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簡直是個萬花筒,轉一轉就能展現出不同的花紋,昨天我在翻閱《明史》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是圍繞皇帝引起的。
我們都知道,皇帝是九五之尊,沒有人敢在皇帝面前放肆,可明朝不但有人敢這麼幹,還把皇帝嚇了一跳。
把皇帝嚇一跳有什麼後果呢?沒有,這並不是皇帝宅心仁厚。一般來講,伴君如伴虎,稍微不注意就有殺身之禍。但在明朝皇帝面前這些都不是事兒,明代鍵盤俠罵皇帝,皇帝不但不能殺他,還要認真地把那封罵書看完。
如果皇帝想不開殺他,那就正中他圈套了,這幫鍵盤俠巴不得皇帝處罰他呢,因為這樣他就會青史留名了,如果他大難不死,那麼他告老還鄉的時候,回鄉裡還可以跟家裡的小孩吹牛逼:
「後生,把耳朵豎起來聽好,老子當年也是罵過皇帝的人,你敢罵皇帝嗎?」
實在太有逼格了。
這夥人就是明代的言官,比較知名的就是我們的海瑞海大人,他罵嘉靖皇帝,寫了一封《治安疏》上去,棺材就在家裡放著,等皇帝來殺他。
今天講的主人公並不是明代的言官,而是一夥一根筋的大臣。
事情的起因主要是這樣的,王振王大奸人忽悠明英宗出去揍人,說的天花亂墜,把主要好處都說出來了,領導明英宗一心動,跟他出去,結果人沒揍成,自己還被打成殘廢。
關於這事我還寫了另一個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
王大奸人實在是禍國殃民,導致皇帝被抓走,現在還沒回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還把國家積累的本錢(主要是三大營)賠光了。
王大奸人小人得志,仗著英宗寵信他,把朝中大臣當狗一樣使喚。每次國家有新指示,大家拿起政策詔書一看,章是皇帝秘書內閣蓋得,但實際上卻是王振獨斷橫行的一個結果。
春風得意的王奸人,身邊自然有一些「孝子賢孫」。有次大明電視臺的主持人採訪他:
主持人:「王大奸人,哦,不對,拿錯稿子了(說完瞟了一眼王振身邊的錦衣衛),不好意思。太師,我今年的薪水全上交給國家,義務為國家做貢獻,哎,你們幹什麼,別抓我,我可是王振太師的死忠粉啊,哎,快放開我,太師!饒命啊,我真是口誤!我是發自內心的敬重你的,哎別,不要!太師!求你了!」
咔嚓!如此輕脆的聲音,王太師簡直愛上了,於是忍不住把臺長也給咔嚓了!
中間停頓了一下,電視插了一段廣告,然後又恢復畫面。
新主持人:「爸!我到底有多少個兄弟姐妹?」
王太師:「兄弟太多,都排到法國了,為父記不住。」
裝逼最高境界乃是潤物細無聲,王振王太師這逼裝的實在是沁人心扉。
阿諛奉承之徒本質上是一些烏合之眾,王太師身邊網羅了這樣的人,得意的時候,就會飄飄然,而一旦頹勢出現,那下場只能是樹倒猢猻散。
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王振也被皇帝身邊的待衛樊忠殺死,他本人領導的閹黨也土崩瓦解。王大人要揍的人還反過來把首都給包圍了。明朝迎來了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
如果處置不當就會讓南宋的情景重現,緊要關頭,太后讓郕王朱祁鈺監國。
這天早朝上,郕王朱祁鈺和平常一樣,坐在龍椅上聽百官講工作報告。有個叫陳鎰的御史要求啟動追責程序,把禍國殃民的王振一黨揪出來清算。
陳大人一邊哭一邊表示,如果皇帝不聽他的,他就一直跪著不走了。身邊的眾大臣也紛紛跟進,你不答應我們就在這跪著,不辦公了。反正你是老闆,一天不開工,公司的損失你自己承擔。
郕王朱祁鈺第一次當領導,哪見過這個大場面,心裡有點發怵,想回辦公室緩衝一下,走到午門,秘書剛關門,眾大臣就破門而入。
看來今天不下決定是不行了,朱祁鈺心裡想。
「馬順,你去!把王大奸人的家給我抄了!」朱祁鈺命令道。
「不行!馬順是王振的親信,應該派陳鎰過去!」眾大臣依然憤憤不平。
「大膽!領導說的話你們都敢反對?工作不想要了?」金秘書(太監金英)呵斥百官。
然後金秘書就被氣上眉頭的百官們揍了一頓,錦衣衛指揮使馬順覺得他們太無法無天,用吃奶的力氣叱斥他們,這一叱斥,可就捅了馬蜂窩了。
王振在的時候你馬順就飛揚跋扈,現在他不在了你居然還敢這麼放肆?
很快,馬順的臉上就吃了戶部給事中王竑一記重拳,馬順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第二拳又打過來了,打的他眼冒金星,倒在地上。
王竑恨急,還上去把馬順的臉皮咬了下來,百官一看,王大人這精神勁兒很足啊。於是群情激憤,上來一頓亂揍,把馬順打死了。然後讓朱祁鈺把宮中的王振餘黨(毛貴、王長隨等人)都交出來。
朱祁鈺嚇壞了,這麼暴力,急忙準備走,這時兵部待郎于謙急中生智,抓住朱祁鈺的衣袖,對他說:
「殿下,馬順等人罪大惡極,早該殺了,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今天我們大家都是為了大名的江山考慮啊,請您不要追究我們」
朱祁鈺聽到後同意了他的意見,眾大臣跪謝後退出宮廷,這場鬧劇就這麼結束了。
郕王朱祁鈺隨後在百官的擁戴下即位,是為明代宗。
所以說,人一定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像馬順同學這樣做事,是要出大事的。 不過朱祁鈺也是個是非分明的皇帝,要是明英宗,大臣們腦袋早搬家了。
覺得有意思的歡迎點讚和關注我,我會持續給大家帶來好玩有趣的歷史文章,大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