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記》原型慘死路邊,作者見狀痛哭,邊咳血邊堅持畫畫

2020-12-03 騰訊網

在那個年代,能有一頓飽飯,一個足以遮風避雨的屋子已經是一件奢求的事了,而25歲之前的張樂平先生擁有一個幸福而滿足的人生。

張樂平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位教書先生,母親就靠著刺繡、剪畫來貼補家用,雖然清貧,但他的父母還是儘可能給了他一個幸福的童年。

在他還上小學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閒來無事畫的畫被老師看到,並得到了老師的支持與鼓勵,精神大振的張樂平決定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名大畫家。

於是,在他13歲那年,他的作品《一冢負五元》成功問世,也因此,他也打響了他的名號,只是,讀完小學之後,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他只能出去打工賺錢。

張樂平就去了一個木行當學徒,幸而他的師傅也是一個好人,在知道他畫畫之後,就二話不說的支持他,給了他很多鼓勵。

一晃十幾年過去,已經25歲的張樂平先生已經成了個很有本事的木匠,一天晚上,他穿著破大衣縮著脖子回家,路過一條漆黑的小胡同,看到了讓他畢生難忘的一個場景。

在那裡,有三個六七歲的小乞丐,他們渾身髒兮兮的,穿的也十分破爛,吸著鼻子跪在一個小爐子旁邊烤山芋,大雪落在他們的頭上、臉上還有身上,懂得他們直打哆嗦跺腳,只能一遍遍的祈求爐火不要滅。

張樂平先生看到這三個可憐的孩子,十分心酸,可是當時他身上正好沒帶著錢,沒法幫助他們,只好先行離開,打算第二天早上再過來一趟。

次日早上,當他過來時,看到的卻是兩個小乞丐已經躺在草垛上沒了氣息,只有那雙被凍得漲紫的腳可以看出他們經歷了怎樣的痛苦。

張樂平先生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回到家後,他躺在床上,腦子裡想的也是自己剛剛看的那一幕,輾轉反側之間,他起身開始創作以三個乞兒為原型的長篇教育漫畫《三毛流浪記》。

於是,張樂平先生筆下的三毛開始有了靈魂,那個無父無母悽慘一生,卻又不甘命運想要活下去的三毛出現在了我們眼前。

在漫畫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張樂平先生心中有太多的不甘心與壓抑,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直到後來他咳出了血,這才去了醫院做檢查。

檢查得知他得了很嚴重的肺病,回到家後,他不斷的咳血,可是他並沒有放棄創作,即使血滴落在紙上,他也堅持畫下去。

終於,在1947年的時候,《三毛流浪記》成功在《大公報》上連載,漫畫一出,頓時引起了一片譁然,乞兒的慘澹情況也引起了一些好心人的注意,張樂平先生的夙願一步一步在實現。

次年,《三毛流浪記》被拍成了電影,畢竟視覺比感官效果要好上很多,所以當電影出來時,還是讓全國觀眾大受震動,他們無法想像「三毛」是怎麼堅強的活下去的。

這本漫畫對孩子們很有教導意義,這才是真正的大家之作,哪怕歷經幾十年,都是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經典之作。

相關焦點

  • 《三毛流浪記》原型凍死在街邊,作者見狀,含淚堅持完成創作
    「三毛」可以說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經典人物了。不管是《三毛流浪記》還是《三毛從軍記》等系列作品都為大家展示了1個可愛又悲催的小孩形象,他的喜劇色彩裡又帶著幾分無奈與悲催。在那樣的一個社會背景下,三毛年齡雖小卻依然頑強地與無情的命運抗爭,其中很多問題都值得人深思。
  • 《三毛流浪記》背後的現實事件:流浪兒凍死路邊,張樂平忍痛創作
    在我國當代漫畫家張樂平的筆下,《三毛流浪記》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代人;而且張樂平夫婦也曾收養過不少孩子,張樂平曾經說:「有人問我,你的小孩子漫畫這麼愛看,有沒有什麼竅門?想起來也沒什麼竅門,只有一點,我喜歡小孩。」
  • 《三毛流浪記》—死於寒夜的孩子背後,是張樂平的流浪尋家的歸途
    如果說《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有著流浪兒般的孤獨,1935年的張樂平在面對著山河破碎的境地,無異於一位在家中流浪的人。在這一點上,張樂平和三毛是一致的。只不過,三毛的家在遠方,而張樂平則是在殘破的家裡尋找未來的家。
  • 兒時讀過的三毛流浪記,過時了嗎?讓我們看看現在的孩子讀啥書
    共讀開啟課第一周,一年級進行了共讀《三毛流浪記》的閱讀課活動。在開啟課上,老師們先引導學生看插圖說故事,因為生僻字較多,老師們先選取一些片段給同學們讀故事;然後指導學生能夠根據插圖和拼音說故事,並布置作業,讓孩子在家觀看《三毛流浪記》的影片,要求孩子看完以後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三毛流浪記》的故事,並大膽講給家長聽,給全班聽,以此發展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二年級進行《中國古今寓言故事》共讀開啟課。
  • 《三毛流浪記》:舊社會的苦孩子,讓我們看到了當時社會的真相
    「你幸福的每一天,是三毛最渴望擁有的。當你從幸福中一路走來,不應該忘記三毛的苦難和期盼。」——《三毛流浪記》張樂平老爺子從1935年開始創作漫畫人物「三毛」,先後創作了解放前的《三毛從軍記》、《三毛流浪記》;解放後的《三毛翻身記》、《三毛迎解放》等;以及具有現代氣息的《三毛愛科學》、《三毛學雷鋒》等,三毛系列作品鮮明地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很多人從三毛身上看到了歷史發展下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張樂平先生更被譽為「三毛之父
  • 《三毛流浪記》走進網絡直播間
    滬上出版界這一金字招牌讀物,與「網紅」流量平臺碰撞出積極的化學反應——第一波短短4分鐘,少年兒童出版社《三毛流浪記(彩圖注音讀物)》銷量破5萬冊,賣了兩波後,截至晚間24點,賣出75299冊,另有8000餘在購物籃中待付款。活動後續效應仍在持續,「三毛流浪記」在圖書類商品銷量中衝到了全網第一,還有效帶動了少兒社其他品種銷售。
  • 教育部推薦小學閱讀書目逐本介紹之《三毛流浪記》
    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18本——《三毛流浪記》(3、4年級)。作品光環:世界無字書「特別榮譽獎」,入選「中國原創繪本200」榜單,法文版獲第42屆昂古萊姆國際漫畫節「文化遺產獎」。故事:「三毛」,是一個身世悽涼,饑寒交迫,受盡欺辱、貧窮得只剩下三根頭髮的漫畫兒童形象,《三毛流浪記》創作於1947年,講述了三毛的流浪生活的故事,以及其中表現出來的異常的善良、正直、機智的品質。
  • 對話|張樂平之子談其父親:八年「走出」《三毛從軍記》
    「我原來喜歡《三毛流浪記》,後來人生閱歷多了,我也開始喜歡《三毛從軍記》更多一點。《三毛從軍記》中有父親8年的所見所聞,有很多人間的喜怒哀樂。我覺得我父親在對三毛的性格描寫中,《三毛從軍記》比《三毛流浪記》更豐富一點。」張樂平先生之子張慰軍對澎湃新聞說。
  • 電影《三毛流浪記》故事,起源於人間悲劇,結束於明星盛宴
    ,而一到了冬天幾乎每天都有凍死的孩子,張樂平有感於這幕人間悲劇,開始創作反映上海流浪兒童生活的諷刺漫畫《三毛流浪記》。 1947年6月,《三毛流浪記》在《大公報》開始連載,成為當時全上海關注的熱點漫畫。
  • 「三毛流浪記」系列整理,看這篇就足夠了
    三毛流浪記是中國漫畫家張樂平於1935年創作的,其主角「三毛」到現在仍然是中國最著名和受人喜愛的虛構人物之一,也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版本。在故事的開頭到結尾,都敘述了三毛流浪的痛苦生活,作者通過多種方法(例如三毛的夢以及三毛的表情)來描述三毛想家、想親人的內心深處。
  • 上海書展·現場丨張慰軍:《三毛流浪記》如何從漫畫變身電影
    1992年9月27日,張樂平在上海逝世,但「三毛」及其故事依然活躍在圖書中、電影裡,並延續至今。張慰軍8月13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主辦的「永遠的三毛,不朽的經典」《三毛流浪記》(電影繪本版)新書分享會在2020上海書展召開。
  • 三毛流浪記:一無所有的孤兒,卻有一顆最純淨的心
    樹葉推薦:趙明 / 嚴恭《三毛流浪記》 1949大家好,好久不見!歡迎來到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公版:一部文學或藝術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結束,就會進入公共領域,人們可以免費對這些作品進行傳播和藝術創作。
  • 《三毛流浪記》主演王龍基來沈 講述電影背後的故事
    本報訊  記者楊競報導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日前,玖伍文化城邀請了新中國成立第一部公映的國產故事片《三毛流浪記》主演王龍基做客玖伍文化城,為影迷和讀者講述70年前電影的拍攝趣事,帶領大家見證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巨變。 電影《三毛流浪記》上映於1949年,由當時年僅8歲的王龍基主演。
  • 「三毛回家記」點亮流浪少年回家路
    據了解,2016年以來,我市率先在全省探索流浪未成年人的「政府+社會組織+志願者」的救助新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引入專業社會組織,持續推進「三毛回家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建設,助力流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項目實施4年多來,流浪未成年人如今生活好嗎?會不會出現「二次流浪」?對此,我們進行了跟蹤採訪。
  • 小時候看很難受,長大後發現是悲劇,《三毛流浪記》你真看懂了嗎
    說起張樂平老先生,可能你還有些陌生,但要說起張樂平筆下的動漫形象——三毛,絮叨想不管你是90後還是00後都應該非常熟悉。接下來絮叨要給你講的就是2006年央視播出的動畫版《三毛流浪記》。《三毛流浪記》給絮叨的第一印象就是真實,動畫裡沒有完美的happy ending、沒有主角光環、沒有好人好報,有的只是在宏達的歷史背景下,底層老百姓的心酸和苦楚。
  • 三毛流浪記裡,三毛湊齊的108張兌換牌情節,現在看來諷刺感強烈
    你要問什麼動漫,不知各位有沒有看過《三毛流浪記》,這裡可不是說的作家三毛,對於這部影視動漫,我想對於某些人來說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三毛流浪記》的電影改編自張樂平連環漫畫《三毛》,開頭三毛就在流浪,為了能繼續生存下去,三毛被流氓騙去行竊,他寧可餓肚子也不去。
  • 好久不見:記得劇版《三毛流浪記》的三毛嗎?因這事十年沒拍戲?
    髒兮兮的臉,蒜頭鼻,頭頂只有三縷頭髮,得名「三毛」。命運相當的悲慘悽涼,自幼喪父,母親外出謀生,和漁翁生活在一起,雖然很難但挺快樂的,三毛11歲時,↓電視劇版的《三毛流浪記》拍攝於1996年,「三毛」的扮演者叫孟智超,1987年出生於上海,拍攝《三毛流浪記》時,他才9歲,
  • 真正孤獨的人生,三毛死前流浪成都街頭,多情才女終是悲慘自縊
    通過寫文抒發自己的感情,三毛這樣子安慰自己,給予自身活下去的希望。面對真正孤獨的人生,三毛死前還在成都的街頭流浪,然而四個月之後,多情才女終是自縊而亡。1990年9月,著名攝影師肖全發布了一組關於三毛的照片。照片當中的三毛,分別坐在茶館當中聽人侃侃而談、戲坐路邊與車夫交談、獨坐抽菸。
  • 「半生流浪,一生情傷」的放逐者——三毛
    陳家——三毛的全家福三毛的一生流浪過54個國家和地區,歷經無數次刻骨銘心的情愛,也曾遭受過各種不公、承受過世間各種的苦痛……一生情傷,一生流浪,經受嚴重的抑鬱和精神分裂的煎熬,終於在1991年1月4號走完了她為愛流浪的一生。
  • 邊抽菸邊開車 被罰100元記2分
    運城日報 運城晚報 運城新聞網 官方發布平臺邊抽菸邊開車 被罰100元記2分運城晚報訊 12月11日,臨猗交警大隊在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會戰」中,相繼查獲兩起妨礙安全駕駛的交通違法行為,駕駛人均受到批評教育和相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