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眼見的也不一定為實,因為有的時候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拿下面這張圖來說,雖然我們潛意識裡都知道這是一張靜止的圖,但是為什麼在看上去的時候,它卻是像水波紋一樣起起伏伏的呢?
這種現象已經困惑了科學家們幾十年,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完全解答這個現象的科學理論,最後終於在小小的果蠅身上成功了,真的很不可思議。
其實這種視覺上的錯覺不僅僅是人類會有,我們身邊的小貓小狗也會被視覺錯覺所欺騙,認為靜止的東西產生了虛幻的運動。就連擁有兩隻複眼,8000多個單眼的蒼蠅也有這樣的錯覺。
於是科學家們試圖尋找人和動物的眼睛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然後他們得出結論,在很久很久之前,所有物種的眼睛都只有一種,是後來在不同的環境之下慢慢進化出了不同的功能,這很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
關於視覺錯覺的原因,科學家們有一些猜測,只不過科學只需要猜測還不夠,還需要實實在在的東西來證明。科學家對果蠅進行了一些實驗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他們在實驗臺上放了兩張圖片,一張是普通的圖片,另外一種是類似於我們平時看到的視覺錯覺圖,果蠅在飛上實驗臺以後,很明顯對這張「會動」圖片產生了反應,說明它也覺得這張圖片是在動的
在果蠅對圖片做出反應的時候,科學家觀察到果蠅的大腦中具有探測視覺運動能力的神經元相比其他神經元最快做出了反應,於是科學家動手把這些神經元切除,被切掉神經元的果蠅再看到類似的圖片時就沒有了反應,也就是說它的運動錯覺消失了,這說明視覺系統使得大腦內的探測運動的神經產生了錯覺。
因此科學家得出結論,人類在觀察一些顏色對比度較高的圖片時,大腦在處理信息上會比較快,先是顏色較深的黑色、藍色、紅色等顏色,接著再是黃色、白色、淺色等顏色,然後再循環,我們的眼睛會在檢查物體時產生微小的無意識抽搐,大腦的工作速度過快,工作上就難免會「出錯」,錯誤的給負責探測視覺運動的神經下達了命令,因此就讓我們產生了物體在運動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