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仙遊新一輪規劃方案出爐,將東拓南進西擴北興中修……

2020-12-22 澎湃新聞

仙遊縣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暨拓展新城區

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全市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改善城市形象,不斷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把城市建設得更加宜居宜業、精緻精美,根據《莆田市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暨拓展新城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高質量發展理念,以城市更新、生態修復為依託,以管理創新、文明創建為抓手,發揮「雙城」聯動、「雙園」帶動作用 ,構建城市發展大格局,高品質推動城市建設、高標準打造園林景觀、高水平提升市容環境、高質量傳承歷史文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把仙遊建設成為高品質、高顏值的宜居宜業家園。

(二)工作目標。

以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為契機,明晰城市「東拓、南進、西擴、北興、中修」的發展戰略,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暨拓展新城區三年行動,力爭「一年有提升,兩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健全規劃決策機制,完善規劃編制體系,重構城市空間格局,強化城市設計引導,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堅持新城拓展、舊城更新雙向發力,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打通「斷頭路」,形成交通微循環;新城建設初具規模,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完成,逐步推進雨汙分流,提升城區綠化水平和城市供水水質,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統籌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抓好歷史傳承保護;堅持精細管理,大力整治髒、亂、堵等「城市病」,美化城市環境,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服務科學化、智慧化、人性化水平;堅持問題導向,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重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不滿意的城市問題,加快生態修復和特色彰顯,實現城市功能品質顯著提升,人居環境持續優化,城市治理更加和諧有序,人文底蘊充分彰顯,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三)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惠民利民。堅持建好城市為人民,把補短板、惠民生作為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態環境設施,全面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宜居宜業水平。

2.統籌規劃,系統推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健全規劃決策機制,完善規劃編制體系,統籌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強化城市設計引導。科學規劃、系統制定實施方案,分步推進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土地綜合整治、老城更新、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園林綠化提升、城市精細管理、生態修復等專項行動。

3.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按照城市規模、發展定位和發展階段,科學設定工作目標,因地制宜細化工作舉措。堅持問題導向、民生導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決不搞脫離實際、華而不實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

4.突出特色,保護優先。堅持保護優先,打好綠色生態最大品牌,加快修復城市生態,修補城市功能,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利用,擦亮歷史文化名片,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

二、主要任務

(一)精心規劃,提升城市成長高度

1.完善規劃編制體系攻堅行動。構建全縣統一的「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2020年底,在完成「三調」等基礎上,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同步基本架構國土空間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形成全縣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結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有序推進地塊控規編制工作,實現動態維護。抓緊完成城市有機更新、綜合管廊、智慧杆塔設置、山體保護、河道藍線、汙水治理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水利局、仙遊生態環境局,國網仙遊供電公司、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曠遠公司,各鄉鎮(街道、管委會)

2.重構城市空間格局攻堅行動。深入實施「東拓南進西擴北興中修」發展戰略,統籌國土空間整體格局與建設時序,主動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其中:「東拓」:高起點規劃鯉城東片區、金鳳片區,作為城區向東拓展的重要節點,進一步做美城區迎賓窗口,拓展城區發展空間;將工藝產業園、三福產業園、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博覽城、石藝城、油畫城等產業園區串聯成片,實現城區高速出口東西區域聯動發展,打造藝都核心區。「南進」:全力推動跨溪發展,加快瑞峰產城融合示範帶、濱海新城產城融合示範帶等新興版塊建設;圍繞服務打造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突出臨港產業支撐和城市功能配套,加強與周邊鄉鎮互動,實現產城融合發展;優化南部產業空間布局,整合提升仙遊經濟開發區與仙港工業園區,以仙港大道為軸,形成五片區兩組團(楓亭核心片區、慈嶽片區、仙華片區、石馬片區、瑞峰片區,郊尾組團、賴店組團),加快華峰綠色纖維產業園、慈嶽工業平臺等重大項目建設。「西擴」:以木蘭溪、木蘭大道為紐帶,推動木蘭溪沿線土地綜合整理,加快西向二通道建設;啟動鯉城西片區開發,以仙遊中心城區為核心,統籌推動鯉城-大濟-龍華-度尾聯動發展;以藝雕文化產業集群為龍頭,引進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加快藝雕小鎮、藝雕智慧產業園二期、紅木家居批發中心等項目建設,提高片區綜合競爭力;大力保護和傳承李耕國畫、郭懷石雕等傳統文化,加強龍華雙塔等文物保護,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北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加強北部山區生態資源保護與環境修復治理,打造北部山區富美鄉村示範帶;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標,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田園綜合體為發展載體,依託九鯉湖、菜溪巖、仙水洋旅遊資源,積極推進旅遊、文化、農業深度融合;積極創建九鯉湖5A景區,打造北部綠色生態旅遊廊道,帶動全域旅遊發展,加快縱三線、聯二線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臺灣農民創業園,打造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區」;推進中共仙遊上宮支部舊址提升改造工程,打造成為紅色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點,爭取列入省委黨校現場教學點。「中修」:緊緊圍繞打造宜居宜商宜業的山水文化名城目標,大力推進中心城區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優化提升「一溪兩岸」;全面深入開展棚戶區及老舊小區有機更新,有序推進歷史街區活化利用,加大投入推動城市功能修補;切實做好城市風貌管控,結合城市內河整治和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促進生態修復;統籌劃定仙遊中心城區城市開發邊界,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加快「六館」、大蜚山公園(蜚山綠道三標段)等城建項目建設,儘快打通城市環路和「斷頭路」,推動人居環境建設。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發改局、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鐵路辦、衛健局、水利局、仙遊生態環境局、林業局、住建局

3.實施城市設計攻堅行動。邀請國內外名家參與城市規劃設計,強化片區設計引導和風貌管控,持續推進城區「六大片區」(鯉城東片區、美食城片區、鯉城西片區、玉田片區、金鳳片區和體育中心片區)和楓亭濱海新城「四大片區」(高鐵片區、湄工校片區、楓慈片區和楓江片區)等重點片區以及城市門戶、主幹道等重要節點的策劃規劃、城市設計。城市主幹道規劃建設原則上要做到「五道」並行(主幹道、輔道、自行車道、步道、綠道),並在兩側留足退距作為綠化景觀帶,實現道路與小區的物理隔離;涉及河道周邊建設都要留足退距作為綠道、自行車道、汙水管道等綜合使用;公建設施原則上安排在主幹道兩側,沿主幹道的建築立面要作公建化處理。以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為引領,推進仙遊經濟開發區與仙港工業園區整合,以仙港大道為軸,形成五片區兩組團(楓亭核心片區、慈嶽片區、仙華片區、石馬片區、瑞峰片區,郊尾組團、賴店組團)總規劃面積24.2萬畝,已開發建設3.56萬畝,可建設用地2.7萬畝(含基本農田4725.66畝)。可沿仙港大道兩側,開發郊尾組團(可建設用地1800畝),將郊尾組團與楓亭核心片區形成連片發展。探索以濱海大道、笏楓路為軸,對仙遊經濟開發區、太湖工業園區中間的靈川鎮、東海鎮連片規劃開發。2020年8月仙遊經濟開發區啟動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工作。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廈門分院編制仙遊經濟開發區提升實施規劃,2020年12月底完成。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鐵路辦、交通局、住建局、水利局

(二)精緻建設,提升城市承載厚度

4.實施重點片區建設攻堅行動。推進「一溪兩岸」主城區、楓亭濱海新城項目攻堅建設,發揮「雙城」聯動作用,推進經濟開發區園區、寶泉工藝產業園項目攻堅建設,發揮「雙園」帶動作用,推進榜頭仙作工藝小鎮、度尾藝雕小鎮的資源整合及項目攻堅建設,做大做強小城鎮建設,推進九鯉湖祈夢文化名勝區項目、麥斜巖風景名勝區紅色旅遊教育基地攻堅建設,打造創藝文化休閒勝地。①做大做美中心城區,實施「六大片區」(鯉城東片區、美食城片區、鯉城西片區、玉田片區、金鳳片區和體育中心片區)改造,同步實施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房地產開發。②楓亭濱海新城實施「四大片區」(高鐵片區、湄工校片區、楓慈片區、楓江片區)改造,同步實施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楓城新都、楓怡酒店、楓秀西路、塔鬥山公園(二期)、聯十一線等項目建設。③進一步完善瑞峰產城融合示範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快推進瑞峰國際醫院、瑞峰小學、瑞峰幼兒園、瑞峰主題公園、瓊峰安置區等項目建設。④寶泉工藝產業園藝都北路片區要加快推進藝都北路(龍騰路-望明路)、SOHO高新人才公寓建設,創建泉山社區「黨建+」生活鄰裡中心。⑤榜頭仙作工藝小鎮要以點帶面促進「工藝+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國際油畫城、榜頭片區安居工程等項目建設。⑥度尾藝雕小鎮加快推進仙遊藝雕小鎮、木蘭溪防洪工程仙度段等項目建設。⑦九鯉湖祈夢文化名勝區進一步打造知名的生態康養休閒勝地,加快推進九鯉湖新迎賓路工程、延壽溪九鯉湖段整治工程等項目建設。⑧麥斜巖風景名勝區打造紅色旅遊教育基地。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縣水利局、交通局,鯉城街道、鯉南鎮、楓亭鎮、榜頭鎮、蓋尾鎮、度尾鎮、鐘山鎮,鯉城管委會、仙港工業園管委會、工藝產業園管委會、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九鯉湖管委會,縣建工集團

5.土地綜合整治攻堅行動。策划具有耕地後備資源的可作為試點開展的蓋尾鎮、大濟鎮、度尾鎮等土地綜合整治片區,做好村莊規劃編制、基本農田劃定等前期工作,參照省級第一批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做法分批次實施,每年度立項上報1個作為市級試點項目。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蓋尾鎮、大濟鎮、度尾鎮

6.實施老城更新攻堅行動

(1)規劃先行。及時啟動組織編制城市更新「雙百工程」專項規劃,已完成城區六大片區城市設計,2020年底前完成楓亭四大片區城市設計,落實好學校、商場、廣場、停車場、公廁、垃圾轉運站等功能布局,實現片區規劃與整體規劃相銜接,新舊片區相應功能配套設施再完善。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城市管理局

(2)開展棚戶區改造攻堅。堅定不移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徵遷「雙百」行動,推動基礎設施短板補齊和城市品質提升。2020年-2022年我縣推進城市更新等各類徵遷23個項目381.86萬平方米,2020年計劃完成徵遷面積224萬平方米(其中:市級安排10個項目、127.4萬平方米,自選10個項目、96.6萬平方米),重點推動主城區「六大片區」徵遷。計劃3年內棚改新開工6700套、基本建成5000套,到2022年底有效改善棚戶區和城中村片區居民約3500戶,有效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差、安全隱患大的棚戶區的居住條件。2020年棚戶區改造共2個項目1035套(其中:蓋尾瓊峰安置區、鯉北龍號1-6號樓已全面開工)。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自然資源局,鯉城街道、鯉南鎮、鯉城管委會、仙港工業園管委會

(3)開展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洪橋農貿市場片區、維特片區、仙怡片區改造,年底前完成洪橋社區過溪片區、十字社區下溪尾片區、南橋社區東南片區改造;2021年計劃實施5個老舊片區改造項目;確保2021年前全面完成全縣2000年以前建成的13個老舊片區(36個老舊小區、10198戶)改造任務。並對改造標準不高不夠徹底的小區進行「再優化、再提升」。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鯉城街道,國網仙遊供電公司、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廣電公司

7.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進一步優化路網結構,實施城區綜合交通整治,形成內外聯動的道路體系。加快推進藝都大道、東一環路、東二環路、東渡南路、玉田大道、木蘭大道等建設,建成公園路、城東路、書院路、宮後路等城區「斷頭路」,加快建設興泰東路、學府路、迎勳路、中心農貿市場和天博城市廣場等5座人行天橋,形成城區交通微循環,完善城區路網結構。每年新改擴建市政道路15公裡,在2022年前打通全縣17條「斷頭路」,形成城區交通微循環。其中,2020年重點打通書院路、新厝路、西華路、園區中路等7條「斷頭路」,推進興泰東路、學府路、迎勳路等3座人行天橋建設。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縣交通局,鯉城街道、鯉南鎮、榜頭鎮、賴店鎮、蓋尾鎮、楓亭鎮、鐘山鎮、遊洋鎮、鯉城管委會、仙港工業園管委會、工藝產業園管委會、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建工集團、城投公司

8.實施園林綠化提升攻堅行動。深入開展「綠滿城鄉·美麗家園」園林綠化提升三年行動。重點推進蘭溪兩岸景觀帶建設,進一步提升客山公園、大蜚山公園(蜚山綠道三標段)、紅木生態園、石鼓山公園、東渡山公園、瑞峰主題公園、塔鬥山公園等「七大公園」景觀建設,閉合串聯中心城區蘭溪兩岸綠道,完善特色蜚山綠道,加大城市出入口門戶、城市連接線、公園綠道、主幹道的「四化」提升(花化、彩化、香化、果化)和「間綠透綠、顯山露水」提升,擴大縣樹縣花的種植,3年新增綠地面積約75公頃,新建綠道約20公裡,新建口袋公園15個、國有苗圃300畝。其中,2020年重點推進瑞峰主題公園、塔鬥山公園、東二環路(清源路—貴峰路段)、北三環(黨校北街—東大路)、鯉北東一環(清源路—北三環)等綠化提升。打造城區重要節點特色景觀,不斷提升精細化養護水平。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縣林業局、水利局,鯉城街道、榜頭鎮、蓋尾鎮、楓亭鎮、鯉城管委會、仙港工業園管委會、工藝產業園管委會、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9.實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攻堅行動

(1)加快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全力推進榜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工程,加快推動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的修繕及活化利用,2022年全面完成修繕整治工作。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文旅局、城市管理局,榜頭鎮、蓋尾鎮

(2)加強名鎮名村等保護利用。一是加快編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規劃,2021年前全面完成相關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確保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有規可依。二是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開展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文保單位、歷史建築以及古樹名木等全要素普查,積極向上推薦申報,實施掛牌保護,豐富我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弘揚和傳承莆仙戲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大仙遊文廟、東門石坊等重點文物保護力度,支持李耕國畫藝術研究院、鯉聲劇團、黃羲博物館等文化機構壯大發展。三是開展「十街十鎮,百村千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行動,2020年完成列入省級為民辦實事歷史建築保護活化項目的蓋尾鎮6處歷史建築的保護修繕工作。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文旅局,蓋尾鎮

(3)完善保護利用機制。嚴格按照市政府即將出臺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堅持留白、留綠、留舊、留文、留魂,建立全社會參與、部門協同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工作機制。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文旅局

(三)精細管理,提升城市生活溫度

10.實施「兩違」整治攻堅行動。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屬地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的「兩違」查處和問責機制,將「兩違」綜合治理從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從剛性拆除向綜合治理、從遏制新增向化解存量、從突擊整治向常態長效「四個轉變」。突出集鎮區、城區等重點穩控,每年開展一次「兩違」清理整治專項行動,集中拆除一批典型違法案件,持續改善全縣人居環境,全縣每年拆違面積不少於34萬平方米。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城市管理局、農業農村局、各鄉鎮(街道)

11.實施街道整治攻堅行動

(1)規範管理佔道行為。積極落實「六穩」任務,準確把握管理城市與方便市民、規範市容秩序與助力經濟發展的關係,研究促進「地攤經濟」措施,按照寬嚴相濟、一街一策、規範有序、乾淨整潔、確保安全的原則,允許在合適地段、合適時間有序放開佔道經營。重點在百貨公司、師範路、黨校街、龍泉街、海亭嘉苑等周邊設置15個臨時便民市場(夜市街),統一施劃標示線,設置宣傳告知牌,逐一明確具體佔道區域、經營時段。嚴厲打擊佔用主車道、盲道、消防通道、交叉路口和超越標示線佔道及露天燒烤等阻礙通行、影響安全、造成汙染的違規行為。

牽頭單位:縣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市場監管局、仙遊生態環境局、衛健局、消防救援大隊,相關鄉鎮(街道)

(2)全面開展停車整治。完善智能停車系統,對城區主、次幹道和背街小巷停車進行規範管理;持續加強路面巡查,嚴厲打擊採用地鎖、物品等私佔公共停車泊位行為,進一步提高車位利用率;加大化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探索停車資源共享,每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800個。

牽頭單位:縣公安局交警大隊

責任單位:縣城市管理局、住建局,鯉城街道

(3)開展街道整治。開展城區街道綜合整治,對交通微循環、自行車道建設、人行道淨化、停車泊位施劃、口袋公園、「城市家具」改造、坑窪路面等進行綜合整治提升,精細雕琢城市街區容顏。每年至少完成2條城區街道綜合整治,2020年先行對八二五大街、學府路進行優化提升,城區更新布設果皮箱400個。完善路燈巡查監管機制,加大檢修力度,城市道路及公共場所裝燈率達到100%,主幹道亮燈率達到99%以上,其他道路亮燈率達到95%以上。規範城市道路挖掘修復管理,健全管理辦法,優化審批服務,強化巡查執法,最大程度減少重複破路、亂破路現象。

牽頭單位:縣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公安局交警大隊,鯉城街道、鯉南鎮,鯉城管委會、仙港工業園管委會

12.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攻堅行動。2020年底,縣城建成區(鯉城街道東門、十字、南橋、壩壟、城內、木蘭、洪橋、龍泉,鯉南鎮玉田、西埔、柳坑、仙安)生活垃圾分類達標投放戶數佔總戶數比例達50%以上,鯉城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縣城市建成區所有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垃圾分類基本知識進課堂,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100%。2021年底,縣城建成區(鯉城街道東門、十字、南橋、壩壟、城內、木蘭、洪橋、龍泉,鯉南鎮玉田、西埔、柳坑、仙安)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推進環衛設施建設,新建生活垃圾分類屋(亭)150座;新建鯉城環衛綜合場1座,改造提升蘭溪垃圾轉運站;新建大件垃圾處置場1座、建築垃圾消納場1座。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納入精神文明、績效等考評內容,加強督促檢查。

牽頭單位:縣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縣供銷社、仙遊生態環境局、縣委文明辦、教育局、效能辦、機關管理處以及其他縣直有關單位,鯉城街道、鯉南鎮

13.實施城市精細管理攻堅行動

(1)開展城市安全風險管控。對城市安全風險進行全面辨識評估,制定安全風險清單,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建立城市安全風險信息管理平臺,繪製「紅、橙、黃、藍」四色等級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推動落實高危行業安全風險辨識標準,指導企業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管控,切實把安全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實行城市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明確風險管控的責任部門和單位,及時更新風險點、危險源並納入管控範圍,落實管控措施。

牽頭單位:縣應急管理局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城市管理局、交通運輸局、教育局、衛健局、工信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文旅局、民政局等縣直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

(2)持續開展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鞏固提升全縣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成效,進一步強化全縣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開展全縣房屋結構安全專項治理三年行動,通過三年努力,基本建立常態化房屋安全管理體系,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和業主主體責任落實,基本消除各類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建立房屋安全「一樓一檔」、「健康綠碼」,為加快建設新時代新仙遊建設營造良好安全環境。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縣統戰部(民宗局)、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工信局、公安局、文旅局、教育局、衛健局、商務局、民政局、消防救援大隊,各鄉鎮(街道)

(3)推動智慧城管建設。推進5G智慧杆塔規劃建設,綜合運用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整合地理空間、視頻監控、園林綠化、建築工地、車輛定位等數據,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依託平臺實施智慧執法、智慧環衛、智慧市政、智慧園林、智慧工地、渣土運輸管理、視頻智能分析、應急指揮調度和城市管理大腦等業務應用,打造「管理、服務、執法」三位一體的智慧城管,推動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20年底前配合市裡完成智慧城管暨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項目招標工作;2021年底前完成項目建設。

牽頭單位:縣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縣數字辦、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公安局、交通運輸局、財政局、工信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鐵塔公司

(4)持續開展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健全城區衛生保潔巡查監管機制,強化城區衛生保潔1+N項目運營監管,試點推廣「門前三包」責任制,不斷加大數字城管案件整改力度,有效解決垃圾擾民、「牛皮癬」等問題。全面整治T型廣告牌,全縣高速路沿線以及國省幹線、市政道路沿線廣告牌完成拆除。規範招牌標識設置管理,對清源路、學府路、八二五大街等重點路段(街區)招牌標識編制多套通用套圖,確保同一路段(街區)相鄰建(構)築物上招牌標識的形式、選材、體量、色彩和照明效果等達到整體協調統一,實現「一樓一式、一街一景」。開展渣土車「滴撒漏」專項整治,強化運輸審批管理和巡查執法力度,嚴把「五小工程」關、運輸線路關、運輸資質關、車輛安全關。

牽頭單位:縣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縣委文明辦、縣交通局、住建局、財政局,相關鄉鎮(街道、管委會)

(5)開展城市電力、通訊、廣電網絡等管線專項整治。原則上橫跨城市主幹道、四車道及以上道路的架空線路應該下地,老舊街區、三線搭掛區域優先考慮下地整治,確不具備下地條件的區域,應通過優化線路結構進行改造,採取槽盒或套管、外牆敷設、鋼絞線、線杆等方式進行有序規整。此外,小區內存在安全隱患的室外懸掛式變壓器原則上改造為相對獨立、安全防護的箱式變,具備條件的應移入建築內;嚴重影響小區周邊環境的室外交接箱及其他通信設施要求移入建築內或移至小區隱蔽位置。整治以屬地鄉鎮街道牽頭、相關部門及管線單位配合,並按照「先建設、再復通、後剪線」的原則推進,消除主要街區蜘蛛網式架空線,堅持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工作、生活的影響。

牽頭單位:縣工信局

責任單位:縣文旅局、自然資源局、城市管理局,國網仙遊供電公司、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鐵塔公司、廣電公司

(6)開展供水安全整治。實施城市供水水質提升行動,組織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2020年底前,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III類水比例均達到100%,II類水比例進一步提高,飲用水綜合合格率達到97%以上,二次供水設施產權人每季度開展二次供水水箱(池)清洗消毒。加快市政供水老舊管網改造,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老舊破損和混凝土管、灰口鑄鐵管、鍍鋅管等明令淘汰管材的管網改造,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牽頭單位:縣水利局

責任單位:縣自來水公司

(7)規範物業管理。充分發揮「黨建+」社區鄰裡中心帶動作用,建立健全住宅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共同治理機制,確保2020年底符合條件的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率達到50%,2021年底達到100%。推動「網際網路+」社區鄰裡中心,指導物業服務企業加強與社區居委會的工作銜接,社區通過網際網路提供公共服務職能,開通醫療、停車、送餐等線上服務功能。研究規範物業管理提升服務質量措施,開展小區高空拋物、空調外機、防盜網、電動車違規充電、電梯運行、打通「生命通道」等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及物業行業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有效發揮鎮(街)、社區(村)屬地管理職能,逐步引導無物業小區實現物業規範化管理及安置房小區住戶適應市場化管理,其中納入改造的老舊小區,必須全部引進物業服務企業。組織開展物業規範化管理試點小區培育工作,每年培育試點住宅小區、安置房小區各2個。

牽頭單位:縣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縣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大隊,相關鄉鎮(街道、管委會)

更多行動方案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

·End·

來源:仙遊縣人民政府

美編:李婷婷

原標題:《重磅!仙遊新一輪規劃方案出爐,將東拓南進西擴北興中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從「東拓」到「東強」 打造濟南東部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日前召開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從「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到「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這是新時代、新濟南,站在更高歷史起點上,繪就的發展新藍圖,錨定的前進新航向。《肩負濟南使命 展現濟南擔當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帶您探尋「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發展格局背後的「密碼」。
  • 解決ArcGis中面數據與點數據按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排序 方案
    ArcGIS中如何對數據圖斑按坐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批量進行排序編號。演示數據是亂序的6個圖斑。1.打開屬性表新建欄位X坐標、Y坐標,欄位類型選擇雙精度。從南到北Y坐標越來越大選擇ASCENDING,從東到西X坐標越來越小選擇DESCENDING。因為精度高正常很難出現Y坐標一致的,用不上X坐標排序。5.輸出的成果數據順序已經按從南到北。我是蔡澤西。本次的解決方案就到這裡了,每天會從評論和私信中抽選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請把你的問題留下來吧。
  • 「銜接一灘一路,從街道到街區」——南京路步行街東拓規劃設計背後...
    來源: 上海看點9月12日,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正式亮相。此次南京路步行街東拓規劃設計組織工作上及規劃設計上有哪些亮點?規劃之初有哪些挑戰?一起來看看背後的故事。概念設計方案效果圖三、設計初挑戰——「多重挑戰 各個擊破」南京路步行街東拓看起來只是簡單地將原來的機動車道改為步行道,將人行鋪裝鋪設到外灘,但其實在規劃設計之初就面臨了主要三方面的挑戰。
  • 又添置業新選擇——葛洲壩小市G49、江心洲G78地塊規劃方案出爐!
    今日,葛洲壩G49和江心洲G78地塊規劃方案出爐也給房荒的小市和江心洲的購房者帶來更多的置業機會。 葛洲壩G49地塊規劃出爐 剛剛,位於城北小市的葛洲壩G49地塊的規劃設計批前公示出爐!
  • 從「東拓」到「東強」,一字之差濟南發生了什麼?
    至此,這項院省市三方共同推動的重磅合作進入了全面提速新階段,濟南向「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標又邁出重要一步。12月7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來到泉城濟南。從地圖上搜尋可以發現,濟南科創城規劃建設所指之處,屬於濟南城市新發展格局的「東強」戰略範圍。本報記者注意到,院省市三方合作協議籤署後不久,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旋即到現場調研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推進、項目落地情況,現場研究解決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本報記者注意到,孫立成當時提出,要將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打造成為引領全國的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策源地」。
  • 廣州市新中軸線最新規劃_2020年廣州市新中軸線最新規劃資料下載...
    在此門東西兩側將建設廣州首條有軌電車線,沿線還將分布5個公園、180米寬的綠帶,有軌電車在新電視塔站可以和珠江新城捷運系統接駁,這就是昨日新公布的新中軸線南段城市設計描繪的美景。   「001」大廈模樣確定 「廣州之窗」位於海珠區新城市中軸線南段端點西側,由3棟建築組成,A建築呈「1」字形,B、C建築則像兩個門框,由東往西排列成「001」的組合,因其獨特外形和重要地段,被視為未來廣州的新地標之一。
  • 雙地鐵延長線、十四中入駐……興寧東迎來大發展
    從規劃政策到路網升級,從配套落地到房企發力,區域的華麗蛻變讓人讚嘆不已。依託於區域低密度的地塊屬性,興寧東也將成為南寧城市低密宜居的「顏值與實力擔當」。交通優勢立體路網交織地鐵規劃利好傳來「南寧最新地鐵規劃出爐!興寧東有望迎來兩條地鐵線!」近段時間,對於興寧東片區來說,最令人興奮的利好消息,莫過於新一輪地鐵規劃。
  • 龍城大街東延新出方案
    龍城大街東延新出方案太原2020年城建計劃!龍城大街東延新出方案      從太原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系統獲悉,龍城大街東延工程已由太原市住建局批准建設,正在進行施工招標。作為2020年太原市城市規劃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道路通車後,將成為太原至榆次又一條快速路。
  •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 煥新的開端
    泰康食品總經理助理陳剛笑著說,如今的東拓段不一樣了:客流多,年輕人多,晚上人比白天多。我們要牢牢抓住商機!泰康食品優選店是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業態煥新中「冒出來」的一家店。所在位置是始建於20世紀初的慈昌裡大樓內。大樓內原來經營著星火日月商店。
  •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9月12日開街
    去年12月6日,南京路步行街東拓工程正式啟動,經過大半年的改造,如今東拓部分已慢慢揭開面紗。「原來步行街東拓計劃先『抵達』四川路,現在是『一步到位』,直接延伸至外灘。」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介紹,目前,南京路步行街東拓工程綠化景觀樹全部種植完畢,景觀座椅也已安裝完工,新鋪裝好的路面採用啞光面石材。南京路步行街的東拓,不僅僅是物理意義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商業業態的更新。
  • 重磅!常州高鐵新城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發布!
    高鐵新城規劃總面積約56平方公裡,東至江陰界、南至漢江路、西至玉龍路、北至S122省道,規劃人口約42萬人。10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北起新龍生態林,南至黃河路,西至軒文路,東至長江路—通江路,呈「L」型結構,沿線集中布局「五大中心」項目設施。
  • 重磅!洛陽最新通過一批規劃!關於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麗春東路東延...
    10月13日,市城鄉規劃委員會2020年第八次會議召開,審議並原則通過《洛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概念方案設計》《麗春東路東延(芳林路—御博路)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等。點擊播放 GIF 0.0M洛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位於伊濱區的洛陽城市未來軸線上,東臨光武大道,西至玉溪西街,
  • 原神鍾離傳說任務天衡在南、瑤光在東、絕雲在西、輕策在北意思
    原神更新了鍾離的傳說任務,其中深鎖之跡要求玩家們前往一個地方解除封印,任務提示為「天衡在南、瑤光在東、絕雲在西、輕策在北」,許多人不清楚其含義。下面帶來詳細介紹,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 ...媒體山東行察勢」從「東拓」到「東強」,一字之差濟南發生了什麼?
    至此,這項院省市三方共同推動的重磅合作進入了全面提速新階段,濟南向「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標又邁出重要一步。12月7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來到泉城濟南。劍指創新「策源地」有外界評論認為,濟南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不僅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還是打造「科創濟南」、實施「東強」戰略的重要載體。
  • 濟南時隔17年這樣定義城市發展新格局!
    據大眾日報報導,從「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到「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濟南市城市發展新格局正在逐漸展開。23日,記者從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2003年6月26日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確定了「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濟南城市空間布局,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為適應濟南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需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 【「十三五」成就巡禮】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帶動全民參與
    原標題:【「十三五」成就巡禮】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帶動全民參與  「十三五」時期,伴隨著北京冬奧會申辦、籌辦的全過程,國家大力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推動冰雪運動向四季拓展。五年來,我國冰雪體育運動和冰雪產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冰雪運動。
  • 海賊王東、南、西、北四海的代表人物,最弱的東海成為時代風暴眼
    海賊王中的世界是一個有著遼闊海域的世界,除了新世界與偉大航路,海賊世界中還有東、南、西、北四片海域,千百年來,從這四片海域中走出了無數強者。今天的文章,小海就帶大家看看海賊世界中東、南、西、北四海的代表人物。
  •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倒計時 無人機+特警武警坐鎮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正式開街以後,或將迎來大客流的考驗,此外,周邊交通的壓力也變得更大。對此,上海黃浦警方提前制定方案,今後將利用「無人機」、「四輪電動巡邏車」、「三輪摩託」等裝備,對步行街及周邊道路進行常態化管理。
  • 東上海,西成都,南廣州,北北京,中西安,「華山論劍」誰會是勝利者?
    《射鵰英雄傳》中的「華山第一次論劍」評選出來老五絕。《神鵰俠侶》第二次論劍評選出來的新五絕,這些都是以武俠人物為主的排行。那如果我們同樣以這種排列順序將中國城市進行「華山論劍」的話,大概很多人都會支持「東上海、西成都、南廣州,北北京以及中西安」這種說法。
  • 長沙南部新城規劃終於發布!4地鐵,還有有軌電車?
    >長株潭融城樞紐單元北至繞城高速,南至萬家麗路,西至新開鋪路,東至新韶山路,面積約11平方公裡。牛角塘單元北至萬家麗路及港子河,南至黎塘路、西至京廣鐵路長沙段,東至芙蓉南路,面積約7平方公裡。(南部片區軌道交通規劃示意圖)不過,在近日,從規劃局獲得重磅消息:我局將在開展《小運量有軌公共運輸線網規劃》修編過程中結合片區發展和公共運輸客流需求,研究沿時代陽光大道東延線布局一條小運量軌道交通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