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彬 通訊員 楊軍)為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效益,近期,新蔡縣彌陀寺鄉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加強扶貧公益性崗位的監督管理,讓貧困群眾通過自身勞動增加收入,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摸清底數,科學精準。組織包村幹部、村幹部、駐村第一書記入戶對公益崗位人員進行全面摸排、詳實調查,摸清戶中有勞動力人口,就業去向等情況。合理制定扶貧公益崗位的工資標準,根據貧困戶人均年收入情況進行分級定檔。採取容易理解的方式,幫助貧困戶儘快熟悉基本的工作情況,制定易理解、易操作的考勤辦法和獎懲規則,以加強對扶貧公益崗位的貧困戶管理。
規範程序,合理設崗。由村「兩委」幹部、村民代表和貧困戶代表組成評議小組,召開會議,確定公益崗位及聘用人員,經鄉審核、村公示後,籤訂崗位聘用合同,並在鄉扶貧辦備案;結合實際設置保潔員、護林員、巡河員等多種崗位,同時充分考慮貧困戶家庭實際情況、個人身體狀況、能力特長及個人意願,為其安排最適合的崗位。
自查整改,動態管理。自十月份以來,全鄉開展公益崗位集中見面自查整改工作,對一人多崗、頂崗替崗、協議不規範、人崗不匹配等問題進行自查整改,及時調整不符合公益崗位條件的對象戶,安排貧困家庭人員充實;建立公益性崗位人員個人檔案、基礎資料臺帳,對各村公益勞務實行合同化管理,一年一籤訂,一月一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停發公益性崗位人員報酬,對經常缺崗、不服管理的人員依據勞務協議有關規定及時辭退。
(映象網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投稿郵箱yxwzmdpd@163.com。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