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都城臨安一點不輸北宋都城開封,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2021-01-13 蜀山筆俠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北宋都城開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只不過我們看到的已不是當年北宋東京的樣子了。老東京城已經在戰亂和洪水的洗禮下,深埋地下,我們只有通過《清明上河圖》和東京遺址裡面的模型來回味這座老城的味道了。

南宋都城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同樣,它的老城也已經不復存在,但我們仍能從文人墨客的詩詞中體會它曾經的繁華。宋人林升《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建炎南渡以來,宋朝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江南,特別是海上貿易的發展,讓南宋的商品經濟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自然而然,臨安也從一個小城市逐漸上升為繁華大都會,讓那些忘卻靖康之恥的人們似乎又找到了開封的感覺,如痴如醉、如夢如幻。

如今,他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因為這裡(杭州)真的建了一座宋城,似乎把整個東京都搬了過來。然而,這些人已經無福消受。

不可否認,南宋的繁華程度不輸北宋,在某些方面似乎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南宋比北宋好?或者,偏安一隅是正確的選擇?

如果是這樣的話,南宋人為什麼會寫下那麼多悲憤的詩詞?

「千古才女」李清照《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朱熹的老師劉子翬(音恢)《汴京紀事》: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愛國詩人陸遊《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五忠一節」楊萬裡《初入淮河》:

【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

一首比一首讀著悲傷,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南宋就是一個苟且偷安的朝廷,他們為了眼前的快活,而忘了國讎家恨。忘得了嗎?李清照忘不了,嶽飛忘不了,北方人民忘不了,「南漂」們忘不了。但,唯獨趙構忘得了,秦檜忘得了,軟骨頭們忘得了,這就足夠了,他們註定讓大宋繼續沉淪。

燕京沒了還有開封,開封沒了還有臨安,臨安沒了呢?那就是日本人取笑我們的「崖山之後無中華」。

有些人憑什麼認為南宋美好?憑什麼認為南宋繁華?那只不過紙上美好,過眼繁華,到頭來一切都是鏡花水月。

我倒覺得趙構他們是劊子手,沒有他們所謂的「中興宋室」,中華大地或許會更早地化繭成蝶。

明天繼續……

作者本人申明:該文章獨家發布於百家號平臺,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八荒爭湊,萬國鹹通」:北宋時期的都城開封,到底有多繁華?
    現在一提起開封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它只是河南省的一個地級市。每當聽到這種回答,筆者都會心中不忿。因為開封雖然現在已經沒入平庸,但在北宋時期,它卻曾號稱「世界第一大城市」。北宋是我國古代歷史中,一個絕對不容忽視的封建中央集權朝代。
  • 北宋都城東京是內陸城市,市民為啥特能吃魚?跟遼國有關係
    北宋東京,美食數不勝數,以魚為主的菜餚更是琳琅滿目。作為內陸城市的北宋都城,為什麼漁業如此繁盛呢?一、東京城及周邊水資源豐富北宋的都城東京(今開封)航運發達,是全國水路交通的一個中心樞紐。一幅《清明上河圖》,將汴河的繁忙景象定格成了永恆。東京城內貫有金水河、五丈河、汴河和蔡河(即惠民河),河流給東京城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除了河流,東京城內外的湖泊也給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礎。
  • 孫中山曾說中國若遷都到這座城市,也許會稱霸亞洲,此城在哪裡呢?
    在我國五代北宋之前,其實我國古代的首都都是在黃河中下遊區域,而且整個朝代的經濟中心也處在中下遊區域,就比如長安和洛陽成為了很多皇帝的首選。
  • 東京夜市開市,一千多年前的北宋都城東京依然繁華!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中國人的夜生活十分豐富,當時的「夜經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如今,「夜市」已然成為開封的代名詞,隨處可見的煙火氣,琳琅滿目的各色商品,大街小巷的叫賣聲,當年「夜經濟」的繁華,現如今在清明上河園依然可見。
  • 林升寫《題臨安邸》時,南宋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了什麼情況?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自從五代時候就成為江南繁華種地,宋朝遭遇靖康之難,高宗趙構難逃,隨後以杭州為行在,稱臨安府,此後,南宋就以杭州為臨時都城。
  • 辛棄疾喝醉酒,狂言南宋都城不該建在杭州,好友聽到後,連夜逃走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在宋朝的詞壇中,總繞不開兩個豪放派詞人,一個是北宋的蘇軾,一個是南宋的辛棄疾,二人合稱「蘇辛」。辛棄疾的一生幾次起落,他馳騁報國,一心為國而戰,結果卻壯志未酬,「可憐白髮生」。辛棄疾的一生都十分豪邁,但也有被別人抓住把柄的時候,還因此被對方訛詐了十萬錢。
  • 說一說金朝的黑歷史,攻入北宋都城後都搶了些啥
    自從金朝建國後,對外擴張成了不可避免的事,這與當時的國情有很大關係,特別是遼國的步步緊逼,何況北宋有意聯合新起的金國一統分割遼國這塊肥肉,可是金朝對遼出擊本意則是爭取生存空間,遼國若是繼續緊逼結局很有可能就是金朝亡國了,倒也不是什麼巨大的利益驅動,這是一個民族到了危亡關頭的本能,於是對遼戰爭的同時也在暗地裡打量著南邊的宋國,至少北宋的好意實屬難得
  • 南宋詩人陸遊的子孫是什麼時候「家祭告乃翁」的
    很多讀者和小編一樣學過不少南宋愛國詩人陸遊的詩,比如陸遊到了晚年「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即便到了臨終之際還留下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感人詩篇作為遺言。遺憾的是在陸遊去世66年後南宋王朝宣告滅亡。
  • 開封:帝國的11世紀是最好的100年
    有人說,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在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創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   在我看來,這是中國帝制時代罕見的光輝歲月。   有宋一朝,開創了帝國時代最好的文化光景。北宋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科技發達、文化璀璨、藝術繁榮的朝代。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的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因而,北宋名人輩出,文壇群星薈萃,明代學者宋濂稱:「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
  • 河南開封,八朝古都,一座不輸鄭州的城市
    開封,一個耳熟能詳的地名,事實上,開封的知名度,不僅僅比河南省省會鄭州高,更是比肩河南省。那麼開封作為河南省的一個地級市,為何會有這麼高的知名度呢?它是如何為人孰知的呢?我們一起走進開封,去細細的了解這座不一樣的城市吧。
  • 戰國七雄當時的都城,是現在的哪裡?
    在我們從小學歷史課本就開始背的中國古代朝代口訣中,就有一句「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史學界通常以公元前475年為界線劃分春秋和戰國,而在戰國時期,雖然有諸多國家,最後形成了以「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個大國爭霸的歷史階段,史稱「戰國七雄」。
  • 八朝古都開封行,領略北宋的繁華與魅力
    旅行的意義不僅在於我去過,而且還讓我感到更加激動,震驚,感動……願今生的故事與你有染……開封曾經是中華文明最燦爛的歷史。北宋開封的榮耀。當時,世界上沒有第二座城市可與之相伴,記憶。領略開封的北宋都城1、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是以宋代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北宋都邑汴梁的市政生活和古代娛樂為題材的古董文化主題公園。花園分為:迎賓廣場、北園、南原等三部分,是再現繁華的汴京城的活的清明上河圖。
  • 13世紀機動防禦大師有多厲害?曾靠一己之力,獨撐南宋2/3的防線
    引言在公元1234年正是南宋端平元年,當時宋朝派軍攻克金朝,最後一個都城蔡州,並且宋朝大將孟珙率領著軍隊將金朝的最後一個皇帝的屍體帶回了臨安,而當時他返回的時候,皇帝帶著文武百官都出城迎接了,最後金朝皇帝的屍體被放進了太廟,用來告慰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皇帝的在天之靈。
  • 從宋朝都城到北京飯店 川菜歷史上三次「走出去」
    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追述了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城市風貌,記錄了以都城為代表的宋朝美食,其中主要有南食、北食和川菜,「更有川飯店,則有插肉麵、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雜煎事件、生熟燒飯」。  「向者汴京開南食麵店、川飯分茶,以備江南往來士夫,謂其不便北食故耳。」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則更加詳細提到了主營川菜的川飯分茶,記載了焅雞、燒肉、煎小雞、煎鵝事件、肉煎魚、豉汁雞等菜名。
  • 在開封的路牌上,北宋東京城被譯作Tokyo……
    路牌中譯英千奇百怪的錯誤大家已經見識了不少可是,下面這個錯誤還是讓「見多識廣」的網友們驚呆了北宋的「東京」被翻譯成了Tokyo這事兒,發生在河南開封對!就是當年的東京汴梁錯的還不止這一處!魏國的國都『大梁』竟然譯成Girder(Girder:橋梁或建築物的大梁,桁架)離譜得讓人大跌眼鏡!
  • 北宋四京:一千年前的北上廣深,今天發展得怎麼樣?
    如果把時間撥回到1000多年前的北宋,那時候的北上廣深,就應該是號稱「四京」的開封府、河南府、應天府、大名府了。 北宋四京是怎麼來的呢? 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創建了北宋王朝。新的王朝建立了,都城建在哪裡?
  • 北宋的美好生活,商品經濟繁榮,清明上河圖給你的驚喜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的一個畫家張擇端畫的,他畫的北宋時期的一條著名的河流汴河上面的場景,這個汴河,也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京杭大運河上面的一個段落,是位於北宋當時的都城,東京的這個地方,位於我們現在的開封。張擇端在畫中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北宋的日常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