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是中國古代歷史當中一段非常傳奇的歲月,劉邦和項羽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人物。一個是身世傳奇的一代梟雄,一個則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一代英雄。這兩者之間的碰撞,註定了這段歲月的不同凡響。
截止到今天為止,楚漢相爭仍然是很多影視劇作品首推的主題。不過大部分影視作品關注的都是其中比較經典的橋段,比如鴻門宴,十面楚歌等等,但其實比這些更精彩的就是劉邦的奇遇。
《史記》中: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意思就是說,有一天劉邦的母親正在休息,在夢裡與蛟龍結合,醒來之後就生下了劉邦。
部分野史記載,劉邦喝醉酒之後,有人曾經在他身上看到了蛟龍的影子,因此劉邦又被很多人稱之為赤帝之子。這種故事很顯然是虛構的,古代當權者很多都會採用這種神話的方式來表明自己是天選之子。從而讓老百姓對其有一種盲目的崇拜和敬畏,將神權和王權合而為一,是古代帝王最擅長使用的手段。
如果說劉邦的出生充滿了神話色彩,那麼劉邦最後的起義就更加神秘。據說劉邦有一天和自己的朋友喝完酒喝後,沿著一條大道往回走,結果在路上碰巧遇到了一條白蛇。劉邦的朋友有些害怕,想要繞道而行,但劉邦的膽子比較大,告訴朋友不必害怕,僅僅只是一條蛇而已。
隨後拔出自己的佩劍,將這條白蛇一分兩段,然後和朋友揚長離去,這就是劉邦的斬白蛇起義。不過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或許也正是因為之後發生的事情,讓劉邦的一生都與蛇有諸多不解之緣。
《史記》記載,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告苦之,嫗因忽不見。意思是說在劉邦走了以後,有人在白蛇屍體附近看到了一個老婆婆,老婆婆告訴來人自己的兒子是白帝之子,結果卻被赤帝之子殺了,從那之後很多人都相信劉邦是天選之人。
如果從現在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情,很顯然,這是劉邦一次非常高明的營銷。在古代皇帝的身上總是會發生一些神奇的事情,從而讓皇帝的身上帶有諸多神秘色彩。而劉邦策劃這一次營銷,目的也是為了自己以後稱帝有名正言順的理由。
根據部分史料還原,當年阻擋劉邦前行的只是一條小蛇。而且殺蛇的人還不是劉邦,乃是與劉邦一起的朋友,後來不知怎麼回事就變成了劉邦斬白蛇。
不過說到劉邦與蛇之間的緣分,更加有些撲朔迷離。劉邦的出生,前面已經說過,是劉邦的母親與蛟龍結合之後生下了劉邦。而蛟龍在古代又被稱之為龍蛇,屬於一種似龍非龍似蛇非蛇的生物。劉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按照現在的曆法進行換算。那一年剛好就是蛇年,也就是說劉邦不僅是龍蛇生下來,而且他的生肖也是蛇。
據說在劉邦斬白蛇的時候,白蛇曾經告訴他,你如果斬我的頭,我就篡你的頭,你如果斬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沒有想到劉邦直接將白蛇從中間劈開。事實證明,整個漢朝被分為西漢和東漢,剛好是被人從中間切開,這同樣也是劉邦與蛇之間的緣分。
西漢與東漢之間的分割者名字叫王莽,莽在古代本身就有蛇的意思。漢朝被一分為二,對應白蛇所說,而將漢朝一分為二的人名叫王莽,也是蛇的代名詞。從這個角度看,劉邦與蛇之間的緣分,真的是非常深厚。
其實,關於劉邦的這些傳說,很大一部分都是後世根據劉邦的經歷進行改編而成。後來在民間流傳的時間越來越長,從而增添了很多神話色彩,真實情況可能比這些傳說現實的多。作為一代梟雄的劉邦,後期得到張良、蕭何、韓信等諸多人才的幫助,表明劉邦本身也是一個非凡之人。
他曾經說過:論運輸糧草籌措軍資,他不如蕭何,論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他不如張良,論行軍打仗百戰百勝,他不如韓信。但從某個角度考慮,劉邦的綜合能力要比這三者都強,難怪他能夠最終取得天下。
參考文獻:《史記》
-END-
撰文|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