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問你最喜歡的朝代是哪一個朝代,我們的答案一般都是宋朝,那麼宋代到底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喜歡,宋代又有哪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嚮往的呢,有這樣一幅圖叫做清明上河圖,就為我們提供了答案,接下來那就讓我們走進描繪北宋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圖,走進清明上河圖給我們帶來的北宋好時光。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的一個畫家張擇端畫的,他畫的北宋時期的一條著名的河流汴河上面的場景,這個汴河,也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京杭大運河上面的一個段落,是位於北宋當時的都城,東京的這個地方,位於我們現在的開封。張擇端在畫中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北宋的日常生活場景。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局部統一的王朝,他結束了五代十國地方割據的分裂局面,為全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北宋是士大夫最嚮往的朝代,因為每一個讀書人都能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國家體制,並且北宋公務員的工資是全球最高的。北宋的開闊者趙匡胤,是一個特別喜歡以柔克剛的皇帝,很少會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也很少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會使用經濟手段來獲取政治權力。比如杯酒釋兵權,就是答應給將軍豐厚的經濟財力,然後把他們手中的權力收歸中央。北宋初年,由於趙匡胤答應了將軍豐厚的土地,所以採取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土地允許自由買賣,這樣導致了土地兼併現象特別多,大量的土地就全部被地主擁有了。很多失去土地的農民, 為了生存他們只能來到城市,靠出賣勞動力來養活自己,無形之中促進城市人口的增加。
隋唐時期商品經濟已經獲得一定程度上的發展,但是由於坊市制度的實行,商業發展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唐朝法律就規定,只能在東市和西市進行商品交換,只能在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太陽落山之前進行買賣。在唐朝的時候還要實行宵禁制度,就是太陽一落山的時候,所有人都必須回到自己的房內,不能在大街上隨便遊蕩。如果你太陽天黑了,還沒有及時回到住宅區,那麼路上巡邏的警察,就可以把你抓起來,並且把你關在監獄裡。唐朝的都城長安,雖然有橫穿南北東西的大街,但是高高的城牆,把整個城市分為若干份,走在唐朝的大街上,你只能看到死氣沉沉的景象,絲毫感受不到市場的繁榮。總之唐朝商品經濟的發展還是有一定限制的。宋代商品經濟的繁榮,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出現了早市和夜市,《清明上河圖》中燈籠的廣告就能充分證明。草市的出現打破了空間的限制,早在唐朝末年的時候,在農村地方就出現了草市,草市也類似於現在的趕會,有時候是在田間,有時候是在路邊。北宋的都城是開封,位於黃河邊上,整條河流從北宋的都城橫穿而過,所以北上在城市設置上面,就選擇沿河建立都城,便利的交通促進了商業的繁榮,為了更加方便人民買賣,商鋪分分臨街而設,所以街市制度取代了坊市制度。
北宋雖然在軍事上很少取得戰爭,也常常採取籤訂條約的形式來解決戰爭紛爭,但是這種舉措和諧了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為北宋商品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和諧的環境,所以此時的邊境貿易非常繁榮。不管是城市商品的繁榮,還是邊境貿易的繁榮,在《清明上河圖》上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我們一打開《清明上河圖》,最先看到的,就是一個交通事故,這一個交通事故是什麼呢,就是當時一個騎著驢車的和一個挑著擔的人發生了碰撞,然後這個驢十分的吃驚,這個人正在躲閃。跟著這個開始,逐步的走向畫卷的中心,沿著這一條河流,你能看到河流上面往來的船隻特別的多,可見這一個時期,商業的發展那是非常的大。
你可以看一下這個時期的橋,不像是我們原來說的多孔橋,而是變成了只有一個孔的大橋,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商船能夠通過,這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商業的繁榮,你沿著這個橋那再往左邊看,就會看到一排排的店鋪,這個店鋪,就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店鋪,賣什麼的都有,比如說有賣吃的,還有賣喝的,還有賣用的,還有供人們居住的旅店等等。
然後你把這一些商店放大一看,還有一個細節更會吸引你的注意,就是你會看到有一個人端著兩碗飯,飛奔在這個街道上面,我們現在最原始的外賣的雛形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而且在這一系列的店鋪上面,還有非常吸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個大大的酒樓,你看這個酒樓上面它掛著的各種各樣的燈籠,那麼這個燈籠是幹嘛用的呢,我們說它這個燈籠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廣告,是晚上來找那客人用的,那麼在整個城市裡面,晚上也是一個燈火通明的,也是一個非常繁榮的景象。
繼續沿著這一幅畫往前走的話,你還會注意到的是這個畫裡面的馬車是比較少的,更多的那是驢車,那麼你不由得就會思考,為什麼這個時期驢車比較多呢?那是由於這一個時期的北宋與外來那是有一定的接觸的,但是這個時期的馬更多的是在西北地區,沒有來到了北宋,北宋更多的是產驢,所以驢的使用量就比較大一點兒。
這就是描述宋北宋詳細情況的一幅畫,清明上河圖,它的細節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欣賞,它那就像一個縮影一樣,也為我們展示了北宋時期的方方面面的生活,而且也使我們嚮往的北宋有了一種形象生動地展示,也有了這樣一種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