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可謂是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的企業出現,也有不少集體關門倒閉,這種情況在餐飲行業尤其明顯。即使是老字號的餐飲集團,現在也開始慢慢沒落。
前段時間,狗不理王府井店被一條差評推上了風口浪尖,類似的老字號還有不少,像全聚德已經被差評了無數次,回頭客寥寥無幾,客流量也不復往日。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如今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1128家中,只有10% 在蓬勃發展,40% 的老字號勉強盈虧平衡,近一半持續虧損。
做不好的餐飲企業其實背後都有兩個問題——服務與創新。服務的話不用多講,大家去到任何一家有名的老字號都會有一種不適的感覺。他們認為,畢竟有深厚的沉澱在,口味到位,就不需要任何服務來吸引人。不僅線下無服務,線上也未開啟聆聽顧客意見的路徑——像狗不理在此次差評事件之前甚至都沒有註冊過官方微博。
在現在這樣一個萬物互聯的網絡時代,這些老字號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卻很低。他們沒有重視餐飲的線上化,因此被時代拋棄、慢慢衰落,這讓人不由唏噓起來。
不過,除了這些老字號仍然固守不動外,很多的餐飲企業都由於疫情的緣故開拓了線上的轉型之路。
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表示,這次疫情倒逼了企業的線上化業務,現在光是爐魚的外賣,就比之前增加了4倍,今年的外賣銷售額跟去年比可能會增長50%。
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也提到,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外送業務增長強勁,收入超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由1.6%增至4.2%,這主要得益於外賣訂單數量的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擁有「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魚」等五個品牌的九毛九線上運營十分成功。九毛九團隊著力建設數位化經營體系,跟美團外賣、大眾點評等網際網路餐飲平臺深度合作,在線下率先推出預訂餐等應用,堅決擁抱線上化。目前,這些舉措已收到成效——九毛九現已在香港主板上市。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餐飲行業走向線上化會為其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利益。
上海店寶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商研究院的負責人張總表示,現在網際網路用戶數以億計,但老一輩的這種老字號餐飲企業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個數字背後的線上化的重要性。
堂食當然很重要,但是開闢一個新的渠道會不會更好?而且線上化不僅僅是開通外賣業務、預定業務這麼簡單,線上化的關鍵是運用線上化經營思維,通過數據驅動產品創新,通過網際網路去聆聽用戶聲音,通過網際網路去放大品牌,通過數位化手段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務,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將此做好了的餐飲企業,基本上都不會做得很差。
網際網路時代,不管願意與否,你都將被網絡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