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斬白蛇,張角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些起義藉口都有何深意?

2020-12-19 騰訊網

自女媧補天造人開始,黃帝御龍升天、商湯出自玄鳥、秦末劉邦在芒碭山起義,殺了條白蛇,廣而告之「赤帝子殺了白帝子」……如此種種迷信的『神跡』不勝枚舉,就連東漢末年在漢中和中原一帶布道的太平道人張角率領信徒造反也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在他這句口號的引領下,黃巾軍攻城掠地,直接威脅到東漢朝廷的統治。

為什麼這些人起義造反,都要搞個迷信的名堂?

說到底封建王朝時代野心家們如此種種作為都是為了獲得迷信的民眾們的支持。但是,相比起商湯出自玄鳥後裔和劉邦是赤帝子這樣清楚直白的『迷信』手段,張角的口號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在現代人看來很多人是不明白的。

事實上,張角是太平道的創始人,自稱「太平道人」,是道教的一支,其行事有著教派的烙印,想要理解其口號自然要從道教開始說起。

五方上帝對應五行四時和土地,與朝代更替相關

自先秦時代起,道教就有了嚴格的一套世界衍化理論,如兩儀、四象、五行,同時還誕生了一個嚴格的神仙分級,那就是將五方、五行對應到自身的三清四御五老的神仙體系中,五方、五行就對應著「五老」。所謂金、木、水、火、土五行對應著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結合四時和土地,也就有了所謂「五老」,也即東南西北中五方的青帝、赤帝、白帝、黑帝與黃帝,他們是分別執掌一方、一行和春夏秋冬及土地的天神。

農耕社會的古人依賴於農作物的收穫得以生存,自然對掌管春夏秋冬和土地的青、赤、白、黑、黃五方上帝非常尊崇,認為既然凡間一切事物均由五帝掌控,執掌和統治天下的人當然就是五帝之子,這既符合劉邦斬白蛇起義締造漢朝的王朝『起源』,也符合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之說,皇帝稱之為『天子』出處就在這裡。

所以,古人理所當然的認為王朝更替本質上就是五帝之子對執掌人間的權力變更。

在道家的「五德終始」也即五行的相生相剋的理論中,朝代禪位對應五行相生,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此舉象徵著名正言順。而非禪讓的王朝更替,如起義、造反等建立的新王朝則對應著五行相剋,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意味著取而代之。

黃帝屬土德,夏啟取締公天下建立私天下,創立夏朝,因為木克土,所以夏朝屬木德;商湯滅掉夏桀,建立商朝,因為金克木,所以商屬金德;周武王伐紂代商,因為火克金,所以周屬火德;秦王掃六合,結束東周統治,因為水克火,所以秦屬水德,那麼漢朝呢?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張角的口號到底什麼意思?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邊患頻生,內憂外患之際,本就信奉五行的道家一脈的太平道人張角發動黃巾起義要代漢自立,自然以五德相剋為自己正名,為自己冠上順應天意的大義。

為此我們還要先來了解一下漢朝的德屬——劉邦斬白蛇起義時號稱是赤帝之子,他建立漢朝後是以火德自居。但是很快,漢朝大學者張蒼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秦國國祚短暫而無道,而且是春秋戰國眾多諸侯國之一,是周朝的一部分,不能視之為新的王朝,所以應由大漢承繼水德代周。

到了漢武帝時期,學識淵博的史官司馬遷等人又認為漢朝繼承的是秦制而非周制,不論疆域還是封建制度、行政官僚制度等等(事實也是如此),是為代秦,土克水,所以漢朝應該是土德。

由此可知,漢朝的德屬先後有火德、水德、土德三個說法,有漢一朝也沒整出個結果。

再看張角的口號,他說「蒼天已死」,所謂「蒼」在古語中指的是暗青色,正如水的顏色,所以「蒼天」、意味著水德,而「黃」對當時中原地區的人來說指的是黃土的顏色,即土德。

按照五德相剋的說法,張角想要取代漢朝建立新的王朝,漢朝是水德,那以土克水,自己當然就是黃帝子,代表的是土德,合情合理,甚至給了信徒們很大的信心。只是德屬之說終歸是欺騙民眾的虛無縹緲的學說,以土德自居的張角黃巾軍結局卻是被東漢朝廷派兵鎮壓、剿滅,最終兩敗俱傷,殘存的東漢朝廷也很快陷入十八路諸侯爭霸的亂世,最終曹魏代漢,而西晉通吃三家成為最後贏家。

所以綜上而言,張角提出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其實是認可大學者張蒼劃定的「水德」漢朝氣數已盡,黃巾軍要以「土德」取而代之,為此他們人人都在頭上綁上黃色布巾,因此得名。從結果上看,張角企圖以造反推翻腐朽的東漢王朝建立一個新的王朝也成功了一半,嚴重動搖了東漢王朝的民心與統治力,只是黃巾軍終歸被滅,後來歷經三國亂世歸於西晉一家。

相關焦點

  •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五行與政權更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說起三國這段歷史,大家都耳熟能詳。無論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是陳壽的《三國志》,抑或是曾在前些年很火爆的易中天品三國,都很好的引導了大家了解三國,討論三國的興趣。但這次只說三國時期的一個人物,江湖人稱「大賢良師」的張角。真正的內容其實也不是說張角的,只是故事可以從張角說起。
  •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張角為何以「黃天當立」為口號?
    《三國演義》第1回,寫了爆發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的農民大起義。數十萬農民在張角兄弟的率領下,頭裹黃巾,手執黃旗,高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給腐朽的東漢王朝以沉重的打擊。為什麼張角要以「黃天當立」作口號呢?
  • 劉邦斬白蛇起義:他出於什麼心態,又是怎麼斬的?
    劉邦斬白蛇起義:他出於什麼心態,又是怎麼斬的?「漢高祖(前256--前195)即劉邦。西漢王朝的建設者,廟號高祖。又稱高皇帝。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劉邦對歷史最大的貢獻就是亡秦滅楚,建立漢朝。他的故事也讓人拍案叫絕,同樣很勵志。但成就帝業之前,有那麼一個千古流傳的傳說,也助力了劉邦大業的光輝,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斬白蛇起義。劉邦世代為農,出身平民。但其性格豁達大度,不事生產。他還沒有參加推翻秦朝暴政的時候,還是一個遊手好閒之徒。
  • 傳說劉邦斬白蛇起義,白蛇後來果然來復仇了!
    劉邦建立的大漢王朝可謂是可歌可泣,從此,我們開始稱自己為漢人,直到永遠。傳說劉邦在沒起義的時候,是泗水亭長,有一次和朋友喝的酩酊大醉,回家路上,遇到一白蛇攔路,稱自己是白帝轉世,可以和劉邦一起推翻暴秦,劉邦自然不信,借著酒勁,自然也不怕,當即要斬白蛇。
  • 劉邦斬白蛇創帝業,漢靈帝被青蛇驚倒,漢朝始末為何都有蛇出沒?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做亭長時,曾經斬殺過一條擋路的白蛇,也因此,劉邦斬白蛇起義的故事為後世廣為流傳。到了東漢末年,皇宮中又出現了一條大青蛇,這條青蛇從天而降,囂張地在大殿龍椅上呆了半刻鐘才飛走,滿朝百官避讓,漢靈帝直接嚇倒癱瘓在旁。
  • 劉邦斬白蛇起義,白蛇死前留下一句話,200年後果真應驗了
    導語:劉邦斬白蛇起義,白蛇死前留下一句話,200年後果真應驗了 劉邦出生不算太普通,在當地也算是一霸,有個小小的官職,後來因為秦朝的命令押送囚犯去驪山。古代被押送去做苦力,很難能或者回來,劉邦手下人手不夠,半路就跑了不少人。
  • 劉邦和蛇是什麼關係?他是龍蛇生的,卻斬白蛇起義,白蛇找他復仇
    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奠定了大漢四百年的江山社稷。縱觀劉邦的一生,有一種動物一直圍繞著他,這種動物就是蛇。從劉邦的出生到漢朝的滅亡,蛇一直圍繞著劉邦。三、斬蛇起義劉邦義釋徭役之後,觸犯了秦朝的法律,於是他就帶著人逃亡芒碭山,落草為寇。劉邦在路上走著的時候,突然之間一條大蛇擋住了他的去路。眾人都不敢前進,勸說劉邦趕緊撤,可是劉邦不撤,他說一個蛇有什麼好怕的。
  •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黃巾起義中國九大(著名)農民起義,《三國》寫了一個,《水滸》寫了一個。有趣的是書中行文很有意思。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時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
  • 劉邦斬白蛇,王莽應劫而出,光武中興,漢朝兩分天意邪?
    白蛇道:「你如果斬我的頭,我就篡你的頭;你如果砍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漢高祖劉邦沒有猶豫,此時的他還不知道白蛇話中的深意。高祖心想:「既然如此,我就直接從中間將這白蛇分成兩截就行了。」拔劍,從中斬而分之,一氣呵成。
  • 劉邦斬白蛇起義,得了天下,是巧合嗎?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有很多的開國皇帝都是農民出身,最出名的莫過於劉邦了。我們有時候會自稱為漢人,這就是因為我們在古代時,是在漢朝的統治之下而得名。那麼我們對漢高祖劉邦怎麼坐上皇帝之位的又有多少了解呢?劉邦是沛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人。
  • 歷史|劉邦斬白蛇與王莽篡漢的故事
    漢高祖:劉邦畫像史料記載: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 統一天下。
  • 《三國群英傳8》董卓/張角武將技 吞食天地/黃天之罰
    官方的看立繪猜武將活動仍在進行中,不過今日官方主動公布了兩位武將立繪,分別是奸賊「董卓」和黃巾軍領袖「張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董卓,字仲穎,涼州隴西臨洮人,東漢末年軍閥和權臣,其種種的暴行使之成為中國歷史上總體評價極其負面的人物之一。
  • 古代著名的反詩,第三像算命的,第六殺氣最重,但都不如最後一首
    古代反詩很多,經典的句子也不少,都屬於傳出去會被皇帝老子吊起來打的那種,而且寫反詩的多數都沒有好下場,諸君戒之慎之。有記載最早的反話是項羽說的「彼可取而代之」,這句話是項羽看見秦二世是說的,後來項羽被劉邦分屍了。
  • 劉邦斬白蛇的人生啟示:想升職,看看這些人是怎麼做的!
    一提到漢高祖劉邦,人們都會想到:高祖斬白蛇的典故,不僅在很多藝術作品中,如《白蟒臺》、《蕭何月下追韓信》、《大保國》中均有描述,就連《史記.太祖本紀》中也有明確記載。那麼,大家一聽就是神話傳說的事情,為什麼會被太史公寫進史記,而且被廣泛流傳呢?這期間究竟適合緣故呢?
  • 從易經生克關係看,劉邦起義故事「赤帝子斬白帝子」,高明在哪兒
    從易經生克關係看,劉邦起義故事「赤帝子斬白帝子」,高明在哪兒 中國的五千年封建王朝歷史上,秦始皇好不容易統一六國,建立的皇家王朝,卻只到了二世胡亥,便亡國。 取代秦朝的,正是大漢的開國皇帝——劉邦。
  • 都知道「劉邦斬白蛇」,但卻不知道白蛇夢裡說的話全部成真!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秦朝、漢朝、劉邦。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大家都知道,但並不怎麼熟悉的「劉邦斬白蛇」的故事!這個典故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要講起來還要從劉邦當小亭長說起,秦朝末年的是朝廷苛捐雜稅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後來秦始皇去世,趙高和丞相李斯串通起來把胡亥立為皇帝,但是這個胡亥就是趙高的傀儡,不久後李斯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趙高就把李斯給殺了,當時就是秦朝最為黑暗的時候,那時候全國四處徵集壯丁修建皇陵!
  • 【群-張角】九霄玄雷,聽我號令——天公將軍張角全解析
    一、武將生平 張角(?-184年),歷史上是中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太平道的創始人。東漢末年,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率領群眾發動起義,教徒人數一度達到幾十萬,史稱「黃巾起義」。後病死於軍中,張寶、張梁先後戰敗被殺,起義軍也很快被漢朝所鎮壓。
  • 眾人皆知劉邦斬白蛇起義,或許你不知道,那把寶劍其實大有來頭!
    歷史上,為了團結更多的力量,每個朝代的誕生,幾乎都帶有神話色彩,比如漢朝,劉邦當年押運刑徒去驪山修墓,中途延期且跑了大半,這差事沒法交代了,心一橫,趁著酒勁,乾脆把剩下的刑徒一併放了,在芒碭山起義了。雖然扯旗了,總得找個祭旗的活物吧,一條很不幸運的蟒蛇充當了祭品,劉邦這一劍砍下去,蟒蛇一分為二。
  • 漢高祖劉邦起義時,在芒碭山斬殺的那條大白蛇,究竟有多大?
    前言:我國有一個偉大的朝代漢朝,在漢朝幾百年江山中我們中國發展迅速爭雄天下,讓周圍匈奴等國都聞風喪膽只能俯首稱臣。漢朝是由漢高祖劉邦建立,在起義之時,據傳劉邦斬殺了一條白蛇,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劉邦斬白蛇,有了底氣,要一爭天下
    劉邦做亭長的時候,押送縣裡的苦役犯,往酈山的工地,但是半途中,犯人死的死,逃得逃,這個『亡』字,解釋成死呢?還是逃跑?自己琢磨吧!反正是沒了,劉邦估計自己無法完成任務,就把剩下的人都放了:「你們都跑吧,遠走高飛,我也要找個地方躲起來。」在苦役犯中,有十餘個人,願意跟著劉邦一起走。