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高開低走的楊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2020-12-22 一條鹹魚愛詩詞

說到初唐四傑,你能立刻說出他們的名字嗎?知道他們的排名誰前誰後嗎?

初唐四傑的名字及排名分別是: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

這四個人的詩歌及駢文都帶有非常明顯的個人風格,後人總結為:「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逸」。

得「雄厚」二字評價的楊炯,雖然排名靠前,卻最讓人忽略,還不如末位的駱賓王讓人印象深刻,畢竟很多人會背誦的第一首古詩就是《詠鵝》。

今天來聊聊這個讓人記不住的四傑之一:楊炯。

他出生名門望族,人生卻高開低走

楊炯,字令明,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

楊炯出生在當時頗具名望的楊家,祖上可謂是人才濟濟,文臣武將都不缺,即便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已經不必從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楊炯的出身還是不錯的,至少,起點比大部分人高出不少。

當時流行弟子舉,就是由各地政府舉薦,選拔當地的少年天才入編,以待後用,如同現在的天才少年班,專門為國家儲備人才的地方。

年僅十歲的楊炯被選中了,待制弘文館,已經算是一隻腳踏入了仕途。

這樣的經歷,絕對算是高起步了。

可惜的是,待制不是出仕,其實剛進弘文館的時候,楊炯因為太年輕了,十一歲的孩子對出仕與否還不是在意的,後來卻沒想到,一待就是十六年。

十六年的時光,足夠讓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心懷大志的青年,整整十多年,在一個微不足道的職位上,楊炯從不在意到心急火燎,又到無可奈何,只能把滿腔鬱悶訴諸筆端,這期間楊炯創作了《青苔賦》和《幽蘭賦》表達自己渴望仕途,卻懷才不遇的情志。

676年,他終於盼來了機會,年近三十的楊炯終於入了編,進了弘文館得一個「讎校典籍」的九品小官,其主要工作就是做一些編輯校對的活。

十歲被舉神童,苦等這麼多年,到頭來,一個芝麻小官就打發了,換做誰心裡都是抑鬱的吧,懷才不遇,傷了自尊的楊炯並沒有自暴自棄,儘管位卑言輕,楊炯在這個職位一待也是六七年。

楊炯為人做事確實沉穩,怪不得能得「雄厚」二字的評價。

一代書生,心中始終藏著一個徵戰沙場的夢

公元679年,唐高宗年間,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裴行儉奉命出師徵討。

這在當時是一次比較浩大的軍事行動,自然也吸引了朝野上下的眼球。楊炯也不例外,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歸來封侯,受萬人敬仰。這大概是很多男兒的夢想,但是作為文人的自己卻只能默默無聞,湮沒人群之中,可想而知,此時的楊炯內心對行軍打仗充滿著嚮往和渴望,又迫於現實情況不能一同前去,於是只好拿起筆,用自己最擅長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邊塞的報警烽火已經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還能夠平靜。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我寧願做個低級士兵長為國衝鋒陷陣,也勝過當個只能舞文弄墨的白面書生。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裡,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

楊炯的這首詩是一首標準的格律詩,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它一掃初唐宮體詩的浮華空洞,以剛建的筆鋒,昂揚的氣勢描繪了一幅戰鬥的畫卷,楊炯從未去過戰場卻能寫出如親臨戰場的文字,可見其文字功底厲害了。

恃才倨傲仕途坎坷,恪盡職守終得盈川之名

楊炯性情耿直,甚至有些恃才倨傲,因為看不慣某些官員趾高氣揚、矯揉造作的作風,故譏諷他們為「麒麟楦」。認為這些人就像戲裡的麒麟,雖說名字是麒麟,只不過是一頭驢子,刻畫頭角,修飾皮毛,看起來像麒麟罷了,脫了馬甲,還是一頭驢子。那些沒有德行學識的傢伙,披著朱紫色的朝服,和驢身覆蓋麒麟皮沒有區別。

這樣的言論不被記恨才怪吧,這也是他仕途不順的原因之一。

對於初唐四傑的排名在其當代就有了,大部分人是認可「王楊盧駱」這個順序的,

據《舊唐書》載,楊炯對於自己排在第二位是不服氣的,曾言:「愧在盧前,恥居王后。」意思就是說,排在盧照鄰之前,覺得慚愧;但是把王勃排在我前面,我是不服氣的。

692年冬天,楊炯領賞出任盈川縣令。

縣令官職一點都不高,但是對於鬱鬱不平大半生的楊炯來說已經釋然了。他的理想不過是濟世安民,到哪裡都是一樣的。

到了盈川之後,他恪盡職守,愛民如子。每年農曆六月初一,必然去附近的行政村與自然村巡視,為當地的地形地貌作出相應的規劃。

最終,楊炯卒於任上,被百姓稱為「楊盈川」,賢名傳世至今。

楊炯的一生,是高開低走的典型例子了,他出身望族,少年成名,最終也不過得縣令一職,他也曾年少輕狂卻也最終被歲月磨得幾分沉穩,他用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開啟盛唐的大門,這一聲的吶喊,扭轉了萎靡浮華的宮廷詩歌風氣,使詩歌題材從亭臺樓閣、風花雪月的狹小領域擴展到江河山川、邊塞江漠的遼闊空間,賦予詩以新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少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老則會挽雕弓如滿月,射天狼
    正如王昌齡所言,這些將士用熱血和生命作到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貶為參軍,但是卻在戰場被感染:鐵血精神是可以被感染,如近現代大批知識青年奔赴抗日戰場。湧現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 楊炯:歷盡千帆,歸來依舊少年
    其實不光祖詠,唐人寫邊塞的詩人太多,岑參、高適就不必說了,就連那位孱弱多病的李賀,也意氣風發地高喊:「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除了封侯,還是封侯;除了徵戰,還得徵戰。似乎在唐朝讀書人的眼裡,文章詩句,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上戰場殺敵,才是人生的終極理想!
  •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中國曆朝哪些人可以當兵?
    國家號召有為青年立志從軍,熱血男兒精忠報國。從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軍隊,也就有了徵兵。而這正是各朝代軍制中的重要項目。我們現在就來了解一下,中國曆朝歷代都有哪些人可以當兵!圖片: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首先是夏商。
  • 錢塘江丨楊炯與盈川
    據說這個縣名是楊炯改原初「白石」而取,意在叫這川流之處,谷盈千倉,百姓富裕。古人信奉並遵循孔子訓誡:「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然而名正言順了,事情也可能成,卻並不一定能善終。楊炯自幼聰明博學,11歲就被舉神童待制弘文館(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兼社會科學研究院),一待就是16年。
  • 《赤狐書生》上座率高開低走,花式營銷為何慘遭滑鐵盧?
    而上映僅十五天的《赤狐書生》評分更是低至5.2,打兩星、三星者佔比絕大多數,但誰也沒有想到該影片在院線上映後期的上座率和票房都被小成本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打敗。 時至今日,上映十五天票房僅1.8億、上座率高拋低走,甚至現在已經從院線撤下,進入網播階段,令很多人大跌眼鏡。班底雄厚、花式營銷的《赤狐書生》為何慘遭滑鐵盧呢?
  • 這30句愛國詩詞,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
    1、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遊《病起書懷》 8、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楊繼盛《就義詩》 9、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10、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11、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百無一用是書生,寧採臣VS許仙,誰更勝一籌?
    自從白素貞認識許仙之後,開始為許仙出謀劃策,開藥店,如何研製新藥,治病救人。小編記得好幾次反派下了毒,要害許仙,都是白素貞和小青解除危機的。《倩女幽魂》進京趕考的書生寧採臣遇到了女鬼聶小倩,都說所有的見色起意都是蓄謨已久,本人認為寧採臣就是膚淺的人,一個只看外表的書生。
  • 寧為百夫長!《坦克世界》還原英國第一款主戰坦克的升級之路
    1943年8月,英國戰爭辦公室為研製A-41坦克擬訂了主要性能指標,由英國坦克設計局負責研製,AEC公司負責生產。1945年4月開始,A41原型車駛下生產線,取名"百夫長",同年5月,首批6輛"百夫長"原型車被派往德國進行測試,測試中"百夫長"的性能在幾乎所有方面都完爆了A43"黑太子",成為了壓死A43計劃的最後一根稻草。百夫長坦克早期MK1型和MK2型安裝1門76.2毫米火炮,第一次改進MK3型為提高火力換裝83.4毫米火炮,83.4毫米火炮裝有抽氣裝置。
  • 近期口碑反轉的5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高開低走,你看過幾部?
    《三十而已》這部劇是由童瑤、江疏影主演,詮釋了什麼叫高開低走。劇集以8.2開分,之後緩慢下滑,但是結局一出,評分便「飛流直下三千尺」,直跌到了目前的7.0。這部劇之所以能成為近期的熱議劇,原因還是在於,從前幾集來看,它是一部非常迎合女性觀眾的劇,甚至在很多男性看來,是相當「女權」了,三位女主角的設定看上去都很好。3.
  • 都是書生與女鬼的故事,為何電影版寧採臣比原著更動人
    拋開演員、演技、特效之類的,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劇情本身。眾所周知,《倩女幽魂》是改編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聶小倩》,但其實二者的劇情差別還是挺大的。以至於現在我們提起聶小倩,大家心裡記得的都只是電影裡的劇情。同樣都是書生與女鬼的故事,為什麼改編版的會比原著更深入人心呢?
  • 十首勵志詩: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詩人是一個文弱書生,他心中也嚮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他在詩中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
  • 《新世界》為何高開低走?
    2020年1月13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騰訊、愛奇藝同步播出的70集電視劇《新世界》於2月20日收官,這部在播出前就被高調冠以「年度最期待劇集」標籤的力作,在收官時豆瓣評分低至5.8分,而在剛剛播出時其評分一度過8。
  • 宋代——書生的伊甸園中感受宋人的生活指數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生活好了,想吃想喝了,都敢隨便叩開不認識的人的家門。並且生活悠閒了,到處歡聲笑語,牧童放牛還能睡覺睡到都不知道牛吃到哪去了。這生活指數不是一般的高啊、「一蓑煙雨任平生」、「一竿風月,一蓑煙雨」、「我自是無名漁父。」就算憂國憂民的大文豪蘇軾、陸遊等知名人士,也似仙風道骨、超然物外,寫出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表現的是多麼悠閒雅致的生活狀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