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饅頭是北方的主食,幾乎是天天頓頓要吃到,所以說,蒸饅頭看似家常,但是卻關係重大。每天都吃得到,每頓要入口的主食,這可不能有絲毫的怠慢。有時候,我們在家蒸出來的饅頭,總感覺麥香味不夠濃鬱,吃起來不夠清香暄軟,感覺有點死板。稍有不慎,把握不好,還容易出現「陰面」、「陰底」、「陰筋」、「起泡」、「回縮」、「隕石坑」等情況出現。這一羅列,看出了蒸饅頭還是有很多技術核心的。饅頭香軟有訣竅,老麵點師分享,掌握這6點蒸出暄軟麥香饅頭。
一、巧用低筋粉
麵粉按照所含小麥蛋白的多少,區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無筋麵粉。高筋麵粉小麥蛋白的含量為10.5-13.5%,主要適用於麵包、吐司類西點,俗稱麵包粉。中筋麵粉就是我國傳統的小麥麵粉,筋度為8.0-10.5%,主要適用於傳統的饅頭、包子、麵條、油條等中式面點。低筋麵粉小麥蛋白含量為6.5-8.5%,適合製作蛋糕、餅乾等西式點心,又被稱為蛋糕粉。無筋麵粉就是小麥澱粉,俗稱澄粉,是提取出小麥蛋白後的單純澱粉,主要用於廣式面點如水晶蝦餃、冰皮月餅等。
小麥蛋白決定了麵粉的筋度,小麥蛋白含量低,相對就暄軟;筋度高了,就有嚼勁。所以,我們平時在家蒸饅頭的時候,如果在中等筋度的中式麵粉中加入少量低筋麵粉(蛋糕粉),蒸出來的饅頭相對就會暄軟怡人。所以,巧用低筋粉(蛋糕粉),是蒸出來的饅頭清香暄軟的一種小妙招。但是,用量一定要把握好,添加的低筋麵粉(蛋糕粉)約為中筋麵粉的20%最佳。
二、一發要到位
為了麵團可以一次發酵到位,能夠快速蓬髮,麵團一定不能太硬了。一般按著麵粉比清水2比1的比例,揉成麵團,放入發酵盆內發酵。乾酵母的用量約為麵粉的1%,300克麵粉乾酵母用量約為3克,1000克乾麵粉就要加入約10克乾酵母。一次發酵的時候,為了防止麵團表面風乾,發酵面盆表面最好是覆蓋保鮮膜或者蓋一個嚴實的蓋子。根據室溫差別、季節不同,室溫一次發酵1-1.5小時,麵團發酵至2倍大小。
如何檢驗麵團一次發酵的程度呢?分享給朋友們一個小竅門:手指蘸少許乾麵粉防粘,從麵團中心插入麵團,觀察洞口的回縮情況。如果洞口快速回縮變小,則說明麵團還沒有發酵到位,還要再繼續發酵10餘分鐘。如果洞口周圍塌陷嚴重,則說明發酵過頭,還會伴隨著濃鬱的酸味。已經是無力回天了,只能是按著500克麵團加入1克食用面鹼,來中和酸味進行口感與味道上的補救。如果洞口既不會回縮明顯,也沒有出現塌陷情況,則一次發酵恰到十分。
三、戧面要適量
戧面是山東大饅頭最關鍵的核心技術,也是山東饅頭的「殺手鐧」,這決定了山東大饅頭特別有嚼勁、有筋道。但是,戧入的麵粉過多,也勢必會影響饅頭的暄軟度。所以,戧入麵粉要「少量多次」戧入,等上一次戧入的麵粉完全融入到麵團後,再戧入下一次的乾麵粉。軟硬度控制在「鼻尖」硬度到「口唇」硬度之間最佳。
四、揉面要均勻
暄軟與蓬鬆絕對不是一個概念,暄軟更不是蒸出來的饅頭有大的蜂窩,組織疏鬆、質地粗糙。真正暄軟清香的饅頭質地均勻、組織細膩、孔洞均一,這關鍵在於揉面。一次發酵到位之後,戧入適量乾麵粉,要反覆揉面至麵團均勻細膩,摸上去彈性十足。這樣揉出來的饅頭暄軟怡人,但是,細嚼還有筋道。
五、二發要充分
二次發酵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卻是「黃金的十分鐘」,蒸饅頭大多數情況,問題都出在二次發酵。一次發酵之後,麵團內部有大的氣泡,這是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通過揉面、排氣之後,麵團又恢復了細膩均勻的質地。這時候,要通過二次發酵,產生出少量二氧化碳氣體,在饅頭內部形成細小、密集的小氣泡,是饅頭細膩質地、清香暄軟的保證。所以說,二次發酵儘管短暫,但是,卻是決定饅頭品相的「黃金十分鐘」。
如果二次發酵控制不好,發酵不到位,蒸出來的饅頭會出現陰面(表面有一塊塊的死面)、陰底(只有底部一層是死面)、陰筋(內部出現死面)等情況。如果二次發酵溫度過高,或者二次發酵時間過長,則會出現發酵過度,饅頭內部出現大的蜂窩狀孔洞、口感偏酸等情況。如果室溫較高,可以進行常溫二次發酵,時間10-15分鐘,生饅頭胚發酵至1.3倍大小。記得要在饅頭生胚表面蓋一塊溼布或蓋好蒸籠蓋,保持一定溼度,否則,二次發酵過程中容易出現表面風乾、開裂情況。
分享給朋友們一個簡單實用的二次發酵辦法,那就是帶少量熱氣二次發酵。因為二次發酵最適宜的溫度為38度,最佳的發酵溼度為85%。蒸鍋內注水,燒至有足量熱氣冒出時,停火。把饅頭生胚裝入蒸籠,直接上鍋,蓋嚴蒸籠蓋。會有少部分熱氣冒進蒸籠,就形成了密閉的發酵條件,相當於天然的發酵箱,恰巧能保持大約38度的溫度與85%的發酵溼度這兩個基本條件。二次發酵5分鐘之後,也不用打開蒸籠蓋觀察,直接開大火,因為從開火到沸騰還有一段時間的發酵,那樣二次發酵總時長約10分鐘。這個方法比室溫二次發酵更可靠,效果更好,是一個絕對的烹飪小妙招。
六、停火暫擱置
饅頭蒸好、停火之後,可不能著急掀鍋,因為溫度差太大了,饅頭一打開蒸籠蓋,就會出現回縮現象,影響饅頭暄軟的質地。所以,一定要帶著蒸籠蓋,停火後擱置1-2分鐘,再掀鍋,這樣饅頭就不會回縮了,也就不用擔心蒸出的饅頭會硬板,不暄軟了。擱置、掀鍋後,要立即把饅頭從棉籠布上面取下來,晚了容易粘籠布,出現殘底情況。雙層籠布法,也可以有效避免這個情況發生。還要注意別讓汽水滴淋在饅頭上面,容易形成隕石坑。
饅頭暄軟有技藝,老師傅揭秘,學會這6點,蒸出麥香暄軟饅頭。朋友們,您們還有哪些蒸饅頭的小妙招呢,不妨與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吧!「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很多朋友正急需您的蒸饅頭小妙招。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