家,路上的安全怎麼辦,這不是給社會添亂嗎?因此,我們選擇了正常營業,做好員工管控的防禦工作,每天測量體溫,將員工身體狀況上傳至BI系統,安頓好吃、住、行,以及工作。
  • 疫情重創養殖業,雞蛋價格一降再降,你那裡多少一斤?
    提要:受疫情影響,雞蛋價格遭遇「大跳水」,產銷區脫節明顯這幾天不少朋友都在關注雞蛋價格的問題,科學興農記得年前去超市買雞蛋,雞蛋的價格還在一斤5元左右。雞蛋價格為何一降再降?節日效應不足:按照往年的行情來說,每年春節期間雞蛋價位必定會出現上漲的跡象。科學興農觀察今年的春節前期雞蛋的價位確實是存在一定的上漲情況的,但上漲維持時間較往年比要短很多。年後雞蛋價位下滑幅度偏大,從雞蛋價位的變化上來看,節日效應較低。
  • 餐館開門營業,外賣增多,但顧客這樣吃也不安全衛生
    眼下很多的餐館和小吃店 都陸續開門營業了 而根據相關規定 食品不允許堂食! 貴陽市民2:避免交叉感染,就不能留在店裡面吃,都是打包帶走。目前我們看到的店都是這樣的,我們兩個實在太餓了,又不能不吃。我們也不想這樣吃,也想回家的。但是家太遠了,沒辦法。
  • 蘋果Appstore佣金降50%,已開放申請
    不過也因為蘋果賺太多了,所以引起了大家的不滿,時不時的有企業冒出來反抗蘋果的這個佣金政策。前年國內關於打賞抽成就一直鬧得沸沸揚揚的。而前段時間,Epic Games更是直接把蘋果告了,當然後面敗訴了,但Epic還是推出了自己的遊戲平臺,把抽成變為15%,想要搶蘋果的生意。
  • 抖音點讚賺佣金?這種新花招,有人毫不猶豫的「入坑」了!
    如果這時候有人跟你說,只要每天刷刷快手、看看抖音,點點讚就能拿到佣金,大家會不會動心?有人懷抱美好幻想進入了這樣的平臺,結果沒吃到天降的大餡餅,反而被陷阱給坑了。今年2月初,受疫情影響,屈先生一直沒法正常工作,唯一的收入來源中斷之後,他每天都很焦慮。這時候,朋友圈中一條「每天在家刷廣告,點點讚就可以輕鬆賺錢」的推廣進入了他的視線。
  • 疫情反覆重創美國餐飲業,絕大多數自營餐館撐不到年底?
    從加利福尼亞州到賓夕法尼亞州再到德克薩斯州,美國不少地區已經被迫第二次關閉餐館或減少接待量,餐飲業復甦仍「路漫漫其修遠兮」。美國餐館預訂統計軟體OpenTable的數據顯示,自6月下旬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劇烈反彈以來,原本處於回暖趨勢的堂食消費者數量,出現了明顯的停滯甚至惡化。
  • UberEats 和Deliveroo 將提供雜貨和藥品快遞服務
    對此, Deliveroo 澳洲執行長麥 克馬納斯(Ed McManus) 稱,政府始終理解在疫情期 間快遞服務的關鍵作用。 與此同時,UberEats 與Caltex 公司合作, 在30 分鐘內為 顧客提供一些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