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是赤帝之子,斬殺白帝之子,司馬遷在暗示一點!

2020-12-14 古籍註解

漢高祖劉邦在去往驪山的路上,有一條大蛇擋道,把跟隨劉邦的十多個壯士嚇回來了。劉邦當時趁著酒勁說:「壯士們不必懼怕一條大蛇,繼續趕路」!話音剛落,劉邦拔出匣中寶劍對著白蛇揮舞過去,將白蛇擊斬為兩截,一行人得以過去。這時已經是夜間,遇到一老嫗哭泣,一邊哭一邊說「兒子被人給殺了」,眾人很不明白,問老嫗:「你兒子為什麼被殺了?」老嫗答道:「我兒子是白帝之子,變化成白蛇橫在路中間擋住了道路,不料被赤帝的兒子給殺了」。眾人都覺得老嫗說話不誠實,只有劉邦自己暗暗竊喜,他似乎知道了什麼!

從劉邦斬白蛇可以看出他的魄力,一行人都被白蛇給嚇住了,唯獨劉邦揮劍將白蛇一分為二,顯現出來擋者皆毀的英雄氣概。

劉邦的出生就不同尋常,劉邦的母親叫劉媼,有蛟龍附在劉媼身上,從而懷孕生的劉邦。劉邦在王媼、武負那裡飲酒,酒後臥倒之後有龍在劉邦身上盤旋。這些也正好呼應了劉邦為赤帝之子。

劉邦斬殺的白蛇是白帝之子,這個白帝究竟是何方神聖?白帝是少昊,神話傳說中有五方上帝,白帝位於西方,恰好跟秦國的位置處於同一方向。再者,少昊分化出的姓氏包含嬴姓,劉邦是赤帝之子,赤帝就是炎帝,劉姓是黃帝的後代,而炎、黃是少典的兒子,所以劉邦也算得上炎帝的後代。根據以上分析,司馬遷似乎在暗示者劉姓必然取代贏姓!

按照五行相剋是說法,秋天屬金,其味為辛,其色為白,也就是說白帝屬金。赤帝屬火,火克金,等於赤帝克白帝,再從赤帝和白帝後代姓氏來看,又暗示著劉姓即將戰勝嬴姓。

司馬遷是在暗示劉邦成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說明劉邦順天而行。其實劉邦是得了人心,不只是那部分給他出力的人,更是所有人!

相關焦點

  • 從易經生克關係看,劉邦起義故事「赤帝子斬白帝子」,高明在哪兒
    從易經生克關係看,劉邦起義故事「赤帝子斬白帝子」,高明在哪兒 中國的五千年封建王朝歷史上,秦始皇好不容易統一六國,建立的皇家王朝,卻只到了二世胡亥,便亡國。 取代秦朝的,正是大漢的開國皇帝——劉邦。
  • 劉邦被稱為赤帝之子,白蛇:這就是命
    漢高祖劉邦以前也是個草根,但最終卻當上了皇帝,於是就有了他的傳說。當年劉邦還只是個小亭長,上頭讓他押送一些農民去當苦工,可他半路看管不嚴,走了沒多久,人就跑了將近一半,劉邦心裡想這下要被上頭責罰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剩下的人都放了,自己也跑了,可正因為他的這一舉動,大部分農民都成了他的追隨者。
  • 劉邦是赤帝之子,與蛟龍有關,頭頂天子氣?來看歷史的真相
    劉邦出身微末,之所以能夠從秦末逐鹿群雄中脫穎而出,自然有他獨到的地方。劉邦的成功特質有很多,今天只論述其中一點——善於造勢。古人在起事的時候,為了賦予自己的行動以合理性,壯大自己的聲勢,樹立自己的威望,吸引更多人輔助自己,往往會製造一些神異事件。這在民眾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當時,確實是非常有用的。
  • 赤帝之子的傳說,劉邦與蛇,是前世造孽還是今世註定
    不過大部分影視作品關注的都是其中比較經典的橋段,比如鴻門宴,十面楚歌等等,但其實比這些更精彩的就是劉邦的奇遇。《史記》中: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意思就是說,有一天劉邦的母親正在休息,在夢裡與蛟龍結合,醒來之後就生下了劉邦。
  • 劉邦斬白蛇創帝業,漢靈帝被青蛇驚倒,漢朝始末為何都有蛇出沒?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做亭長時,曾經斬殺過一條擋路的白蛇,也因此,劉邦斬白蛇起義的故事為後世廣為流傳。到了東漢末年,皇宮中又出現了一條大青蛇,這條青蛇從天而降,囂張地在大殿龍椅上呆了半刻鐘才飛走,滿朝百官避讓,漢靈帝直接嚇倒癱瘓在旁。
  • 古人有這麼句話,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哪些例子可以說明一下?
    赤帝之子--劉邦 《史記·高祖本紀》中,我們就能看到,在最開始的時候,司馬遷就寫出劉邦並不是他爹的親生兒子,而是龍的兒子:劉邦的母親有一天在田裡幹農活的時候,突然天空陰雲密布,電閃雷鳴,劉太公不放心自己的妻子,就趕緊去田裡找她,結果就發現一條蛟龍趴在劉氏的身上。
  • 馬伯庸解讀中國史:從劉邦斬白蛇說起
    老太太一張嘴,口氣兇得嚇人一跳「:我的兒子是白帝之子啊,化身為一條大蛇,攔在道上,如今被赤帝的兒子給殺了。」八卦男聽了這麼荒誕的事情,差點兒一口老血噴出八丈遠——哦, 你兒子是白帝的兒子,那麼你老太太就是白帝的媳婦兒了,白帝是啥 玩意兒?白帝是西方天帝啊,敢情我大半夜的走黑道兒,竟然撞上個 天后娘娘,烏漆麻黑見神仙,這哪兒說理去!
  • 劉邦斬蛇起義成為一代帝王,他揭竿而起的過程,坊間傳得很神奇
    歷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赤帝之子斬殺白帝之子的傳奇故事。 在山洞中躲避大雨的時候,劉邦看這些人怪可憐的,用身上僅有的一點錢,買了一些吃的分給這幫人,劉邦也在山洞裡面跟這些人打成一片,一起吃了起來,似乎根本就沒有把他們當成窮苦下等人。
  • 漢高祖劉邦起義時,在芒碭山斬殺的那條大白蛇,究竟有多大?
    漢朝是由漢高祖劉邦建立,在起義之時,據傳劉邦斬殺了一條白蛇,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布衣出身劉邦並不像很多開國帝王一樣從小就有這卓越的才能或者富裕的財富,正好相反,劉邦起義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甚至稱之為一個小流氓也不為過!
  • 傳說劉邦斬白蛇起義,白蛇後來果然來復仇了!
    劉邦建立的大漢王朝可謂是可歌可泣,從此,我們開始稱自己為漢人,直到永遠。傳說劉邦在沒起義的時候,是泗水亭長,有一次和朋友喝的酩酊大醉,回家路上,遇到一白蛇攔路,稱自己是白帝轉世,可以和劉邦一起推翻暴秦,劉邦自然不信,借著酒勁,自然也不怕,當即要斬白蛇。
  • 劉邦斬白蛇的人生啟示:想升職,看看這些人是怎麼做的!
    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告之,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這就是《史記》中關於高祖斬白蛇典故的記載。故事的背景是秦朝時代,身為沛縣泗水亭亭長,按現代級別相當於鄉鎮派出所所長的劉邦,肩負了一個押送一批囚徒去驪山修陵墓的任務。
  • 劉邦斬白蛇,有了底氣,要一爭天下
    太史公曰:「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徒,指的是苦役犯。劉邦做亭長的時候,押送縣裡的苦役犯,往酈山的工地,但是半途中,犯人死的死,逃得逃,這個『亡』字,解釋成死呢?
  • 秦時明月:劉邦的所持的是什麼劍?
    前兩天發了一篇關於秦時明月劍譜排名,其中提到劉邦的佩劍,產生了一些分歧和疑問,那麼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關於劉邦佩劍的故事!劉邦對於大家來說肯定是不陌生的,漢朝的開國皇帝,第一個進入鹹陽推翻暴秦統治的諸侯。那麼作為叱吒風雲的一代霸主,他的佩劍是絕對不會差的。
  • 赤帝、黃帝、白帝、黑帝、青帝分別是誰?華夏五帝傻傻分不清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這天地五方都出現過驚才豔豔的治世天子,他們被後人稱為五帝,分別為赤帝、黃帝、白帝、黑帝、青帝。赤帝赤帝又稱炎帝,火帝,從這個稱謂上我們就可以推斷出他是南方人,在遠古時期的南方大多是指黃河以南地區,有古籍記載嘗百草的神農氏就是炎帝,又有古籍記載處在南方的火神祝融也稱赤帝,《淮南子》記載:「南至委火炎風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裡。」
  • 歷史上最有名的三把帝王之劍,始皇定秦劍僅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劍,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兵器,素有「百兵之君」的美譽,古人習慣以佩劍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使之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也帶動了鑄劍技術的發展進步。歷史上有名的劍非常多,我們所熟知的就有十大名劍的說法,不過其中名氣最為響亮的,當屬三大帝王之劍。
  • 劉邦斬白蛇,張角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些起義藉口都有何深意?
    但是,相比起商湯出自玄鳥後裔和劉邦是赤帝子這樣清楚直白的『迷信』手段,張角的口號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在現代人看來很多人是不明白的。 事實上,張角是太平道的創始人,自稱「太平道人」,是道教的一支,其行事有著教派的烙印,想要理解其口號自然要從道教開始說起。
  • 中國神話人物一一五方五老之西方白帝
    他們與元始天尊一樣,非後天學而得真者,為天地開闢之前的先天神靈,所以又稱元始五老,五行之始、五氣之祖。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五老君沒有具體職司,但地位崇尊。西方白帝全稱:西方白帝皓靈皇老七炁天君是中國五帝之一,司時之神。。五行說:古人以百物配五行(金、木、水、火、土)。
  • 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司馬遷記載前後矛盾,真相已被政治謠言遮蔽
    《史記》是第一個提出嬴政是呂不韋之私生子的文獻。事實上司馬遷對當時歷史事件的一些細節並不了解。如司馬遷在寫呂不韋與趙姬之事時,前後就有矛盾。他開始寫呂不韋在邯鄲與能歌善舞面容姣好的諸姬同居,其中一人即為趙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