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不一定為實,為何眼睛會欺騙我們?科學家在果蠅身上找到答案

2020-12-06 輕紅造了個白

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眼見的也不一定為實,因為有的時候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拿下面這張圖來說,雖然我們潛意識裡都知道這是一張靜止的圖,但是為什麼在看上去的時候,它卻是像水波紋一樣起起伏伏的呢?

這種現象已經困惑了科學家們幾十年,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完全解答這個現象的科學理論,最後終於在小小的果蠅身上成功了,真的很不可思議。

其實這種視覺上的錯覺不僅僅是人類會有,我們身邊的小貓小狗也會被視覺錯覺所欺騙,認為靜止的東西產生了虛幻的運動。就連擁有兩隻複眼,8000多個單眼的蒼蠅也有這樣的錯覺。

於是科學家們試圖尋找人和動物的眼睛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然後他們得出結論,在很久很久之前,所有物種的眼睛都只有一種,是後來在不同的環境之下慢慢進化出了不同的功能,這很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

關於視覺錯覺的原因,科學家們有一些猜測,只不過科學只需要猜測還不夠,還需要實實在在的東西來證明。科學家對果蠅進行了一些實驗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他們在實驗臺上放了兩張圖片,一張是普通的圖片,另外一種是類似於我們平時看到的視覺錯覺圖,果蠅在飛上實驗臺以後,很明顯對這張「會動」圖片產生了反應,說明它也覺得這張圖片是在動的

在果蠅對圖片做出反應的時候,科學家觀察到果蠅的大腦中具有探測視覺運動能力的神經元相比其他神經元最快做出了反應,於是科學家動手把這些神經元切除,被切掉神經元的果蠅再看到類似的圖片時就沒有了反應,也就是說它的運動錯覺消失了,這說明視覺系統使得大腦內的探測運動的神經產生了錯覺

因此科學家得出結論,人類在觀察一些顏色對比度較高的圖片時,大腦在處理信息上會比較快,先是顏色較深的黑色、藍色、紅色等顏色,接著再是黃色、白色、淺色等顏色,然後再循環,我們的眼睛會在檢查物體時產生微小的無意識抽搐,大腦的工作速度過快,工作上就難免會「出錯」,錯誤的給負責探測視覺運動的神經下達了命令,因此就讓我們產生了物體在運動的錯覺。

相關焦點

  • 眼見不一定為實,看完你會覺得這不是印度
    時代發展很快,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想強大,這和本國的交通建設有很大的關係,就像中國,它的公路裡程和高鐵裡程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地鐵,那我們就看看印度,印度地鐵環境髒亂差嗎?眼見不一定為實,看完你會覺得這不是印度。
  • 科學家從果蠅身上找到了答案
    同時,在長時間乘坐晃動的公交車時,人們也會昏昏欲睡。這種輕柔的機械振動刺激,往往會使人們更快地進入睡眠。但是,我們目前對機械振動如何導致人們快速入睡的背後機制尚不清楚。作為生命科學與人類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型,果蠅的大腦與人類有著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因此通過研究果蠅的睡眠是如何調節的,可以了解到許多關於人類睡眠的知識。
  • 奇幻仙蹤:眼見不一定為實,曼達和小曼還是太年輕了
    在生活中,尤其在現在這個網絡發展極其迅速的年代裡,眼見的不一定就是真的,例如你看到一張照片,可能會聯想出各種想法,但這只是憑空想,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斷章取義,放一張容易誤導人的圖片,來歪曲事實,讓人產生誤會,在現在這個年代裡,真的太平常了。事物的現象有真象與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對事物本質的如實體現。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
  • 50個欺騙我們眼睛的縮略圖
    不要相信你的眼睛,有的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有時候某些縮略圖因為尺寸較小,容易引起我們的錯覺,直到你打開它,才會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今天,我們挑選了一些最具誤導性的照片,它們會讓你在意識到自己被欺騙之前抓破了腦袋。而當你打開圖片的全尺寸時,你會有一個驚喜。
  • 《驚天魔盜團》有時候你看到的越多,越容易受騙,眼見不一定為實
    另外,在影片中反覆出演的那張塔羅牌,眼睛圖案表示荷魯斯之眼,表示整個故事的幕後操縱者,而四位騎士則是替他辦事的人。The eye每個世紀會招募兩撥人,開展一場驚人的活動,這部影片的表現可以說大部分都是視覺上的感官體驗,開場一些有趣的魔術場景很吸引人,本以為故事就是魔術,但是四位騎士卻因為一場眼睛圖案的塔羅牌聚到一起,在不知道目的情況下,開展了一次大型盜竊魔術盛宴。
  • 科學家揭示果蠅產卵地選擇行為機制
    「我們特地遴選了從0.25%到0.5%的瓊脂糖濃度進行試驗,基本上模擬了水果逐漸成熟的狀態。即便硬度的差異並不是很大,果蠅還是會準確地選擇它們最喜歡的『爛香蕉』,說明它們的機械感受系統非常敏銳。」張偉說。  當一隻雌性果蠅站在一個有可能作為產卵場的地方時,她有很多器官可以感受到機械應力:腿足、唇瓣和產卵器。那麼,究竟是什麼在起作用?
  • 科學家揭示果蠅選擇「產房」的秘密
    「我們特地遴選了從0.25%到0.5%的瓊脂糖濃度進行試驗,基本上模擬了水果逐漸成熟的狀態。即便硬度的差異並不是很大,果蠅還是會準確地選擇它們最喜歡的『爛香蕉』,說明它們的機械感受系統非常敏銳。」張偉說。當一隻雌性果蠅站在一個有可能作為產卵場的地方時,她有很多器官可以感受到機械應力:腿足、唇瓣和產卵器。那麼,究竟是什麼在起作用?先摸後嘗,為什麼?
  • 孔子慨嘆:眼見不一定為實!
    孔子曾經感概:眼見不一定為實,憑藉內心的想法來做衡量事物,到頭來也不一定可靠。這個典故有兩個出處,一則出自《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大意是說,孔子周遊列國,被困陳、蔡之間,有七天都沒有吃飯了,飢餓難耐,只能躺在床上等待。後來顏回想辦法討回一些米煮飯。
  • Cell Reports:果蠅為什麼不挑食?
    遺傳學家最愛的黑腹果蠅幾乎啥都吃,但也有一些果蠅只能取食特定的植物。一項研究分析了它們具備不同飲食習慣的原因,這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飲食、代謝和遺傳的關係。
  • 鏡子在欺騙我們?科學家研究發現,鏡中可能不是我們的真實樣貌!
    鏡子在欺騙我們?科學家研究發現,鏡中可能不是我們的真實樣貌!那麼我們在照鏡子的時候,會不會也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鏡子欺騙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覺得自己的長相會更加的好看。之所以有這樣的猜想,是因為在鏡子當中我們看到自己姣好的面龐,但是當我們打開手機進行自拍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顏值真的是不盡人意,為什麼在自拍的時候,會和在鏡子當中看到的自己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呢?和以下的這兩個原因有非常大的關係。
  • 《91公分之外》|眼見不一定為實,身體偏移的真相是精神的錯位
    劇情折射:眼見不一定為實從亨利的口中,她「看見」兒子又忙又累,沒空跟自己見面;從約翰口中,她「看見」兒子遇到熟人不主動打招呼,沒有禮貌。母親不知道亨利發生了什麼,她看見的,是不與自己聯繫、逐漸疏遠的兒子。
  • 眼見不一定為實!18個神奇的視錯覺,看完不相信眼睛系列!
    眼見不一定為實!18個神奇的視錯覺,看完不相信眼睛系列假期在家天天網上衝浪感覺眼睛都不行了不信,你看為啥這個明明是個三稜錐怎麼突然變成了正方體我是「瞎」了麼啊啊啊啊後來,去找了資料才發現這原來是一家幻覺博物館的展品玩得就是兩個字迷惑利用視錯覺打造一系列有意思的東西
  • 對果蠅和很多其它動物來說,氣味是一種高效的感官線索
    果蠅如何在沒有GPS、視覺地標等的情況下找到目的地或伴侶呢?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31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果蠅或藉助包括氣味在內的「內部羅盤」找到食物或伴侶。由於果蠅的感覺器官和嗅探方式與其它動物類似,因此最新研究有望回答動物尋找食物如何影響更廣泛食物生態與環境等問題。
  • 《細胞》:繞過眼睛植入幻覺,科學家在盲人腦海中呈現指定圖像
    而為了與盲人朋友進行交互,我們發明了盲文,用各種凸起的字符集合來表達各種意思。但這種通過手指觸摸來識別的方式太過低效。隨著腦科學研究的深入,以及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開始嘗試開發能夠讓盲人看見東西的高科技設備:視皮層視覺假體。
  • 為什麼果蠅求愛姿勢會變化?普林斯頓:通過看,揪出背後的神經元...
    正如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 Bob Datta 所說:我們不了解大腦的輸出,要弄清楚這些高密度的神經編碼,就需要對行為有更深入的了解。這項研究來自普林斯頓大學,作者Mala Murthy和她的團隊用深度神經網絡模型,成功根據果蠅的行為,預測出了雄性果蠅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對著「心上蠅」唱出一曲「情歌」。這些方式對應了雄性果蠅的不同策略,研究人員根據這個信息確定了能夠控制雄性果蠅做不同決策的神經元。
  • 果蠅愛吃水果?錯,其實果蠅不吃水果,消滅它們有這些方法
    要問我夏天什麼蟲子最討人厭,我肯定會仰天長嘯大喊三聲:果蠅!果蠅!果蠅!反正大家對果蠅肯定不陌生,它們長得很像蒼蠅,只是體型迷你了許多。在超過25攝氏度的夏天,果蠅在腐爛有機物上產下的卵12~15小時就能孵化,幼蟲以分解瓜果蔬菜的微生物為食,也會直接攝取糖水,4天之內就能經歷多齡幼蟲期、蛹期,直到羽化成果蠅。這個時間在悶熱潮溼的夏天會縮短,有時候前一天晚上做飯產生的廚餘垃圾,第二天下午就能看到很多果蠅和蛆、蛹存在了,如果此時還不及時處理掉垃圾,那麼很快你家就會成為果蠅的遊樂園。
  • 眼見未為實:美國網紅假裝在峇里島度假,其實照片家居大賣場拍的
    泰勒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這個帖子很形象地說明了網上的信息,眼見不一定為實。▲泰勒發布的所謂「峇里島豪華度假」照片在這家全球知名的家居用品大賣場做了這個實驗時,泰勒就是想看看她的粉絲是不是真的相信此時她正在峇里島度假,結果事實也證明她的大部分粉絲真的相信了,網友紛紛點讚,還有不少粉絲回覆說,」我也正在峇里島」。
  • 藍光影響果蠅壽命,危害究竟有多大?
    通過對果蠅眼部感光細胞和腦組織的研究發現,只接受藍光照射的果蠅壽命大幅縮短,視網膜細胞和腦神經細胞明顯受損,運動能力也受到影響;接受過濾掉藍光的光線照射的果蠅壽命會小幅縮短。 有些果蠅在實驗中甚至出現突變,無法發育出眼睛。
  • 黑猩猩為何不會說話?把黑猩猩和人養在一起,科學家找到了答案!
    然而,連鸚鵡都能簡單地模仿幾句人類語言,為何作為人類近親的黑猩猩卻幾乎說不出像樣的話語?同樣的問題也曾引起過科學家們的注意,他們為了培養黑猩猩的語言能力,將猩猩當人養了數十年。語言是進化過程的產物,是腦和神經系統進化出的高級功能;發音是人因為發音器官產生震動產生的,這些都是人類進化的產物。
  • 千萬別相信「眼見為實」,眼睛經常會騙你……
    平常人們總是說「眼見為實」,但最近一位寶藏博主 @jagarikin 告訴我們:眼見不一定為實,而且眼睛還很會「愚人」。之所以這麼表示,是因為他創作了一系列腦洞大開的視錯覺圖,每一張都能輕易讓你的眼睛對大腦說謊。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其中非常有趣的一類。壹這些方塊會「原地蹦迪」!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