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s:果蠅為什麼不挑食?

2021-01-09 騰訊網

遺傳學家最愛的黑腹果蠅幾乎啥都吃,但也有一些果蠅只能取食特定的植物。一項研究分析了它們具備不同飲食習慣的原因,這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飲食、代謝和遺傳的關係。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 京都大學

翻譯 頁一

審校 戚譯引

來跟常見的果蠅打個招呼吧。它是我們所有家庭的常客,沒準此刻就在享用你幾天前扔進垃圾桶的香蕉皮。

儘管名字叫果蠅,這種昆蟲吃的可不僅是水果,而是以各種各樣的植物為食。在Cell Report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解釋了果蠅飲食的多樣性源於它們對碳水化合物的靈活響應,這讓我們得以洞悉人類在飲食上的演變。

果蠅,或者說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很討厭,但對科學家來說,它們是遺傳學的支柱,為基因如何在我們體內運作提供了答案。像果蠅一樣,人類也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食物資源。這些果蠅和我們都被稱為「營養通才」(nutritional generalists)。

另一方面,果蠅的一些遺傳學上的表親被稱為「營養專家」( nutritional specialists),也就是說它們只能依賴非常特定的植物而生存。至於這些生物體如何在飲食習慣上產生了如此大的差異,即使是在同一基因家族內,這方面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答。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生物研究所的渡邊佳織(Kaori Watanabe)和服部佑佳子(Yukako Hattori),她們解釋說:「揭示營養通才果蠅和營養專家果蠅在分子機制上的差異,有助於了解生物體適應不同營養環境的方式。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改變了不同種類果蠅食物中的營養平衡,並比較了它們的營養適應性以及它們的轉錄和代謝反應。」

研究小組首先研究「通才」果蠅和「專家」果蠅的幼蟲是否能適應三種實驗性飲食,分別是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中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不出所料,包括普通果蠅在內的「通才」果蠅在所有的飲食下都能生長。另一方面,「專家」果蠅的幼蟲卻不能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環境中生存。

眾所周知,這些「專家」果蠅以特定的水果或花卉為食,並在這些食物上面繁殖後代。對它們天然飲食營養成分的測試表明,它們以低碳水化合物為食。研究人員據此假設,果蠅之間的差異在於控制它們對碳水化合物響應的基因通路。

研究作者解釋道:「一個稱為TGF-β/活化素信號(TGF-β/Activin signaling)的信號通路調節著機體對碳水化合物的響應。在『營養通才』果蠅中,這一信號通路相當靈活,在不同飲食下維持著代謝平衡。事實上,當它們的飲食富含碳水化合物時,約有 250 個代謝基因被下調。」

與此相反,「營養專家」果蠅在更高的水平表達這些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基因,並由此累積代謝產物,最終導致適應能力下降。當 TGF-β/活化素通路中名為dawdle的基因在普通果蠅中被禁用時,普通果蠅變得同樣缺乏適應能力。

結果表明,「營養通才」果蠅在進化過程中通過基因組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保留了強大的碳水化合物響應系統,而「營養專家」果蠅在不變的低碳水化合物環境中失去了這種響應系統。

該研究團隊總結道:「考慮到人類和果蠅有許多共同的基因和調控因子,我們可以開始開發一種跨物種的比較方法,為解決人類為響應飲食攝入而產生的遺傳變異提供一個信息豐富的模型系統。」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從果蠅身上找到了答案
    但是,我們目前對機械振動如何導致人們快速入睡的背後機制尚不清楚。作為生命科學與人類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型,果蠅的大腦與人類有著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因此通過研究果蠅的睡眠是如何調節的,可以了解到許多關於人類睡眠的知識。
  • 果蠅為何挑食?《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其中最後一項是本年度最受歡迎的科學發現。1.宇宙中物質起源之謎的首個佐證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也被稱為電荷共軛宇稱反演對稱(CP對稱)。
  • Cell+8篇Cell Reports|多組學研究揭示太空飛行對人體的影響
    圖7除了將太空人和小鼠送上太空進行研究,也有研究將果蠅送入太空進行研究。題為Prolonged Exposure to Microgravity Reduces Cardiac Contractility and Initiates Remodeling in Drosophila的論文【8】將果蠅暴露於國際太空站,發現心臟收縮性降低,且表達於維持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基因和蛋白,因此提示心肌重塑和蛋白穩態應激可能是心肌組織對微重力條件的關鍵響應
  • 果蠅不睡覺居然不會死,人為什麼不可以不睡覺呢?
    果蠅不睡覺居然不會死,人為什麼不可以不睡覺呢?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三花是只貓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對於人類來說,睡眠就是人生的必須品,大多數人一生的睡眠時間超過生命的1/3。輕柔刺激法:這也是最簡單的刺激方法,如果看到小鼠要睡覺了,就輕輕拍拍籠子把它弄醒,因為研究人員不可能長時間地盯著籠子看,所以只適合短時間的睡眠剝奪。其他的還有藥物睡眠剝奪法和剝奪杆睡眠剝奪法,在這裡就不多做描述了,感興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2.不睡覺到底會不會死?對動物進行睡眠剝奪實驗在過去是有的,但結果並不是很完美。
  • Cell Rep:單一幹細胞可生成數百萬的T細胞
    (圖片來源: cell reports)「人體需要T細胞才能對疫苗產生反應,抵抗病毒並控制體內的癌變,因此,人們對了解T細胞的產生機制非常感興趣,」 Broad Stem的共同負責人Crooks教授說: 「這是一個很好的系統,可以幫助我們研究基礎生物學。」
  • 果蠅愛吃水果?錯,其實果蠅不吃水果,消滅它們有這些方法
    要問我夏天什麼蟲子最討人厭,我肯定會仰天長嘯大喊三聲:果蠅!果蠅!果蠅!反正大家對果蠅肯定不陌生,它們長得很像蒼蠅,只是體型迷你了許多。果蠅最討厭的就是無處不在,而且請神容易送神難,有時候家裡買了很多水果和蔬菜,一個不注意沒及時吃完,就仿佛憑空變出來許多這種黑乎乎的小惡魔,在家裡飛來飛去,而且還越來越多,要徹底根除簡直難上加難,有時候甚至還往水壺裡鑽,辛辛苦苦燒出來放涼的一壺水,算是徹底交代了。不僅如此,果蠅的繁殖能力也非常驚人,而且越熱越驚人。
  • 「老牛吃嫩草」的果蠅實驗
    千萬不要犯這個錯誤把果蠅露怯的認為是蒼蠅子!果蠅雖然屬於蠅科,但是他不是蒼蠅,一般果蠅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以及溫帶地區,特別喜歡吃水果腐爛產生的酵母菌,所以果蠅因「貪吃」得名。千萬不要小看果蠅,果蠅的種類有1000多種,爛水果攤上經常有果蠅在上空盤旋,但是他與蒼蠅不一樣,並不喜歡咬人。無聊到研究「果蠅」在世界上有一群天才的科學家來研究果蠅,雖然說人家非常無聊,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14年,他們獲得了菠蘿科學獎。「菠蘿科學獎」也被一群有趣的科學家稱為中國「搞笑版諾貝爾獎」。
  • 怎麼樣誘捕果蠅,用碗捕捉果蠅教程
    雖然這個方法不如紙漏鬥有效,但做法是一樣的,那就是把果蠅吸引到洞口很小的陷阱,讓它們難以離開。2在中碗或大碗底部放一些甜誘餌。誘餌類型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分量。碗底至少要有2.5釐米高的甜液。下面的甜液很適合作為誘餌: 放一片剝了皮的舊水果,比如橙或香蕉,再倒入一些義大利香醋。 試一試將白酒和芫荽子混在一起。這似乎很有效。再加少許白酒醋,使混合液的味道更刺鼻。
  • 煩人果蠅不要來,果蠅拜拜3絕技!
    夏天時果蠅可能會在廚餘或是從廚房水槽的排水管裡滋生,而廚房與居家空間裡,使用殺蟲劑又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在這裡卉淳教大家三個消滅果蠅必殺絕招。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看到果蠅的小屍體了,最好是每天換水才能達到最佳的防蠅效果呢。第二招:香味逼蠅法可以在果蠅常出沒的地方放樟腦丸,廚餘桶旁邊也可以放上樟腦丸。另外,花露水也是好法寶可以驅蠅,但一旦香味減弱就無效。而用香味的驅蚊也要十分注意,如果家中有過敏兒童要更加小心使用。
  • 藍光影響果蠅壽命,危害究竟有多大?
    太陽光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兩類,可見光在光譜上「分解」為多種顏色,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不同顏色在光譜上都有特定的波長,從開頭的紅色到末端的藍紫色,波長越來越短,能量卻越來越高,穿透力也越來越強,藍光屬于波長較短、但光子能量很高的一類。
  • 摘要:怎樣消滅果蠅,果蠅有一定的危害性,這與它的生活習性有關...
    怎樣消滅果蠅,果蠅有一定的危害性,這與它的生活習性有關,果蠅喜歡生活在果蔬生長和儲存的地方,但不是存在於果蔬中,而是當果蔬有變質腐爛以後會吸引果蠅去產卵,從而產出小果蠅。清掃乾淨家裡的垃圾將水果、蔬菜都洗淨裝入食品袋放入冰箱。將花盆內撒入殺蟲劑。
  • 炎炎夏日,讓人困擾的不有蚊子,還有小飛蟲果蠅
    昨天吃了幾個桃子,桃核扔到垃圾桶偷懶沒倒掉,今天抖動了一下垃圾袋,萬萬沒想到,垃圾桶裡飛出來一群小飛蟲——果蠅。這些果蠅是從哪裡來的呢,水果放冰箱裡,放到爛也沒發現有果蠅,而拿出來一晚上就多了一群果蠅,是在外面飛進來的還是水果上自己生出來的呢?
  • 真正「懂」啤酒的,其實是果蠅
    然而,科學家們最近發現,這種香味原本並不是為了吸引人類的,它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吸引另一種生物——果蠅。事實證明,那些讓人討厭還總也抓不著的小蒼蠅,對啤酒製造商來說並不僅僅是個大麻煩。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這種味道上,酵母和果蠅演化出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
  • 科學家揭示果蠅產卵地選擇行為機制
    媽媽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果蠅也不例外。  自然界裡,雌性果蠅喜歡挑選軟爛的水果產卵,讓孩子們一出世就能「泡在蜜罐」裡。同時,水果較軟的表面質地也方便它們把產卵器插進去。早期研究證明水果芳香的化學味道可以激發果蠅的產卵行為,那麼柔軟的質感是不是也可以呢?  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果蠅通過機械力感受機制選擇「產房」的秘密。
  • 眼見不一定為實,為何眼睛會欺騙我們?科學家在果蠅身上找到答案
    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眼見的也不一定為實,因為有的時候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拿下面這張圖來說,雖然我們潛意識裡都知道這是一張靜止的圖,但是為什麼在看上去的時候,它卻是像水波紋一樣起起伏伏的呢?這種現象已經困惑了科學家們幾十年,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完全解答這個現象的科學理論,最後終於在小小的果蠅身上成功了,真的很不可思議。
  • 科學家揭示果蠅選擇「產房」的秘密
    作者 | 李晨陽媽媽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果蠅也不例外。自然界裡,雌性果蠅喜歡挑選軟爛的水果產卵,讓孩子們一出世就能「泡在蜜罐」裡。同時,水果較軟的表面質地也方便它們把產卵器插進去。早期研究證明水果芳香的化學味道可以激發果蠅的產卵行為,那麼柔軟的質感是不是也可以呢?
  • 不睡覺為什麼會死掉?致命殺手在腸道
    不過,一項發表在2020年6月《細胞》雜誌上的研究,似乎給出了答案:通過對果蠅的研究,哈佛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睡眠剝奪的致命影響不在大腦,而在於一種叫做「活性氧」的物質在腸道內的積累。更令人驚奇的是,如果去掉這些物質,比如用抗氧化劑中和它們,果蠅就算不睡覺也安然無恙,壽命就和它們正常作息的同類一樣。——這不免讓人想入非非,難道我們熬夜黨有救了?
  • 為什麼果蠅求愛姿勢會變化?普林斯頓:通過看,揪出背後的神經元...
    正如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 Bob Datta 所說:我們不了解大腦的輸出,要弄清楚這些高密度的神經編碼,就需要對行為有更深入的了解。這項研究來自普林斯頓大學,作者Mala Murthy和她的團隊用深度神經網絡模型,成功根據果蠅的行為,預測出了雄性果蠅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對著「心上蠅」唱出一曲「情歌」。這些方式對應了雄性果蠅的不同策略,研究人員根據這個信息確定了能夠控制雄性果蠅做不同決策的神經元。
  • 不要小看了這種果蠅,如果不防治的話,明年果園就有大麻煩了
    其實在種植的時候,很多水果就已經出現了問題,相信很多種植過櫻桃的朋友知道,果蠅是一種害蟲,相信很多種過櫻桃的小夥伴都吃過它的虧吧,種植櫻桃的時候有四種果蠅的危害比較大,因為這些果蠅的卵比較硬,經常會破壞水果的果皮,如果它的卵粘附在櫻桃上,那麼整個櫻桃都會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