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提醒:一個人能不能發達,靠的不是命,而是這三種能力
隨著我們的長大,對成功和財富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因為接觸得多了,就對這個社會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但不是每個想成功的人都能成功的,失敗的人覺得自己的失敗是因為命不好,是自己窮人的身份,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白手起家的人還少嗎?為什麼別人都能成功,而你不行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缺少這3種能力。
1、自控力
《易經》中說:「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學會控制自己,剛柔適中。
有人在生活中買東西時,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全都買回來。結果,錢也花完了,東西還根本用不上。而有些人則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明明是一點小事,到了他的面前好像成了翻天覆地的大事。
一個連自己的脾氣都控制不了自己的人,又怎麼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獲得成功呢?
2、包容力
《易經》: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比我們優秀的人比比皆是,不能因為自己不足就想著讓別人比自己更差,這樣的想法只會局限我們的思想和眼界,最終被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裡。
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
3、執行力
《易經》:「同人於野,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想法很多人都有,但執行力卻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一定是有著強大的執行力的人。當你有了好的想法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將想法落實,只有在現實中實現了,才不是紙上談兵。
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注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而是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